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o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补写“点睛之笔”,借助感悟深化思维深度;同“材”异构,暴露思维,趋优弃劣;用“问题”引领学生思维趋向深入;评注文章,借力打力砥砺思维。我们惯常的作文教学,大多将重点放在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和训练上。其结果是学生写出了比较规范的作文,但是很少能从中读到新意、朝气和灵性。如果作文中缺少了真正的思考,也就缺失了生活的气息和让人回味的余韵。可以说思维的僵化肤浅,已成为学生作文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通过长期坚持、多种形式的激发、引导和挖掘,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敏感起来,有力起来。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呢?
  一、“点睛之笔”,训练思维深度
  作文中的感悟常常体现出作文的深度和独到之处,用几句话来表达,成为点睛之笔。如果学生缺失了思维的深度,要写好这样的感悟是不可能的。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填写点睛之笔的做法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具体做法:选一篇感悟式文章,将画龙点睛之笔省掉,让学生读文章,然后用点题的方式补写自己的感悟;之后交流讨论所写感悟的优劣;最后亮出原作的点睛之笔,将其与自己补写的内容相比较。在“填写——交流——与原作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便会由感性向理性提升,由肤浅向深刻迈进。
  二、同“材”异构,趋优弃劣
  从同样的生活中选材,不同的人写出来的作文差异却很大,让写出优秀作文的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构思的,显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进行一段时间以后会给其他学生带来不小的启示。
  我的学生曾经写过一篇日记——《老师的裙子》。多年前,我花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条长裙,几年后流行短裙,我把那条长裙重新裁制,做成了当时比较时尚的短裙。那天我穿着刚刚做好的短裙走进教室,很招摇地在教室里转了一圈,最后摆了一个POSE定格在讲台上,拎了拎裙子的下摆问:“老师的裙子好看吗?”“好看!” “猜猜,多少钱?”对于孩子们给出的每一个价钱我都表现出不屑:“你摸摸这手感!”“这可是今年的新款!”最后我又故弄玄虚:“告诉你们吧,这条裙子花了我一个月的工资!”当时学生的表情丰富无比,瞪眼的,伸舌头的,摇头表示不相信的……过了一会儿,我恢复了平日上课的常态,把这条裙子的原委告诉了他们。然后让大家以《老师的裙子》为题,在20分钟内完成一篇日记。写完后当堂进行交流。同样的内容,学生表达的主题却多种多样:这是有趣的一节语文课,老师很节约,老师的手很巧,老师很有生活情趣,原来老师没有撒谎——老师很聪明,衣服融入自己的创意穿着才更美,节俭未必就不美……经过讨论比较,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节俭未必就不美”的主题更有深度和现实意义。在这样的思考、写作与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很活跃,而且思维在趋向深刻方面得到了训练。
  教师写下水文非常必要。教师和学生写同题作文,读自己的文章,向学生暴露自己写作的思维过程。教师的思维水平毕竟要比学生高一些,对他们的引领作用就会更明显。我的学生王雷在作文中就写道:“当老师念她自己写的作文的时候,不仅是我,全班同学都很入神,那样的时光是多么快乐。现在,即使我看到一件很平凡的事,一种极平常的现象,也往往会产生莫名的感受、莫名的震撼。我想,或许是老师影响了我吧。”
  三、“问题”引领,思维趋向深入
  问题是思维之源,更是思维的动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深入理解作文要表现的“写作对象”,这是作文指导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度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执教原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青春随想”作文指导课的时候,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我设计了一个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组,引导学生将抽象的“青春”还原为可感的颜色、声音、味道、事物、人和精神,从而实现了对“青春”内涵的深刻理解,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思维训练。
  我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1.请大家展开联想,你觉得青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你觉得青春是什么味道上的,为什么?见了“青春”二字,你想到了什么声音?
  2.看到“青春”二字,你会想到什么事物呢?
  3.提到青春,你会想到什么人呢?提到青春,你想到了自己的什么事或什么生活片断呢?
  4.我们已经步入了青春的大门,难道你不想提醒同学和自己一些什么吗?
  5.字典上对青春的解释是“青年时期”,同学们往深里想一想,难道青春仅仅指人生的一个时期吗?
  6.李大钊有句名言“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什么样的家庭是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之民族之地球之宇宙呢?只有人才有青春吗?
  从总体上看,这些问题思维容量较大,由易到难形成了一定的梯度。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逐渐向深刻钻探:青春是有声有色、有形有味、多姿多彩、生动鲜活的,它就在我们身上、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青春不仅是人生的一段时期,更是心灵的一种状态;不仅人有青春,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青春。青春几乎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青春之万物,万物之青春——向学生渗透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问题”是学生认知发展进程中的“茧”,用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是以引导发现的方式帮助学生的思维破茧化蝶。
  四、评注文章,推进思维深入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会积累知识和语言,更能生长思想。但凡佳作,必然包含了作者深刻的认识。评注时要对其人物、内容、结构、立意、语言等方面写出自己的评价,且言之有物,言简意赅。这就要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吸取,引导学生接受“深刻”的过程。写评注,是在理解原作基础上的思维延伸和精神升华,这也是一种写作状态,是对学生思维的深度有着较高要求的写作行为,经常练习,必能砥砺学生思维。
  当然,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等思维的其他品质是密切联系的,它们彼此促进,共同消长。我们不可能孤立地只对某种品质进行培养训练,只不过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有所侧重而已。对初中生而言,由于他们感性思维占优势,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较低,训练其思维的深度是一个难点。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子,努力拓宽作文教学中的这一瓶颈,以发挥语文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引领功能。
其他文献
伴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求,无法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这已成为困扰初中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得到改善和解决。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增强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谈一点体会。  一、明确初中作文有效性教学目标  语文素养是人们的基本素养,在语文素养中,写作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且写作交际能力也是必备的素质之一。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关于如
在语文教学中,为让学生变得鲜活,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然要采用一些教学技巧。其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加减乘除
通过自己的个性化写作来进行文本品读,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本中来,读一读,品一品,比单纯让学生背诵答案来得更为有效。在品读中,学生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挖掘文本内涵,深入解读文本,根据现成的文本素材,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情感,抒写自己的个性理解,进行生成性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学用能力,培养写作和文本解读能力。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立足情节,品读文本整体  在
Brugada综合征是以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及高猝死发生率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结构正常的一种原发性遗传性心律失常.该类疾病能引起多种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患者晕厥、
陶行知先生所言“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引导“思考”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独立思路的可能”。而就“统帅语文教学,制约和影响着写作教学、说话教学和听知教学”(韦志成语)的阅读教学来说,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即能够实现预期目的——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与掀起情感的波澜——这样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设计依据是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9 月5 日《北京日报》撰文指出,我们的城市管理体制过多地把资源集中在特大城市。为什么中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多, 就是因为我
据《新京报》11月23日报道,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的直属单位印制科学研究所2017年度人员招聘计划显示,拟招聘6名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的专业人士进行数字货币研发工作,这使得
写作是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进行表达和交流,是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一直以来,写作被当作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工具。写作
<正>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促进学
【正】 笔者近十多年来,用民间验方商陆治愈3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患者,效果满意。今择其典型病例报导如下:一九七二年,一位孕七月的中年农妇来诊,诉其一月前洗澡时发现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