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幼儿体育特色课程,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分离焦虑尤其严重的“哭哭虫”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观察与指导,阐述了如何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缓解小班新生入园焦虑。
关键词: 小班新生 入园焦虑 缓解方法
新学期小班新生从家人24小时细心呵护的温暖羽翼下脱离开来,正式迈出独立人生的第一步。作为直接面对新生哭闹、奋战在“前线”的教师,我更关注如何能更加迅速、高效地帮助孩子战胜自我、适应环境、融入集体。因此,结合我园园本体育特色课程,我尝试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分离焦虑尤其严重的“哭哭虫”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观察与指导,使之在运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从而缓解入园焦虑,让他乐意上、爱上幼儿园。
一、细心观察、全面分析,初步形成整体评价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入园前家访面谈、入园初细心观察、入园后分析总结,是老师对孩子从陌生到熟悉的必经之路。只有对孩子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出更客观、完整的个案评价,从而制订适合孩子个性的发展计划,确立指导方向,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哭哭虫”小名虫虫,因入园之初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时刻都在哭喊“要妈妈……找阿婆……”而得名。虫虫来自三代同堂之家,父母很注重学识方面的教育,但“精英”培育模式下的亲子情感沟通比较少,来园时妈妈的“说理”教育并不能起到安抚情绪的预期效果。因与奶奶同住一个屋檐下,虫虫的生活活动基本由奶奶“全权代理”,入园之后迅速将他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剥离开来,他怎能不焦虑?
由上述评价不难看出虫虫的问题来自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与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虫虫对运动活动非常感兴趣这个新的突破口,增补评价意见如下:
当美食、玩具、书本在虫虫面前都成为“浮云”,当生活、游戏、学习等活动都无法转移他分毫注意力的时候,虫虫在户外活动中可以暂时放下对“家”的眷恋,忘却哭泣,观望、向往、尝试……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可以从这个“突破口”切入,缓解他的入园焦虑,帮助他更快适应新环境,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二、持续关注、积极回应,巧用多种评价方式
(一)肯定与表扬的语言激励评价
语言激励是小班阶段老师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式。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犹豫、退缩等行为时,老师直接的鼓励与表扬是最好的“催化剂”,转移注意、激发兴趣,这些通过老师的情境式语言引导都可以完美达成。
●“哭哭虫”不哭了
由于下雨,午间操改在室内进行,受场地限制,教师把自由活动改成了规则游戏,请孩子们来一次“丛林探险”。虫虫望着窗外的雨,嘴里开始念念有词“阿婆怎么还不来……”,趁他还没完全沉浸到“恋家情绪”中,我有意把他拉出来:“虫虫,独木桥和小树林看起来还蛮危险的,你来给大家探探路好吗?”他看了看我,又望望地上的“障碍物”,有点犹豫。“虫虫可是个棒棒的小男子汉,来吧,我觉得你一定行!”,站在起点的虫虫看着脚下的独木桥,跃跃欲试,他已经忘记了“要回家”这件事。“虫虫,我在树林外等着你!来吧!”,虫虫在我的“鼓动”下带领着大家穿过树林,开心地笑了。
(二)微笑、鼓掌等肢体鼓励评价
小班孩子对成人的肢体接触有一种本能的依赖,老师应毫不吝啬地运用表情、肢体语言(点头、微笑、手势、鼓掌、拥抱)等对孩子的活动情况表示支持和赞扬。当孩子专注于自我挑战时,老师默默地守护和鼓励有时比语言更能让他们安心、专心。
●“哭哭虫”真勇敢
某天体育特色活动的内容是“向下跳”,要求孩子站到梅花桩上张臂屈膝向下跳,双脚同时落地。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向下跳”,班上有个别孩子初次尝试时都有些胆怯,需要老师握住双手或至少要牵住老师的手指才能完成。轮到虫虫时,我有意缩回了扶助的手,鼓励他自己尝试。第一次失败,我微笑着冲他点头;第二次失败,我向他伸出大拇指;第三次终于成功了!我抱了抱他,为他大声鼓掌,让每个人都分享他战胜自我、赢得挑战的喜悦,虫虫高兴极了,雀跃着回到队伍中,一整天都很快乐。
(三)点到即止的建议、意见评价
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老师应及时指出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行为往往先于思考,老师不仅要“知其然”,更要努力“知其所以然”,不粗暴定论、不盲目要求,发现孩子表面行为之下的真实意图,尊重孩子内心的需求,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评价与建议,才是解决之道。
●“哭哭虫”爱帮忙
这天玩球时,萱萱忽然向我“控诉”:“老师,虫虫跑走了!”我定睛一看,原来是隔壁彬彬的球滚走了,虫虫帮忙去捡呢!我安抚了萱萱的抱怨,对虫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你想帮忙很好,但要考虑一下同伴的感受,下次记得跟她说一下你离开的理由,好吗?”从只关注自己,到关心同伴并主动帮忙,虫虫的入园适应期虽然长,过渡慢,但后续发展却非常迅速且高效。
(四)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老师的评价方式也应千变万化。多种方式排列组合,才会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只要老师坚持用积极、正面的方式评价孩子,他们就会向着你指引的方向奔跑而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跳跳龙”诞生了!
今天的游戏叫“跳跳球”,借助身体的弹力把背篓里的球“跳”出来。看着虫虫活力四射地弹跳,“爸爸老师”连连惊呼:“哇,这个小朋友真会跳!真会跳!”——“哭哭虫”完美蜕变,“跳跳龙”诞生了!
从“哭哭虫”到“跳跳龙”,虫虫完成了入园初期由焦虑到适应的转变。
老师通过观察表现、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后,抓住适宜他的切入点,巧用多种评价方式,利用运动活动激发他对幼儿园集体活动的兴趣,在运动活动中发展他的自信,提高他的能力,培养他对老师、同伴的感情;减弱他的焦虑程度,缩短入园适应时间,帮助他融入集体生活,并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环。
顺利度过适应期后,相信在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中,虫虫会有更多的收获,“跳跳龙”一定会跳得更欢,蹦得更高。
关键词: 小班新生 入园焦虑 缓解方法
新学期小班新生从家人24小时细心呵护的温暖羽翼下脱离开来,正式迈出独立人生的第一步。作为直接面对新生哭闹、奋战在“前线”的教师,我更关注如何能更加迅速、高效地帮助孩子战胜自我、适应环境、融入集体。因此,结合我园园本体育特色课程,我尝试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分离焦虑尤其严重的“哭哭虫”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观察与指导,使之在运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从而缓解入园焦虑,让他乐意上、爱上幼儿园。
一、细心观察、全面分析,初步形成整体评价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入园前家访面谈、入园初细心观察、入园后分析总结,是老师对孩子从陌生到熟悉的必经之路。只有对孩子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出更客观、完整的个案评价,从而制订适合孩子个性的发展计划,确立指导方向,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哭哭虫”小名虫虫,因入园之初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时刻都在哭喊“要妈妈……找阿婆……”而得名。虫虫来自三代同堂之家,父母很注重学识方面的教育,但“精英”培育模式下的亲子情感沟通比较少,来园时妈妈的“说理”教育并不能起到安抚情绪的预期效果。因与奶奶同住一个屋檐下,虫虫的生活活动基本由奶奶“全权代理”,入园之后迅速将他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剥离开来,他怎能不焦虑?
由上述评价不难看出虫虫的问题来自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与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虫虫对运动活动非常感兴趣这个新的突破口,增补评价意见如下:
当美食、玩具、书本在虫虫面前都成为“浮云”,当生活、游戏、学习等活动都无法转移他分毫注意力的时候,虫虫在户外活动中可以暂时放下对“家”的眷恋,忘却哭泣,观望、向往、尝试……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可以从这个“突破口”切入,缓解他的入园焦虑,帮助他更快适应新环境,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二、持续关注、积极回应,巧用多种评价方式
(一)肯定与表扬的语言激励评价
语言激励是小班阶段老师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式。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犹豫、退缩等行为时,老师直接的鼓励与表扬是最好的“催化剂”,转移注意、激发兴趣,这些通过老师的情境式语言引导都可以完美达成。
●“哭哭虫”不哭了
由于下雨,午间操改在室内进行,受场地限制,教师把自由活动改成了规则游戏,请孩子们来一次“丛林探险”。虫虫望着窗外的雨,嘴里开始念念有词“阿婆怎么还不来……”,趁他还没完全沉浸到“恋家情绪”中,我有意把他拉出来:“虫虫,独木桥和小树林看起来还蛮危险的,你来给大家探探路好吗?”他看了看我,又望望地上的“障碍物”,有点犹豫。“虫虫可是个棒棒的小男子汉,来吧,我觉得你一定行!”,站在起点的虫虫看着脚下的独木桥,跃跃欲试,他已经忘记了“要回家”这件事。“虫虫,我在树林外等着你!来吧!”,虫虫在我的“鼓动”下带领着大家穿过树林,开心地笑了。
(二)微笑、鼓掌等肢体鼓励评价
小班孩子对成人的肢体接触有一种本能的依赖,老师应毫不吝啬地运用表情、肢体语言(点头、微笑、手势、鼓掌、拥抱)等对孩子的活动情况表示支持和赞扬。当孩子专注于自我挑战时,老师默默地守护和鼓励有时比语言更能让他们安心、专心。
●“哭哭虫”真勇敢
某天体育特色活动的内容是“向下跳”,要求孩子站到梅花桩上张臂屈膝向下跳,双脚同时落地。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向下跳”,班上有个别孩子初次尝试时都有些胆怯,需要老师握住双手或至少要牵住老师的手指才能完成。轮到虫虫时,我有意缩回了扶助的手,鼓励他自己尝试。第一次失败,我微笑着冲他点头;第二次失败,我向他伸出大拇指;第三次终于成功了!我抱了抱他,为他大声鼓掌,让每个人都分享他战胜自我、赢得挑战的喜悦,虫虫高兴极了,雀跃着回到队伍中,一整天都很快乐。
(三)点到即止的建议、意见评价
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老师应及时指出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行为往往先于思考,老师不仅要“知其然”,更要努力“知其所以然”,不粗暴定论、不盲目要求,发现孩子表面行为之下的真实意图,尊重孩子内心的需求,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评价与建议,才是解决之道。
●“哭哭虫”爱帮忙
这天玩球时,萱萱忽然向我“控诉”:“老师,虫虫跑走了!”我定睛一看,原来是隔壁彬彬的球滚走了,虫虫帮忙去捡呢!我安抚了萱萱的抱怨,对虫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你想帮忙很好,但要考虑一下同伴的感受,下次记得跟她说一下你离开的理由,好吗?”从只关注自己,到关心同伴并主动帮忙,虫虫的入园适应期虽然长,过渡慢,但后续发展却非常迅速且高效。
(四)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老师的评价方式也应千变万化。多种方式排列组合,才会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只要老师坚持用积极、正面的方式评价孩子,他们就会向着你指引的方向奔跑而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跳跳龙”诞生了!
今天的游戏叫“跳跳球”,借助身体的弹力把背篓里的球“跳”出来。看着虫虫活力四射地弹跳,“爸爸老师”连连惊呼:“哇,这个小朋友真会跳!真会跳!”——“哭哭虫”完美蜕变,“跳跳龙”诞生了!
从“哭哭虫”到“跳跳龙”,虫虫完成了入园初期由焦虑到适应的转变。
老师通过观察表现、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后,抓住适宜他的切入点,巧用多种评价方式,利用运动活动激发他对幼儿园集体活动的兴趣,在运动活动中发展他的自信,提高他的能力,培养他对老师、同伴的感情;减弱他的焦虑程度,缩短入园适应时间,帮助他融入集体生活,并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环。
顺利度过适应期后,相信在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中,虫虫会有更多的收获,“跳跳龙”一定会跳得更欢,蹦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