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解、演示实验、作业及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教学方法,实质上是一些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这些教学形式的运用和改进,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识记、理解、掌握和积累书本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单靠这些教学形式无法保证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也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而不是只存储了大量旧知识的知识型人才,要求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进行变革。所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地培养学生,并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教学目标和一种教学模式确定下来。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自主构建内在表征的过程,即知识不单纯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协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可见,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具有明确的现代教学目标,而且具有坚实的教学理论基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探究性,非常有利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下面,笔者就搞好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正确认识课堂教学的重点
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认为,教学重点就是关键的知识点,就是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师备课的重点在于讲解知识和解题训练方法的设计;上课的重点在于阐述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着眼点在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应用和积累。因而物理课堂上不可避免地形成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而新课程理念认为,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广泛应用的物理知识和原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家的思想,交给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逐步向会学转化,着眼点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物理知识和探索物理知识的过程都应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点。因此,探究式教学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情境和程序,课堂中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二、深入挖掘现行教材的探究学习因素
课堂中学生是否有探究的机会,能否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和喜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时,是否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认真挖掘了教材中的探究学习因素。例如,在进行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大小与哪些有关”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一般都是教师直接做演示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的结论。这样教学虽然体现了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但结论基本上还是教师通过实验手段教给学生的。如果我们用现代教育教学的观点对教材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挖掘,会发现这个知识点很有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必要。教师以水在水管中流动要受到水管的阻碍作用为例,引出电阻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猜想电阻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构思,分组用实验来逐一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归纳得出结论。由于学生手脑并用地进行探究,真正尝试到了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排除干扰,如何收集数据和有用的信息,因此,有利于学生形成勤于思考、乐于质疑、喜欢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使学生能展开丰富的想像,产生创造的火花。
三、精心创设探究教学的物理情境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学习的背景材料,精心创设便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物理规律的物理情境。创设物理教学情境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用演示实验创设实验问题情境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教学时,要很好地利用演示,再现或控制与教学有关的自然现象,揭示现象中的主要矛盾,把学生引进纷繁变化的物理世界,获得感性信息,从而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实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动机。演示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如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教学中,事先用相同的三根线系在一重物上,设问“用一根线把重物提起来容易断还是用两根线提起来容易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会说用一根线把物体提起来容易断。教师演示结果却与学生的预想恰恰相反,这样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这一现象的奥妙,兴趣盎然地去学习“力的合成和分解”这一新知识。
2.通过立疑设障,创设思维问题情境
学生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一个成功的探究过程,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设疑、激疑和导疑,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有序、环环相扣。通过思维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究和解决问题不断循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3.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生活经验问题情境
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生活,是现代物理教学的一个基础理念。作为物理教师,要勤于和善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物理现象,经常参与检修和安装照明电路、制作和维修教具及简单电子设备等与物理教学有关的实践活动,积累和丰富自己物理教学的素材,以便在教学时创设出生动有趣的生活经验情境,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物理很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四、处理好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的关系
探究式物理教学与接受式物理教学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其特定功能,正确的接受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和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打好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知识基础。所以,就多数的教学内容而言,教师的讲解和阐述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要根据学生、教材和各种教学资源的实际,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并注意这两种教学方式的交互使用,要以探究式教学的意识和观念指导和改进接受式教学,同时要用接受式教学服务和促进探究式教学。
总之,搞好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和实践,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提高,一定能取得可喜的教学成果。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自主构建内在表征的过程,即知识不单纯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协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可见,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具有明确的现代教学目标,而且具有坚实的教学理论基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探究性,非常有利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下面,笔者就搞好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正确认识课堂教学的重点
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认为,教学重点就是关键的知识点,就是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师备课的重点在于讲解知识和解题训练方法的设计;上课的重点在于阐述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着眼点在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应用和积累。因而物理课堂上不可避免地形成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而新课程理念认为,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广泛应用的物理知识和原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家的思想,交给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逐步向会学转化,着眼点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物理知识和探索物理知识的过程都应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点。因此,探究式教学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情境和程序,课堂中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二、深入挖掘现行教材的探究学习因素
课堂中学生是否有探究的机会,能否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和喜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时,是否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认真挖掘了教材中的探究学习因素。例如,在进行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大小与哪些有关”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一般都是教师直接做演示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的结论。这样教学虽然体现了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但结论基本上还是教师通过实验手段教给学生的。如果我们用现代教育教学的观点对教材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挖掘,会发现这个知识点很有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必要。教师以水在水管中流动要受到水管的阻碍作用为例,引出电阻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猜想电阻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构思,分组用实验来逐一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归纳得出结论。由于学生手脑并用地进行探究,真正尝试到了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排除干扰,如何收集数据和有用的信息,因此,有利于学生形成勤于思考、乐于质疑、喜欢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使学生能展开丰富的想像,产生创造的火花。
三、精心创设探究教学的物理情境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学习的背景材料,精心创设便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物理规律的物理情境。创设物理教学情境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用演示实验创设实验问题情境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教学时,要很好地利用演示,再现或控制与教学有关的自然现象,揭示现象中的主要矛盾,把学生引进纷繁变化的物理世界,获得感性信息,从而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实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动机。演示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如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教学中,事先用相同的三根线系在一重物上,设问“用一根线把重物提起来容易断还是用两根线提起来容易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会说用一根线把物体提起来容易断。教师演示结果却与学生的预想恰恰相反,这样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这一现象的奥妙,兴趣盎然地去学习“力的合成和分解”这一新知识。
2.通过立疑设障,创设思维问题情境
学生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一个成功的探究过程,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设疑、激疑和导疑,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有序、环环相扣。通过思维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究和解决问题不断循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3.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生活经验问题情境
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生活,是现代物理教学的一个基础理念。作为物理教师,要勤于和善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物理现象,经常参与检修和安装照明电路、制作和维修教具及简单电子设备等与物理教学有关的实践活动,积累和丰富自己物理教学的素材,以便在教学时创设出生动有趣的生活经验情境,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物理很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四、处理好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的关系
探究式物理教学与接受式物理教学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其特定功能,正确的接受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和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打好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知识基础。所以,就多数的教学内容而言,教师的讲解和阐述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要根据学生、教材和各种教学资源的实际,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并注意这两种教学方式的交互使用,要以探究式教学的意识和观念指导和改进接受式教学,同时要用接受式教学服务和促进探究式教学。
总之,搞好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和实践,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提高,一定能取得可喜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