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韩国企业文化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同时又混合了日、美文化,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作用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本文利用霍夫斯坦德文化分析模型对韩国的特色企业文化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突出融合性文化在各个维度的表现。
[关键词]韩国企业文化;霍夫斯坦德文化分析模型;企业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2-0018-02
在短短二三十年间,韩国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亚洲经济强国。对于韩国的成功我们绝不能仅限于对其经济和政策的分析,还要考察与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
从发展历史看,韩国文化主要受儒家、日本、美国三方面的影响。自古代起,特别是从1392年的李氏王朝到1910年被日本侵占前的长达500多年的历史中,儒家思想一直作为韩国的主流哲学思想,这种影响根深蒂固,已经升华为韩国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1910年到1945年间,韩国作为日本的殖民地又受到日本文化的控制。从1945年到1965年间,韩国开始系统地研究美国,美国的影响超过了日本。1965年后,韩日关系正常化,美日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韩国。这三种不同的文化交织融合,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文化促进了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韩国经济的发展。
一、霍夫斯坦德文化分析模型
荷兰学者霍夫斯坦德(Geert HofStede)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描述民族文化差异的指标,即民族文化五维度: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主要反映了在一种文化中人们在个人与集体关系方面所持有的价值观,个人主义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把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看成是功利性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松散;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人们忠诚于所在的组织,并多从道德方面来解释他们与组织的关系。
2.权力距离。指人们对财富与不平等的情况所能接受的程度,在企业当中可以理解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
3.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即社会上属于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在一种男性取向程度高的文化中,男性主义更推崇传统的男性主义的价值观,如统治地位、权力、能力、财富等。
4.不确定性规避。即人们对不确定的和模糊的态势所感到的威胁程度,以及对事物特别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所持的态度。
5.时间性。指人们对时间的基本取向,分为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见下页图表)
二、韩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启示
韩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包括五个方面:
1.集体主义,又不失个性。韩国企业激励每一个员工成为集体的一分子,特别强调自豪感和团结协作关系,激励全体员工发扬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同心同德地为企业做贡献。韩国企业的社训或经营思想大都体现了这一理念。例如LG集团的“和睦团结、开拓精神、研究开发”,起亚集团的“团结、诚实、创造”等,都是集体主义的体现。韩国企业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企业在强调集体主义时特别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重视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强调个人对集体的奉献。而韩国企业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是一种手段,一种追求整体卓越的手段,即通过全体一致的追求来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尽管“人和”的儒家文化对韩国影响根深蒂固,但由于受美国个人主义影响,韩国的企业文化又表现出崇尚竞争,重视发挥个人能力。在韩国企业,对员工晋升,业绩、人品、工作态度、专长等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如,三星集团的用人原则是“能力第一主义”,而鲜京集团则明确提出“以人为主,以能力为主”,鼓励竞争。
2.高权力距离,人情软化差距。韩国企业的家族化以及所有权与管理权合一,造成韩国企业高度集权化,企业领导层享有巨大的权威,员工的参与程度低。但现阶段这种高度集权的决策方式是与韩国企业集团创业历史比较短、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经营环境变化快、家族式生产方式的发展特色相适应。为了弥补高度集权带来的不足,韩国企业在软性企业管理中“情治”做得很成功。[2]在韩国企业中,领导层享有权威地位的同时非常重视调和与和睦,尤其是在不同行政阶层间,非常重视与其下属的人际关系,尽力体谅下属的需求和感受。韩国文化不鼓励公开发表个人观点,然而韩国人喜欢在非正式场合各抒己见。非正式场合的接触被认为是上下级建立互相信任关系的重要手段。经理会不断创造出各种交往机会,如邀请其下属共进晚餐,下属也可以单独邀请经理去自己家中聊天。这种非正式沟通弥补了高度集权所产生的信息交流不畅、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不和谐关系等缺陷。
3.强男性主义,又不失女性主义传统。韩国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东亚儒家文化的一部分,具备了儒家文化的诸如“仁义”、“忠诚”、“谦让”、“中道”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现出女性主义传统。在企业中表现为通过内部的团结与和谐,实现共同的努力;避免极端的对立,用妥协的办法解决矛盾;采用集合形式的业务方式;重视非物质激励等女性主义特征。但同时由于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缘地理背景,韩国在进入近代以后,先后融合了佛教和基督教等外来文化,在思想领域实现了对儒家核心价值的改造与异化。正是这种东方的伦理与西方的文明相结合,加上面对外来入侵而建立的“应激——反应”模式、“恨”心理,使韩国人具有强烈的“自励”与“排它”的忧患与团结意识,成就强男性主义价值取向。[3]在企业中表现为军事机构的运作模式,特别强调组织纪律;高权威、高排序意识;超长时间、超大强度的狂热工作精神;工作责任优于家庭责任;崇拜能力、英雄,渴望成功;追求卓越,力争最好的“第一主义”原则,等等。
4.稳中求变的不确定性规避。首先,韩国企业用勤劳进取和勇于冒险来规避不确定。由于韩国自然资源的匮乏以及社会的动荡,从而使韩国人产生了一种生存危机心理。为了尽量减少这种生活的不确定,韩国人显得尤为勤奋。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韩国企业的员工每天工作10到12小时,比日本人还多。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勤勉的劳动意识成为韩国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但由于受美国文化的影响,韩国企业富有积极性和挑战性精神,大胆向新领域投资,冒险向海外进军,以变求稳。其次,利用派系规避不确定。员工利用血缘、地缘、学缘等派系关系求得自保,避免被淘汰。面对派系林立的现状,企业主通过控制派系之间的利害冲突,使派系之间公平竞争,达到更有利于企业稳定发展的目的。[4]再次,培养家庭共同体意识规避不确定。韩国企业尽力给予员工安定的工作关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例如,众多的优秀企业都制定了诸如“对员工采取家庭成员式待遇”、“通过提供经营情报诱导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终生员工”等一系列制度,积极培育劳资共同体意识与劳资和解气氛,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在稳定的劳资关系中同步顺利进行。
5.长短结合的长期导向型。首先,韩国企业是融合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良结合体,企业不仅重视股东短期收益,还重视与客户、环境的协调发展,更注重以社会责任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韩国企业家既具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又能着眼于中短期的变化。如SK集团的领导层高瞻远瞩,以展望十几年以后的眼光探寻新的产业,同时又秉承“在前进中寻找变化,在变化中寻求发展”的理念,强调短期适应性,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再次,企业重视员工的短期培训与长期开发。不少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培训中心,规定每个员工最少接受系统正规培训的时间。有的企业还出资将有潜质的员工送到国内外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下一代经理。例如,作为韩国企业界第一巨头的三星集团,首创了韩国企业界独立班员工培训院校进行正规化教育的先例。为了使员工的素质达到和保持在高水平上,每年投资1亿多美元让员工脱产学习,每个雇员在三星自己的学校里平均每年得到约16天的培训。[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韩国企业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儒学为体,西学为用”。韩国企业文化将西方企业文化特别是美国企业文化的精华与积极合理的儒家思想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在这方面,韩国企业文化很值得我们借鉴。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企业也应重视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应更注重“软”环境的适应和中外文化的相互融合,扬长避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中国企业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霍夫斯坦德.跨越合作的障碍——多元文化与管理[M].科学出版社,1996.
[2]赵芳.韩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权威和温情兼备[J].中外企业文化,2003,(12).
[3]马菊萍,陈丽珍.解读韩国企业文化[J].中外企业文化,2005,(6).
[4]吴判童,刘海建.韩国企业文化及其特征评价[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7).
[5]春香.韩国企业文化得失谈[J].管理与财富,2004,(11).
责任编辑宫秀芬
[关键词]韩国企业文化;霍夫斯坦德文化分析模型;企业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2-0018-02
在短短二三十年间,韩国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亚洲经济强国。对于韩国的成功我们绝不能仅限于对其经济和政策的分析,还要考察与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
从发展历史看,韩国文化主要受儒家、日本、美国三方面的影响。自古代起,特别是从1392年的李氏王朝到1910年被日本侵占前的长达500多年的历史中,儒家思想一直作为韩国的主流哲学思想,这种影响根深蒂固,已经升华为韩国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1910年到1945年间,韩国作为日本的殖民地又受到日本文化的控制。从1945年到1965年间,韩国开始系统地研究美国,美国的影响超过了日本。1965年后,韩日关系正常化,美日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韩国。这三种不同的文化交织融合,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文化促进了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韩国经济的发展。
一、霍夫斯坦德文化分析模型
荷兰学者霍夫斯坦德(Geert HofStede)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描述民族文化差异的指标,即民族文化五维度: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主要反映了在一种文化中人们在个人与集体关系方面所持有的价值观,个人主义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把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看成是功利性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松散;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人们忠诚于所在的组织,并多从道德方面来解释他们与组织的关系。
2.权力距离。指人们对财富与不平等的情况所能接受的程度,在企业当中可以理解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
3.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即社会上属于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在一种男性取向程度高的文化中,男性主义更推崇传统的男性主义的价值观,如统治地位、权力、能力、财富等。
4.不确定性规避。即人们对不确定的和模糊的态势所感到的威胁程度,以及对事物特别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所持的态度。
5.时间性。指人们对时间的基本取向,分为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见下页图表)
二、韩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启示
韩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包括五个方面:
1.集体主义,又不失个性。韩国企业激励每一个员工成为集体的一分子,特别强调自豪感和团结协作关系,激励全体员工发扬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同心同德地为企业做贡献。韩国企业的社训或经营思想大都体现了这一理念。例如LG集团的“和睦团结、开拓精神、研究开发”,起亚集团的“团结、诚实、创造”等,都是集体主义的体现。韩国企业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企业在强调集体主义时特别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重视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强调个人对集体的奉献。而韩国企业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是一种手段,一种追求整体卓越的手段,即通过全体一致的追求来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尽管“人和”的儒家文化对韩国影响根深蒂固,但由于受美国个人主义影响,韩国的企业文化又表现出崇尚竞争,重视发挥个人能力。在韩国企业,对员工晋升,业绩、人品、工作态度、专长等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如,三星集团的用人原则是“能力第一主义”,而鲜京集团则明确提出“以人为主,以能力为主”,鼓励竞争。
2.高权力距离,人情软化差距。韩国企业的家族化以及所有权与管理权合一,造成韩国企业高度集权化,企业领导层享有巨大的权威,员工的参与程度低。但现阶段这种高度集权的决策方式是与韩国企业集团创业历史比较短、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经营环境变化快、家族式生产方式的发展特色相适应。为了弥补高度集权带来的不足,韩国企业在软性企业管理中“情治”做得很成功。[2]在韩国企业中,领导层享有权威地位的同时非常重视调和与和睦,尤其是在不同行政阶层间,非常重视与其下属的人际关系,尽力体谅下属的需求和感受。韩国文化不鼓励公开发表个人观点,然而韩国人喜欢在非正式场合各抒己见。非正式场合的接触被认为是上下级建立互相信任关系的重要手段。经理会不断创造出各种交往机会,如邀请其下属共进晚餐,下属也可以单独邀请经理去自己家中聊天。这种非正式沟通弥补了高度集权所产生的信息交流不畅、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不和谐关系等缺陷。
3.强男性主义,又不失女性主义传统。韩国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东亚儒家文化的一部分,具备了儒家文化的诸如“仁义”、“忠诚”、“谦让”、“中道”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现出女性主义传统。在企业中表现为通过内部的团结与和谐,实现共同的努力;避免极端的对立,用妥协的办法解决矛盾;采用集合形式的业务方式;重视非物质激励等女性主义特征。但同时由于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缘地理背景,韩国在进入近代以后,先后融合了佛教和基督教等外来文化,在思想领域实现了对儒家核心价值的改造与异化。正是这种东方的伦理与西方的文明相结合,加上面对外来入侵而建立的“应激——反应”模式、“恨”心理,使韩国人具有强烈的“自励”与“排它”的忧患与团结意识,成就强男性主义价值取向。[3]在企业中表现为军事机构的运作模式,特别强调组织纪律;高权威、高排序意识;超长时间、超大强度的狂热工作精神;工作责任优于家庭责任;崇拜能力、英雄,渴望成功;追求卓越,力争最好的“第一主义”原则,等等。
4.稳中求变的不确定性规避。首先,韩国企业用勤劳进取和勇于冒险来规避不确定。由于韩国自然资源的匮乏以及社会的动荡,从而使韩国人产生了一种生存危机心理。为了尽量减少这种生活的不确定,韩国人显得尤为勤奋。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韩国企业的员工每天工作10到12小时,比日本人还多。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勤勉的劳动意识成为韩国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但由于受美国文化的影响,韩国企业富有积极性和挑战性精神,大胆向新领域投资,冒险向海外进军,以变求稳。其次,利用派系规避不确定。员工利用血缘、地缘、学缘等派系关系求得自保,避免被淘汰。面对派系林立的现状,企业主通过控制派系之间的利害冲突,使派系之间公平竞争,达到更有利于企业稳定发展的目的。[4]再次,培养家庭共同体意识规避不确定。韩国企业尽力给予员工安定的工作关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例如,众多的优秀企业都制定了诸如“对员工采取家庭成员式待遇”、“通过提供经营情报诱导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终生员工”等一系列制度,积极培育劳资共同体意识与劳资和解气氛,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在稳定的劳资关系中同步顺利进行。
5.长短结合的长期导向型。首先,韩国企业是融合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良结合体,企业不仅重视股东短期收益,还重视与客户、环境的协调发展,更注重以社会责任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韩国企业家既具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又能着眼于中短期的变化。如SK集团的领导层高瞻远瞩,以展望十几年以后的眼光探寻新的产业,同时又秉承“在前进中寻找变化,在变化中寻求发展”的理念,强调短期适应性,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再次,企业重视员工的短期培训与长期开发。不少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培训中心,规定每个员工最少接受系统正规培训的时间。有的企业还出资将有潜质的员工送到国内外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下一代经理。例如,作为韩国企业界第一巨头的三星集团,首创了韩国企业界独立班员工培训院校进行正规化教育的先例。为了使员工的素质达到和保持在高水平上,每年投资1亿多美元让员工脱产学习,每个雇员在三星自己的学校里平均每年得到约16天的培训。[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韩国企业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儒学为体,西学为用”。韩国企业文化将西方企业文化特别是美国企业文化的精华与积极合理的儒家思想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在这方面,韩国企业文化很值得我们借鉴。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企业也应重视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应更注重“软”环境的适应和中外文化的相互融合,扬长避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中国企业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霍夫斯坦德.跨越合作的障碍——多元文化与管理[M].科学出版社,1996.
[2]赵芳.韩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权威和温情兼备[J].中外企业文化,2003,(12).
[3]马菊萍,陈丽珍.解读韩国企业文化[J].中外企业文化,2005,(6).
[4]吴判童,刘海建.韩国企业文化及其特征评价[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7).
[5]春香.韩国企业文化得失谈[J].管理与财富,2004,(11).
责任编辑宫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