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要重视和其他艺术种类的结合,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将故事元素融入美术教学,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又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美术教学中,教师可挖掘连环画、插画、绘本、绘画日记等艺术形式中的故事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美术教学;故事元素;连环画;绘本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9-0057-02
儿童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将故事元素融入小学美术课堂,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觉得轻松和愉悦,从而密切师生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将故事元素融入美术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审美思维,使学生在听、讲故事后,在大腦中进行构思、想象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进而进行艺术创造,培养创新能力。
一、连环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内容具有连贯性的连环画故事,富有感染力和趣味性。因此,教师可将连环画中的故事元素融入美术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夸张的形式和童真的审美情趣进行艺术创作。
连环画以多幅绘画的形式表现一个完整的主题。如在三年级的连环画教学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讲完故事之后,教师提问:“这么有趣的故事,你能画下来吗?”由此引出连环画的课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连环画、连环画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进行连环画创作等。教师的讲解和演示,给学生呈现了连环画故事脚本的分割、主要人物形象和环境的设定、故事节奏的推进等创作手法。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较为简单的故事独立地进行创作,也可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当创作完成后,完整的故事画面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学生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二、插画,提炼精彩的故事片段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缺乏创造性,课堂就会慢慢失去应有的色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消失。因此,美术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多动脑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插画与连环画的不同之处,在于插画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插画表现的是故事中的一两个比较重要的片段,能体现故事的灵魂。课堂上,教师可先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大概了解故事的情节,然后向学生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个部分?”学生通过回忆复述故事的精彩内容并作画,教师进行绘画方面的指导,如构图、线条、色彩等。学生在绘画时能够很好地提炼故事的精华与核心,画出心中所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从听故事开始就牢牢地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不断深入,既提高了记忆力,又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绘画日记,记录生活中的平凡故事
生活中每天都会有一些新奇的事情发生,对学生而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隐藏着独特的故事。美术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画出来,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多姿多彩的生活,记录生活中的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与学生聊天,激发他们的谈话愿望,使他们讲出各自的生活趣事、伤心事。在讲述和倾听的过程中,学生内在的压力得到释放,感情得以宣泄,心情轻松愉悦。另外,学生作画时一般以线描为主,用四格或六格的绘画形式画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样就让生活与艺术教育交融汇合,充分诠释艺术从生活中来的道理。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提醒学生艺术虽源于生活,但更高于生活。
四、绘本,临摹精美的童话故事
绘本是以绘画为主,配以少量文字说明的一种图书,因其具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等特点,深受儿童喜爱。教师可根据儿童的心理认知规律,用绘本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让学生通过故事里的情节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绘本中有许多奇妙的故事,在美术课上进行绘本阅读,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幅幅精美的绘本画面,让学生通过欣赏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心灵受到震撼,学到做人的道理,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绘本的精美画面更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要临摹一番,教师可适时出示绘本中的精彩部分指导学生临摹,学习绘本作品精湛的画技与画法,营造浓郁的美术学习氛围。
五、奇思妙想,创造性地演绎故事
学生对自己看过的故事或者动画片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创作时常常会对故事或者动画片内容加以修改,重点表现自己喜爱的情节,有时还会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作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无意识的改编转变为有意识的创编,让学生将故事或动画片的内容进行重组,赋予作品新的气息,在绘画过程中体会并收获快乐。
例如,教学六年级《奇思妙想》一课时,教师创造性地发掘其中的故事元素,将美术教学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发挥得淋漓尽致。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中不乏怪异和荒诞之处,常常赋予平常的物体一种崭新的含义,或者将不相干的事物扭曲地组合在一起,打破常规思维,让人惊奇和赞叹。他的主要作品有《戴黑帽的男人》《窗外》《迷路的骑士》等,给了学生启示,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描述出一个个奇妙的想法,然后将奇思妙想变成画纸上的图画。这样教学,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满足了创作的欲望。
如果没有创新,课堂就会失去色彩。新时代的美术教学重视多种元素的融合,把多种学科的优点融入美术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故事元素融入美术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教学方式上多下功夫,采取系统化的融入策略,将故事元素融入美术教学,使美术课堂焕发生命力,让学生爱上美术。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文.素质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
[3] 齐莉.自主学习打造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7(7).
(特约编辑 木 清)
[关键词]美术教学;故事元素;连环画;绘本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9-0057-02
儿童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将故事元素融入小学美术课堂,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觉得轻松和愉悦,从而密切师生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将故事元素融入美术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审美思维,使学生在听、讲故事后,在大腦中进行构思、想象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进而进行艺术创造,培养创新能力。
一、连环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内容具有连贯性的连环画故事,富有感染力和趣味性。因此,教师可将连环画中的故事元素融入美术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夸张的形式和童真的审美情趣进行艺术创作。
连环画以多幅绘画的形式表现一个完整的主题。如在三年级的连环画教学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讲完故事之后,教师提问:“这么有趣的故事,你能画下来吗?”由此引出连环画的课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连环画、连环画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进行连环画创作等。教师的讲解和演示,给学生呈现了连环画故事脚本的分割、主要人物形象和环境的设定、故事节奏的推进等创作手法。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较为简单的故事独立地进行创作,也可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当创作完成后,完整的故事画面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学生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二、插画,提炼精彩的故事片段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缺乏创造性,课堂就会慢慢失去应有的色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消失。因此,美术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多动脑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插画与连环画的不同之处,在于插画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插画表现的是故事中的一两个比较重要的片段,能体现故事的灵魂。课堂上,教师可先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大概了解故事的情节,然后向学生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个部分?”学生通过回忆复述故事的精彩内容并作画,教师进行绘画方面的指导,如构图、线条、色彩等。学生在绘画时能够很好地提炼故事的精华与核心,画出心中所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从听故事开始就牢牢地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不断深入,既提高了记忆力,又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绘画日记,记录生活中的平凡故事
生活中每天都会有一些新奇的事情发生,对学生而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隐藏着独特的故事。美术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画出来,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多姿多彩的生活,记录生活中的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与学生聊天,激发他们的谈话愿望,使他们讲出各自的生活趣事、伤心事。在讲述和倾听的过程中,学生内在的压力得到释放,感情得以宣泄,心情轻松愉悦。另外,学生作画时一般以线描为主,用四格或六格的绘画形式画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样就让生活与艺术教育交融汇合,充分诠释艺术从生活中来的道理。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提醒学生艺术虽源于生活,但更高于生活。
四、绘本,临摹精美的童话故事
绘本是以绘画为主,配以少量文字说明的一种图书,因其具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等特点,深受儿童喜爱。教师可根据儿童的心理认知规律,用绘本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让学生通过故事里的情节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绘本中有许多奇妙的故事,在美术课上进行绘本阅读,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幅幅精美的绘本画面,让学生通过欣赏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心灵受到震撼,学到做人的道理,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绘本的精美画面更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要临摹一番,教师可适时出示绘本中的精彩部分指导学生临摹,学习绘本作品精湛的画技与画法,营造浓郁的美术学习氛围。
五、奇思妙想,创造性地演绎故事
学生对自己看过的故事或者动画片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创作时常常会对故事或者动画片内容加以修改,重点表现自己喜爱的情节,有时还会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作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无意识的改编转变为有意识的创编,让学生将故事或动画片的内容进行重组,赋予作品新的气息,在绘画过程中体会并收获快乐。
例如,教学六年级《奇思妙想》一课时,教师创造性地发掘其中的故事元素,将美术教学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发挥得淋漓尽致。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中不乏怪异和荒诞之处,常常赋予平常的物体一种崭新的含义,或者将不相干的事物扭曲地组合在一起,打破常规思维,让人惊奇和赞叹。他的主要作品有《戴黑帽的男人》《窗外》《迷路的骑士》等,给了学生启示,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描述出一个个奇妙的想法,然后将奇思妙想变成画纸上的图画。这样教学,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满足了创作的欲望。
如果没有创新,课堂就会失去色彩。新时代的美术教学重视多种元素的融合,把多种学科的优点融入美术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故事元素融入美术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教学方式上多下功夫,采取系统化的融入策略,将故事元素融入美术教学,使美术课堂焕发生命力,让学生爱上美术。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文.素质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
[3] 齐莉.自主学习打造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7(7).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