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clen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半壁江山”,也是日常教学中的一块难啃的“骨头”。如何引领学生快乐地徜徉于古诗文的殿堂去感悟传统文化的根脉,如何提高古诗文的教学效率,“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尤其应当注重”(叶圣陶语)。笔者认为,古诗文教学最最紧要的是要调动起学生的言语、行为及思维等各种潜在能力。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
   一、让学生动起来,就要引领他们去品悟
   阅读古诗文需要去品悟、咀嚼。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大多数同学见到古诗文便眉头紧蹙,叫苦不迭,如果要求学生自主品悟某某文章,同学也会一脸茫然,不知所措,那么,如何引领他们去品悟呢?
   1.“先入为主”,进行适量的范读
   学习古诗文离不开学生的诵读,更不可忽视老师的范读。老师有板有眼、字正腔圆的范读往往会给学生以最初、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使他们产生情感驱动和阅读渴求。这有赖于为师者的先“登堂入室”——准确地理解和熟练地背诵文本。《汉魏晋五言诗》虽诗体一致,但却格调迥异。《迢迢牵牛星》抒发的有情人虽隔咫尺却如在天涯的凄切悲哀之情,令人神伤;《白马篇》浸润着的“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的精神及“舍我其谁”的气势,撼人心魄;《归园田居》传递出的那份超脱和淡泊又是何等启人心智。若老师一上课就通过范读在语速的快慢缓急、语调的高低错落、节奏的起承转合上真切地传递出这些情感,定会攫取住学生的心灵。这时在适时告诉同学,“诗歌凝练,但并不因凝练而苍白;诗歌整齐,但并不因整齐而单调”。并让他们开始反复地朗诵,然后用诗的语言点评这三首诗歌,当堂交流。兴趣被激发,热情被调动,读的过程也就成了思维流淌的过程。“熟读精思己自知”,无须多讲,文意及同学的文思自会跟着汩汩而出了。试看两位同学的点评:
  含蓄浓情挚意,流淌珠玉文章;
  写意豪情跌宕,飞扬沙场热血;
  淡妆园林山水,轻点逸致闲情。
  咫尺相隔常相思——清、怨;
  疆场驰骋透英姿——浩、壮;
  田园重返享闲情——平、怡。
   对他们来说,这样的课无疑成了一次愉快的情感旅行。大多数老师常因担心自己普通话不标准而放弃范读。笔者的体会是:即使发音不够标准,老师身体力行的现场朗诵也比播放标准的配乐朗诵磁带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效果更佳。
   2.创设情景,播放恰当的音乐
   捕捉意象,体味意境是鉴赏古诗文的一项基本要求和能力。许多老师为此常不惜耗时耗力绞尽脑汁预设一些画面和图片,力图给人以更形象直观的感受。殊不知这种过分强调视觉效果的做法实际上是框限了学生的思维。好的古诗文往往意境旷远隽永,人的思绪在这里应是任意翻飞、自由驰骋的。我们鉴赏古诗文应给学生创设和拓展尽可能广阔的自由思维空间,让他们去想象,去感悟。播放恰当的音乐创设情景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许多古诗文本身就是一首美妙的歌曲,是用文字符号在传递着动人的旋律和饱满的情感。教学者倘能把握住音乐和文字的相通共融之处,通过选播恰当的音乐去触动阅读者的情感中枢,多情的人和溢情的诗之间会找到更多的情感共鸣点,从而耳醉其音,意会其境,产生出强烈的阅读快乐来。在诵读《滕王阁序》时,播放一曲古筝独奏《渔舟唱晚》,让学生去感受秋日黄昏的那份静谧和悠远,捕鱼归来者那份怡然自得;在阅读《孔雀东南飞》时,让同学在《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中品悟这段哀婉缠绵的爱情;在教学《琵琶行》一文时,让学生在时而轻快流畅,时而高亢激昂的《十面埋伏》声中去朗诵“嘈漕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在与学生一起吟诵《登高》一文时,播放一曲阿炳的《二泉映月》,凄清惨淡,萧瑟冷寂的氛围就在教室里弥漫……学生的思绪和情感也随着荡漾起来。
   二、让学生动起来,就要鼓励他们去尝试
   尝试就是实践,尝试就是创造,尝试是一种更有效的学习。老是对字词句段进行烦琐而又周而复始的分析只会让古诗文面目可憎,使课堂枯燥乏味。“要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做结论的证明者”(方仁工语)。教师可多设计活动,给学生更多尝试的机会。
   1.朗诵与演唱
   朗诵永远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诗文的音韵和意韵在朗诵中自会轻轻流淌。除了课堂教学要重视诵读外,教师可组织班级内的和整个年级的古诗文朗诵会。不必怀疑学生的热情和能力,只需要你为他们搭设一方小小的舞台。学生在准备过程中,会超越课本和读本去广泛阅读以选择一篇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会反复遴选来确定一首最恰切的配乐,会人前背后不停地训练以争取最好的效果。从柳永的《雨霖铃》到岳飞的《满江红》,从李白的《将进酒》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而婉转缠绵,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俊逸洒脱,时而沉郁顿挫……台上台下氤氲着浓浓的诗意,在这最最圣洁的氛围中,有心与心的交流,有情与情的交融,无论是朗诵者,还是听众,都在享受着最最高雅的快乐。除此之外,还可鼓励学生去“唱”。尤其是词,大都是最初先谱成曲子而后唱出来的。在宋词单元教学结束后,不妨上一堂宋词“演唱”课。无须学生自己去谱曲,只需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合适的现成的曲调或者唱出自己的感觉即可。现代的、古典的、流行的、乡村田园派的……均可以和他们的唱词相配。或许他们唱得并不动听,亦登不得大雅之堂,但却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有那么一首词,有那么一堂“唱词”的课,他们会终生难忘。
   2.改写和创作
   高中生思想活跃,在思维方面表现出极强的创造性,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改写和创作古诗文。让他们以新格律诗的形式去改写《诗经》和《离骚》,也可将《梦游天姥吟留别》、《山居秋暝》、《赤壁赋》、《虎秋记》等抒情性较强的写景文字改写成现代散文。比改写更进一层的是独立、自由的创作。在唐诗宋词单元教学后,笔者早有“蓄谋”地对学生说:“你们也可以试着去写诗填词的。”同学的表现是既迟疑又跃跃欲试。笔者乘机引导他们谈阅读中的体会,一首好的诗词应该具备些什么?同学七嘴八舌——
   “要有实际生活,要有动人画面。”
   “要有真实情感。”
   “语言要浅近真切,语言要优美凝练。”
   “还要注意押韵、平仄。”
   “填词还得遵守词牌的固定格式。”
   …… ……
   一旦思想的河流掀起波澜,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自会喷发。请品味同学的作品:
   御街行
  ——昨夜闻秋风秋雨有感
   纷纷梧桐飘香砌,人初定,夜静寂。满阶落叶青烟里,丝丝细雨怜惜。掠洗尘嚣,终又换得,一年芳草替。
   悠悠心绪随风去,思往昔,淡无奇。残灯明末枕巾攲,何人能与促膝。诉尽烦忧,乘风千里,岂作蓬蒿语。(殷晓颖)
  苏幕遮
   序:倚危楼,对残月如钩,忆往年欢乐,对今昔别离,黯然心悲,作此小令追忆先大母。
   月华灿,银烛燃,桂子沁芳,景酣意醺然。苍颜举樽戏垂髫,白首童心,舔犊情拳拳。落红残,春阑珊,丝雨寥落,花飞人无归。梦中依稀对笑靥,神走魂销,孤坐泪涟涟。(李芒)
   尽管在词的平仄上还不够讲究,文字也尚显稚嫩,但笔底下流淌出来的却是同学们用真情谱就的心曲。改写和创作使同学们在跳跃的诗行中体会着联想、想象的快乐,在语言美、音律美、意境美的斟酌中实现着创造美的愿望,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
   3.学生也来做老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在我们的学生中间,对某一位诗文作者及其作品谙熟的大有人在,何不让他们去组织开展“自读、自讲”课呢?我的做法是开学初便了解情况,确定“讲课者”和大致“开讲”时间。特长同学登上讲台,既有利于“讲课者”继续钻研,锻炼表达,培养胆识,体验成功,又有利于听讲者积极参与,丰富知识,还可让他们认清自我,从而激发起自己潜在的竞争意识。
   三、让学生动起来,就要激发他们去思索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语)。语文课应引领学生独立思考,放飞心灵。无论是满屋笑声,还是一片静默,只要思想的河在或快或慢地流淌着,情感的波在或强或弱地荡漾着,这样的语文课就值得肯定。
   许多古诗文蕴含着厚重的思想,洋溢着真挚的情感,闪烁着耀眼的人性光芒。对这些篇章,课堂的重点不应放在字词句段分析上,而应放在整体感悟、熏陶情感、触动心灵、提升人格上。一曲《离骚》烛照出正直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从此这种文化之根、精神之脉便代代承传下来。笔者以为,今天的我们读这些文字的最大目的也就在于“传承”。“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带给我们诸多做人立身行事的启示,《陈情表》、《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传递出的对亲情、爱情、友情的珍视更像汩汩清泉滋养着人的心灵。多年后,同学们可能不再记得读过的诗文的具体内容,但曾深深打动过其心灵和情感的字句,往往会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记,有的足以影响他们一生的价值取向。
   古诗文教学中,尤其要鼓励学生用现代人的眼光,批判性的思维去审视古诗文。在法制日益健全,公众权益日益得到重视的今日,当如何看待《谏太宗十思疏》透露出来的“君主中心”意识;科学发展到今天,是否还应该一味地认同苏轼关于石钟山如何得名的推断,我们的课堂应经常有对类似问题的质疑探究、反思批判、交流和争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亮出自己的观点,并多给以积极的评价,使他们在口头的争辩、思想的交锋中去科学地把握文章的精髓,提高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勾联历史和生活去品悟。我们从《游褒禅山记》、《陈情表》、《项脊轩志》等篇章中都能找到学生生活的影子,何不让同学一同来交流他们类似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阅读《六国论》时,我们何不将之与《过秦论》、《阿房宫赋》勾联起来,让同学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去思考?这样,历史风云在眼前翻飞,国家社稷在心中定格。读到了生活,读到了历史,自然也就读出了情感,读出了思想,读出了“动起来”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13003)
其他文献
悲情何来,因悼亡二字始,北宋苏轼已开其端。这是一个既传统又特殊的题材,言其传统是因为自西晋潘岳、唐元稹以来,悼亡之作代有所出,而且体裁多样;言其特殊是相较于诗词中的常见题材,“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在悼亡之中,作者直面的是往昔相伴的俦侣的永逝不返,由于这已经对作者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造成的冲击,作者往往由此获得了对死亡这一终极问题的直接体认。亲人之逝这一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悲剧力量不必借助于任何艺术
期刊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息,全篇既笼罩着喜的美,又充满着悲的美。   开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那修葺前的破旧老屋,很像他那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而他于残垣败堵中崛起,想通过修一室之举来整肃自己的心灵世界,鞭策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支撑起业已中落的大族家脉,接过祖辈光耀门楣的火把,再把它熊熊燃起。因此他修葺小屋时的最大盛举就是“前辟四窗”,他想把光明引进轩中,也扫一扫
期刊
【课前准备】 ⑴课前阅读有关“重庆谈判”历史资料,了解当时政治形势;⑵查阅作者彭子冈相关资料;⑶阅读教师印发的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   【教学目标】 ⑴了解人物特写的写作特点: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⑵区别特写与消息的区别。   【教学重点】 体会镜头式新闻片断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特写这一体裁的新闻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思想情感教育的学科,现行的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都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激荡着强烈的情感活动,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而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积极、健康的情感具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认知能力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入境、激情、明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语文课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一、入境   “境”
期刊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是教师上每堂课时都要思考的问题,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试图建构一种更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终于得出一点经验,姑且将其称之为“单元模块化六步学习法”。   一、课堂学习调查   课堂学习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学习状况、学习兴趣动机等。教师将“单元模块学习标题”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填写“学习调查表”。调查表的设计如下: 
期刊
《作为偶像》是东方卫視记者方宏进采访航天员杨利伟的实录节选,隶属于苏教版必修四第四主题单元“走进语言现场”的“问答之间”教学板块。有不少教师在处理这个教学单元时所花费的精力和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化(多在演讲类作品的内容理解方面下工夫作讲解),甚至还有的老师就把本文放弃了,不做任何处理,认为没有必要浪费师生的精力去“学习”。我认为,本文的教学不仅不应被忽視,而且在如何“问”“答”方面很有学习的必要。  
期刊
所谓“活动单导学”教学,就是针对课堂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三维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由若干学生活动组成的学案——活动单,教师将要研究的内容呈现在活动单上,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每个活动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相互完善、点评提升、课堂反馈这几个过程。其中,点评提升是由教师完成的,课堂反馈既可以是课堂的即时练习,也可以是课后作业,其他活动由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一般一节课讲
期刊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結尾展示了欧·亨利小说一贯的結尾特色,即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者没有正面描述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結尾以苏艾之口转述:“我有些话要告诉你……亲爱的(指琼珊),看看墙上最后一片叶子。你不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有评论认为“作者总是平平淡淡地娓娓而谈,如诉家常,既无跌宕起伏也无
期刊
许多人批评当下的语文课,“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语文课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可谓一语中的。语文教师每看到一篇课文,往往都会不由自主地沉浸于文中的内容,甚至以文章所写的内容为话题,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教学。课堂也丰富热闹,有图像、有声音、有文字、有拓展,风风光光。但总给人感觉这样的课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根本没有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语文课是不能丢失文本的,幼稚的热闹掩盖不了本质的虚空。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全面发展,企图用“灌”、“压”的办法实施高难度和高速度的原则,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倡导“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教学的中心在“做”,就是实际生活,教学活动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教育应该从生活中汲取充分的营养,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