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南京 211135
【摘要】本文对“合作教学”策略应用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及其作用做了阐述,指出使用“合作教学”策略是活跃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合作教学策略;操作步骤;使用发现
高职校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政治理论教学是将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让大家感到困惑的是,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学生缺乏积极性,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台上吐沫横飞,台下昏昏欲睡”已不是一两所学校仅有的现象,而是公认的老大难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由于认识有偏差。有不少学生认为,政治理论的学习,没有多大用处,来到高职校学好专业就行了。这个偏差只有通过理论的学习才能解决,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另一个原因,就是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不当。一是教学手段陈旧,二是虽然有的教师使用了多媒体,也做了一些课件,开始使用时,学生还有点兴趣,但用不了多久,学生又我行我素了。对于上述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采用“合作教学”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合作教学”策略在我国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层次中,应属于技术性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也可以在其他课程中应用。
所谓“合作教学”教学策略,就是学生小组互动,彼此依赖,相互合作,完成小组任务,经老师的启发和评判得到提高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它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要求;它是以学生自身已掌握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对新知识加以诠释,透过有目的的思考和与他人的讨论,修正自己的观点,并获得新知识的策略;他是可以形成一个师生互动,人际和谐,相互合作,而不失积极思考、探索的氛围,使学生迅速、正确地获取新的知识的策略。
具体应用操作步骤如下:
1.先根据所任教班级学生的人数,把学生分成相互合作的小组。小组的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超过6人,在教室的空间组织上不便利,不超过6人分组,就可以就原有的座位自然分组。
2.小组人数确定后,由小组自己命名。对于小组命名,学生是比较积极的,每个组都想给自己起一个别致的、响亮的名字。当然,有些命名不妥的,如用伟人的名字、国家结构的名称命名,老师要加以纠正,其他的就不必过分讲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运用小组的名字来与他们交流,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观。
3.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根据笔者的经验,觉得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尽量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2)要能体现主题。
3)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时事。
4)要有可讨论性。
例如,在对哲学“人生观”这一主题进行设计时,可以提出类似以下问题:著名影星张国荣为什么会自杀?失恋后的青年为什么没有都去自杀?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对死亡为什么没有绝望?针对现在人们追求财富的心理欲望较强,而抗挫折的能力较弱的特点,可以用美国年轻富豪“弗莱克”与“乔布斯”在事业失意后对人生的态度,弗莱克选择的是去自杀,而乔布斯则是想方设法去寻找人生新的起点,最后使苹果公司起死回生,乔布斯从此走上了一条光芒四射的人生之路。
当然类似这类问题的材料还很多,在选择时应注意遵循上面提到的注意点。还要注意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班级的状况,应设计与之相应的问题,那样才能受到现实的效果。
其他课程如法律课上的案例的判定、审理,经济基础课的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关系问题,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与稳定关系问题和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中的统一战线与祖国统一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虽然脱离了书本,但它贴近了现实又反映了书中的原理。学生对它不陌生,但又不知其所以然,或者是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们必须在课前认真预习教材,上课积极思考并与小组的其他同学交流。
4.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回答问题,并且每回答一个问题时必须是小组的不同成员。如果缺了后一个条件,小组里的本来不积极的学生,就会抱着反正有代表回答,自己就懒得动脑筋,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5.在小组回答问题时,老师可以根据情况对其加以启发、引导。当然一般采用“提问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解决问题。例如,在问“问什么美国和日本等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时,学生很难回答。那么,老师可以先问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的情况,学生们都能回答出来,而且知道总体是在升值。也就是说,学生们知道人民币值钱了。这时老师可以接着问“人民币值钱了,而美元相对贬值了,问什么美日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呢?”,学生回答:“……”。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问另外一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如果人民币升值了,我国企业倾向于把商品出口,还是内销?”,“倾向于内销”学生回答。在这样的启发提问下,就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美日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对我国贸易顺差越来越大的反应,是为了限制我国商品的出口量。当然,多数情况下,老师应引而不发,让学生对其他组的回答进行比较和思考。
6.评价,在各小组回答完问题后,老师应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归纳。评价的作用是对学生正确认识的肯定和对错误认识的纠正,归纳则是把具体的问题进行抽象、总结,从感性向理性升华。如通过对“液态水到气态水的变化过程,学习成绩由差变好的过程,优良品格的形成过程”的考察,归纳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一结论等。
最后,在评价的基础上,给各组评分,以促进各组在下一轮的合作学习中更加积极参与。 使用这一策略,你会发现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浓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了。
使用这一策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了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对不同意见的宽容和合作能力。
使用这一策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合作,达到一种真正的心灵交流的境界,并形成民主的、教学相长的和谐的氛围。
这种策略的应用,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认真预习教材,关心时事,上课积极思考。也要求教师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有较高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还要有较强的捕捉问题的能力和应变的能力。当然也可以锻炼教师的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这种策略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政治理论课的面貌,过去那种沉闷的气氛一去不复返了。这对政治理论课的目的的实现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摘要】本文对“合作教学”策略应用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及其作用做了阐述,指出使用“合作教学”策略是活跃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合作教学策略;操作步骤;使用发现
高职校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政治理论教学是将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让大家感到困惑的是,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学生缺乏积极性,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台上吐沫横飞,台下昏昏欲睡”已不是一两所学校仅有的现象,而是公认的老大难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由于认识有偏差。有不少学生认为,政治理论的学习,没有多大用处,来到高职校学好专业就行了。这个偏差只有通过理论的学习才能解决,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另一个原因,就是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不当。一是教学手段陈旧,二是虽然有的教师使用了多媒体,也做了一些课件,开始使用时,学生还有点兴趣,但用不了多久,学生又我行我素了。对于上述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采用“合作教学”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合作教学”策略在我国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层次中,应属于技术性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也可以在其他课程中应用。
所谓“合作教学”教学策略,就是学生小组互动,彼此依赖,相互合作,完成小组任务,经老师的启发和评判得到提高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它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要求;它是以学生自身已掌握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对新知识加以诠释,透过有目的的思考和与他人的讨论,修正自己的观点,并获得新知识的策略;他是可以形成一个师生互动,人际和谐,相互合作,而不失积极思考、探索的氛围,使学生迅速、正确地获取新的知识的策略。
具体应用操作步骤如下:
1.先根据所任教班级学生的人数,把学生分成相互合作的小组。小组的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超过6人,在教室的空间组织上不便利,不超过6人分组,就可以就原有的座位自然分组。
2.小组人数确定后,由小组自己命名。对于小组命名,学生是比较积极的,每个组都想给自己起一个别致的、响亮的名字。当然,有些命名不妥的,如用伟人的名字、国家结构的名称命名,老师要加以纠正,其他的就不必过分讲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运用小组的名字来与他们交流,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观。
3.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根据笔者的经验,觉得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尽量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2)要能体现主题。
3)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时事。
4)要有可讨论性。
例如,在对哲学“人生观”这一主题进行设计时,可以提出类似以下问题:著名影星张国荣为什么会自杀?失恋后的青年为什么没有都去自杀?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对死亡为什么没有绝望?针对现在人们追求财富的心理欲望较强,而抗挫折的能力较弱的特点,可以用美国年轻富豪“弗莱克”与“乔布斯”在事业失意后对人生的态度,弗莱克选择的是去自杀,而乔布斯则是想方设法去寻找人生新的起点,最后使苹果公司起死回生,乔布斯从此走上了一条光芒四射的人生之路。
当然类似这类问题的材料还很多,在选择时应注意遵循上面提到的注意点。还要注意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班级的状况,应设计与之相应的问题,那样才能受到现实的效果。
其他课程如法律课上的案例的判定、审理,经济基础课的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关系问题,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与稳定关系问题和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中的统一战线与祖国统一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虽然脱离了书本,但它贴近了现实又反映了书中的原理。学生对它不陌生,但又不知其所以然,或者是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们必须在课前认真预习教材,上课积极思考并与小组的其他同学交流。
4.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回答问题,并且每回答一个问题时必须是小组的不同成员。如果缺了后一个条件,小组里的本来不积极的学生,就会抱着反正有代表回答,自己就懒得动脑筋,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5.在小组回答问题时,老师可以根据情况对其加以启发、引导。当然一般采用“提问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解决问题。例如,在问“问什么美国和日本等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时,学生很难回答。那么,老师可以先问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的情况,学生们都能回答出来,而且知道总体是在升值。也就是说,学生们知道人民币值钱了。这时老师可以接着问“人民币值钱了,而美元相对贬值了,问什么美日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呢?”,学生回答:“……”。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问另外一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如果人民币升值了,我国企业倾向于把商品出口,还是内销?”,“倾向于内销”学生回答。在这样的启发提问下,就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美日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对我国贸易顺差越来越大的反应,是为了限制我国商品的出口量。当然,多数情况下,老师应引而不发,让学生对其他组的回答进行比较和思考。
6.评价,在各小组回答完问题后,老师应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归纳。评价的作用是对学生正确认识的肯定和对错误认识的纠正,归纳则是把具体的问题进行抽象、总结,从感性向理性升华。如通过对“液态水到气态水的变化过程,学习成绩由差变好的过程,优良品格的形成过程”的考察,归纳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一结论等。
最后,在评价的基础上,给各组评分,以促进各组在下一轮的合作学习中更加积极参与。 使用这一策略,你会发现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浓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了。
使用这一策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了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对不同意见的宽容和合作能力。
使用这一策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合作,达到一种真正的心灵交流的境界,并形成民主的、教学相长的和谐的氛围。
这种策略的应用,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认真预习教材,关心时事,上课积极思考。也要求教师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有较高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还要有较强的捕捉问题的能力和应变的能力。当然也可以锻炼教师的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这种策略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政治理论课的面貌,过去那种沉闷的气氛一去不复返了。这对政治理论课的目的的实现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