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和欣赏幼儿作品”,起到小结和调整的作用。评价可以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发展;评价可以让孩子在技能技巧上有所收获,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发展孩子的表达能力,等等。因此,评价环节是整个美术活动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幼儿绘画能力、速度不同,常常无法集中评价,致使活动常常有头无尾。困惑的同时,我积极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
首先,我反思、总结了集中评价不理想的原因。
1.幼儿不善等待。因为幼儿能力有强有弱,动作有快有慢,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在等待过程中往往无所事事,吵吵嚷嚷,纪律涣散,这不但使教师组织起来费劲,而且影响其他幼儿。
2.幼儿急于释放自己。美术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更安静,在一段时间集中注意力完成作品后,活跃好动的幼儿往往需要释放自己,进行游戏活动。
3.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在最后的评价环节,即使教师把幼儿召集在一起,也常常出现幼儿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答非所问的现象,影响评价效果。
4.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困惑,是因为我们总是关注孩子的作品完成得如何,强调画面是否整洁、色彩是否鲜艳、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常常忽略孩子本身,忽略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忽略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情趣。
根据上述原因,我在实践中不断尝试调整,并不断转变观念,产生了新的认识、新的想法,以下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种评价方法。
一、打破框架,评价的形式灵活多样
教师不必拘泥于某一单元时间内完成活动的所有环节。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幼儿间的个体差异表现较为突出,幼儿不仅在创作内容、创作方式上各不相同,而且完成速度也不相同。我们要根据每次活动的特点、幼儿操作情况等因素,灵活安排评价时间。
1.随机性评价。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常常“惊奇”地发现并赞赏有特点的作品:“哎呀!月月画的小汽车真漂亮,还长出了翅膀,真神奇!”这不仅是一种随机的评价,而且是一种随机性的指导,给予其他孩子创作的启发和提示。
2.灵活安排评价时间。如果幼儿完成时间相对集中,就需要组织幼儿集中评价;如果幼儿完成速度不一样,就需要边组织先完成的幼儿展示作品,互相欣赏、互相评价,边等速度慢的幼儿。我常常让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将作品先展示在教室门口的美术墙上,然后互相欣赏、互相交流、自由评价。这样既不会影响室内继续绘画的孩子,又能无拘无束地探讨、评论。等作品全部展示出来后,我们利用餐前、餐后或放松活动时间组织幼儿集中评价、欣赏。
这种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状态下观察作品栏里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谈谈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谁的画有进步?等等。老师适时以插话的方式参与到评价活动中,这样安排评价活动往往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参与评价显得格外投入和积极。
二、重欣赏,讲究评价方法
由于幼儿绘画水平、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幼儿要对他人作品进行有效的评价可能有点难度,因此,我将“评价与欣赏”的重点放在欣赏上。这种做法即使对小班幼儿来说也是可行的,例如在小班美术活动《拓印画——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评价环节中,请幼儿说说“小鸭子都在水里干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画面中小鸭子的各种动态美。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逐步要求幼儿对他人包括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三、自评、他评与师评相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老师评价为主。教师评价常常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强加于幼儿,造成一些弊端。首先,教师不可能都了解幼儿创作作品的立意、构思;其次,不能强化幼儿的参与意识;再次,幼儿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因此,教师评价只是“一言堂”,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首先尊重幼儿的观点,鼓励幼儿说出想法、构思,在肯定幼儿作品的同时,适时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自评强调让孩子充分说出自己的提法,不仅要说画的是什么,还要说为什么这样画。一次,添画《小兔采蘑菇》活动中,彤彤把一只蘑菇涂得一团黑,她向小朋友介绍作品:“这是一只有毒的蘑菇,我把它涂得黑黑的,提醒小兔千万别采这只毒蘑菇。”彤彤的想法真不错,如果仅仅由教师评价,可能就无法明白彤彤为什么要把蘑菇画成黑色,甚至会批评她色彩运用不妥当。通过自评,教师对幼儿的构思过程有所了解,增进师幼沟通,增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等,避免教师武断的评价。
他评可以培养其他幼儿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提问:“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你对这件作品有没有更好的想法?”让幼儿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使幼儿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又让幼儿大胆提出看法,提出建议,帮助他人提高绘画水平。
坚持自评、他评与师评相结合,形成师幼互动,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同时也促进幼儿相关能力的发展,使其个性得到张扬。
三、归纳、整理作品
幼儿的作品是评价幼儿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因此,我在每个学期末,将每个幼儿一学期的作品装订成册,举行“幼儿作品展”,让幼儿欣赏所有同伴的作品。此时,教师除了捕捉他人作品的优点外,还要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就感。
我认为,集体美术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过程,它不是由教师按照自己的意图操纵的活动,有一定的规律,但无固定的模式。不是所有活动在结束之前都必须有“集中评价”这一环节。如果把活动的完整形式结构作为唯一的追求而忽略幼儿的存在,就本末倒置了。只要紧紧围绕《纲要》目标,领会《纲要》精神,秉持“开放式教学”、“以人为本”的态度,就定能找到更多、更好的评价方法。
首先,我反思、总结了集中评价不理想的原因。
1.幼儿不善等待。因为幼儿能力有强有弱,动作有快有慢,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在等待过程中往往无所事事,吵吵嚷嚷,纪律涣散,这不但使教师组织起来费劲,而且影响其他幼儿。
2.幼儿急于释放自己。美术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更安静,在一段时间集中注意力完成作品后,活跃好动的幼儿往往需要释放自己,进行游戏活动。
3.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在最后的评价环节,即使教师把幼儿召集在一起,也常常出现幼儿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答非所问的现象,影响评价效果。
4.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困惑,是因为我们总是关注孩子的作品完成得如何,强调画面是否整洁、色彩是否鲜艳、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常常忽略孩子本身,忽略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忽略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情趣。
根据上述原因,我在实践中不断尝试调整,并不断转变观念,产生了新的认识、新的想法,以下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种评价方法。
一、打破框架,评价的形式灵活多样
教师不必拘泥于某一单元时间内完成活动的所有环节。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幼儿间的个体差异表现较为突出,幼儿不仅在创作内容、创作方式上各不相同,而且完成速度也不相同。我们要根据每次活动的特点、幼儿操作情况等因素,灵活安排评价时间。
1.随机性评价。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常常“惊奇”地发现并赞赏有特点的作品:“哎呀!月月画的小汽车真漂亮,还长出了翅膀,真神奇!”这不仅是一种随机的评价,而且是一种随机性的指导,给予其他孩子创作的启发和提示。
2.灵活安排评价时间。如果幼儿完成时间相对集中,就需要组织幼儿集中评价;如果幼儿完成速度不一样,就需要边组织先完成的幼儿展示作品,互相欣赏、互相评价,边等速度慢的幼儿。我常常让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将作品先展示在教室门口的美术墙上,然后互相欣赏、互相交流、自由评价。这样既不会影响室内继续绘画的孩子,又能无拘无束地探讨、评论。等作品全部展示出来后,我们利用餐前、餐后或放松活动时间组织幼儿集中评价、欣赏。
这种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状态下观察作品栏里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谈谈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谁的画有进步?等等。老师适时以插话的方式参与到评价活动中,这样安排评价活动往往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参与评价显得格外投入和积极。
二、重欣赏,讲究评价方法
由于幼儿绘画水平、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幼儿要对他人作品进行有效的评价可能有点难度,因此,我将“评价与欣赏”的重点放在欣赏上。这种做法即使对小班幼儿来说也是可行的,例如在小班美术活动《拓印画——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评价环节中,请幼儿说说“小鸭子都在水里干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画面中小鸭子的各种动态美。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逐步要求幼儿对他人包括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三、自评、他评与师评相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老师评价为主。教师评价常常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强加于幼儿,造成一些弊端。首先,教师不可能都了解幼儿创作作品的立意、构思;其次,不能强化幼儿的参与意识;再次,幼儿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因此,教师评价只是“一言堂”,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首先尊重幼儿的观点,鼓励幼儿说出想法、构思,在肯定幼儿作品的同时,适时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自评强调让孩子充分说出自己的提法,不仅要说画的是什么,还要说为什么这样画。一次,添画《小兔采蘑菇》活动中,彤彤把一只蘑菇涂得一团黑,她向小朋友介绍作品:“这是一只有毒的蘑菇,我把它涂得黑黑的,提醒小兔千万别采这只毒蘑菇。”彤彤的想法真不错,如果仅仅由教师评价,可能就无法明白彤彤为什么要把蘑菇画成黑色,甚至会批评她色彩运用不妥当。通过自评,教师对幼儿的构思过程有所了解,增进师幼沟通,增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等,避免教师武断的评价。
他评可以培养其他幼儿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提问:“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你对这件作品有没有更好的想法?”让幼儿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使幼儿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又让幼儿大胆提出看法,提出建议,帮助他人提高绘画水平。
坚持自评、他评与师评相结合,形成师幼互动,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同时也促进幼儿相关能力的发展,使其个性得到张扬。
三、归纳、整理作品
幼儿的作品是评价幼儿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因此,我在每个学期末,将每个幼儿一学期的作品装订成册,举行“幼儿作品展”,让幼儿欣赏所有同伴的作品。此时,教师除了捕捉他人作品的优点外,还要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就感。
我认为,集体美术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过程,它不是由教师按照自己的意图操纵的活动,有一定的规律,但无固定的模式。不是所有活动在结束之前都必须有“集中评价”这一环节。如果把活动的完整形式结构作为唯一的追求而忽略幼儿的存在,就本末倒置了。只要紧紧围绕《纲要》目标,领会《纲要》精神,秉持“开放式教学”、“以人为本”的态度,就定能找到更多、更好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