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弄懂古诗词的字面含义,这是古诗词赏评必须突破的第一道难关。
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从原来的单选题的形式变成二百字的评价,多年来,考察对诗句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的理解能力与表述能力,一直是出题的明确指向。
尽管《考试说明》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初步鉴赏和评价”,高考选考的篇目字面亦较浅易,但由于古汉语的语言、句法与现代汉语有别,诗词本身又具有语言凝练的特点,有时为适应平仄、韵律及篇幅要求,在遣词造句方面还不免做些特殊的处理,这些,都会让考生理解上出现困难,影响到鉴赏和评价。因此,探讨怎样疏通古诗词的字面含义,夯实鉴赏和评价的基础,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理解古诗词的字面含义,就是弄清字词的内涵,理解句子乃至全篇的表层含义。在教学实践中,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辨明音读。古典诗词讲究平仄四声。汉语音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字词的意义,所以诗词对读音要求很严。能够辨明音读,就不会因读错字音而损害词义。下面是一首高考诗《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该诗的“和”字被一些人读成“hé”,解释为“和谐”。按照旧体诗词的格律,本诗押“uo”韵,读成“hé”显然是错误的,“和谐”的解释也就不恰当。它应该读成“huó”有“掺和,融合”的意思,这样才符合诗歌所创设的“玉宇无尘,水天一色,融为一体”的意境。类似辨音能明义的还有2002年高考的“泉声咽危石”的“咽”这类多音多义词。可见,辨明音读对掌握诗词字面含义十分重要。
其次,恪守“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根据句子本身的内部语境和整片、整首诗的外部语境来分析推断。例2004年的高考题晏几道的《鹧鸪天》: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睛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这首词中的“取次”一词,大家平时接触不多,相信会难倒不少考生。但我们从该句本身看,“流莺”之“流”是形容它飞翔的动作,有“移动不定”之意,从主观上说,就是“任意、随便”了。而句中修饰“飞”的恰好是“取次”。二者是同一个主语的相同动作,由此推断,语义应该是相同的。再从词的上阕分析,作者写“杜鹃”“不似流莺”,显然有意将二鸟作比,以“流莺”反衬“杜鹃”。有关杜鹃的传说,高中课文有载:战国时蜀王杜宇,号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啼,泪尽继而流血。其意也专,其情也深,其心也苦!以“流莺取次飞”和它反比,“取次”应为“任意、随便”的含义应该是正确的。
再次,联想古诗文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确定诗词中词语的含义。如1997年全国题《题君山》(雍陶)有云:“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其中“疑”字很多人都理解成“怀疑”。乍一看,似乎有理,细思量,即觉不对头。诗的后一句已明确指出君山象“镜中心”女仙青色的螺髻,前句若还用猜测的语句说“怀疑”,岂不自相矛盾?其实,“疑”在古代常用作“类似、好像”的意思,通“拟”。这一点,考生稍微联想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会豁然开朗。
另外,要辨明诗词中词类活用的现象,关注其修辞格,明确活用词的语境意义。如2003年所考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里的“冷”已非一般含义,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运用通感的手法,将视觉转化为触觉,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昏黄斑驳的日光投射在苍翠、挺拔、茂密的松林中,给人以幽寂清冷的感觉。2007年全国卷(一)的“风雨暗千家”中“暗”字也是活用。
此外,通过阅读题目的注解来理解词义,也是一条捷径。诗歌鉴赏题的注解是为考生突破难点搭桥铺路。2006、07、08年全国卷的注解均很详细,体现不超考纲的严谨态度和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所以有“从注解解决难点”之况。这种辅助理解词义的有效信息我们要充分运用。
弄清字词的字面含义,还有一点必须关注,那就是典故。典故内涵丰富,了解其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弄清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2002所考的“此夜曲中闻折柳”。其中的“折柳”是“折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的,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该诗着重写的正是作者的思乡之情。这几年来高考涉及的典故范围较广,有前人语句——2001年的“散丝”;有神话传说——2004年的“杜鹃”;有历史故事——2008年国卷(一)的“赤壁”“三国”。对于常见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平时要有意识地强化,考试时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明确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准确把握它所表示的意思。例如“牵牛织女”表爱情的忠贞,“巫山云雨”表男女恋情,“狼烟”表战事,“封侯”表报效国家、立功边疆的豪情壮志,“黄花”表清高孤傲。
由于诗歌跳跃性的特点,理解了各个词语的含义,未必就能握其意脉。有时诗句各个字词字面极为浅易,但要将它们转化为散文式的句子表述出来,学生却难以下手。这就要涉及词句法的把握了。
诗词的句子结构最突出的特点是省略、跳跃。省略主语是最常见的,如“昨夜两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最羡鱼竿客,归舡雨打篷”,都省略了作主语的抒情主人公。这种省略,依照上下文推敲,就能顿悟,贯通意脉。而省略谓语,读时稍不留神就易引起误会,如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争”很容易误解为动词谓语“争夺”。实际上,“争”只作状语,谓语是省略了的“赠送”。再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黄梅时节家家笼罩在细雨之中,长满青草的池塘处处有青蛙聒噪。)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楚江笼罩在细雨里,建业传来傍晚的钟声。)
凡是省略句子成分的,理解时,要仔细斟酌补充。
在诗词中,还有以短语代句的。最典型的是马致远的散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课内亦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这类句子,所省略的不一定是主语或谓语,也可能有其他成分。阅读就要紧扣题意,联合前后诗句,依据时间、空间、逻辑顺序,进行合理联想,才能理解。虽然近三年全国卷从未考到,但作为一种现象,我们不可忽视。
诗词句法上的另一特点是语序有时不按正常排列。最常见的是谓语前置。1998年考到贾岛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谓语置于状语之前,正常语序当为“鸟在池边树宿,僧在月下敲门”。另两句“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则是谓语“分”“动”分别置于主语“野色”“云根”之前,与我们熟悉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结构一样。在诗词里还有动宾(或动补)倒装,如2008年全国卷(一)的“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也有修饰语与中心词倒置等情况。赏析时,碰到语序颠倒的,把它们调顺来理解,语意自然就明白了。
句法语序不按正常排列的还有互文,即两种事物在前后句中互相体现,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一般是由后两个句子组成,也有由一句构成的,意义上合指,可以梳理成为一个句子。如《孔雀东南飞》里的“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和“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旦考试中出现互文,要领会前后意思,补充完整。
总之,抓住诗词的字词和句法,从上述方法入手,考试时就能够理解和表述词语、句子乃至全篇的字面含义,为进而了解语言特色、鉴别表现手法、掌握鲜活形象、体会寓意情感、领悟诗词意境、分析思想内容和评价观点态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答题的圆满制造破竹之势。
(责编 雷 艳)
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从原来的单选题的形式变成二百字的评价,多年来,考察对诗句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的理解能力与表述能力,一直是出题的明确指向。
尽管《考试说明》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初步鉴赏和评价”,高考选考的篇目字面亦较浅易,但由于古汉语的语言、句法与现代汉语有别,诗词本身又具有语言凝练的特点,有时为适应平仄、韵律及篇幅要求,在遣词造句方面还不免做些特殊的处理,这些,都会让考生理解上出现困难,影响到鉴赏和评价。因此,探讨怎样疏通古诗词的字面含义,夯实鉴赏和评价的基础,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理解古诗词的字面含义,就是弄清字词的内涵,理解句子乃至全篇的表层含义。在教学实践中,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辨明音读。古典诗词讲究平仄四声。汉语音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字词的意义,所以诗词对读音要求很严。能够辨明音读,就不会因读错字音而损害词义。下面是一首高考诗《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该诗的“和”字被一些人读成“hé”,解释为“和谐”。按照旧体诗词的格律,本诗押“uo”韵,读成“hé”显然是错误的,“和谐”的解释也就不恰当。它应该读成“huó”有“掺和,融合”的意思,这样才符合诗歌所创设的“玉宇无尘,水天一色,融为一体”的意境。类似辨音能明义的还有2002年高考的“泉声咽危石”的“咽”这类多音多义词。可见,辨明音读对掌握诗词字面含义十分重要。
其次,恪守“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根据句子本身的内部语境和整片、整首诗的外部语境来分析推断。例2004年的高考题晏几道的《鹧鸪天》: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睛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这首词中的“取次”一词,大家平时接触不多,相信会难倒不少考生。但我们从该句本身看,“流莺”之“流”是形容它飞翔的动作,有“移动不定”之意,从主观上说,就是“任意、随便”了。而句中修饰“飞”的恰好是“取次”。二者是同一个主语的相同动作,由此推断,语义应该是相同的。再从词的上阕分析,作者写“杜鹃”“不似流莺”,显然有意将二鸟作比,以“流莺”反衬“杜鹃”。有关杜鹃的传说,高中课文有载:战国时蜀王杜宇,号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啼,泪尽继而流血。其意也专,其情也深,其心也苦!以“流莺取次飞”和它反比,“取次”应为“任意、随便”的含义应该是正确的。
再次,联想古诗文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确定诗词中词语的含义。如1997年全国题《题君山》(雍陶)有云:“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其中“疑”字很多人都理解成“怀疑”。乍一看,似乎有理,细思量,即觉不对头。诗的后一句已明确指出君山象“镜中心”女仙青色的螺髻,前句若还用猜测的语句说“怀疑”,岂不自相矛盾?其实,“疑”在古代常用作“类似、好像”的意思,通“拟”。这一点,考生稍微联想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会豁然开朗。
另外,要辨明诗词中词类活用的现象,关注其修辞格,明确活用词的语境意义。如2003年所考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里的“冷”已非一般含义,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运用通感的手法,将视觉转化为触觉,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昏黄斑驳的日光投射在苍翠、挺拔、茂密的松林中,给人以幽寂清冷的感觉。2007年全国卷(一)的“风雨暗千家”中“暗”字也是活用。
此外,通过阅读题目的注解来理解词义,也是一条捷径。诗歌鉴赏题的注解是为考生突破难点搭桥铺路。2006、07、08年全国卷的注解均很详细,体现不超考纲的严谨态度和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所以有“从注解解决难点”之况。这种辅助理解词义的有效信息我们要充分运用。
弄清字词的字面含义,还有一点必须关注,那就是典故。典故内涵丰富,了解其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弄清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2002所考的“此夜曲中闻折柳”。其中的“折柳”是“折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的,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该诗着重写的正是作者的思乡之情。这几年来高考涉及的典故范围较广,有前人语句——2001年的“散丝”;有神话传说——2004年的“杜鹃”;有历史故事——2008年国卷(一)的“赤壁”“三国”。对于常见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平时要有意识地强化,考试时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明确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准确把握它所表示的意思。例如“牵牛织女”表爱情的忠贞,“巫山云雨”表男女恋情,“狼烟”表战事,“封侯”表报效国家、立功边疆的豪情壮志,“黄花”表清高孤傲。
由于诗歌跳跃性的特点,理解了各个词语的含义,未必就能握其意脉。有时诗句各个字词字面极为浅易,但要将它们转化为散文式的句子表述出来,学生却难以下手。这就要涉及词句法的把握了。
诗词的句子结构最突出的特点是省略、跳跃。省略主语是最常见的,如“昨夜两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最羡鱼竿客,归舡雨打篷”,都省略了作主语的抒情主人公。这种省略,依照上下文推敲,就能顿悟,贯通意脉。而省略谓语,读时稍不留神就易引起误会,如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争”很容易误解为动词谓语“争夺”。实际上,“争”只作状语,谓语是省略了的“赠送”。再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黄梅时节家家笼罩在细雨之中,长满青草的池塘处处有青蛙聒噪。)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楚江笼罩在细雨里,建业传来傍晚的钟声。)
凡是省略句子成分的,理解时,要仔细斟酌补充。
在诗词中,还有以短语代句的。最典型的是马致远的散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课内亦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这类句子,所省略的不一定是主语或谓语,也可能有其他成分。阅读就要紧扣题意,联合前后诗句,依据时间、空间、逻辑顺序,进行合理联想,才能理解。虽然近三年全国卷从未考到,但作为一种现象,我们不可忽视。
诗词句法上的另一特点是语序有时不按正常排列。最常见的是谓语前置。1998年考到贾岛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谓语置于状语之前,正常语序当为“鸟在池边树宿,僧在月下敲门”。另两句“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则是谓语“分”“动”分别置于主语“野色”“云根”之前,与我们熟悉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结构一样。在诗词里还有动宾(或动补)倒装,如2008年全国卷(一)的“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也有修饰语与中心词倒置等情况。赏析时,碰到语序颠倒的,把它们调顺来理解,语意自然就明白了。
句法语序不按正常排列的还有互文,即两种事物在前后句中互相体现,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一般是由后两个句子组成,也有由一句构成的,意义上合指,可以梳理成为一个句子。如《孔雀东南飞》里的“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和“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旦考试中出现互文,要领会前后意思,补充完整。
总之,抓住诗词的字词和句法,从上述方法入手,考试时就能够理解和表述词语、句子乃至全篇的字面含义,为进而了解语言特色、鉴别表现手法、掌握鲜活形象、体会寓意情感、领悟诗词意境、分析思想内容和评价观点态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答题的圆满制造破竹之势。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