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1年版课标多次提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验证和独立思考等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 创新意识 提出问题 猜想验证 独立思考 求异思维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以“创新驱动”,引领实现“中国梦”。我们的数学教学该如何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给出了答案,课标中“创新”一词一共出现了18次,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了自己的感悟和做法。
一、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
2011年版课标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为学生搭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平台。如教学“倒数”概念时,我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本,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提出问题大家讨论,有的说:“书上为什么讲零没有倒数?”有的说:“1的倒数是1,为什么零的倒数不是零?”还有的说:“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和、差、商是1的两个数,不是互为倒数?”学生提出这一系列的问题,正是创新意识的表现。
二、猜想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2011年版课标指出:“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在课堂上,要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探究验证。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度分别为6厘米和5厘米,高4厘米,图①。先让学生猜测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是多少,跟哪些边有关系,怎样列式?猜测结果如下:6×5=30(平方厘米),6×4=24(平方厘米),5×4=20(平方厘米)。再让学生推理到底哪种是正确。这时教师做适当引导,用推导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图②,用边长是1厘米小正方形摆一摆,发现全部摆满而且还超出了一些(往大估),都只用了28个小正方形,说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28平方厘米少,以此得出6×5=30平方厘米不正确。如果不摆满(往小估),图③,用了20个小正方形,说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20平方厘米多,以此得出5×4=20平方厘米不正确。现在只剩6×4=24,这个列式到底正确与否?
继续推理,用更小的正方形来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所用的正方形不断变小,步步逼近(极限思想),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可能就是用底乘高来求得。最后大家讨论:有没有办法可以验证底乘高的方法是否正确?通过思考与交流,得出利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验证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用底乘高来求。
有人说,长大以后,在学校学的书本知识都忘记得所剩无几了,但是一些思想、方法确会沉淀并植入脑海,影响人一生。此例中的猜想、推理、验证等不正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三、独立思考是创新的核心
2011年版课标指出:“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思考,更谈不上创新。小学阶段,“跟风”现象比较常见。在课堂教学中,不给学生“跟风”的机会,少些齐答、抢答,而是问题提出后,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全体学生思考后再全班交流,往往能获得创新意识“发芽”与思维品质“拔节”的硕果。如在解决“将两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求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不要过多地提示,而是要把时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后再全班交流。有的通过求拼成后长方形的长和宽求周长,列式(2 2 2)×2=12厘米。有的通过画示意图,数出长方形周长中有几条正方形的边长,列式2×6=12厘米。有的用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减去拼组时重合的两条正方形边长,列式2×4×2-2×2=12厘米。教学至此,我无不为学生的独到见解所感慨,让我想到:“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四、求异思维是创新的灵魂
2011年版课标指出:“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寻求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敢想”。要引导学生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多向性的发展,让学生“会想”。还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不满足于获得答案,而尝试分析多种不同方法的特点,寻求优化策略,让学生“善想”。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大山小学收到希望工程捐助的1500元作为食堂的伙食补贴,前4天用掉了捐款总数的,照这样计算,这些捐款一共能用多少天?”学生按一般方法得出1500÷(1500×÷4)=10(天),我鼓励学生再想想别的解法。思考后,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用比例知识解:设一共可用x天。 ,还有用方程、倍比法、归一法等。列式如下:
学生的思维已经展开,我又趁势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寻找最简便的解法,学生又想出了如下解法: 。像这样鼓励学生求异,让学生追求尽可能奇、尽可能独特的解法,放手让学生探索,使学生聪明才智得到充分体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保证。
2011年版课标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教师应立足课堂,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这颗创新的种子,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助威助力。
关键词: 创新意识 提出问题 猜想验证 独立思考 求异思维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以“创新驱动”,引领实现“中国梦”。我们的数学教学该如何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给出了答案,课标中“创新”一词一共出现了18次,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了自己的感悟和做法。
一、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
2011年版课标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为学生搭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平台。如教学“倒数”概念时,我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本,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提出问题大家讨论,有的说:“书上为什么讲零没有倒数?”有的说:“1的倒数是1,为什么零的倒数不是零?”还有的说:“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和、差、商是1的两个数,不是互为倒数?”学生提出这一系列的问题,正是创新意识的表现。
二、猜想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2011年版课标指出:“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在课堂上,要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探究验证。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度分别为6厘米和5厘米,高4厘米,图①。先让学生猜测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是多少,跟哪些边有关系,怎样列式?猜测结果如下:6×5=30(平方厘米),6×4=24(平方厘米),5×4=20(平方厘米)。再让学生推理到底哪种是正确。这时教师做适当引导,用推导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图②,用边长是1厘米小正方形摆一摆,发现全部摆满而且还超出了一些(往大估),都只用了28个小正方形,说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28平方厘米少,以此得出6×5=30平方厘米不正确。如果不摆满(往小估),图③,用了20个小正方形,说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20平方厘米多,以此得出5×4=20平方厘米不正确。现在只剩6×4=24,这个列式到底正确与否?
继续推理,用更小的正方形来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所用的正方形不断变小,步步逼近(极限思想),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可能就是用底乘高来求得。最后大家讨论:有没有办法可以验证底乘高的方法是否正确?通过思考与交流,得出利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验证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用底乘高来求。
有人说,长大以后,在学校学的书本知识都忘记得所剩无几了,但是一些思想、方法确会沉淀并植入脑海,影响人一生。此例中的猜想、推理、验证等不正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三、独立思考是创新的核心
2011年版课标指出:“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思考,更谈不上创新。小学阶段,“跟风”现象比较常见。在课堂教学中,不给学生“跟风”的机会,少些齐答、抢答,而是问题提出后,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全体学生思考后再全班交流,往往能获得创新意识“发芽”与思维品质“拔节”的硕果。如在解决“将两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求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不要过多地提示,而是要把时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后再全班交流。有的通过求拼成后长方形的长和宽求周长,列式(2 2 2)×2=12厘米。有的通过画示意图,数出长方形周长中有几条正方形的边长,列式2×6=12厘米。有的用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减去拼组时重合的两条正方形边长,列式2×4×2-2×2=12厘米。教学至此,我无不为学生的独到见解所感慨,让我想到:“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四、求异思维是创新的灵魂
2011年版课标指出:“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寻求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敢想”。要引导学生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多向性的发展,让学生“会想”。还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不满足于获得答案,而尝试分析多种不同方法的特点,寻求优化策略,让学生“善想”。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大山小学收到希望工程捐助的1500元作为食堂的伙食补贴,前4天用掉了捐款总数的,照这样计算,这些捐款一共能用多少天?”学生按一般方法得出1500÷(1500×÷4)=10(天),我鼓励学生再想想别的解法。思考后,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用比例知识解:设一共可用x天。 ,还有用方程、倍比法、归一法等。列式如下:
学生的思维已经展开,我又趁势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寻找最简便的解法,学生又想出了如下解法: 。像这样鼓励学生求异,让学生追求尽可能奇、尽可能独特的解法,放手让学生探索,使学生聪明才智得到充分体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保证。
2011年版课标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教师应立足课堂,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这颗创新的种子,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助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