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界对十年课改语文教学改革的
“得”与“失”进行述評。备受关注
十年,一个征程:十年,一个节点。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反思和客观評价,是本年度语文界关注的议题。语文教育专家、教研员以及一线教师倾注极大的热情,从不同的角度对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人们都在做着各种回望与評说,这是十分必要的。
徐州师范大学的魏本亚、尹逊才,就课程改革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与语文教学专业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深刻对话。
全国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元康在对话时说,从中学语文教学来看,十年的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自主发展理念的实施。表现在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更加自信。在谈及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时他说,课程改革经验需要肯定,问题也不能回避。他认为,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弱化,二是削弱了强化训练。
全国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在对话时认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十年成绩突出,最大的变化在于理念的变化,又促进了教学行为的变化。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他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一是语文课要“得意”更要“得言”;二是作文训练要有完整的体系;三是教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
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周一贯在《小学语文教学》撰文,从五个方面評述了十年课改给小学语文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巨大的进步:1.对语文教学“课程意识”的确定;2.对语文课程“人文观念”的提升;3.提出了“改变语文教学(学习)方式”;4.以“个性化解读”改革阅读教学,正在产生积极的效应;5.作文的真情表达开始得到呵护。他提出,在感受课程所带来的历史性变化的同时,也不能不直面在前进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注意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
笔者在《语文教学通讯》撰文,全方位地对十年语文课改进行了回望。笔者认为,十年课改亮点多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十年,是语文教育重建的十年,是积极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教学发展格局的十年。在总结十年来语文课程改革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这十年,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困难更大、矛盾更多、瓶颈制约更突出的时期。在课程改革中,由于认识上、实践中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课堂教学一度出现了诸多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
今年4月,全国各地60多位语文特级教师、高校学者参加了“2011年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与会代表围绕“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得与失”等话题作了极具深度的理性剖析。代表们认为,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2.语文课程的先进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3.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有所拓展。4.校本教研受到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十年课改,语文教育也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与会代表主要谈到以下几点:1.对语文学科的地位、任务把握不准,语文课程内容比较模糊,语文知识和能力缺乏序列。2.课改新概念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教学行为。3.语文教学評价的研究滞后,評价方法单一,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较重。
(二)“有效教学”的内涵及其价值取向
的研究更加科学和理性
“有效教学”的理念为我国教育界广泛引用,则是新课改以来的事情。观察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便会发现,流行最为广泛、最深入人心的主题词是“有效教学”。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一,使用“有效教学”概念存在不少的混乱。其二,什么是真正的“有效教学”没有搞清楚。其三,“有效教学”在一些地方已悄然地被异化。正因为如此,研究者一篇篇力作就“有效教学”的概念、内涵以及基本价值取向展开论述,作了视角独特的精辟阐述。
“有效教学”这个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被频繁地使用,然而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是相当模糊的,表现在:“有效”是指“有效果”还是“有效率”;“效”按“效率”解如何检验;“效”按“效果”解如何检验。正由于“有效教学”这个概念的混乱使用,加上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语文有效教学问题似乎显得尤其突出。唐子江在《语文“有效教学”批判》-文中认为:语文教学要讲效率,但其最终目的应该是追求效果。教学效果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不能由于显性效果不明显而轻易认为那是“无效教学”,因为还有隐性效果有待观察。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隐性的和长期的效果更值得关注,这是由于语文能力的加强、人格特征的形成、民族心理的领会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很多因素促成,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素是时间。正确把握语文“有效教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它应该是有助于消解当下语文教学中片面追求“高效率”和“好效果”而产生的流弊的。
有论者认为,教学是内蕴价值的活动,“有效教学”的根本追求应当是价值追求,当下的“有效教学”对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存在不少的问题。成尚荣在《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一文中,总结了当下“有效教学”在价值追求上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以“有效”代替价值,有效的就是有价值的。其二,以“有用”代替“有效”,又以“有效”代替价值。其三,重视工具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他认为,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不好,“有效教学”就不能促进发展,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有效教学”很值得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改革现状很值得反思。成尚荣先生坚定地认为,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绝不能以“有效教学”代替整个教学改革。他说,教学的根本变革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是“让学”,让学生学会学习。而其主要方向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渐成语文界主流话语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日益凸现其必要性、紧迫性。“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改革实际是人的变革”。(倪文锦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渐成语文界主流话语。语文教育专家、教研员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深度的思考,提出不少有见地的观点。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养。李新生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谈》一文中提出,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文教师的人格素养(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具备优秀的意志品质)。2.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化理念、专业化知识、专业化技能)。3.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课程教学的研究能力、课程标准的研究能力、教学实际的研究能力)。
有论者认为,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是实施和落实审美教育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语文教师需不断提高审美素养,自觉系统地学习美学、审美教育理论知识,经常主动参加审美实践。
“得”与“失”进行述評。备受关注
十年,一个征程:十年,一个节点。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反思和客观評价,是本年度语文界关注的议题。语文教育专家、教研员以及一线教师倾注极大的热情,从不同的角度对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人们都在做着各种回望与評说,这是十分必要的。
徐州师范大学的魏本亚、尹逊才,就课程改革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与语文教学专业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深刻对话。
全国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元康在对话时说,从中学语文教学来看,十年的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自主发展理念的实施。表现在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更加自信。在谈及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时他说,课程改革经验需要肯定,问题也不能回避。他认为,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弱化,二是削弱了强化训练。
全国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在对话时认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十年成绩突出,最大的变化在于理念的变化,又促进了教学行为的变化。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他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一是语文课要“得意”更要“得言”;二是作文训练要有完整的体系;三是教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
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周一贯在《小学语文教学》撰文,从五个方面評述了十年课改给小学语文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巨大的进步:1.对语文教学“课程意识”的确定;2.对语文课程“人文观念”的提升;3.提出了“改变语文教学(学习)方式”;4.以“个性化解读”改革阅读教学,正在产生积极的效应;5.作文的真情表达开始得到呵护。他提出,在感受课程所带来的历史性变化的同时,也不能不直面在前进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注意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
笔者在《语文教学通讯》撰文,全方位地对十年语文课改进行了回望。笔者认为,十年课改亮点多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十年,是语文教育重建的十年,是积极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教学发展格局的十年。在总结十年来语文课程改革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这十年,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困难更大、矛盾更多、瓶颈制约更突出的时期。在课程改革中,由于认识上、实践中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课堂教学一度出现了诸多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
今年4月,全国各地60多位语文特级教师、高校学者参加了“2011年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与会代表围绕“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得与失”等话题作了极具深度的理性剖析。代表们认为,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2.语文课程的先进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3.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有所拓展。4.校本教研受到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十年课改,语文教育也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与会代表主要谈到以下几点:1.对语文学科的地位、任务把握不准,语文课程内容比较模糊,语文知识和能力缺乏序列。2.课改新概念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教学行为。3.语文教学評价的研究滞后,評价方法单一,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较重。
(二)“有效教学”的内涵及其价值取向
的研究更加科学和理性
“有效教学”的理念为我国教育界广泛引用,则是新课改以来的事情。观察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便会发现,流行最为广泛、最深入人心的主题词是“有效教学”。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一,使用“有效教学”概念存在不少的混乱。其二,什么是真正的“有效教学”没有搞清楚。其三,“有效教学”在一些地方已悄然地被异化。正因为如此,研究者一篇篇力作就“有效教学”的概念、内涵以及基本价值取向展开论述,作了视角独特的精辟阐述。
“有效教学”这个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被频繁地使用,然而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是相当模糊的,表现在:“有效”是指“有效果”还是“有效率”;“效”按“效率”解如何检验;“效”按“效果”解如何检验。正由于“有效教学”这个概念的混乱使用,加上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语文有效教学问题似乎显得尤其突出。唐子江在《语文“有效教学”批判》-文中认为:语文教学要讲效率,但其最终目的应该是追求效果。教学效果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不能由于显性效果不明显而轻易认为那是“无效教学”,因为还有隐性效果有待观察。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隐性的和长期的效果更值得关注,这是由于语文能力的加强、人格特征的形成、民族心理的领会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很多因素促成,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素是时间。正确把握语文“有效教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它应该是有助于消解当下语文教学中片面追求“高效率”和“好效果”而产生的流弊的。
有论者认为,教学是内蕴价值的活动,“有效教学”的根本追求应当是价值追求,当下的“有效教学”对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存在不少的问题。成尚荣在《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一文中,总结了当下“有效教学”在价值追求上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以“有效”代替价值,有效的就是有价值的。其二,以“有用”代替“有效”,又以“有效”代替价值。其三,重视工具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他认为,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不好,“有效教学”就不能促进发展,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有效教学”很值得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改革现状很值得反思。成尚荣先生坚定地认为,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绝不能以“有效教学”代替整个教学改革。他说,教学的根本变革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是“让学”,让学生学会学习。而其主要方向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渐成语文界主流话语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日益凸现其必要性、紧迫性。“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改革实际是人的变革”。(倪文锦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渐成语文界主流话语。语文教育专家、教研员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深度的思考,提出不少有见地的观点。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养。李新生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谈》一文中提出,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文教师的人格素养(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具备优秀的意志品质)。2.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化理念、专业化知识、专业化技能)。3.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课程教学的研究能力、课程标准的研究能力、教学实际的研究能力)。
有论者认为,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是实施和落实审美教育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语文教师需不断提高审美素养,自觉系统地学习美学、审美教育理论知识,经常主动参加审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