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片段】
师:王叔叔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某超市要招聘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为1000元。于是,他高兴地去应聘了。一个月后,他领到了600元工资。他想,也许是自己工作不大努力,业绩不佳。第二个月,他工作上格外卖力,却仍然只领到600元。难道自己“上当”了?他有点坐不住了,找到经理并责问:为什么广告上明明写的平均工资是1000元,而我的工资却只有600元呢?同学们,你认为王叔叔问得有道理吗,经理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呢?
生1:王叔叔问得有道理,600元比月平均工资1000元相差太远,广告不真实。
生2:王叔叔问得没有道理,因为王叔叔没有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生3:广告可能设置了圈套。
(学生纷纷交头接耳,争论不休)
师:同学们,王叔叔问得有没有道理,我们暂不讨论了,先看看经理是怎么处理的:经理为了说明他们的广告是正确的,将“工作人员工资表”给王叔叔看(课件呈现):
师:根据这份工资表,你们能计算出他们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吗?请用计算器计算。
生:月平均工资是1000元。
师:王叔叔领到的工资与平均工资相差那么大,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用哪个数表示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比较合理呢?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提出各自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生1:用1000元来表示员工的月平均工资好像有点不够合理。
生2:是的,我们也认为不太合理,原因可能是经理、副经理的工资比其他人员高得太多了。
生3:我们组认为用700元、650元、600元表示工作人员月工资水平比较合理。
(学生通过观察和初步分析,已经感觉到了“极端”数据的“作梗”,并有了选择“中位数”的直觉)
师:大家都很善于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究竟哪个数能合理表示他们的月工资水平呢?为了帮助大家解开这个“谜”,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认识两个“新数”好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自学课本)
师:根据你们自学的情况,你们能重新描述一下这个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情况吗?
生1:我用连加方法算出了这个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总额是11000元。
生2:每个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1000元。
师:月平均工资是表示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水平的一种方法,但是合理吗?你们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2:我想,还可以用650元表示月工资水平。
师:有什么理由?
生2:650是中位数。
师:大家同意吗?
生3:同意。因为650正好是中间一个数,有一定的代表性。
师:说得好。那么什么叫中位数呢?
生4:把这组数据按照月工资数的多少来把每个人排队,排在中间的是第4个员工,月工资650元。
生5:就是按月工资的多少来把每个人排队,排在中间的员工的月工资是650元。
生6:这个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大多数是600元,(停顿片刻)好像不是大多数,是——
师:现在遇到障碍了,他拿不定主意是不是大多数。谁来帮帮他?
生7:应该是大多数。实际上一共有4个员工的月工资是600元,但没超过半数。
师:是否要超过半数,也就是说有6个员工的月工资是600元才是大多数呢?
生8:好像不是,月工资是600元的不到一半,但还是最多的。应该是月工资是600元的员工最多。
生9:这个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可以用600元来表示。
师:好,谁再来说一说理由。
生10:600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也就是有4个员工的工资是600元,这里600就是众数,有一定的代表性,比较合理。
师:很好!什么叫众数,大家看书上的表述,一起朗读。
师:通过刚才的两个新的统计量的学习,现在我们再来作最后的评判:究竟用哪个数表示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水平较为合理?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11:用众数600元表示他们的工资水平都比较合理,因为这个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是600元的人数最多。
生12:按工资表上从大到小排列的数来看,中间的650元(中位数)或出现次数比较多的600元(众数)表示他们的平均水平都比较合理。
生13:看来现在我们求月工资水平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运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来表示了。
师:说得好极了!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注重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分析,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教师主要采取了三个步骤:首先,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个教学活动的动力发动过程。毕竟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要进行数据分析,并能形成自己对数据的理解,的确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王叔叔真的上当了吗?”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让学生能带着情境中遇到的问题,带着明确的任务,更积极、更主动、更深入地参与讨论,起到了“设疑激趣”的效果。接着,教师创设了一个对比理解、讨论分析的环节,让学生体会用哪个数能“合理表示”,产生思维碰撞,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因为学生已学过“平均数”这一内容,自然对“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这一问题会直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学生没有想到所学的这组数据受到了几个“极端”数据的影响,更没有想到对数据分析的方法不是唯一的,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去选择合适的方法。学生的这一内在需要,使教学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引入到新知学习中。最后,在新知学习获得新的统计量的基础上,是学生进一步经历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过程,是学生清晰理解什么数是“能否表示”和“能合理地表示”,并针对具体情况正确选择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推进仍然是在合适的情境中进行与完成。学生在运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数据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作者单位:江西省余江县平定乡中心小学 江西省鹰潭市工业园区小英小学)
□责任编辑 邓园生
E-mail: [email protected]
【教学片段】
师:王叔叔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某超市要招聘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为1000元。于是,他高兴地去应聘了。一个月后,他领到了600元工资。他想,也许是自己工作不大努力,业绩不佳。第二个月,他工作上格外卖力,却仍然只领到600元。难道自己“上当”了?他有点坐不住了,找到经理并责问:为什么广告上明明写的平均工资是1000元,而我的工资却只有600元呢?同学们,你认为王叔叔问得有道理吗,经理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呢?
生1:王叔叔问得有道理,600元比月平均工资1000元相差太远,广告不真实。
生2:王叔叔问得没有道理,因为王叔叔没有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生3:广告可能设置了圈套。
(学生纷纷交头接耳,争论不休)
师:同学们,王叔叔问得有没有道理,我们暂不讨论了,先看看经理是怎么处理的:经理为了说明他们的广告是正确的,将“工作人员工资表”给王叔叔看(课件呈现):
师:根据这份工资表,你们能计算出他们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吗?请用计算器计算。
生:月平均工资是1000元。
师:王叔叔领到的工资与平均工资相差那么大,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用哪个数表示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比较合理呢?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提出各自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生1:用1000元来表示员工的月平均工资好像有点不够合理。
生2:是的,我们也认为不太合理,原因可能是经理、副经理的工资比其他人员高得太多了。
生3:我们组认为用700元、650元、600元表示工作人员月工资水平比较合理。
(学生通过观察和初步分析,已经感觉到了“极端”数据的“作梗”,并有了选择“中位数”的直觉)
师:大家都很善于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究竟哪个数能合理表示他们的月工资水平呢?为了帮助大家解开这个“谜”,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认识两个“新数”好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自学课本)
师:根据你们自学的情况,你们能重新描述一下这个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情况吗?
生1:我用连加方法算出了这个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总额是11000元。
生2:每个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1000元。
师:月平均工资是表示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水平的一种方法,但是合理吗?你们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2:我想,还可以用650元表示月工资水平。
师:有什么理由?
生2:650是中位数。
师:大家同意吗?
生3:同意。因为650正好是中间一个数,有一定的代表性。
师:说得好。那么什么叫中位数呢?
生4:把这组数据按照月工资数的多少来把每个人排队,排在中间的是第4个员工,月工资650元。
生5:就是按月工资的多少来把每个人排队,排在中间的员工的月工资是650元。
生6:这个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大多数是600元,(停顿片刻)好像不是大多数,是——
师:现在遇到障碍了,他拿不定主意是不是大多数。谁来帮帮他?
生7:应该是大多数。实际上一共有4个员工的月工资是600元,但没超过半数。
师:是否要超过半数,也就是说有6个员工的月工资是600元才是大多数呢?
生8:好像不是,月工资是600元的不到一半,但还是最多的。应该是月工资是600元的员工最多。
生9:这个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可以用600元来表示。
师:好,谁再来说一说理由。
生10:600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也就是有4个员工的工资是600元,这里600就是众数,有一定的代表性,比较合理。
师:很好!什么叫众数,大家看书上的表述,一起朗读。
师:通过刚才的两个新的统计量的学习,现在我们再来作最后的评判:究竟用哪个数表示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水平较为合理?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11:用众数600元表示他们的工资水平都比较合理,因为这个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是600元的人数最多。
生12:按工资表上从大到小排列的数来看,中间的650元(中位数)或出现次数比较多的600元(众数)表示他们的平均水平都比较合理。
生13:看来现在我们求月工资水平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运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来表示了。
师:说得好极了!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注重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分析,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教师主要采取了三个步骤:首先,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个教学活动的动力发动过程。毕竟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要进行数据分析,并能形成自己对数据的理解,的确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王叔叔真的上当了吗?”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让学生能带着情境中遇到的问题,带着明确的任务,更积极、更主动、更深入地参与讨论,起到了“设疑激趣”的效果。接着,教师创设了一个对比理解、讨论分析的环节,让学生体会用哪个数能“合理表示”,产生思维碰撞,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因为学生已学过“平均数”这一内容,自然对“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这一问题会直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学生没有想到所学的这组数据受到了几个“极端”数据的影响,更没有想到对数据分析的方法不是唯一的,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去选择合适的方法。学生的这一内在需要,使教学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引入到新知学习中。最后,在新知学习获得新的统计量的基础上,是学生进一步经历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过程,是学生清晰理解什么数是“能否表示”和“能合理地表示”,并针对具体情况正确选择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推进仍然是在合适的情境中进行与完成。学生在运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数据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作者单位:江西省余江县平定乡中心小学 江西省鹰潭市工业园区小英小学)
□责任编辑 邓园生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