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还需洞悉课堂教学的主要影响因子,并精心研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熟谙课堂教学中主客体的角色搭配、互动模式以及教具等的有效运用。从而确立科学、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并且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自己并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完善和创新。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挥洒自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影响因素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关于课堂有效性的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的问题,这也就是关于课堂教学所遭遇最强烈批评的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关乎教学成败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教学要能解决学生在课堂里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发展了什么等问题。
近些年来,围绕着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减轻学生课业和教师教学的负担,让学生快乐高效地学,教师轻松愉快地教?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成为学校教育实践及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对这些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有效教学”的理论体系,可称之为“有效教学论”。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有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1]。
一、影响课堂教学的基本因素分析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最基本的当是“学生”、“教师”和“课程资源”,它们被称为是教学的三大基本要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必备要件。其他的影响因子都是由这三者衍生出来。
“教师”和“学生”同是课堂的人力资源,但二者的身份区隔历来都是明晰的,教师是知识的供给者或传授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或承受者。然而,无论是教师的教授还是学生的学习,其最终的效果还得取决于“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从一种更宽泛意义上给予分类,可以将课程资源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但具体到课堂教学中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包括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对“网络资源”(互联网和社会交际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由三个基本因素还可衍生出众多小而分散但却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零散的因子经过在课堂实践中的有效整合,以一种集成的方式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
围绕课程资源要善用多媒体,开发教材资源;把握教材,分析学情,真正做到“学为中心”。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视听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一份好的多媒体课件能够丰富、拓展教材内容,深化、升华课本主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合作的热情[2]。但也要谨防由于过多使用多媒体或操作失当,造成课堂有效性的下降。同时,对教材内容的精准把握和对授课学生情况的了解,也关乎一堂课的优劣。老师在授课时应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分析学情,甚至对教学理念都要全面理解,真正做到贯彻“学为中心、学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二、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梳理“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相关主题的文献可以看出,学者们从自己的视角为基点给出了自己特色的建构策略。但若将文献呈现的众多观点给以系统的提炼整合并加以归类,近乎所有的教学有效性策略都是围绕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而展开。
如围绕“学生”要素的策略主要有,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方位参与语文学习;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到让学生主动发挥学习主题的作用,因为只有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标志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3];凸显生本地位,启发积极思维,等等。围绕“教师”要素的策略有做好“教学设计”,提升备课能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课堂的趣味;照顾全体学生,关爱后进生,加强师德建设等。围绕“课程资源”的策略主要是在深入研读教材文本,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再度开发”教材资源;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等。
通过综述现有的教学有效性策略,本文拟从教学环节层面来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离不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关键因素,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尽管提高课堂效率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但基本的思路是,教师必定要“想法设法”地让学生在限定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每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4]。
具体来讲,从“备课”活动也即“教学设计”环节开始,教师就应有清晰的授课思路和预期的课堂效标,建议尝试采用一种颠倒传统教学设计思路的方式来设计教学,也就是从课堂教学的理想目标开始,反查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在分析判断整合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构建授课流程。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教师要善于通过一系列“教学行为”并借助必要的教具辅助,努力实现“备择方案”的预期理想和价值。特别是信息传播渠道的日臻多元化,对传统单一“书本”源构成了挑战,这时,教师尤其要有敏锐的思维转换能力,要善于发掘运用这些信息传播方式的优势,引导学生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发现学习”或“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实现讲练结合,提高课堂实效。同时,教师自己也要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由原来的“知识供给者”转向“激励者”。最后,在“课堂回馈”环节,教师还需对“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这三个基本课堂构件进行回查,认真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长和疏漏,在向学生总结回授的过程中,及时强调修正。经过这样一步步精心缜密的计划和不折不扣的落实,高效课堂将不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难题。
三、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更是一门高超艺术的呈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不仅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有很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课程资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清并认真分析这些影响因子,以教学理论为指导,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的循环中积累充实教学经验,要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创造性的活动来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庐航.提高课堂实效,构建有效课堂——浅谈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因素[J].读与写杂志,2012,8.
[2] 孙英花.从英语课堂大赛透析影响有效课堂的因素[J].新课程研究,2010,5.
[3] 金乐真.教学有效性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
[4] 葛明伟.突破重点、提高能力,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2(4).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影响因素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关于课堂有效性的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的问题,这也就是关于课堂教学所遭遇最强烈批评的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关乎教学成败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教学要能解决学生在课堂里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发展了什么等问题。
近些年来,围绕着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减轻学生课业和教师教学的负担,让学生快乐高效地学,教师轻松愉快地教?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成为学校教育实践及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对这些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有效教学”的理论体系,可称之为“有效教学论”。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有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1]。
一、影响课堂教学的基本因素分析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最基本的当是“学生”、“教师”和“课程资源”,它们被称为是教学的三大基本要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必备要件。其他的影响因子都是由这三者衍生出来。
“教师”和“学生”同是课堂的人力资源,但二者的身份区隔历来都是明晰的,教师是知识的供给者或传授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或承受者。然而,无论是教师的教授还是学生的学习,其最终的效果还得取决于“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从一种更宽泛意义上给予分类,可以将课程资源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但具体到课堂教学中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包括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对“网络资源”(互联网和社会交际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由三个基本因素还可衍生出众多小而分散但却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零散的因子经过在课堂实践中的有效整合,以一种集成的方式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
围绕课程资源要善用多媒体,开发教材资源;把握教材,分析学情,真正做到“学为中心”。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视听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一份好的多媒体课件能够丰富、拓展教材内容,深化、升华课本主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合作的热情[2]。但也要谨防由于过多使用多媒体或操作失当,造成课堂有效性的下降。同时,对教材内容的精准把握和对授课学生情况的了解,也关乎一堂课的优劣。老师在授课时应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分析学情,甚至对教学理念都要全面理解,真正做到贯彻“学为中心、学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二、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梳理“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相关主题的文献可以看出,学者们从自己的视角为基点给出了自己特色的建构策略。但若将文献呈现的众多观点给以系统的提炼整合并加以归类,近乎所有的教学有效性策略都是围绕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而展开。
如围绕“学生”要素的策略主要有,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方位参与语文学习;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到让学生主动发挥学习主题的作用,因为只有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标志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3];凸显生本地位,启发积极思维,等等。围绕“教师”要素的策略有做好“教学设计”,提升备课能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课堂的趣味;照顾全体学生,关爱后进生,加强师德建设等。围绕“课程资源”的策略主要是在深入研读教材文本,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再度开发”教材资源;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等。
通过综述现有的教学有效性策略,本文拟从教学环节层面来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离不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关键因素,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尽管提高课堂效率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但基本的思路是,教师必定要“想法设法”地让学生在限定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每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4]。
具体来讲,从“备课”活动也即“教学设计”环节开始,教师就应有清晰的授课思路和预期的课堂效标,建议尝试采用一种颠倒传统教学设计思路的方式来设计教学,也就是从课堂教学的理想目标开始,反查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在分析判断整合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构建授课流程。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教师要善于通过一系列“教学行为”并借助必要的教具辅助,努力实现“备择方案”的预期理想和价值。特别是信息传播渠道的日臻多元化,对传统单一“书本”源构成了挑战,这时,教师尤其要有敏锐的思维转换能力,要善于发掘运用这些信息传播方式的优势,引导学生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发现学习”或“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实现讲练结合,提高课堂实效。同时,教师自己也要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由原来的“知识供给者”转向“激励者”。最后,在“课堂回馈”环节,教师还需对“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这三个基本课堂构件进行回查,认真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长和疏漏,在向学生总结回授的过程中,及时强调修正。经过这样一步步精心缜密的计划和不折不扣的落实,高效课堂将不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难题。
三、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更是一门高超艺术的呈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不仅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有很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课程资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清并认真分析这些影响因子,以教学理论为指导,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的循环中积累充实教学经验,要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创造性的活动来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庐航.提高课堂实效,构建有效课堂——浅谈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因素[J].读与写杂志,2012,8.
[2] 孙英花.从英语课堂大赛透析影响有效课堂的因素[J].新课程研究,2010,5.
[3] 金乐真.教学有效性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
[4] 葛明伟.突破重点、提高能力,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