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裴斯泰洛奇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文章主要从裴斯泰洛奇所处的时代出发,探讨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如反对教育的阶级性,教育心理学化,劳动与教育相结合,要素主义教育等思想与他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裴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劳动与教育相结合;要素主义教育
裴斯泰洛奇(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教育改革家。裴斯泰洛奇所处的时代,正是瑞士处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在当时的瑞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城市工人和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也加速了农村的阶级分化,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裴斯泰洛奇早年在农村生活,后来在学校又受到进步教师的启示。对人民的这种境况非常了解,并十分同情和强烈不满。他接受了一些启蒙思想家这样的观点,认为知识和理性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人们有了知识,就能认清自己的本性和使命,摆脱愚昧,走向真理,从而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美好社会。
裴斯泰洛奇一生困难重重,但是他从来不退缩,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探索。卢梭和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对他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这一点。他著作颇丰,有《隐士的黄昏》、《林哈德与葛笃德》、《我对人类发展中自然进程的追踪考察》、《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天鹅之歌》、《生活命运》等。他主要的教育思想有:反对教育的阶级性、教育心理学化、要素主义教育、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下文将从裴斯泰洛奇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他的主要教育思想的成因。
一、反对教育的阶级性
裴斯泰洛奇出生于苏黎世,他的父亲是医生,在他5岁时去世,母亲和忠实的女仆巴比丽抚养和教育他长大成人,母亲和女仆的爱和自我牺牲精神使他终生难忘。幼年时期,他曾经居住在外祖父的村庄里,他的外祖父是一名传教士,他经常随外祖父拜访教区贫苦和不幸的农民,目睹农村破产的境况和农民的悲惨遭遇,亲眼看到农民和儿童的苦难和无知,从小就对农民的疾苦深为同情①。在卡罗林学院学习时,受到卢梭的《爱弥儿》、《社会契约论》的深刻影响,强化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倾向。正是因为他小时候的经历以及卢梭等人的影响,促成了他反对教育阶级性的思想。他对当时少数上层阶级的子弟享有教育的特权,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弟被排斥在学校之外的现实极为不满,他对瑞士的等级性国民教育制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不仅仅只是批评当时的等级性教育,而且用他的一生的实践来反对这种教育,1774年起,他将自己收购的农庄逐渐变成一所“贫儿之家”,收容6—18岁的穷孩子50名。
二、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在西方教育史,甚至是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奇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接受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教育思想,在其亲身实践中敏锐地感觉到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和超越前人的思想。他反对当时经院主义式的教育,主张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寻找教育、教学的心理根源,这是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的核心。他强调把教育、教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要求“有一个适合于人类本性的、心理学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他一直在致力于探索如何将教育心理学化,如何更好的教学,提高教育的效率。在裴斯泰洛齐看来,“教育心理学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教育适应自然”、“感觉印象”。“教育适应自然”的观点有:( 1 ) 教育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 2 ) 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自然本性( 天性) 发展的规律,即教育应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值得注意的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适应自然”并不是指教育单纯地、完全地模仿和遵循自然,教育对于自然也具有一定作用,这是对前人自然主义思想的发展和超越。“感觉印象”的观点:“感觉印象”是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思想中另一个重要内容,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那些“摆在感觉面前的外界客体,引起了人的感官对它感知产生印象。”他认为,人一出生就具有通过感官获得感觉印象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种处于不自觉的、低等的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教育,才能上升为感觉印象的艺术,成为一种处于高级状态的能力。借助这种能力,人们会获得感觉印象,并对它进行抽象,最终形成概念②。
三、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裴斯泰洛奇虽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的人,但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早在“贫儿之家”时期,裴斯泰洛奇就开始了教育与劳动想结合的实践。当时有那么多的贫苦大众,他们根本没有办法负担起学费,裴斯泰洛奇当时的主要设想是,既要使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而现实生活自给,并学到一定的生产劳动技能,同时又能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他认为这也许是帮助未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农村贫民子弟提高劳动能力、学会谋生的本领、改善生活状况的最好途径。再加上当时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的发展,裴斯泰洛奇敏锐地感觉到这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社会改造的重要意义。他认为通过劳动能够培养人的劳动精神、技能和习惯,以便自力更生,功课与劳作合一。加强职业训练,是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增加实际生产量的较好的途径。裴斯泰洛齐强调开设劳动技术课程,积极倡导在普通学校中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的具体课程应包括农业、手工业以及家政等方面的内容。劳动教育不仅能通过劳动发展体力,准备未来生活,还可使道德行为得到锻炼,并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智慧和性格。
四、要素教育
裴斯泰洛奇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是他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实践。要素教育的基本思想,就是认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在实践中, 裴斯泰洛奇致力于阐明学校教育应该遵循发展和培养人性中各种能力的自然進程。改进教学方法, 使之能符合“教育心理学化的原则和儿童心智发展的原则”。经过他的苦心研究, 发现了人类通过感觉印象获得清晰概念都有它的起点, 即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教育过程就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熟悉和接受的“要素”开始, 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 促使儿童天赋能力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要素教学法。强调“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的。你把简单的要素完全弄清楚了, 那么,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就简单了。”例如,在他看来, 德育的最简单“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当孩子呱呱落地时, 母亲给予孩子满足和安宁, 孩子对母亲的信任的感性就萌芽了, 道德力量就得到刺激、发展。从而发展成对家庭的爱和信任, 孩子对人类的爱和信任就不断扩大了。
裴斯泰洛奇用他一生的实践来实现他的教育理想,他提出了很多对教育很有影响的观点,不论是在他当时的社会,还是我们现在的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也许有些观点在现在看来已经是习以为常了,但在当时去是非常的可贵的,他孜孜不倦的探索教育规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的精神非常令人敬佩。
参考文献:
[1]张峰.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J].心里万花筒,2012,01:56-57.
[2]李剑.昔日裴斯泰洛齐与当今素质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9,05:50-54.
[3]陈明霞.裴斯泰洛齐论教育的人性化和心理学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7:44-47.
注释:
① 曹中屏.千古奇丐武训与西方教圣裴斯泰洛奇[J].齐鲁学刊,2007,02:14-17.
② 张峰.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J].心里万花筒,2012,01:56-57.
关键词:裴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劳动与教育相结合;要素主义教育
裴斯泰洛奇(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教育改革家。裴斯泰洛奇所处的时代,正是瑞士处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在当时的瑞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城市工人和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也加速了农村的阶级分化,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裴斯泰洛奇早年在农村生活,后来在学校又受到进步教师的启示。对人民的这种境况非常了解,并十分同情和强烈不满。他接受了一些启蒙思想家这样的观点,认为知识和理性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人们有了知识,就能认清自己的本性和使命,摆脱愚昧,走向真理,从而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美好社会。
裴斯泰洛奇一生困难重重,但是他从来不退缩,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探索。卢梭和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对他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这一点。他著作颇丰,有《隐士的黄昏》、《林哈德与葛笃德》、《我对人类发展中自然进程的追踪考察》、《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天鹅之歌》、《生活命运》等。他主要的教育思想有:反对教育的阶级性、教育心理学化、要素主义教育、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下文将从裴斯泰洛奇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他的主要教育思想的成因。
一、反对教育的阶级性
裴斯泰洛奇出生于苏黎世,他的父亲是医生,在他5岁时去世,母亲和忠实的女仆巴比丽抚养和教育他长大成人,母亲和女仆的爱和自我牺牲精神使他终生难忘。幼年时期,他曾经居住在外祖父的村庄里,他的外祖父是一名传教士,他经常随外祖父拜访教区贫苦和不幸的农民,目睹农村破产的境况和农民的悲惨遭遇,亲眼看到农民和儿童的苦难和无知,从小就对农民的疾苦深为同情①。在卡罗林学院学习时,受到卢梭的《爱弥儿》、《社会契约论》的深刻影响,强化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倾向。正是因为他小时候的经历以及卢梭等人的影响,促成了他反对教育阶级性的思想。他对当时少数上层阶级的子弟享有教育的特权,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弟被排斥在学校之外的现实极为不满,他对瑞士的等级性国民教育制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不仅仅只是批评当时的等级性教育,而且用他的一生的实践来反对这种教育,1774年起,他将自己收购的农庄逐渐变成一所“贫儿之家”,收容6—18岁的穷孩子50名。
二、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在西方教育史,甚至是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奇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接受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教育思想,在其亲身实践中敏锐地感觉到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和超越前人的思想。他反对当时经院主义式的教育,主张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寻找教育、教学的心理根源,这是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的核心。他强调把教育、教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要求“有一个适合于人类本性的、心理学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他一直在致力于探索如何将教育心理学化,如何更好的教学,提高教育的效率。在裴斯泰洛齐看来,“教育心理学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教育适应自然”、“感觉印象”。“教育适应自然”的观点有:( 1 ) 教育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 2 ) 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自然本性( 天性) 发展的规律,即教育应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值得注意的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适应自然”并不是指教育单纯地、完全地模仿和遵循自然,教育对于自然也具有一定作用,这是对前人自然主义思想的发展和超越。“感觉印象”的观点:“感觉印象”是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思想中另一个重要内容,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那些“摆在感觉面前的外界客体,引起了人的感官对它感知产生印象。”他认为,人一出生就具有通过感官获得感觉印象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种处于不自觉的、低等的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教育,才能上升为感觉印象的艺术,成为一种处于高级状态的能力。借助这种能力,人们会获得感觉印象,并对它进行抽象,最终形成概念②。
三、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裴斯泰洛奇虽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的人,但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早在“贫儿之家”时期,裴斯泰洛奇就开始了教育与劳动想结合的实践。当时有那么多的贫苦大众,他们根本没有办法负担起学费,裴斯泰洛奇当时的主要设想是,既要使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而现实生活自给,并学到一定的生产劳动技能,同时又能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他认为这也许是帮助未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农村贫民子弟提高劳动能力、学会谋生的本领、改善生活状况的最好途径。再加上当时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的发展,裴斯泰洛奇敏锐地感觉到这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社会改造的重要意义。他认为通过劳动能够培养人的劳动精神、技能和习惯,以便自力更生,功课与劳作合一。加强职业训练,是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增加实际生产量的较好的途径。裴斯泰洛齐强调开设劳动技术课程,积极倡导在普通学校中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的具体课程应包括农业、手工业以及家政等方面的内容。劳动教育不仅能通过劳动发展体力,准备未来生活,还可使道德行为得到锻炼,并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智慧和性格。
四、要素教育
裴斯泰洛奇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是他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实践。要素教育的基本思想,就是认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以便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在实践中, 裴斯泰洛奇致力于阐明学校教育应该遵循发展和培养人性中各种能力的自然進程。改进教学方法, 使之能符合“教育心理学化的原则和儿童心智发展的原则”。经过他的苦心研究, 发现了人类通过感觉印象获得清晰概念都有它的起点, 即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教育过程就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熟悉和接受的“要素”开始, 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 促使儿童天赋能力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要素教学法。强调“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的。你把简单的要素完全弄清楚了, 那么,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就简单了。”例如,在他看来, 德育的最简单“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当孩子呱呱落地时, 母亲给予孩子满足和安宁, 孩子对母亲的信任的感性就萌芽了, 道德力量就得到刺激、发展。从而发展成对家庭的爱和信任, 孩子对人类的爱和信任就不断扩大了。
裴斯泰洛奇用他一生的实践来实现他的教育理想,他提出了很多对教育很有影响的观点,不论是在他当时的社会,还是我们现在的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也许有些观点在现在看来已经是习以为常了,但在当时去是非常的可贵的,他孜孜不倦的探索教育规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的精神非常令人敬佩。
参考文献:
[1]张峰.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J].心里万花筒,2012,01:56-57.
[2]李剑.昔日裴斯泰洛齐与当今素质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9,05:50-54.
[3]陈明霞.裴斯泰洛齐论教育的人性化和心理学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7:44-47.
注释:
① 曹中屏.千古奇丐武训与西方教圣裴斯泰洛奇[J].齐鲁学刊,2007,02:14-17.
② 张峰.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J].心里万花筒,2012,0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