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因素、审美能力、道德人格上更是具有特殊的功能,对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言能力乃至学生的其他各种素质起着非凡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措施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言能力乃至学生的其他各种素质起着非凡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探讨学生综合素质在语文学科教学“导、学”机制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语文学科的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为己任
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有目的、有系统地给予学生有关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指导,即根据教材,不但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使学生听、说、读、写、想的能力都得到全面的训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欲望,真正会学、会探究、会从事有关语文的思维和实践,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自我发展。
例如指导学生阅读《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文章,该文的主要内容是:部分地区受了水灾,有的地方灾情十分严重。受灾是一件坏事,但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坏事完全可以变成好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是怎样用辩证方法分析问题的:1.坏事不会永远是坏事,只要我们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有坚强的意志和很大的干劲,“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这体现了发展的观点。2.“坏事”和“好事”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受灾是一件坏事,但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这又体现了联系的观点。3.灾情十分严重,给我们造成了困难。但不应该只看到困难而灰心丧气,还应看到困难可以磨炼我们的意志,可以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这就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
二、语文学科的特色决定了它担负着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任务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体现着作者独特的审美理想、审美视野和艺术品格,创作中都对自然与生活的美质进行了一番独到的选择和刻意的加工,创造出了超现实和自然的艺术美。学生常能从发现和体验自己日常生活中没有的或忽略了美的事物,并为之感动和兴奋,受之震憾和启迪,有的甚至出现创造艺术美的冲动,这无疑是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天然结合,是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三、语文学科的特质使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得以潜移默化地进行
语文教材收辑的文章均是典范的文章,不仅以情感人,而且以理服人,文道结合。教材中的文章大都凝聚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和真知灼见,体现着作者的理想指向。另外,许多作者的生平轶事,文章对广阔社会生活(历史的、现实的)的艺术再现,更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爱国主义与奉献、坚韧、求实、自强不息精神教育的好材料。教学中,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基本训练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显然,思想品德、人格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既是天然和谐的,也潜移默化的。
四、语文学科的特质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也是和谐自然的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叙事性强或富有思辩性的作品,还有充满幽默、风趣、给人快感的佳作,那些刻画精妙、描写优美的作品对学生吸引力大,能够带给他们自身生活环境的弥补或是人际之间的沟通,甚至是情感的转移和渲泄。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的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的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令人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总之,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保证,素质教育的渗透会激活学科的教学。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因素、审美能力、道德人格上更是具有特殊的功能。为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在教学方法与学科素质教学乃至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联系上作广泛的、立体的探讨,以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措施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言能力乃至学生的其他各种素质起着非凡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探讨学生综合素质在语文学科教学“导、学”机制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语文学科的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为己任
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有目的、有系统地给予学生有关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指导,即根据教材,不但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使学生听、说、读、写、想的能力都得到全面的训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欲望,真正会学、会探究、会从事有关语文的思维和实践,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自我发展。
例如指导学生阅读《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文章,该文的主要内容是:部分地区受了水灾,有的地方灾情十分严重。受灾是一件坏事,但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坏事完全可以变成好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是怎样用辩证方法分析问题的:1.坏事不会永远是坏事,只要我们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有坚强的意志和很大的干劲,“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这体现了发展的观点。2.“坏事”和“好事”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受灾是一件坏事,但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这又体现了联系的观点。3.灾情十分严重,给我们造成了困难。但不应该只看到困难而灰心丧气,还应看到困难可以磨炼我们的意志,可以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这就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
二、语文学科的特色决定了它担负着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任务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体现着作者独特的审美理想、审美视野和艺术品格,创作中都对自然与生活的美质进行了一番独到的选择和刻意的加工,创造出了超现实和自然的艺术美。学生常能从发现和体验自己日常生活中没有的或忽略了美的事物,并为之感动和兴奋,受之震憾和启迪,有的甚至出现创造艺术美的冲动,这无疑是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天然结合,是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三、语文学科的特质使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得以潜移默化地进行
语文教材收辑的文章均是典范的文章,不仅以情感人,而且以理服人,文道结合。教材中的文章大都凝聚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和真知灼见,体现着作者的理想指向。另外,许多作者的生平轶事,文章对广阔社会生活(历史的、现实的)的艺术再现,更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爱国主义与奉献、坚韧、求实、自强不息精神教育的好材料。教学中,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基本训练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显然,思想品德、人格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既是天然和谐的,也潜移默化的。
四、语文学科的特质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也是和谐自然的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叙事性强或富有思辩性的作品,还有充满幽默、风趣、给人快感的佳作,那些刻画精妙、描写优美的作品对学生吸引力大,能够带给他们自身生活环境的弥补或是人际之间的沟通,甚至是情感的转移和渲泄。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的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的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令人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总之,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保证,素质教育的渗透会激活学科的教学。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因素、审美能力、道德人格上更是具有特殊的功能。为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在教学方法与学科素质教学乃至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联系上作广泛的、立体的探讨,以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