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m890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寻求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营养护理、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病情监护。结果:经过护士精心全面的科学护理,42例患者都能积极配合完成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施行健康教育、营养护理、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病情监护等综合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强,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1],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严重者可出现出血、穿孔、梗阻、癌变,形成假息肉、内漏,出现肛门及肛周疾病,甚至累及其他脏器,该病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终生的困扰。为减轻患者精神负担,提高治疗效果,我科于2009年9月~2011年9月对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患者中男23例,女19例,发病年龄24~65岁,平均44±21岁。病程2个月~20年。所有患者均伴有腹泻、腹痛、排粘液脓血便的临床表现,经便细菌培养为阴性,经肠镜及组织学检查确诊。部分患者伴有贫血、低白蛋白等营养不良改变。
  2 护理
  2.1 健康教育 对入院患者常规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目前病因不明,多数认为与自身免疫力和细菌感染有关[2]。由于该病反复不愈可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恶变等严重的并发症,外科手术也难以根除,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工作,因此在早期或疾病诊断后必须积极配合治疗,坚持足疗程用药才能有效控制疾病,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与健康。
  2.2 心理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易于反复发作、极难治愈,有遗传倾向,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经济负担、身体负担。该病患者易产生紧张情绪,精神抑郁和焦虑与本病的发生和复发有较为肯定关系,有的患者甚至产生自杀的心理。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认真倾听病人诉说,了解病人担心的问题及对治疗护理的要求,使患者懂得紧张情绪可造成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刺激肠蠕动,增强黏膜分泌,同时黏膜下层血管发生病变,引起出血及溃疡[3],不利于疾病的回复。通过反复的沟通,向他们解释、分析病情,解除病人心理负担,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取得病人的配合。
  2.3 营养的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存在营养障碍,主要原因是摄入减少、肠道吸收不良、病理性丢失及药物影响了营养素的吸收[4]。因此,其饮食特别重要: 急性期病人采用无蛋白要素饮食,不要吃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及谷类,严重者禁食,予以完全胃肠外营养,促进全胃肠休息,改善正氮平衡和临床症状;病情平稳后补充足够热量、无机盐、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少量多餐,持续3个月以上。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按时就餐,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戒烟酒,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正确认识预防和保健的重要性。
  2.4 治疗护理 口服药物按时按量发放给患者;静脉输液注意滴速要求,避免静脉炎的发生;灌肠时保持室温在20~26℃左右,不要过多暴露病人,以防着凉,灌肠液温度适宜,灌肠操作要选择细导管,操作时分散病人注意力,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易于导管插入,如灌肠过程中病人出现便意,嘱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降低压力,抬高臀部。注意边操作边观察病人的一般状况。
  2.5 病情监测 观察病人进食情况,定期测量体重,检测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了解营养状况。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排便的次数、性质,掌握患者腹痛的部位、程度及病情进展情况,注意有无出血、穿孔、梗阻、中毒性结肠扩张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救治。
  3 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依从性100%;所有患者病情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治疗有效率100%。
  4 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水平与生活水平的改善,临床诊疗技能的不断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报道,国内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5]。尽管有文献报道其发生与自身免疫力和细菌感染有关[6],但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寻求发病机制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早期患者症状不典型,缺乏医疗知识,错失了治疗的大好时机。对于已确诊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完成治疗的亦不在少数。本组研究表明,通过护士科学宣教、认真负责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7
  [2] 金桂云,申宝忠,孙刚,等.溃疡性结肠炎的介入治疗.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5):725-726.
  [3] 范传玲,张晶,方娟,等.药物灌肠前行清洁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观察.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11-12.
  [4] 毕经彩,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治疗.安徽医药,2001,5(1):61.
  [5] 陈正煊.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新医学,1999,30(11):627
  [6] 李长福,刘江华.溃疡性结肠炎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实用全科医学,2004,2(5):390.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护生书写临床实习反思日记在护理教学的做法与评价。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的84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要求书写反思日记,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内容及时间一致,出科前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结果: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生书写临床实习反思日记利于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巩固学习知识,促进教学沟
期刊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总结分析病人在消化内科门诊候诊室,若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就医时的心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到2011年1月消化内科门诊接诊病人共148例。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病人候诊时采取护理干预手段,观察组则是常规等待候诊。对患者做满意度和抑郁焦虑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的病人在候诊时接受了护理干预后,其就医时的焦虑抑郁心态与观察组的有显著性的差异(P<0.0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在社区门诊高血压高危人群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的120例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优良率、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前后的相关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以辅助治疗更好地控制血压,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相关知识知晓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肺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60例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采用的护理方法有严格控制感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结果 呼吸道感染和气道不畅是引起肺性脑病的主要原因,经过我院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有5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减少肺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至治疗成功的关键。
期刊
【摘要】 护士分层次使用,将会是护理管理模式的一个飞跃。临床护理主要分为基础护理、执行医嘱的治疗工作和提供个体化康复指导的健康教育工作。而我们的现实是: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执行医嘱工作上,导致病人最直接看得到、体会得到的护理工作就是打针、输液、发药,病人会满意吗?从健康报《天使星期三》版刊登的《缩水的护理》一文中就可见一斑。我院通过不同层次的护士实行分层次使用,将有能力,综合素质高,经过考核合格可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社区对脑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择2009 年1月-2010 年12月间在我社区中心慢病管理中脑卒中患者15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从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机体康复情况两方面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的FMA评分和Barher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脑卒中后患者实施循证康复护理的
期刊
【摘要】 妊娠期糖调节异常患者包括:妊娠期发现糖耐量异常患者,称为妊娠糖尿病(GDM),和在糖耐量异常诊断之后妊娠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期间的高血糖主要危害为一系列母婴合并症,系统、科学、规范、合理的健康教育能使妊娠糖尿病患者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从而降低母婴在妊娠期及围生产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从而顺利地度过妊娠期。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孕产妇、胎婴儿具有负性影响,均可使围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方法。方法:对56例角膜病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患者随机编入实验组,接受研究者制定的心理干预、生活及行为干预、眼部护理指导、出院指导;对照组接受病区一般心理护理、手术前、术后护理。结果:(1)各种角膜病变与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关系、发生率较高的有角膜穿孔、真菌性角膜溃疡、角膜白斑、而圆锥角膜、角膜变性、角膜营养不良、角膜炎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0。(2
期刊
【摘要】 我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治麻疹患者409例。其中成人麻疹有147例,占35.9%,发病率较往年有所提高。通过对147例成人麻疹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如下护理经验及体会:严格呼吸道隔离,防止疾病传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发热的护理;加强全身护理,防止并发症;及时补充水分及营养,促进早日康复;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顾虑;加强卫生宣教力度及广度,提高人民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 的临床效果。方法:140 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4例)和对照组(66例)。实验组给予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2 组DVT发生率。结果:实验组DVT 发生率为6.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系统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