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顺利开展大学生工作需要理论支撑。X理论不能有效地指导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而Y理论却能够保障辅导员有效地开展学生工作。为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凭借Y理论,指导自己顺利开展大学生工作。
关键词 X理论 Y理论 辅导员 学生工作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可以引导大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学生学习认真,休息时间也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学习工作完全出于自愿;学生通常士气很高、团结协作氛围很浓;学生决心达成自己的目标;学生富于使命感和责任感。很少的人能给出正确答案。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如果我们想对员工做适当的激励,就必须将其设想为志愿者。”是的,辅导员应该让学生的参与变成一种志愿者游戏,就象在享受,而非任务或目的。
一、X理论指导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难以有所成就
麦格雷戈所提出的X理论假定,人都是懒惰成性的,不喜欢工作并总是想着逃避工作,因而需要综合运用胡萝卜与大棒两种策略加以激励。这种理论认为:大多数人无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必须接受照顾。但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不快,却又不可避免,那就是:传统X理论的那套管理方法,已经不再有效了……现在,管理者已经没有什么大棒可用了,而胡萝卜的激励作用也是越来越小。X理论在企业管理员工已不再有效,同样,用X理论来管理学生如今也不再凑效。
(一)大棒政策难以凑效。
“在管理工人和工作的传统的做法中,常用的大棒是饥饿和恐惧……恐惧作为一种大棒的作用正日益减弱,而那些残留的恐惧对生产力的副作用则日益扩大。”以前,大棒政策在管理学生中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辅导员管理学生,大棒政策自始至终都不可能非常有效,而且它将被弃用。如今,随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叛逆心理的增强,“大恐惧”不再有“正强化”的功能,而“小恐惧”只能导致“负强化”的后果。恐吓、威胁、体罚、责备、羞辱、甚至警告、处分、开除学籍,对辅导员管理学生来说都不是一副“良药”。辅导员必须放弃这个曾“魅力四射”的管理工具,原因很简单,辅导员现在无法运用大棒来刺激大学生的“恐惧”,如今“大棒”的作用仅局限于解决一些边缘性的学生矛盾和师生矛盾,除此之外,恐怕大棒再也无法恰当、有力的推动大学生工作的开展,而只能起到破坏和阻碍的作用。
(二)胡萝卜政策难以凑效。
“与恐惧这根大棒已经失去了效力不同,物质报酬这根胡萝卜则依然有着强烈的激励作用,这使得在对其加以利用时必须倍加小心。它的刺激作用太过强烈,以至于它不是一种可靠的工具。”同时,德鲁克评价过胡萝卜政策还说,“并不是因为胡萝卜不起作用了,它仍是有效的”,他继续说:“问题是它太有效了,因此,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是……最后生产率的提高被成本的增加抵消了。”是的,胡萝卜还是能起到刺激作用,只是它的作用太过明显,以至于像药物一样,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在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管理工作中亦是如此。作为一种激励和管理工具,“胡萝卜”政策在高校无外乎表现为评优、评先进、奖学金、贫困补助等,但这些活动都必须依据政策、遵照程序。所以,对学生进行小的物质激励不再是学生管理的“灵药”,而对学生大的物质激励如果违反政策、违背原则,结果,这种“胡萝卜”政策只会弄巧成拙,自我拆台,所付出的高昂激励难以达到辅导员的预期,甚至,这种违背原则的“胡萝卜”政策,还会造成接受者与其它同学脱离的危险,分化整个班级,更为糟糕的是,破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对良好班级文化的建设起到破坏作用。所以说,“胡萝卜“政策在辅导员大学生管理工作中难以有所成就。
因此,大棒和胡萝卜这种管理工具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们在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很难再“大展身手”。
二、Y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
综上所述,X理论不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的有效理论支撑和办事指南。Y理论认为:人对工作具有一种发自心底的需要,并时时想取得成就和承担责任。承担责任是大学生取得成功的基石,而想取得成就的动机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内驱力”。实践证明,如今大部分大学生都有成就的需要和“承担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个角度说,Y理论是帮助大学生取得成功的“引擎”,换句话说,也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的有效指南。基于此,要想有效且高效地展开大学生工作,我们绝不能像X理论所主张的一样,采取“打压”的“大棒”政策和“诱骗”的“胡萝卜”政策,而应该依据Y理论,建立非放任的激励系统。建构非放任的激励系统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原则是引导学生参与,而不是“自由放纵”学生;前提是有一个负责任的辅导员在引导学生;重点是每个学生都受到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激励,且激励需依个人和情况的不同而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不是受到管理或管制,而是受到引导;手段是把学生当作志愿者来对待,并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技巧是学生受到的不仅仅是外在的激励,更多的是“内在”的驱动力。只要依据Y理论把非放任激励系统建构好,那么,Y理论就可以有效地指导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
三、基于Y理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的对策
基于Y理论的指导,我们通过赋予学生责任和刺激学生取得成就的动机来引导学生,并不意味着对辅导员以及学生的要求降低,而是赋予辅导员与大学生更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此,辅导员需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托Y理论,寻找有效开展大学生工作的良策。
第一,养学生的成就感为使命。Y理论假设:“人都有成就的需要”。“成就感”是上一次成功的“果实”,又是下一次成功的“燃料”。“成就感”对获得成功意义非凡,但人的成就感需要开发和培养。因此,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时,要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为使命,培育学生对学习与工作的情感,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获得预期的成就,久而久之,使学生的成就感“自然生成”。
第二,以养成学生的责任感为依托。任务不是学生获取成功的有效动力,责任才是学生取得成就的助推器。大学生应该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班级、对自己肩负起一定的责任。庆幸的是,如今大多数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責任感。可是,这种责任感不够坚强,容易破碎,需要辅导员加以保护。为此,辅导员在认识到责任对促进大学生取得成就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巩固、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另外,还需要建立自下而上的责任观,养成学生的责任感,力争在学校、班级形成师生共同讲责任、负责任的“责任风”。在辅导员具体的大学生工作实践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以及班级的决策中来,同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目标管理及责任管理。
第三,以回应学生的需求为导向。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需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应,那么,责任就是“空投支票”,难以兑现。所以说,学生成就感和责任感的培育及养成,需要以回应学生的需求为前提。这就决定了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必须以回应学生的需求为导向。马斯洛认为,人有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一名辅导员,首先要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其次给学生提供生理和心理的安全港湾,再次要为学生提供感情寄托,接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最后要为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创造条件。只有及时有效地回应学生的需求,辅导员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第四,以刺激学生的兴趣为基点。成就感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内驱力”,责任感是学生获得成就的“保护伞”,而兴趣则是学生获得成就的“助推器”。但学生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开发与挖掘。辅导员需要去刺激大学生对学习、生活与工作的热情,以此为基点,学生才能把对学习、生活与工作的激情转变成成就的需要,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促使其展开行动,最终取得成就。
第五,以引导监督学生行为为重点。Y理论认为人对工作具有一种发自心底的需要,并时时想取得成就和承担责任。所以“学生不能管理,只能引导”。但毕竟学生不是每一个都是成熟的,自律能力或多或少都需加强,所以说不是全部学生都能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在引导的基础上,还须对学生的行为加以监督,促使学生“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
第六,以激励鼓励和说服学生为手段。X理论认为人都是懒惰的,所以需要加以管制与约束。但Y理论认为人有成就和责任的需要,所以需要加以引导和鼓励。不同的人性假设影响处事的方式与手段。在Y理论看来,人都是有取得成就和承担责任的需要。因此,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工作时再也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因为这只会导致低效甚至给学生工作带来“硬伤”。面对学生,辅导员应该采用情感教育、榜样示范、心理咨询、班会论坛等一些激励手段,说服学生承担责任,鼓励学生成就未来。
四、Y理论指导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有待完善
尽管Y理论对指导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有些方面需要补充和完善。马斯洛在有关著作中指出:Y理论对人的责任和成就方面的要求,除了那些意志坚定、身体健康的人能够具备之外,恐怕超出了大多数常人的能力……因为这些人显然无力满足Y理论在责任和自律方面的要求。他还认为,构成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并不是都是成熟的人们,其中也充斥着众多也许永远都不可成熟的人。从马斯洛的著作中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Y理论并不是它那众多信奉者所认为的那样娇纵放任。它不是真的去除一切管束……,Y理论不仅必须做到X理论所能做到的一切,而且还要做的更多更好”。所以,辅导员把Y理论作为指导自己学生工作的行动指南时,绝不可“痴迷”于它,放任学生自我管理。辅导员不能只注重引导,一定要对学生的行为加强监管,并以制度巩固Y理论的指导成果。同时,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个案处理,以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著,余向华,陈雪娟,张正平译.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M].北京:夏出版社,2008,4.
[2][美]威廉. A .科恩著,闫鲜宁译.跟德鲁克学管理[M].北京:信出版社,2008,10.
关键词 X理论 Y理论 辅导员 学生工作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可以引导大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学生学习认真,休息时间也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学习工作完全出于自愿;学生通常士气很高、团结协作氛围很浓;学生决心达成自己的目标;学生富于使命感和责任感。很少的人能给出正确答案。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如果我们想对员工做适当的激励,就必须将其设想为志愿者。”是的,辅导员应该让学生的参与变成一种志愿者游戏,就象在享受,而非任务或目的。
一、X理论指导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难以有所成就
麦格雷戈所提出的X理论假定,人都是懒惰成性的,不喜欢工作并总是想着逃避工作,因而需要综合运用胡萝卜与大棒两种策略加以激励。这种理论认为:大多数人无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必须接受照顾。但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不快,却又不可避免,那就是:传统X理论的那套管理方法,已经不再有效了……现在,管理者已经没有什么大棒可用了,而胡萝卜的激励作用也是越来越小。X理论在企业管理员工已不再有效,同样,用X理论来管理学生如今也不再凑效。
(一)大棒政策难以凑效。
“在管理工人和工作的传统的做法中,常用的大棒是饥饿和恐惧……恐惧作为一种大棒的作用正日益减弱,而那些残留的恐惧对生产力的副作用则日益扩大。”以前,大棒政策在管理学生中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辅导员管理学生,大棒政策自始至终都不可能非常有效,而且它将被弃用。如今,随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叛逆心理的增强,“大恐惧”不再有“正强化”的功能,而“小恐惧”只能导致“负强化”的后果。恐吓、威胁、体罚、责备、羞辱、甚至警告、处分、开除学籍,对辅导员管理学生来说都不是一副“良药”。辅导员必须放弃这个曾“魅力四射”的管理工具,原因很简单,辅导员现在无法运用大棒来刺激大学生的“恐惧”,如今“大棒”的作用仅局限于解决一些边缘性的学生矛盾和师生矛盾,除此之外,恐怕大棒再也无法恰当、有力的推动大学生工作的开展,而只能起到破坏和阻碍的作用。
(二)胡萝卜政策难以凑效。
“与恐惧这根大棒已经失去了效力不同,物质报酬这根胡萝卜则依然有着强烈的激励作用,这使得在对其加以利用时必须倍加小心。它的刺激作用太过强烈,以至于它不是一种可靠的工具。”同时,德鲁克评价过胡萝卜政策还说,“并不是因为胡萝卜不起作用了,它仍是有效的”,他继续说:“问题是它太有效了,因此,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是……最后生产率的提高被成本的增加抵消了。”是的,胡萝卜还是能起到刺激作用,只是它的作用太过明显,以至于像药物一样,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在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管理工作中亦是如此。作为一种激励和管理工具,“胡萝卜”政策在高校无外乎表现为评优、评先进、奖学金、贫困补助等,但这些活动都必须依据政策、遵照程序。所以,对学生进行小的物质激励不再是学生管理的“灵药”,而对学生大的物质激励如果违反政策、违背原则,结果,这种“胡萝卜”政策只会弄巧成拙,自我拆台,所付出的高昂激励难以达到辅导员的预期,甚至,这种违背原则的“胡萝卜”政策,还会造成接受者与其它同学脱离的危险,分化整个班级,更为糟糕的是,破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对良好班级文化的建设起到破坏作用。所以说,“胡萝卜“政策在辅导员大学生管理工作中难以有所成就。
因此,大棒和胡萝卜这种管理工具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们在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很难再“大展身手”。
二、Y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
综上所述,X理论不是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的有效理论支撑和办事指南。Y理论认为:人对工作具有一种发自心底的需要,并时时想取得成就和承担责任。承担责任是大学生取得成功的基石,而想取得成就的动机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内驱力”。实践证明,如今大部分大学生都有成就的需要和“承担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个角度说,Y理论是帮助大学生取得成功的“引擎”,换句话说,也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的有效指南。基于此,要想有效且高效地展开大学生工作,我们绝不能像X理论所主张的一样,采取“打压”的“大棒”政策和“诱骗”的“胡萝卜”政策,而应该依据Y理论,建立非放任的激励系统。建构非放任的激励系统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原则是引导学生参与,而不是“自由放纵”学生;前提是有一个负责任的辅导员在引导学生;重点是每个学生都受到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激励,且激励需依个人和情况的不同而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不是受到管理或管制,而是受到引导;手段是把学生当作志愿者来对待,并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技巧是学生受到的不仅仅是外在的激励,更多的是“内在”的驱动力。只要依据Y理论把非放任激励系统建构好,那么,Y理论就可以有效地指导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
三、基于Y理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的对策
基于Y理论的指导,我们通过赋予学生责任和刺激学生取得成就的动机来引导学生,并不意味着对辅导员以及学生的要求降低,而是赋予辅导员与大学生更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此,辅导员需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托Y理论,寻找有效开展大学生工作的良策。
第一,养学生的成就感为使命。Y理论假设:“人都有成就的需要”。“成就感”是上一次成功的“果实”,又是下一次成功的“燃料”。“成就感”对获得成功意义非凡,但人的成就感需要开发和培养。因此,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时,要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为使命,培育学生对学习与工作的情感,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获得预期的成就,久而久之,使学生的成就感“自然生成”。
第二,以养成学生的责任感为依托。任务不是学生获取成功的有效动力,责任才是学生取得成就的助推器。大学生应该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班级、对自己肩负起一定的责任。庆幸的是,如今大多数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責任感。可是,这种责任感不够坚强,容易破碎,需要辅导员加以保护。为此,辅导员在认识到责任对促进大学生取得成就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巩固、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另外,还需要建立自下而上的责任观,养成学生的责任感,力争在学校、班级形成师生共同讲责任、负责任的“责任风”。在辅导员具体的大学生工作实践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以及班级的决策中来,同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目标管理及责任管理。
第三,以回应学生的需求为导向。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需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应,那么,责任就是“空投支票”,难以兑现。所以说,学生成就感和责任感的培育及养成,需要以回应学生的需求为前提。这就决定了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必须以回应学生的需求为导向。马斯洛认为,人有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一名辅导员,首先要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其次给学生提供生理和心理的安全港湾,再次要为学生提供感情寄托,接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最后要为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创造条件。只有及时有效地回应学生的需求,辅导员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第四,以刺激学生的兴趣为基点。成就感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内驱力”,责任感是学生获得成就的“保护伞”,而兴趣则是学生获得成就的“助推器”。但学生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开发与挖掘。辅导员需要去刺激大学生对学习、生活与工作的热情,以此为基点,学生才能把对学习、生活与工作的激情转变成成就的需要,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促使其展开行动,最终取得成就。
第五,以引导监督学生行为为重点。Y理论认为人对工作具有一种发自心底的需要,并时时想取得成就和承担责任。所以“学生不能管理,只能引导”。但毕竟学生不是每一个都是成熟的,自律能力或多或少都需加强,所以说不是全部学生都能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在引导的基础上,还须对学生的行为加以监督,促使学生“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
第六,以激励鼓励和说服学生为手段。X理论认为人都是懒惰的,所以需要加以管制与约束。但Y理论认为人有成就和责任的需要,所以需要加以引导和鼓励。不同的人性假设影响处事的方式与手段。在Y理论看来,人都是有取得成就和承担责任的需要。因此,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工作时再也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因为这只会导致低效甚至给学生工作带来“硬伤”。面对学生,辅导员应该采用情感教育、榜样示范、心理咨询、班会论坛等一些激励手段,说服学生承担责任,鼓励学生成就未来。
四、Y理论指导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有待完善
尽管Y理论对指导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有些方面需要补充和完善。马斯洛在有关著作中指出:Y理论对人的责任和成就方面的要求,除了那些意志坚定、身体健康的人能够具备之外,恐怕超出了大多数常人的能力……因为这些人显然无力满足Y理论在责任和自律方面的要求。他还认为,构成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并不是都是成熟的人们,其中也充斥着众多也许永远都不可成熟的人。从马斯洛的著作中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Y理论并不是它那众多信奉者所认为的那样娇纵放任。它不是真的去除一切管束……,Y理论不仅必须做到X理论所能做到的一切,而且还要做的更多更好”。所以,辅导员把Y理论作为指导自己学生工作的行动指南时,绝不可“痴迷”于它,放任学生自我管理。辅导员不能只注重引导,一定要对学生的行为加强监管,并以制度巩固Y理论的指导成果。同时,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个案处理,以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著,余向华,陈雪娟,张正平译.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M].北京:夏出版社,2008,4.
[2][美]威廉. A .科恩著,闫鲜宁译.跟德鲁克学管理[M].北京:信出版社,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