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语言教育,培养民族观念
语言教育即“国语”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发展方向意识和语言文明意识。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民族的语言美,并从爱国的高度学会正确使用祖国语言;要引导学生在心灵上对祖国语言怀有一种神圣感,在使用祖国语言时怀有一种庄严感。《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以此作为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基础。据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多样内容的语言教育,不断强化学生民族情感,强化道德意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理解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炼如金的妙处,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以高中语文课本而言,六册共选取了古今中外120多位名家的140余篇佳作,我们的学生在高中三年当中通过对每篇课文的学习,在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听说、写作等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尤其在熟读了解课本内容、探讨作者写作意图、不断加深理解课文所体现的深刻思想的基础上,在积极主动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的同时,
也是在提高他们对人生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认识和辩别能力,他们的思想感情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会沿着140余篇文章所体现的正确方向慢慢地健康地形成。这就是语文课中的道德教育,这时语文教材可以成为培养教育学生成长的具体生动的教材,每一节语文课都可当作活生生的思想教育课。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提高道德修养
首先,通过学习作者伟大的人格魅力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在学习作品的同时,学习作者的伟大人格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途径。如在学习《离骚》时,可以通过了解屈原的生平感受屈原以生的追求体现生命价值,又以死的选择升华其人格价值的人格魅力;学习鲁迅的《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等文章,应深刻分析作者对摧残人性的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弱小、对大众的无限同情与宽容,让学生体会其仁厚与疾恶如仇的品格交相辉映的人格魅力;学习《岳阳楼记》可重点分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作者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改,至死不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操;学习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应让学生在诵读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同时用心感悟诗人虽身处窘迫,却能推己及人的仁慈胸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其次,要从课文的丰富内涵中挖掘道德教育素材。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许多课文都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如通过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荷塘月色》、《最后一课》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斑羚飞渡》是集体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美德教育则可在学习《我的老师》、《背影》、《散步》等课文中进行;和平年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老山界》、《纪念白求恩》正是这类教育的好题材;学习《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等文章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向沙漠进军》、《寻找母亲河》是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好文章;在生命道德教育备受关注的今天,我们也同样能从中学语文课本中找到类似《热爱生命》、《敬畏生命》这样的好作品。总之,教师应注重在讲授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语句的同时,穿过语句的表层,挖掘其蕴涵着的思想观念,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生境界的目的。
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首先,教育学生要注重并善于收集写作素材。写作素材的贫乏,是作文水平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对此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撷取身边的材料,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这可使学生们在大量获取写作素材的同时,不断拓展视野,提高对人生、社会的感知和分析判断能力,其人生境界也会随之升华。其次,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对素材的提炼、加工能力。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从方方面面获取大量信息,小到寻常百姓的普通生活,大到国家大事,都可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有所领悟,从中思索人生,感悟真情。如:从生活中父母辛勤的劳作感悟亲情的伟大;从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投身西部大开发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当代青年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在2008奥运的成功举办中感悟中国国力的日渐强大和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等。学生观察、思索和感悟的过程既是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品德修养、培养远大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水平的过程。第三,注重言行一致的良好品格的培养,领悟写好文章就必须先做好人的道理。作文中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同样也要求他们将这种情感体现在行动上。如写“诚信”,就要使学生在具体的行动中讲诚信,而不只是在书面上写写而已;写“挫折”,就要使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经受生活的磨砺和考验;写“关爱”,就不能只关注他人对自己的关爱,还要主动、积极地去关爱他人。这一点,对于独生子女居多数的中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总之,作文写不好,以后还有机会补上,而道德行为不好则是很难弥补的。因此,在我们每一次作文的讲授中,都应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自觉地将文中的道理与自身联系起来,而不是只写应付考试和敷衍老师的空话。
重视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积极的情感倾向和高尚情感的教育活动。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丰富,指向学生灵魂的洗礼和提升,引导学生逐渐领悟人生的道理,以审美、愉悦和善良的姿态去怡然对待自然,对待别人,对待自己,正确把握人生,升华自己的生命品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强烈而突出的情感性。当前我国语文教改的实践主要是实施素质教育,它的本质就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追求与培养,即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凸现语文教育主体的人格特征。在语文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学科丰富的情感因素,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中。在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文学作品15的情感大海中,我们暂以“母爱”这一题材为例,就足以深深感受到文学作品情感的丰富与凝重。母爱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无论贫贱还是富贵,也不分国别或是肤色,母爱总是与浓浓的情感---爱紧紧相连。逢人便讲“狼吃阿毛故事”的祥林嫂,为了给儿子治病而不惜拿出全部积蓄去换取一只毫无意义的“人血馒头”的华大妈,在巨额债务中苦苦挣扎的日本母亲,还有那位在灯下飞针走线、意恐儿子“迟迟归”的诗中母亲……她们都从不同侧面,共同赋予了母亲一个庄严神圣、光辉不朽的形象:勤劳、善良、无私的爱心,读后不能不令人产生强烈的心灵上的震憾和感悟。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情感真切浓郁,以情动人,以情育人,通过人类最绚丽多彩的情感,把学生的心灵完全浮获,使学生心醉神迷地受到作品中所流溢的崇高情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突出情感教育的方法很多,但以诵读为最佳。语文学科情感培育的中介是语言,通过朗读、吟咏,进而展开联想、沉潜思索、咀嚼体会,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人类阅读的最初经验,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语言这个奇妙的工具,使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受到情感熏染,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寻求与文本相连的生活领域,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对生活的阅读。
语言教育即“国语”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发展方向意识和语言文明意识。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民族的语言美,并从爱国的高度学会正确使用祖国语言;要引导学生在心灵上对祖国语言怀有一种神圣感,在使用祖国语言时怀有一种庄严感。《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以此作为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基础。据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多样内容的语言教育,不断强化学生民族情感,强化道德意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理解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炼如金的妙处,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以高中语文课本而言,六册共选取了古今中外120多位名家的140余篇佳作,我们的学生在高中三年当中通过对每篇课文的学习,在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听说、写作等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尤其在熟读了解课本内容、探讨作者写作意图、不断加深理解课文所体现的深刻思想的基础上,在积极主动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的同时,
也是在提高他们对人生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认识和辩别能力,他们的思想感情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会沿着140余篇文章所体现的正确方向慢慢地健康地形成。这就是语文课中的道德教育,这时语文教材可以成为培养教育学生成长的具体生动的教材,每一节语文课都可当作活生生的思想教育课。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提高道德修养
首先,通过学习作者伟大的人格魅力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在学习作品的同时,学习作者的伟大人格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途径。如在学习《离骚》时,可以通过了解屈原的生平感受屈原以生的追求体现生命价值,又以死的选择升华其人格价值的人格魅力;学习鲁迅的《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等文章,应深刻分析作者对摧残人性的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弱小、对大众的无限同情与宽容,让学生体会其仁厚与疾恶如仇的品格交相辉映的人格魅力;学习《岳阳楼记》可重点分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作者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改,至死不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操;学习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应让学生在诵读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同时用心感悟诗人虽身处窘迫,却能推己及人的仁慈胸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其次,要从课文的丰富内涵中挖掘道德教育素材。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许多课文都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如通过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荷塘月色》、《最后一课》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斑羚飞渡》是集体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美德教育则可在学习《我的老师》、《背影》、《散步》等课文中进行;和平年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老山界》、《纪念白求恩》正是这类教育的好题材;学习《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等文章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向沙漠进军》、《寻找母亲河》是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好文章;在生命道德教育备受关注的今天,我们也同样能从中学语文课本中找到类似《热爱生命》、《敬畏生命》这样的好作品。总之,教师应注重在讲授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语句的同时,穿过语句的表层,挖掘其蕴涵着的思想观念,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生境界的目的。
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首先,教育学生要注重并善于收集写作素材。写作素材的贫乏,是作文水平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对此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撷取身边的材料,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这可使学生们在大量获取写作素材的同时,不断拓展视野,提高对人生、社会的感知和分析判断能力,其人生境界也会随之升华。其次,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对素材的提炼、加工能力。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从方方面面获取大量信息,小到寻常百姓的普通生活,大到国家大事,都可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有所领悟,从中思索人生,感悟真情。如:从生活中父母辛勤的劳作感悟亲情的伟大;从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投身西部大开发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当代青年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在2008奥运的成功举办中感悟中国国力的日渐强大和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等。学生观察、思索和感悟的过程既是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品德修养、培养远大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水平的过程。第三,注重言行一致的良好品格的培养,领悟写好文章就必须先做好人的道理。作文中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同样也要求他们将这种情感体现在行动上。如写“诚信”,就要使学生在具体的行动中讲诚信,而不只是在书面上写写而已;写“挫折”,就要使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经受生活的磨砺和考验;写“关爱”,就不能只关注他人对自己的关爱,还要主动、积极地去关爱他人。这一点,对于独生子女居多数的中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总之,作文写不好,以后还有机会补上,而道德行为不好则是很难弥补的。因此,在我们每一次作文的讲授中,都应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自觉地将文中的道理与自身联系起来,而不是只写应付考试和敷衍老师的空话。
重视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积极的情感倾向和高尚情感的教育活动。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丰富,指向学生灵魂的洗礼和提升,引导学生逐渐领悟人生的道理,以审美、愉悦和善良的姿态去怡然对待自然,对待别人,对待自己,正确把握人生,升华自己的生命品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强烈而突出的情感性。当前我国语文教改的实践主要是实施素质教育,它的本质就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追求与培养,即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凸现语文教育主体的人格特征。在语文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学科丰富的情感因素,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中。在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文学作品15的情感大海中,我们暂以“母爱”这一题材为例,就足以深深感受到文学作品情感的丰富与凝重。母爱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无论贫贱还是富贵,也不分国别或是肤色,母爱总是与浓浓的情感---爱紧紧相连。逢人便讲“狼吃阿毛故事”的祥林嫂,为了给儿子治病而不惜拿出全部积蓄去换取一只毫无意义的“人血馒头”的华大妈,在巨额债务中苦苦挣扎的日本母亲,还有那位在灯下飞针走线、意恐儿子“迟迟归”的诗中母亲……她们都从不同侧面,共同赋予了母亲一个庄严神圣、光辉不朽的形象:勤劳、善良、无私的爱心,读后不能不令人产生强烈的心灵上的震憾和感悟。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情感真切浓郁,以情动人,以情育人,通过人类最绚丽多彩的情感,把学生的心灵完全浮获,使学生心醉神迷地受到作品中所流溢的崇高情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突出情感教育的方法很多,但以诵读为最佳。语文学科情感培育的中介是语言,通过朗读、吟咏,进而展开联想、沉潜思索、咀嚼体会,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人类阅读的最初经验,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语言这个奇妙的工具,使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受到情感熏染,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寻求与文本相连的生活领域,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对生活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