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置创新环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提供条件和机遇,营造活跃的氛围,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环境中萌发创新意识,训练其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能否有效地提供条件和机遇,关键在于课前的设置。课前的精心设置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环节。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性设计,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进而在课堂上营造创新环境,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课前设置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设置创新性教学目标
设置创新性教学目标,首先要求教师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摒弃陈旧、僵化的教学目标和模式,设置具有时代气息、催人奋进并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其次,所定目标一要符合新大纲要求,二要符合新时代对新人才的要求;三要符合学生实际。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将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敢于发问求教的习惯确定为教学目标之一;教《游褒禅山记》,可将培养学生冒险探索、不懈追求的精神确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选择创新性教学内容
选择创新性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含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在课堂上反复辨析和训练。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将“我该不该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作为辨析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发问,独立思考;教《游褒禅山记》,可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用身边的事例和历史事例为论据,口头论证这个论断,之后整理出一篇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的文章。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感受深切,通过课堂辨析,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创新思考。
三、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指出:“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有真正被鼓励、开发并表达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这就要求教师选用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如教《狼》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索研究式教学方法,适时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创新氛围,巧妙地引导,灵活地点拨,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发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使他们通过思考、探究和辩论,自主感悟并获取知识。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1)引导学生讲述有关狼的故事,以活跃气氛;(2)启发提问:如果是你遇到了这只狼,你怎么办;(3)设置创新性问题:请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这只狼,又该如何对付人?这样,学生的思维马上就活跃起来,竞相表达自己的想法。灵活而有创意的教法,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选编创新性课堂练习
选编创新性课堂练习,要求教师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水平,精心选编一组有针对性、启发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通过练习得到迁移、巩固和内化。教师鼓励他们求异求新,促进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如教《背影》之后,可设置一个题为“谈‘父爱’与‘自立’”的口头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既谈文中体现的“父爱”,又谈自己感受的“父爱”。这种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对父爱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比、联想的能力。
五、准备创新性教具和教学媒体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往往一个简单的教具,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要结合教材实际制作或准备直观教具。拿一根树枝作为《我的老师》的“教鞭”,买一串冰糖葫芦教《傻二哥》,可以用标本作教具教以动植物为内容的课文。或者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小橘灯和石拱桥模型等作为教具。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能使学生借助媒体具体感受人物形象,领悟文章意境,陶冶道德情操,激发创新灵感。在投影仪上用简笔画勾勒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景物特征,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充分拓展形象思维。在教《送元二使安西》时,可播放一曲《阳关三叠》;学习《在声音的世界里》时,让学生欣赏几首中外名曲;教《春》《荷塘月色》时,播放相关的视频等。这样,可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文的同时,认识和感知绘画、音乐,以及影视等其他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境界,从而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其审美情趣,为其创新意识的萌发营造良好的氛围。
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而课前的筹划和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学习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并有机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大批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吴田田 章 蒙)
一、设置创新性教学目标
设置创新性教学目标,首先要求教师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摒弃陈旧、僵化的教学目标和模式,设置具有时代气息、催人奋进并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其次,所定目标一要符合新大纲要求,二要符合新时代对新人才的要求;三要符合学生实际。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将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敢于发问求教的习惯确定为教学目标之一;教《游褒禅山记》,可将培养学生冒险探索、不懈追求的精神确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选择创新性教学内容
选择创新性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含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在课堂上反复辨析和训练。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将“我该不该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作为辨析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发问,独立思考;教《游褒禅山记》,可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用身边的事例和历史事例为论据,口头论证这个论断,之后整理出一篇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的文章。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感受深切,通过课堂辨析,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创新思考。
三、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指出:“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有真正被鼓励、开发并表达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这就要求教师选用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如教《狼》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索研究式教学方法,适时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创新氛围,巧妙地引导,灵活地点拨,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发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使他们通过思考、探究和辩论,自主感悟并获取知识。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1)引导学生讲述有关狼的故事,以活跃气氛;(2)启发提问:如果是你遇到了这只狼,你怎么办;(3)设置创新性问题:请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这只狼,又该如何对付人?这样,学生的思维马上就活跃起来,竞相表达自己的想法。灵活而有创意的教法,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选编创新性课堂练习
选编创新性课堂练习,要求教师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水平,精心选编一组有针对性、启发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通过练习得到迁移、巩固和内化。教师鼓励他们求异求新,促进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如教《背影》之后,可设置一个题为“谈‘父爱’与‘自立’”的口头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既谈文中体现的“父爱”,又谈自己感受的“父爱”。这种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对父爱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比、联想的能力。
五、准备创新性教具和教学媒体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往往一个简单的教具,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要结合教材实际制作或准备直观教具。拿一根树枝作为《我的老师》的“教鞭”,买一串冰糖葫芦教《傻二哥》,可以用标本作教具教以动植物为内容的课文。或者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小橘灯和石拱桥模型等作为教具。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能使学生借助媒体具体感受人物形象,领悟文章意境,陶冶道德情操,激发创新灵感。在投影仪上用简笔画勾勒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景物特征,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充分拓展形象思维。在教《送元二使安西》时,可播放一曲《阳关三叠》;学习《在声音的世界里》时,让学生欣赏几首中外名曲;教《春》《荷塘月色》时,播放相关的视频等。这样,可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文的同时,认识和感知绘画、音乐,以及影视等其他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境界,从而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其审美情趣,为其创新意识的萌发营造良好的氛围。
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而课前的筹划和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学习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并有机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大批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吴田田 章 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