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原雷动下天龙,一路狂涛几纵横。
这里,是黄河与渤海的交汇口,携带着巨量泥沙的母亲河与蔚蓝的海水在此混合交融,汇成一道长河落日、珠联璧合的壮丽景观。
东营,坐落于黄河口的一座洋溢着活力的年轻城市。几年前,对中国商飞公司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里还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
而今,从胜利机场转出,路口“商飞大道”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不远处,银灰色的机库在阳光中迎风而立,接受着黄河口阵风的洗礼。无论是晨光熹微中,还是夜深人静时,这里常常漏出点点灯光,这就是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东营试飞基地。置身于一应俱全的机库内,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
“1+M+N”
作为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成立。作为型号研制试飞的重要配套,成立之初,中国商飞公司就将C919大型客机和ARJ21新支线飞机试飞基地的规划纳入公司发展的整体战略之中。
上海,全球最具潜力的国际航空枢纽;浦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6000万人次,全国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国产大型客机欲从上海起飞,试飞基地的建设是一个重要前提。为此,上海市政府于2009年成立联合工作组,就中国商飞公司在浦东机场第五跑道进行C919大型客机试飞开展相关论证,明确了浦东机场可以满足型号首飞、部分调整试飞、出厂试飞、验收试飞和培训试飞等需求,但中国商飞公司还需要建设另外的试飞基地。
基于此,中国商飞公司“1+M+N”的试飞工作战略规划构想开始形成。“1”是上海试飞主基地,“M”是整合优化国内机场资源,形成M个辅助基地(东营基地就是其中之一),“N”则是各种特殊气象的试飞点,比如说高寒可以选漠河,高原选格尔木,高温就选海南。
根据这一构想,调研组兵分两路,南方组飞往合肥骆岗机场和珠海金湾机场,北方组飞往鄂尔多斯金霍洛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和东营胜利机场。肩负着艰巨的使命,调研组成员怀着忐忑的心情启程了。
每到一处,调研组与机场、空管局、地方政府等方面进行接洽,深入考察机场的气象、空域以及场道和场务、后勤保障等相关条件。
“这好比相亲,有的机场合作意愿非常强烈,但气象条件欠佳,有的机场气象条件不错,但航班、通航和训练飞行任务多,要找一个合适的并不容易。”调研组成员回忆说。
经过深入考察,在机场场道、飞行设施、气象条件、保障条件这几项“硬指标”上,东营均稳占优势——一年300多天的可飞天气、黄河冲积平原一望无际的平川以及周围大片沼泽盐碱地,这都是新机试飞的理想条件。此外,东营雄厚的工业基础,极其便利的水、陆、空立体交通条件和颇具规模的市政建设,能够为试飞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有了这么一个理想的场所,辅助试飞基地的选址总算有了明确方向。
“亲密接触”
2012年夏天,东营胜利机场迎来了一架陌生的飞机和一个特殊的团队。ARJ21新支线飞机103架机将在这里进行导航系统审定试飞,这是中国商飞试飞中心第一次牵头组织试飞工作,也是ARJ21和东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此次导航系统试飞为纯航线试飞,需要35000英尺高度,大于300公里的空域,在航班密集的A593京沪航线附近要进行多次水平8字盘旋或扇形飞行,涉及华东、山东、华北三个空管局,且需要在济南机场上空进行俯冲、通场、上升等特殊动作。
为了设计出一条既符合试验要求又符合空域特征的航线,试飞中心的试飞工程师、胜利机场的航管人员、研发中心的设计人员、试飞院的飞行试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攻关队,紧急集合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在反复讨论后,攻关队设计出两条满足要求的航线。几经周折,航线终于获得批准,ARJ21新支线飞机终于在东营的土地上腾空而起。
由于不能影响航班正常运行,ARJ21新支线飞机只能进行早场飞行,往往是凌晨3点进场,5点前开始飞行。“任务什么时候来,我们就什么时候行动”,一位队员回忆说。白天与黑夜,在东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胜利机场的工作人员没有丝毫特殊,从一开始,他们就淡化了“你”和“我”的区别,不同的背影一齐三更而动,在晨曦中守望103架机。
试验顺利完成。那一刻,试验队员与胜利机场的工作人员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的确,没有东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机场工作人员的全力保障,试飞工作不会进行得这么顺利。
为了保障试验顺利进行,东营市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督促各项工作的开展。试飞需要机场提供的各种保障,胜利机场全力配合,机场的旧候机厅整体提供给外场试验队当做办公区域。
这次试飞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天,却将双方的距离快速拉近,情感迅速升温,为日后的正式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情投意合”
建立一个基于共同发展理念和诉求,互利共赢、休戚与共的民机产业生命共同体,是中国商飞公司的使命和不懈追求。基于共同的理念,2012年10月12日,中国商飞公司与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的合作由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互利共建,促进发展,面向未来,拓展空间”的原则,在民用飞机试飞基地建设、航空维修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大型客机项目早日成功,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逐步深化在民航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东营的确是很理想的地方,胜利机场处于黄河入海口冲积平原地带,地势平坦辽阔,远离市区,地下水盐卤度较高,属盐碱性地域,不宜生长深根系树木。机场周边村庄稀少,无高建筑物群,具备优越的自然净空条件。
胜利机场建于1984年,原是胜利油田自备机场。2001年5月,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共同投资进行了第一次改扩建。为适应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需要,2007年东营市对机场进行了第二次改扩建。扩建后,机场占地6100亩,跑道由2200米延长至2800米,新建航站楼2.5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6.4万平方米,飞行区等级由4C级升级为4D级。 ARJ21新支线飞机导航系统审定试飞完成后,胜利机场进一步修缮了老候机楼等配套设施,东营正以崭新的面貌和积极的姿态等待着国产客机的再次到来。
“步入正轨”
在东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ARJ21新支线飞机的试飞工作和中国商飞外场飞行试验组织模式一步步向前迈进。
ARJ21新支线飞机105架机于2014年6月在东营完成了国产飞机首次RVSM(缩小最小垂直间隔)试飞,105架机在试验试飞期间表现平稳,性能良好,飞机所能飞行的空域最小垂直间隔由2000英尺减少为1000英尺。
第十届珠海航展前,试飞中心飞行机组在完成106架机生产试飞科目的同时,累计在东营开展了21次航展飞行表演训练,最终在航展上献上了精确到秒的完美表演。
与此同时,东营试飞基地一期工程也得到了快速推进。
2014年6月,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与东营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落实了在东营建设民机试飞基地的事项,包括土地转让、公司注册、建设计划以及配套设施建设责任分工。半年后,项目立项完成,顺利取得500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产权证书,并于翌年3月获得所有施工许可。
在交付首家用户前夕,ARJ21新支线飞机再一次来到了熟悉的东营,展露优雅身姿。2015年4月9日,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贺东风与山东省及东营市有关领导一同乘机体验飞行,共同为东营基地开工奠基。“民用飞机产业辐射面宽、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明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开拓民机产业发展,建设区域中心空港,携手助力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慷慨的致辞表达了双方共同的心声。
步入新落成的机库,“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北侧紧邻航管楼,东侧临近机场规划停机坪。调整机库是东营试飞基地一期工程的主体建筑,由两间调试大厅和附楼组成,占地9200平方米,可以停放2架飞机,安装有升降式地井4台及悬挂式起重机2台,能满足试飞前的总检及排故、试飞后的排故及停放等需求,配套的工具间、耗材间、工装间、成品间等一应俱全。
“搬进临时板房,和工人同吃大锅饭。”东营指挥部的办公人员颇为感慨。从试飞调整机库排架柱悄然拔地而起,到动力站主体结构验收圆满完成;从大厅钢结构网架吊装,到施工资料悉数整理完毕……“为了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等关键风险点的监督和控制,保障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我们就这么坚持下来了。”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奖和东营市优质结构工程奖是对参与工程建设所有人的褒奖。“当年建设,当年竣工”也成为中国商飞公司基本建设历程中的一段佳话。
“未来可期”
东营民机试飞基地的建设能够完善民机产业链,推进中国商飞公司民机研制、批产交付和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但东营基地的潜力远不止于此。
东营提出与中国商飞共同组建飞机维修公司、建设综合航校等设想,两位老朋友一拍即合。如今,“一个学校、两个公司、三个中心”的整体构想被写入东营民机试飞基地的长期规划中,在承担试飞任务外,东营基地的功能还将向资质培训、维修/改装及商务运营等领域扩展。按照“成为中国北方‘民用飞机4S店’”的远景目标,中国商飞公司与东营市政府一起建立集飞机维修、定制改装、客货运营、航校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民机产业技术交流中心和大型民机产业园。
未来可期。
这里,是黄河与渤海的交汇口,携带着巨量泥沙的母亲河与蔚蓝的海水在此混合交融,汇成一道长河落日、珠联璧合的壮丽景观。
东营,坐落于黄河口的一座洋溢着活力的年轻城市。几年前,对中国商飞公司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里还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
而今,从胜利机场转出,路口“商飞大道”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不远处,银灰色的机库在阳光中迎风而立,接受着黄河口阵风的洗礼。无论是晨光熹微中,还是夜深人静时,这里常常漏出点点灯光,这就是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东营试飞基地。置身于一应俱全的机库内,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
“1+M+N”
作为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成立。作为型号研制试飞的重要配套,成立之初,中国商飞公司就将C919大型客机和ARJ21新支线飞机试飞基地的规划纳入公司发展的整体战略之中。
上海,全球最具潜力的国际航空枢纽;浦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6000万人次,全国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国产大型客机欲从上海起飞,试飞基地的建设是一个重要前提。为此,上海市政府于2009年成立联合工作组,就中国商飞公司在浦东机场第五跑道进行C919大型客机试飞开展相关论证,明确了浦东机场可以满足型号首飞、部分调整试飞、出厂试飞、验收试飞和培训试飞等需求,但中国商飞公司还需要建设另外的试飞基地。
基于此,中国商飞公司“1+M+N”的试飞工作战略规划构想开始形成。“1”是上海试飞主基地,“M”是整合优化国内机场资源,形成M个辅助基地(东营基地就是其中之一),“N”则是各种特殊气象的试飞点,比如说高寒可以选漠河,高原选格尔木,高温就选海南。
根据这一构想,调研组兵分两路,南方组飞往合肥骆岗机场和珠海金湾机场,北方组飞往鄂尔多斯金霍洛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和东营胜利机场。肩负着艰巨的使命,调研组成员怀着忐忑的心情启程了。
每到一处,调研组与机场、空管局、地方政府等方面进行接洽,深入考察机场的气象、空域以及场道和场务、后勤保障等相关条件。
“这好比相亲,有的机场合作意愿非常强烈,但气象条件欠佳,有的机场气象条件不错,但航班、通航和训练飞行任务多,要找一个合适的并不容易。”调研组成员回忆说。
经过深入考察,在机场场道、飞行设施、气象条件、保障条件这几项“硬指标”上,东营均稳占优势——一年300多天的可飞天气、黄河冲积平原一望无际的平川以及周围大片沼泽盐碱地,这都是新机试飞的理想条件。此外,东营雄厚的工业基础,极其便利的水、陆、空立体交通条件和颇具规模的市政建设,能够为试飞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有了这么一个理想的场所,辅助试飞基地的选址总算有了明确方向。
“亲密接触”
2012年夏天,东营胜利机场迎来了一架陌生的飞机和一个特殊的团队。ARJ21新支线飞机103架机将在这里进行导航系统审定试飞,这是中国商飞试飞中心第一次牵头组织试飞工作,也是ARJ21和东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此次导航系统试飞为纯航线试飞,需要35000英尺高度,大于300公里的空域,在航班密集的A593京沪航线附近要进行多次水平8字盘旋或扇形飞行,涉及华东、山东、华北三个空管局,且需要在济南机场上空进行俯冲、通场、上升等特殊动作。
为了设计出一条既符合试验要求又符合空域特征的航线,试飞中心的试飞工程师、胜利机场的航管人员、研发中心的设计人员、试飞院的飞行试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攻关队,紧急集合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在反复讨论后,攻关队设计出两条满足要求的航线。几经周折,航线终于获得批准,ARJ21新支线飞机终于在东营的土地上腾空而起。
由于不能影响航班正常运行,ARJ21新支线飞机只能进行早场飞行,往往是凌晨3点进场,5点前开始飞行。“任务什么时候来,我们就什么时候行动”,一位队员回忆说。白天与黑夜,在东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胜利机场的工作人员没有丝毫特殊,从一开始,他们就淡化了“你”和“我”的区别,不同的背影一齐三更而动,在晨曦中守望103架机。
试验顺利完成。那一刻,试验队员与胜利机场的工作人员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的确,没有东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机场工作人员的全力保障,试飞工作不会进行得这么顺利。
为了保障试验顺利进行,东营市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督促各项工作的开展。试飞需要机场提供的各种保障,胜利机场全力配合,机场的旧候机厅整体提供给外场试验队当做办公区域。
这次试飞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天,却将双方的距离快速拉近,情感迅速升温,为日后的正式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情投意合”
建立一个基于共同发展理念和诉求,互利共赢、休戚与共的民机产业生命共同体,是中国商飞公司的使命和不懈追求。基于共同的理念,2012年10月12日,中国商飞公司与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的合作由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互利共建,促进发展,面向未来,拓展空间”的原则,在民用飞机试飞基地建设、航空维修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大型客机项目早日成功,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逐步深化在民航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东营的确是很理想的地方,胜利机场处于黄河入海口冲积平原地带,地势平坦辽阔,远离市区,地下水盐卤度较高,属盐碱性地域,不宜生长深根系树木。机场周边村庄稀少,无高建筑物群,具备优越的自然净空条件。
胜利机场建于1984年,原是胜利油田自备机场。2001年5月,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共同投资进行了第一次改扩建。为适应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需要,2007年东营市对机场进行了第二次改扩建。扩建后,机场占地6100亩,跑道由2200米延长至2800米,新建航站楼2.5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6.4万平方米,飞行区等级由4C级升级为4D级。 ARJ21新支线飞机导航系统审定试飞完成后,胜利机场进一步修缮了老候机楼等配套设施,东营正以崭新的面貌和积极的姿态等待着国产客机的再次到来。
“步入正轨”
在东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ARJ21新支线飞机的试飞工作和中国商飞外场飞行试验组织模式一步步向前迈进。
ARJ21新支线飞机105架机于2014年6月在东营完成了国产飞机首次RVSM(缩小最小垂直间隔)试飞,105架机在试验试飞期间表现平稳,性能良好,飞机所能飞行的空域最小垂直间隔由2000英尺减少为1000英尺。
第十届珠海航展前,试飞中心飞行机组在完成106架机生产试飞科目的同时,累计在东营开展了21次航展飞行表演训练,最终在航展上献上了精确到秒的完美表演。
与此同时,东营试飞基地一期工程也得到了快速推进。
2014年6月,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与东营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落实了在东营建设民机试飞基地的事项,包括土地转让、公司注册、建设计划以及配套设施建设责任分工。半年后,项目立项完成,顺利取得500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产权证书,并于翌年3月获得所有施工许可。
在交付首家用户前夕,ARJ21新支线飞机再一次来到了熟悉的东营,展露优雅身姿。2015年4月9日,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贺东风与山东省及东营市有关领导一同乘机体验飞行,共同为东营基地开工奠基。“民用飞机产业辐射面宽、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明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开拓民机产业发展,建设区域中心空港,携手助力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慷慨的致辞表达了双方共同的心声。
步入新落成的机库,“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北侧紧邻航管楼,东侧临近机场规划停机坪。调整机库是东营试飞基地一期工程的主体建筑,由两间调试大厅和附楼组成,占地9200平方米,可以停放2架飞机,安装有升降式地井4台及悬挂式起重机2台,能满足试飞前的总检及排故、试飞后的排故及停放等需求,配套的工具间、耗材间、工装间、成品间等一应俱全。
“搬进临时板房,和工人同吃大锅饭。”东营指挥部的办公人员颇为感慨。从试飞调整机库排架柱悄然拔地而起,到动力站主体结构验收圆满完成;从大厅钢结构网架吊装,到施工资料悉数整理完毕……“为了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等关键风险点的监督和控制,保障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我们就这么坚持下来了。”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奖和东营市优质结构工程奖是对参与工程建设所有人的褒奖。“当年建设,当年竣工”也成为中国商飞公司基本建设历程中的一段佳话。
“未来可期”
东营民机试飞基地的建设能够完善民机产业链,推进中国商飞公司民机研制、批产交付和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但东营基地的潜力远不止于此。
东营提出与中国商飞共同组建飞机维修公司、建设综合航校等设想,两位老朋友一拍即合。如今,“一个学校、两个公司、三个中心”的整体构想被写入东营民机试飞基地的长期规划中,在承担试飞任务外,东营基地的功能还将向资质培训、维修/改装及商务运营等领域扩展。按照“成为中国北方‘民用飞机4S店’”的远景目标,中国商飞公司与东营市政府一起建立集飞机维修、定制改装、客货运营、航校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民机产业技术交流中心和大型民机产业园。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