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彝族聚居乡的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学生全部来自边远山区的农村。由于山区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加之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卫生习惯、遵守纪律等方面都参差不齐,这无形中给民族寄宿制的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让这些农村未来的建设者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能成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心理,对于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显得尤为重要。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里,我有所感、所悟,借此契机,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我校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他过早失去母爱(他的母亲因病去世),家里经济捉襟见肘。他母亲治病欠下不少债务,他的父亲又经常酗酒,时不时还发点脾气,打骂是常有的事。面对生活,面对未来,小小年纪的他显得疲惫不堪。经常表现出逃学、打架、吵嘴等,终于发展到有次私自跑到周边工厂里偷铁。当老师把他带回时,发现他的裤子、衣服都已经破烂不堪,两手瘦得像小干柴。看到这一切,话到嘴边,老师又把它咽了下去。老师返回宿舍拿了一条刚买来不久的裤子,亲切地送给他,并耐心地劝慰:“人,要学好,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不能给自己脸上抹黑。脸,一抹黑了,别人就会啐口水,以后你有什么困难就悄悄给我说,我会帮你的。条件只有一个,你一定要学好。”这位学生最后泪流满面。从此,他再也没有重蹈覆辙;相反,他不仅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还考取了一所重点中学。
也曾经有这样一位学生,平时很刁蛮,几乎让所有的老师都头痛。有一次他擅自离校,不知去向。于是,老师们有的走路,有的骑车,四处寻找。直到夜半三更,赶到这位学生家时,才得知他早已回家。当他面对老师们时,那平日经常铁着的脸充满了不安、惭愧……我们并没有责怪、批评、抱怨,而是好言相劝、开导,对他讲解怎样才能改变大山的模样、改变山区落后的面貌、改变彝族人民的生活……说一千道一万,一句话,只有读好书,才会成为有用的人。他听后虽然很悔恨,内心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情不自禁地说:“老师,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违反纪律了!”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尽管祖先的忠告千真万确,但是在寄宿制学校里并不是口头说说而已,学校里无小事。每一件锁事,譬如漱口刷牙、折叠被褥、摆放碗筷、扫地等等,老师都必须亲临现场、言传身教、反复示范、反复督促,直至他们心领神会。面对一些特殊的学生,我们为人师者,不妨慎重点。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给予特殊的爱。譬如:来自特困家庭、单亲家庭,从小被人遗弃或身体有缺陷的学生,由于特殊的环境,导致了他们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习惯独来独往。长久下去,只会加大他们与社会的隔膜。这个时候,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的心、温暖的语言去安抚他们,让他们也感受到人间真情,爱无处不在。
在《怎样才算是一名好教师》中对“好教师”的评价是:⑴谙熟自己的学科;⑵善于传授知识;⑶有耐心,能宽容他人;⑷善于与同学交往;⑸热爱学生。我们今天再三呼唤师爱,乃是缘于广大学生渴望师爱若大旱之望云霓。学生需要的是什么?理解、尊重、公正、平等、慈祥、幽默、热爱学生……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重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的授,师生之间缺乏双向的情感交流,教育效益受到严重削弱。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关系和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师爱是激发学生奋发成长的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罗素早就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种种人世间美好的情感多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赞扬、在困难时刻的一次搀扶而永远铸刻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并由此成为他们爱集体、爱师长、爱父母、爱人民、爱祖国的坚实基础。
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中这样深情地写道:“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且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多一份人文关怀,多给学生一缕阳光,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和希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用爱心铺筑学生成长之路。
让这些农村未来的建设者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能成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心理,对于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显得尤为重要。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里,我有所感、所悟,借此契机,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我校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他过早失去母爱(他的母亲因病去世),家里经济捉襟见肘。他母亲治病欠下不少债务,他的父亲又经常酗酒,时不时还发点脾气,打骂是常有的事。面对生活,面对未来,小小年纪的他显得疲惫不堪。经常表现出逃学、打架、吵嘴等,终于发展到有次私自跑到周边工厂里偷铁。当老师把他带回时,发现他的裤子、衣服都已经破烂不堪,两手瘦得像小干柴。看到这一切,话到嘴边,老师又把它咽了下去。老师返回宿舍拿了一条刚买来不久的裤子,亲切地送给他,并耐心地劝慰:“人,要学好,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不能给自己脸上抹黑。脸,一抹黑了,别人就会啐口水,以后你有什么困难就悄悄给我说,我会帮你的。条件只有一个,你一定要学好。”这位学生最后泪流满面。从此,他再也没有重蹈覆辙;相反,他不仅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还考取了一所重点中学。
也曾经有这样一位学生,平时很刁蛮,几乎让所有的老师都头痛。有一次他擅自离校,不知去向。于是,老师们有的走路,有的骑车,四处寻找。直到夜半三更,赶到这位学生家时,才得知他早已回家。当他面对老师们时,那平日经常铁着的脸充满了不安、惭愧……我们并没有责怪、批评、抱怨,而是好言相劝、开导,对他讲解怎样才能改变大山的模样、改变山区落后的面貌、改变彝族人民的生活……说一千道一万,一句话,只有读好书,才会成为有用的人。他听后虽然很悔恨,内心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情不自禁地说:“老师,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违反纪律了!”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尽管祖先的忠告千真万确,但是在寄宿制学校里并不是口头说说而已,学校里无小事。每一件锁事,譬如漱口刷牙、折叠被褥、摆放碗筷、扫地等等,老师都必须亲临现场、言传身教、反复示范、反复督促,直至他们心领神会。面对一些特殊的学生,我们为人师者,不妨慎重点。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给予特殊的爱。譬如:来自特困家庭、单亲家庭,从小被人遗弃或身体有缺陷的学生,由于特殊的环境,导致了他们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习惯独来独往。长久下去,只会加大他们与社会的隔膜。这个时候,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的心、温暖的语言去安抚他们,让他们也感受到人间真情,爱无处不在。
在《怎样才算是一名好教师》中对“好教师”的评价是:⑴谙熟自己的学科;⑵善于传授知识;⑶有耐心,能宽容他人;⑷善于与同学交往;⑸热爱学生。我们今天再三呼唤师爱,乃是缘于广大学生渴望师爱若大旱之望云霓。学生需要的是什么?理解、尊重、公正、平等、慈祥、幽默、热爱学生……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重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的授,师生之间缺乏双向的情感交流,教育效益受到严重削弱。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关系和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师爱是激发学生奋发成长的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罗素早就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种种人世间美好的情感多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赞扬、在困难时刻的一次搀扶而永远铸刻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并由此成为他们爱集体、爱师长、爱父母、爱人民、爱祖国的坚实基础。
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中这样深情地写道:“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且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多一份人文关怀,多给学生一缕阳光,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和希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用爱心铺筑学生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