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补写“点睛之笔”,借助感悟深化思维深度;同“材”异构,暴露思维,趋优弃劣;用“问题”引领学生思维趋向深入;评注文章,借力打力砥砺思维。我们惯常的作文教学,大多将重点放在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和训练上。其结果是学生写出了比较规范的作文,但是很少能从中读到新意、朝气和灵性。如果作文中缺少了真正的思考,也就缺失了生活的气息和让人回味的余韵。可以说思维的僵化肤浅,已成为学生作文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通过长期坚持、多种形式的激发、引导和挖掘,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敏感起来,有力起来。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呢?
一、“点睛之笔”,训练思维深度
作文中的感悟常常体现出作文的深度和独到之处,用几句话来表达,成为点睛之笔。如果学生缺失了思维的深度,要写好这样的感悟是不可能的。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填写点睛之笔的做法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具体做法:选一篇感悟式文章,将画龙点睛之笔省掉,让学生读文章,然后用点题的方式补写自己的感悟;之后交流讨论所写感悟的优劣;最后亮出原作的点睛之笔,将其与自己补写的内容相比较。在“填写——交流——与原作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便会由感性向理性提升,由肤浅向深刻迈进。
二、同“材”异构,趋优弃劣
从同样的生活中选材,不同的人写出来的作文差异却很大,让写出优秀作文的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构思的,显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进行一段时间以后会给其他学生带来不小的启示。
我的学生曾经写过一篇日记——《老师的裙子》。多年前,我花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条长裙,几年后流行短裙,我把那条长裙重新裁制,做成了当时比较时尚的短裙。那天我穿着刚刚做好的短裙走进教室,很招摇地在教室里转了一圈,最后摆了一个POSE定格在讲台上,拎了拎裙子的下摆问:“老师的裙子好看吗?”“好看!” “猜猜,多少钱?”对于孩子们给出的每一个价钱我都表现出不屑:“你摸摸这手感!”“这可是今年的新款!”最后我又故弄玄虚:“告诉你们吧,这条裙子花了我一个月的工资!”当时学生的表情丰富无比,瞪眼的,伸舌头的,摇头表示不相信的……过了一会儿,我恢复了平日上课的常态,把这条裙子的原委告诉了他们。然后让大家以《老师的裙子》为题,在20分钟内完成一篇日记。写完后当堂进行交流。同样的内容,学生表达的主题却多种多样:这是有趣的一节语文课,老师很节约,老师的手很巧,老师很有生活情趣,原来老师没有撒谎——老师很聪明,衣服融入自己的创意穿着才更美,节俭未必就不美……经过讨论比较,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节俭未必就不美”的主题更有深度和现实意义。在这样的思考、写作与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很活跃,而且思维在趋向深刻方面得到了训练。
教师写下水文非常必要。教师和学生写同题作文,读自己的文章,向学生暴露自己写作的思维过程。教师的思维水平毕竟要比学生高一些,对他们的引领作用就会更明显。我的学生王雷在作文中就写道:“当老师念她自己写的作文的时候,不仅是我,全班同学都很入神,那样的时光是多么快乐。现在,即使我看到一件很平凡的事,一种极平常的现象,也往往会产生莫名的感受、莫名的震撼。我想,或许是老师影响了我吧。”
三、“问题”引领,思维趋向深入
问题是思维之源,更是思维的动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深入理解作文要表现的“写作对象”,这是作文指导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度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执教原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青春随想”作文指导课的时候,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我设计了一个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组,引导学生将抽象的“青春”还原为可感的颜色、声音、味道、事物、人和精神,从而实现了对“青春”内涵的深刻理解,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思维训练。
我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1.请大家展开联想,你觉得青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你觉得青春是什么味道上的,为什么?见了“青春”二字,你想到了什么声音?
2.看到“青春”二字,你会想到什么事物呢?
3.提到青春,你会想到什么人呢?提到青春,你想到了自己的什么事或什么生活片断呢?
4.我们已经步入了青春的大门,难道你不想提醒同学和自己一些什么吗?
5.字典上对青春的解释是“青年时期”,同学们往深里想一想,难道青春仅仅指人生的一个时期吗?
6.李大钊有句名言“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什么样的家庭是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之民族之地球之宇宙呢?只有人才有青春吗?
从总体上看,这些问题思维容量较大,由易到难形成了一定的梯度。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逐渐向深刻钻探:青春是有声有色、有形有味、多姿多彩、生动鲜活的,它就在我们身上、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青春不仅是人生的一段时期,更是心灵的一种状态;不仅人有青春,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青春。青春几乎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青春之万物,万物之青春——向学生渗透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问题”是学生认知发展进程中的“茧”,用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是以引导发现的方式帮助学生的思维破茧化蝶。
四、评注文章,推进思维深入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会积累知识和语言,更能生长思想。但凡佳作,必然包含了作者深刻的认识。评注时要对其人物、内容、结构、立意、语言等方面写出自己的评价,且言之有物,言简意赅。这就要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吸取,引导学生接受“深刻”的过程。写评注,是在理解原作基础上的思维延伸和精神升华,这也是一种写作状态,是对学生思维的深度有着较高要求的写作行为,经常练习,必能砥砺学生思维。
当然,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等思维的其他品质是密切联系的,它们彼此促进,共同消长。我们不可能孤立地只对某种品质进行培养训练,只不过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有所侧重而已。对初中生而言,由于他们感性思维占优势,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较低,训练其思维的深度是一个难点。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子,努力拓宽作文教学中的这一瓶颈,以发挥语文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引领功能。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通过长期坚持、多种形式的激发、引导和挖掘,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敏感起来,有力起来。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呢?
一、“点睛之笔”,训练思维深度
作文中的感悟常常体现出作文的深度和独到之处,用几句话来表达,成为点睛之笔。如果学生缺失了思维的深度,要写好这样的感悟是不可能的。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填写点睛之笔的做法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具体做法:选一篇感悟式文章,将画龙点睛之笔省掉,让学生读文章,然后用点题的方式补写自己的感悟;之后交流讨论所写感悟的优劣;最后亮出原作的点睛之笔,将其与自己补写的内容相比较。在“填写——交流——与原作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便会由感性向理性提升,由肤浅向深刻迈进。
二、同“材”异构,趋优弃劣
从同样的生活中选材,不同的人写出来的作文差异却很大,让写出优秀作文的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构思的,显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进行一段时间以后会给其他学生带来不小的启示。
我的学生曾经写过一篇日记——《老师的裙子》。多年前,我花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条长裙,几年后流行短裙,我把那条长裙重新裁制,做成了当时比较时尚的短裙。那天我穿着刚刚做好的短裙走进教室,很招摇地在教室里转了一圈,最后摆了一个POSE定格在讲台上,拎了拎裙子的下摆问:“老师的裙子好看吗?”“好看!” “猜猜,多少钱?”对于孩子们给出的每一个价钱我都表现出不屑:“你摸摸这手感!”“这可是今年的新款!”最后我又故弄玄虚:“告诉你们吧,这条裙子花了我一个月的工资!”当时学生的表情丰富无比,瞪眼的,伸舌头的,摇头表示不相信的……过了一会儿,我恢复了平日上课的常态,把这条裙子的原委告诉了他们。然后让大家以《老师的裙子》为题,在20分钟内完成一篇日记。写完后当堂进行交流。同样的内容,学生表达的主题却多种多样:这是有趣的一节语文课,老师很节约,老师的手很巧,老师很有生活情趣,原来老师没有撒谎——老师很聪明,衣服融入自己的创意穿着才更美,节俭未必就不美……经过讨论比较,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节俭未必就不美”的主题更有深度和现实意义。在这样的思考、写作与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很活跃,而且思维在趋向深刻方面得到了训练。
教师写下水文非常必要。教师和学生写同题作文,读自己的文章,向学生暴露自己写作的思维过程。教师的思维水平毕竟要比学生高一些,对他们的引领作用就会更明显。我的学生王雷在作文中就写道:“当老师念她自己写的作文的时候,不仅是我,全班同学都很入神,那样的时光是多么快乐。现在,即使我看到一件很平凡的事,一种极平常的现象,也往往会产生莫名的感受、莫名的震撼。我想,或许是老师影响了我吧。”
三、“问题”引领,思维趋向深入
问题是思维之源,更是思维的动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深入理解作文要表现的“写作对象”,这是作文指导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度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执教原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青春随想”作文指导课的时候,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我设计了一个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组,引导学生将抽象的“青春”还原为可感的颜色、声音、味道、事物、人和精神,从而实现了对“青春”内涵的深刻理解,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思维训练。
我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1.请大家展开联想,你觉得青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你觉得青春是什么味道上的,为什么?见了“青春”二字,你想到了什么声音?
2.看到“青春”二字,你会想到什么事物呢?
3.提到青春,你会想到什么人呢?提到青春,你想到了自己的什么事或什么生活片断呢?
4.我们已经步入了青春的大门,难道你不想提醒同学和自己一些什么吗?
5.字典上对青春的解释是“青年时期”,同学们往深里想一想,难道青春仅仅指人生的一个时期吗?
6.李大钊有句名言“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什么样的家庭是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之民族之地球之宇宙呢?只有人才有青春吗?
从总体上看,这些问题思维容量较大,由易到难形成了一定的梯度。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逐渐向深刻钻探:青春是有声有色、有形有味、多姿多彩、生动鲜活的,它就在我们身上、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青春不仅是人生的一段时期,更是心灵的一种状态;不仅人有青春,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青春。青春几乎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青春之万物,万物之青春——向学生渗透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问题”是学生认知发展进程中的“茧”,用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是以引导发现的方式帮助学生的思维破茧化蝶。
四、评注文章,推进思维深入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会积累知识和语言,更能生长思想。但凡佳作,必然包含了作者深刻的认识。评注时要对其人物、内容、结构、立意、语言等方面写出自己的评价,且言之有物,言简意赅。这就要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吸取,引导学生接受“深刻”的过程。写评注,是在理解原作基础上的思维延伸和精神升华,这也是一种写作状态,是对学生思维的深度有着较高要求的写作行为,经常练习,必能砥砺学生思维。
当然,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等思维的其他品质是密切联系的,它们彼此促进,共同消长。我们不可能孤立地只对某种品质进行培养训练,只不过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有所侧重而已。对初中生而言,由于他们感性思维占优势,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较低,训练其思维的深度是一个难点。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子,努力拓宽作文教学中的这一瓶颈,以发挥语文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引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