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使高三的语文复习能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本文从佳谜入篇添兴趣、名人妙语增活力、精美佳句显精彩、社会新闻宽眼界、诗词名句作评语五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愉快教学 佳谜入篇 名人妙语 精美佳句 社会新闻 诗词名句
高三语文教学是一项大运动量的工作,反复的讲练已使学生如坠五里雾中,要唤起高三学生主动投入对语文复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使师生愉快地教与学,教师课堂上闪耀着智慧火花的如珠妙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三的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一些增趣、提效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创设教学妙语亮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佳谜入篇添兴趣
谜语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宝库,将谜语引入到高三语文复习中来,就如在菜肴里加上少许味精,又如在平静的湖面投进一颗石子,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复习旧知识,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例如,在复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的时候,我先在黑板上板书以下三条谜语:①朱阁枕黄粱②金陵地方志③碑文(要求各打一古典文学名著)。学生见是猜谜语,顿时兴趣倍增,在老师的诱导点拨下,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前一条是《红楼梦》,后二条都是《石头记》(金陵古称“石头城”,而“碑文”当然是记在石头上的文章了)。
三条谜语殊途同归,在愉快的环境中教师不但很自然地复习了课本内容,还顺理成章地给学生讲解了《石头记》和《红楼梦》这两个不同名称的来历。
二、名人妙语增活力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在课堂上引用名人妙语来“粘”住学生,既能让在题海中摸爬滚打的高三学生品尝到知识溪流的甘冽,还可以丰富学生认识,调节课堂氛围,使语文复习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尼采说过,“一棵树要长得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那么它的根就必须更深入黑暗”。人就像树一样,要想拥有卓越的成就,必须从小接受更多的知识与文化,丰富自己的头脑,那需要我们有刻苦探索,努力专研的精神,我们要在知识的海洋中,永不停歇地追求,不畏艰辛,尝试过苦的滋味必定会品味到甜的美好。
汪国真在他的《热爱生命》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人就是在成功与失败的交织中前进的,我们或许不能把握彼岸,但我们至少应努力把握自己,既然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人生旅途,就应该选择面对,只要为之努力过,为之拼搏过,便无愧今生。
一堂课45分钟,如果教师适时穿插一两个类似的名人妙语,那高三无味的复习就有了色彩,课堂沉闷的氛围也马上“柳暗花明”。引用名人妙语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添了活力,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重要渠道。
三、精美佳句显精彩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动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如沐春风,如痴如醉,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
生活处处皆学问,美言美语藏其中!天空之美,离不开云霞和星辰的点缀;大地之美,离不开花草和树木的点缀;生活之美,离不开真情和至爱的点缀。有了点缀,也就使原本单调的事物多了一分灵动的色彩,一串变幻的音符,一丝新奇的印象。于是,丰富的世界产生了,多姿的生活显现了,立体的感受也就具备了。写文章说话也是如此。
如果平时教师精美佳句脱口而成,学生注重积累,在写作时,若能根据文章的需要运用一些精彩的语句,自然地点缀在文章当中,必能使文章摇曳多姿,平添几分别致的情调。
四、社会新闻宽眼界
进入高三,学生都为着高考这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关注社会,关注新闻,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根据复习内容联想发挥,顺势给学生讲点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同时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情感和探究的欲望。若时间允许,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小型的讨论或者辩论,这既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又增长了学生见识,拓宽了眼界,何乐而不为呢?
在一次“网络对中学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语言运用题的辩论中,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唇枪舌剑,结合社会新闻,展开了激烈的争锋。虽然时间和地点有限,但学生在辩论中受到了启发,学到了知识。
五、诗词名句作评语
常言道:“人要面子,树要皮”。中学生自己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很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给学生评语的时候,要如同看自己的孩子,总要带着欣赏的眼光,用赞赏激励的口吻去评价。
当听到句句锦绣的表达时,我会兴奋地评价:“春色满园关不住!”有些回答开头并不怎么好,可越往后听,越觉得妙,我会情不自禁地评上:“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对那些整体回答不到位但不时还有亮点的回答,我也会以欣赏的口吻评价:“一枝红杏出墙来”,多想看“春色满园关不住”。
当然,评语不仅要有激励性,还要对学生有启发性,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这就需要选择一些富有哲理的名句了。对于善于观察且感悟能力强的学生总是能从平凡处发现新的东西,说出美的感受,我会赞扬他“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积累丰富了,受老师评语的启发,成绩好的学生在表达或者写作时也跃跃欲试,套用、借用、引用诗词名句。
高三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人已不多见,因此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观点并及时对他们的看法作出评价是很关键的。这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展示自己,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为师生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总之,课堂的妙语亮点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亮点,学生就会学而不厌,高三语文教学就会变“苦”为“乐”,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愉悦环境中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黄晋.《妙语连珠 高潮迭起 引人入胜——中学语文愉快教学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期.
[2]郭云波.《让课堂大放光彩——语文课堂如何打造亮点》、教育探索.2009年8期.
[3]张宋镇.《佳谜入名篇,添趣又增辉》、全国继教网.2009年7月14日发表.
[4] 谢诗坤.《巧用诗词名句作批语》、如雪生活网.2010年3月8日发表.
(作者单位:云南大理漾濞一中高中部)
[关键词]愉快教学 佳谜入篇 名人妙语 精美佳句 社会新闻 诗词名句
高三语文教学是一项大运动量的工作,反复的讲练已使学生如坠五里雾中,要唤起高三学生主动投入对语文复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使师生愉快地教与学,教师课堂上闪耀着智慧火花的如珠妙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三的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一些增趣、提效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创设教学妙语亮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佳谜入篇添兴趣
谜语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宝库,将谜语引入到高三语文复习中来,就如在菜肴里加上少许味精,又如在平静的湖面投进一颗石子,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复习旧知识,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例如,在复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的时候,我先在黑板上板书以下三条谜语:①朱阁枕黄粱②金陵地方志③碑文(要求各打一古典文学名著)。学生见是猜谜语,顿时兴趣倍增,在老师的诱导点拨下,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前一条是《红楼梦》,后二条都是《石头记》(金陵古称“石头城”,而“碑文”当然是记在石头上的文章了)。
三条谜语殊途同归,在愉快的环境中教师不但很自然地复习了课本内容,还顺理成章地给学生讲解了《石头记》和《红楼梦》这两个不同名称的来历。
二、名人妙语增活力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在课堂上引用名人妙语来“粘”住学生,既能让在题海中摸爬滚打的高三学生品尝到知识溪流的甘冽,还可以丰富学生认识,调节课堂氛围,使语文复习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尼采说过,“一棵树要长得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那么它的根就必须更深入黑暗”。人就像树一样,要想拥有卓越的成就,必须从小接受更多的知识与文化,丰富自己的头脑,那需要我们有刻苦探索,努力专研的精神,我们要在知识的海洋中,永不停歇地追求,不畏艰辛,尝试过苦的滋味必定会品味到甜的美好。
汪国真在他的《热爱生命》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人就是在成功与失败的交织中前进的,我们或许不能把握彼岸,但我们至少应努力把握自己,既然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人生旅途,就应该选择面对,只要为之努力过,为之拼搏过,便无愧今生。
一堂课45分钟,如果教师适时穿插一两个类似的名人妙语,那高三无味的复习就有了色彩,课堂沉闷的氛围也马上“柳暗花明”。引用名人妙语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添了活力,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重要渠道。
三、精美佳句显精彩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动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如沐春风,如痴如醉,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
生活处处皆学问,美言美语藏其中!天空之美,离不开云霞和星辰的点缀;大地之美,离不开花草和树木的点缀;生活之美,离不开真情和至爱的点缀。有了点缀,也就使原本单调的事物多了一分灵动的色彩,一串变幻的音符,一丝新奇的印象。于是,丰富的世界产生了,多姿的生活显现了,立体的感受也就具备了。写文章说话也是如此。
如果平时教师精美佳句脱口而成,学生注重积累,在写作时,若能根据文章的需要运用一些精彩的语句,自然地点缀在文章当中,必能使文章摇曳多姿,平添几分别致的情调。
四、社会新闻宽眼界
进入高三,学生都为着高考这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关注社会,关注新闻,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根据复习内容联想发挥,顺势给学生讲点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同时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情感和探究的欲望。若时间允许,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小型的讨论或者辩论,这既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又增长了学生见识,拓宽了眼界,何乐而不为呢?
在一次“网络对中学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语言运用题的辩论中,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唇枪舌剑,结合社会新闻,展开了激烈的争锋。虽然时间和地点有限,但学生在辩论中受到了启发,学到了知识。
五、诗词名句作评语
常言道:“人要面子,树要皮”。中学生自己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很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给学生评语的时候,要如同看自己的孩子,总要带着欣赏的眼光,用赞赏激励的口吻去评价。
当听到句句锦绣的表达时,我会兴奋地评价:“春色满园关不住!”有些回答开头并不怎么好,可越往后听,越觉得妙,我会情不自禁地评上:“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对那些整体回答不到位但不时还有亮点的回答,我也会以欣赏的口吻评价:“一枝红杏出墙来”,多想看“春色满园关不住”。
当然,评语不仅要有激励性,还要对学生有启发性,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这就需要选择一些富有哲理的名句了。对于善于观察且感悟能力强的学生总是能从平凡处发现新的东西,说出美的感受,我会赞扬他“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积累丰富了,受老师评语的启发,成绩好的学生在表达或者写作时也跃跃欲试,套用、借用、引用诗词名句。
高三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人已不多见,因此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观点并及时对他们的看法作出评价是很关键的。这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展示自己,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为师生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总之,课堂的妙语亮点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亮点,学生就会学而不厌,高三语文教学就会变“苦”为“乐”,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愉悦环境中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黄晋.《妙语连珠 高潮迭起 引人入胜——中学语文愉快教学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期.
[2]郭云波.《让课堂大放光彩——语文课堂如何打造亮点》、教育探索.2009年8期.
[3]张宋镇.《佳谜入名篇,添趣又增辉》、全国继教网.2009年7月14日发表.
[4] 谢诗坤.《巧用诗词名句作批语》、如雪生活网.2010年3月8日发表.
(作者单位:云南大理漾濞一中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