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思辨一直是中小学德育课堂的重要环节。《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许多章节和板块新设置了“辨析栏”,多元化设计了辨析题。教学中充分激活“辨析栏”的思辨的价值,引导学生在对比想象中深化道德认知,在回望反思中学会明辨是非,在换位思考中涵养道德情感,在两难辨析中领悟道德意义,在思维拓展中明辨道德行为,并自觉进行良好的道德实践,实现儿童道德的自主建构,促进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
【关键词】道德思辨;儿童道德的自主建构;知行统一
道德思辨一直是中小学德育课堂的重要环节,但在现实生活中,情理与规则的冲突,教材与现实的反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错位等,往往使道德教育收效甚微。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专家已关注并重视到这一焦点,这套教材跟之前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相比有了更大的突破,教材的许多板块中新增了“辨析栏”,多元化设计了辨析题,旨在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促进学生道德内化,进而实现儿童道德的自主建构,促进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
如何有效激活这一资源,提升道德教育的实际价值呢?
一、在“有”与“无”的对比想象中,加深道德认识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可爱活泼,想象丰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采用对比想象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想象的情景中去感受,在“有”与“无”的比较中往往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例如,一位老师在教《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这些是大家的”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公物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充分感受公物的作用,他让学生在教室中找一找身边的公物朋友,并且说说它给“我”带来的便利。之后设计了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身边没有这些公物朋友,可能会怎么样?”学生在之前交流公物带来的便利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纷纷有话可说:“没有了黑板,老师就不能把知识写在上面,就影响我们学习知识。”“没有了电灯,每天早晚或阴天时,教室里就会很暗,我们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影响我们学习。”“没有了饮水机,上完了体育课,我们渴了就没法喝水,影响我们的身体。”……在这样的对比想象中,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教室中这些看似普通的公物,原来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是多么的重要,从而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在“过去”与“现在”的回望反思中,学会明辨是非
儿童在以往的学习、交往和生活中有了丰富的经历,从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资源,引领儿童“去打开生活这部大书”,以儿童真实的生活为起点组织教学。
“回望反思”是道德教育中引导学生向生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1]。而在以往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中,提倡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课堂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探寻道德意义。激活利用已有的生活作为课程资源,使之与课程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對学习主题的时候,感觉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而乐于分析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有限,我们必须基于儿童过往生活,打通道德建构的通道,其有效的方式就是回望反思。例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9课“玩得真开心”中“这样玩好吗”的环节,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活儿童的生活经验。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放学回家,你是怎样玩的?玩的过程中出现什么情况?是否出现了和教材图中相似的行为,结果怎样?” 等等,学生交流比较就会发现,每个人在家中玩的方式和玩的过程都会有差异,这就产生了辨析的需求和愿望,到底怎样玩才开心呢?由此,教师结合教材插图,拓展学生对不正确的玩耍现象进行讨论辨析,反思自己的行为,明晰玩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明确怎样玩才是安全的,有意义的,快乐的,健康的,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的行为。
教学中,充分激活儿童过往生活经验,在回望和反思中明辨是非,不仅会做出正确判断,更会知晓判断之所以然,从而提炼生活智慧[2],指导并丰满儿童当下的生活。
三、在“我”与“他”的换位思考中,涵养道德情感
所谓换位思考,是指站在对方角度看待和考虑问题,为他人着想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维形式。换位思考不仅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和宽容,而且可以帮助人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状态。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发展阶段[3],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互换,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在客体的立场去体会,加强换位意识,涵养道德情感。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二年级上册“这些是大家的”中“我和公物的故事”一环节时,出示了“干净整洁的桌椅”和“肮脏被损坏的桌椅”的图片和问题:“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呢?”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桌椅,想象扮演,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张桌椅,会对小朋友们说些什么,以此来代替桌椅诉说心声。然后又抛出话题:“如果大家都是小桌椅,希望有怎样的主人呢?希望主人怎么做?”在富有童趣的换位情境中,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与扮演,进行讨论和交流,最终得到一致的观点——希望公物得到大家的爱护。“你们在我身上乱涂乱画时,我会疼”这样的想象话语,加深了学生对公物保护的意识,激发起学生爱护公物的道德情感,从而更友好地对待身边的公物。
四、在“帮”与“不帮”的两难辨析中,领悟道德意义
“道德两难问题”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运用与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方法[4],也是促进人的道德认知真正形成与深入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设置了许多有德育价值的道德两难问题。教师要把握两难问题的核心,引导儿童在两难中意识到生活现实的复杂多样,道德认知的丰富多元,促进学生深度参与道德学习,发展批判性思维,真正领悟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本义。
如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的好朋友”,教材设置了两个帮助学生体会“获得真正的友谊”的做法的情景题(其二如下图)。 情景二
时间:数学课
【关键词】道德思辨;儿童道德的自主建构;知行统一
道德思辨一直是中小学德育课堂的重要环节,但在现实生活中,情理与规则的冲突,教材与现实的反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错位等,往往使道德教育收效甚微。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专家已关注并重视到这一焦点,这套教材跟之前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相比有了更大的突破,教材的许多板块中新增了“辨析栏”,多元化设计了辨析题,旨在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促进学生道德内化,进而实现儿童道德的自主建构,促进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
如何有效激活这一资源,提升道德教育的实际价值呢?
一、在“有”与“无”的对比想象中,加深道德认识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可爱活泼,想象丰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采用对比想象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想象的情景中去感受,在“有”与“无”的比较中往往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例如,一位老师在教《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这些是大家的”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公物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充分感受公物的作用,他让学生在教室中找一找身边的公物朋友,并且说说它给“我”带来的便利。之后设计了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身边没有这些公物朋友,可能会怎么样?”学生在之前交流公物带来的便利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纷纷有话可说:“没有了黑板,老师就不能把知识写在上面,就影响我们学习知识。”“没有了电灯,每天早晚或阴天时,教室里就会很暗,我们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影响我们学习。”“没有了饮水机,上完了体育课,我们渴了就没法喝水,影响我们的身体。”……在这样的对比想象中,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教室中这些看似普通的公物,原来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是多么的重要,从而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在“过去”与“现在”的回望反思中,学会明辨是非
儿童在以往的学习、交往和生活中有了丰富的经历,从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资源,引领儿童“去打开生活这部大书”,以儿童真实的生活为起点组织教学。
“回望反思”是道德教育中引导学生向生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1]。而在以往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中,提倡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课堂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探寻道德意义。激活利用已有的生活作为课程资源,使之与课程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對学习主题的时候,感觉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而乐于分析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有限,我们必须基于儿童过往生活,打通道德建构的通道,其有效的方式就是回望反思。例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9课“玩得真开心”中“这样玩好吗”的环节,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活儿童的生活经验。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放学回家,你是怎样玩的?玩的过程中出现什么情况?是否出现了和教材图中相似的行为,结果怎样?” 等等,学生交流比较就会发现,每个人在家中玩的方式和玩的过程都会有差异,这就产生了辨析的需求和愿望,到底怎样玩才开心呢?由此,教师结合教材插图,拓展学生对不正确的玩耍现象进行讨论辨析,反思自己的行为,明晰玩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明确怎样玩才是安全的,有意义的,快乐的,健康的,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的行为。
教学中,充分激活儿童过往生活经验,在回望和反思中明辨是非,不仅会做出正确判断,更会知晓判断之所以然,从而提炼生活智慧[2],指导并丰满儿童当下的生活。
三、在“我”与“他”的换位思考中,涵养道德情感
所谓换位思考,是指站在对方角度看待和考虑问题,为他人着想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维形式。换位思考不仅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和宽容,而且可以帮助人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状态。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发展阶段[3],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互换,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在客体的立场去体会,加强换位意识,涵养道德情感。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二年级上册“这些是大家的”中“我和公物的故事”一环节时,出示了“干净整洁的桌椅”和“肮脏被损坏的桌椅”的图片和问题:“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呢?”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桌椅,想象扮演,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张桌椅,会对小朋友们说些什么,以此来代替桌椅诉说心声。然后又抛出话题:“如果大家都是小桌椅,希望有怎样的主人呢?希望主人怎么做?”在富有童趣的换位情境中,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与扮演,进行讨论和交流,最终得到一致的观点——希望公物得到大家的爱护。“你们在我身上乱涂乱画时,我会疼”这样的想象话语,加深了学生对公物保护的意识,激发起学生爱护公物的道德情感,从而更友好地对待身边的公物。
四、在“帮”与“不帮”的两难辨析中,领悟道德意义
“道德两难问题”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运用与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方法[4],也是促进人的道德认知真正形成与深入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设置了许多有德育价值的道德两难问题。教师要把握两难问题的核心,引导儿童在两难中意识到生活现实的复杂多样,道德认知的丰富多元,促进学生深度参与道德学习,发展批判性思维,真正领悟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本义。
如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的好朋友”,教材设置了两个帮助学生体会“获得真正的友谊”的做法的情景题(其二如下图)。 情景二
时间: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