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诗人富而谋国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py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史公曰:孔子的所谓“间”者,其吕于乎?那么,吕子是怎样的奸佞之人呢?
   吕不韦是一个谜一样的传奇人物,他经商成巨富大贾,从政成显赫的丞相,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商人从政而业绩卓著者。他经过商,摄过政,打过仗,编过书,是秦完成最后统一的大功巨。
   善投机,会取巧,最懂生意经。深谙商业与政治的关系,这是他致“富”的秘决。不懂吕不韦就不懂中国商人。
   秦始皇第一个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在完成最后的统一大业中.吕不韦的历史地位与功绩是不可忽视的。
   吕不韦约生于公元前290年至280年(赵惠文王九年—十九年)之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他的家世无史可考。成年后的吕不韦奔走于各国做生意,后来经商到了韩国,成为“家累干金”的“阳翟(今河南禹县)大贾人”。
  公元前265年,即秦昭王四十二年,吕不韦到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遇见了做为赵国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秦昭王的孙子,异人的生母夏姬不受宠爱,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又排行居中,倍受冷遇,被送往赵国当人质。身处异国,处境自然很危险,秦国又多次进攻赵国,所以,赵国对异人很冷淡,异人的生活极其拮据。吕不韦见而“怜之”,并以生意人的眼光看待异人,认为“此奇货可居”,决定用金钱帮助异人谋取王位继承人的资格。为此,吕不韦曾回家和父亲商议,他问父亲“耕田能获几倍利?’父亲回答说:“能获十倍利。”又问“经营珠玉又能赢几倍的利?”回答说:“能嬴百倍的利。”再问“帮助立一个一国之主,能赢几倍利?”父亲说:“能赢无数的利。”吕不韦因而得出结论,“现在努力耕田,不见得能吃饱穿暖,而帮助立一个国君,得到的益处,则可以传之后世,这种有大利可图的好事,值得去做。”从此,吕不韦弃商从政,由商界进入政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吕不韦先去拜访异人,声称能叫异人飞黄腾达,异人不信。目不韦便说:“你不知道,只有使你先发达了,我才能发达。”吕不韦分析情况,认为“安国君宠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适嗣者,独华阳夫人”。可异人长期客居在外,关系疏远,且境况不好,没有能力孝敬长辈和结交宾客。于是,吕不韦拿出“干金”,送异人“五百金”,让他结交天下诸侯宾客,另“五百金”购买“奇物玩好”,准备西游秦国,活动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吕不韦首先走华阳夫人姐姐的门路,通过其姐“以物献华阳夫人”,并说异人如何贤明,“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华阳夫人听了心中“大喜”,对异人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其姐便进一步劝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继承人。她说:“女人得宠靠的是姣美的容貌,可是容颜易老,一旦年老色衰便会失宠。要想永保受宠的地位,最好的办法是乘受宠时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可是你没有亲生儿子,应该及早在众公子中选一位合意的。如今异人贤德有加,而他的地位又不突出,他的母亲也不受宠,如果你立他为太子,他会终生感谢你,你的地位也就保住了。”吕不韦的多次游说与贿买获得成功,华阳夫人被说动了,安国君终于同意,“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适嗣。”确立异人为王位继承人。在赵时,吕不韦宠爱的一个美貌的歌舞姬,异人十分爱慕,吕不韦就把她送给了异人。不久美姬便生下一子,取名政,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公元前255年,异人与吕不韦由赵归秦,吕不韦让异人穿楚服去进见华阳夫人,因华阳夫人原籍楚国。果然,华阳夫人非常高兴,当场叫异人改名为子楚。
   公元前250年,安国君即位为秦孝文王,子楚为太子。但安国君登上宝座三天就去世了,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吕不韦任相邦(宰相),封“文信侯”,自此开始,泰国的军政大权开始掌握在吕不韦的手中。然而,子楚即位后三年又死了,年仅十三岁的太子政(即赢政,秦始皇)继位,吕不韦再次出任相邦,号称“仲父”,辅孤理政,稳定了秦国政局。
   此时的泰国经几代人努力,已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由秦来完成统一已是大势所趋。吕不韦任相邦后,仍然坚持用兼并战争来实现统一,并在军事理论上给以论述。他主编的《吕氏春秋》指出兼并战争的不可避免,强调秦国发兵是“讨暴安良”的义兵,阐述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随敌情变化制定战略战术等。但当时的六国还有力量同秦国抗衡。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元年,东周君纠集各诸侯国发动了进攻,“东周君与诸侯伐秦,王使相国帅师讨灭之。周既不祀,周比亡”。吕不韦亲自率兵击退这次进攻,攻灭了东周、“尽入其国”,“东西周皆入秦,周既不礼。”从此,东周君灭亡了,这不仅是东周最后一个属国的灭亡,也使秦取得了河南(今河南洛阳)等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而重要的是结束了延续八百年的天下共主的所谓正统的最后统治,秦一统天下的合法地位得以确立。
   接着,吕不韦又积极进攻,一鼓作气,派蒙骜东伐韩,取得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秦的边界逼近魏的大梁(今河南开封),建立了三川郡(黄河、洛水、伊水之间),中原的心脏地区从此为秦所占有。公元前249年至248年,秦完全占有了韩、魏上党郡(今山西东南部),并北向攻赵,设置了太原郡。至此秦占有了太行山以西地区,进出太行山的要道控制在秦的手中。
   公元前244年,吕不韦代理朝政后,并不满足已取得的胜利,又派蒙骜攻韩,取得十三城。次年又攻魏取二城。第三年兵分三路向魏进攻,共取得二十城,设置东郡。魏都大梁已处在秦的三面包围之中。公元前241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秦国又一次打败了五国合纵攻秦。公元前238年,秦又攻取了魏的垣、蒲阳,这样便扩大了东郡,使东郡从三川郡以东,沿黄河南岸向东边伸展,横插在赵、魏、齐三国之间。从此、秦的领土就和齐相接,这就截断了赵与韩、魏两国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秦分割三晋,可以各个击破的有利形势,为最后灭掉韩、赵、燕、楚、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兼并战争的节节胜利,沉重地打击了东方六国,它们再也没有力量来阻挡秦统一了,作为即将统一中国的秦国的相邦吕不韦,必然要研究思考完成统一的军政策略,以及如何统治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问题c因此吕不韦组织人力,集中宾客三干人,令其著书立说,于公元前239年,编写成《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以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故而《吕氏春秋》被人称为“杂家”。但它庞而不杂,融汇儒、道、墨、法、兵、农、名等诸子各家学说,有取有合,兼容并包,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思想体系,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学说。
  随着战国末年各学派逐渐统一的历史趋势的出现,吕不韦主张博采众长.“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即不拘一家取长补短,突破各学派排斥异说、定于一尊的做法、建立一种新的统一的思想体系。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吕氏春秋》承继了儒家“德政”和“重民”的思想,摒弃了儒家一些不切实际的空谈;批判墨家的“非攻”,“救守”,却赞同墨家“尊师”,“节葬”的主张;吸收法家的“变法”、“耕战”、但反对法家一味地强调“严刑峻法”。由此看来,《吕氏春秋》对各家学派的取舍,是以如何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为标准的。虽然《吕氏春秋》融合百家有缝缀痕迹,前后矛盾,重复,但这种建立思想体系的方法却包含有科学、合理的因素,也给入以启示。
   吕不韦在政治上主张结束分裂,谋求建立以天子为首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吕氏春秋》认为战国之所以成为一个“乱世”.是由于“诈术并行,攻战不休”的分裂割据局面造成的。为此,提出“一则治,两则乱”的观点,把国家的统一还是分裂同社会的治乱安危联系在一起。这样,《吕氏春秋》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最要紧的是拥立“新天子”,重建以天子为首的统一王权,以结束分裂割据的状况。而为了政令的统一,吕不韦还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制,即所谓“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执一”就是中央集权制。如何实现中央集权制,吕不韦认为必须建立一套新的统一的封建等级制度,即“正名分”并把这当作是控制臣下的手段和方法。在施政方针上,吕不韦倾向于“德治”,辅以法治。他把行德、义放在首位,否定法家的单纯强调刑罚。这实际上就是软硬兼施,政治说教与暴力镇压相结合的统治方法。对法家所提倡的君主必须有“权势”,懂“君术”’他表示赞同,但《吕氏春秋》却说:“大圣无事而千官司尽能”,劝君主“清静无为”,不必事事躬亲,让臣子去竭诚尽力。这种看似矛盾,既强调君主集权,又力劝君主无为的虚君实臣的主张,实际上正反映了当时秦国政治生活的矛盾,两者的统一也说明,是吕不韦现实中的政治需要,当然,后来事情的发展走向了他愿望的反面,这是他所始料不及的。
  公元前237年,吕不韦被秦王政宣布与一起宫廷政变有牵连,而下令免相,出居封地河南(今河南洛阳),第二年又下令把吕不韦流放蜀地。不久,吕不韦在流放途中“饮鸩(毒酒)而死”。
   吕不韦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出身商人而成为政治家、思想家的一代奇人,他两任相邦,积极推进统一全国的事业。“秦灭六国,盖始于魏冉,而成于吕不韦、李斯。”这个评价是中肯的,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秦始皇的统一中国与吕不韦的功业是有密切联系的、同时,为了给秦的统一事业作舆论准备,他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创立了新的统一学说,在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增添了新的内容。虽然作为商人的吕不韦迈上政治舞台后,不免贪求利益和权势,但他对秦的统一事业是有突出贡献的,他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其他文献
何为“SD问题卡”?外行人自然是说不清楚的,消费者也只是知道这东西老会给自己添乱子,经销商的售后服务也解决不了,技术产品开发生产企业一会半会也说不清楚,既然台湾电子时报已经以《三星MLC又惹风波控制芯晶片厂忙翻天支援63纳米制程不易客户产品受延误引爆求偿问题》为题报道了“SD问题卡”,引起众多媒体的热情追踪,那就只能说明问题是确实存在的。至于台湾电子时报又在十多天后出来辟谣,说“绝无瑕疵流入大陆”
期刊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书是我最爱的一本中国历史书,这本书说明了一个不守礼的皇帝如何地失去了知识分子集团以及政治精英的人心,以致最后政治上“打结”了,任何政令都无法推动,政府变成“停摆”状态。明朝经过张居正的中兴,一度恢复了元气,但经过这一波折,逐步走上最后的败亡。黄仁宇在书的副标题上称这一年为“不显著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没有大的天灾人祸,也没有黄巢、安禄山之类的叛变,更没有强大异族的兴起或入侵,
期刊
此次由控制芯片问题引发的质量事件,在欧美市场已经引发了大范围的退货求偿风潮。为了转嫁风险和快速抛售大量有质量问题的SD存储卡库存,亚洲市场(主要是中国、印度和其他东南亚市场)成了主要的抛货对象。其中,由于产品份额原因,金士顿(Kingston)的不良品多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当然,随后威刚、创见和金士顿都出来“撇责”,都声称自己的产品没问题。这是一个逻辑上的问题,就好象发了洪水,但是地方干部说没发
期刊
人物特写   朱树豪博士,现任香港骏豪集团主席、国普集团主席及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多伦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香港太平绅士。朱树豪博士自1992年开始,先后投资逾30多亿港元,在深圳市和东莞市交界的观澜镇和塘厦镇投资兴建世界规模最大的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及体育产业休闲园区,被誉为“中国体育产业第一人”。     高尔夫界传奇人物     在内地改革开放后,朱树豪是香港第一批到内地投资的实业
期刊
台湾的报纸披露当地一些SD卡出现了质量问题,很快,这家报纸又辟谣说问题得到解决,绝无瑕疵产品流入大陆。于是有人质疑,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可能做好善后处理,大概是隐射厂家花钱用假消息“摆平”报纸和消费者。  这个事情本身我并不清楚,更谈不上调查。按照一些政治家和学者的意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是不宜随便发表看法的;但按照另一些政治家和学者的意见,发言权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力,与调查与否无关,所以我
期刊
“SD问题卡”事件步步升温,而事件中各方的表现不能不让消费者疑窦丛生:相关厂商和媒体,到底谁的话可信?对于他们前后矛盾的说辞,我们又该相信哪一次的说法?众所周知,消费者对产品瑕疵的一贯心理都是“疑罪从有”,不仅宁可信其有,而且很容易出现多米诺牌效应:同类产品是不是全有问题?以往的产品是不是也有问题?相关的上下游产品会不会也有问题?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极易导致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而面对事件可能导致
期刊
某公司退货给擎泰,擎泰把货摔到大陆市场,引发大降价,这批问题SD卡大约价值4000万台币。这是中国商人杂志几经周折,从台湾一家控制芯片厂商处了解到的消息。据这家控制芯片在大陆的工作人员讲,这在台湾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  中国商人杂志注意到,在千万颗问题SD卡抛售事件被曝光后,由于群联和亮发已经在台湾电子时报的首次报道中被排除在外,可以隔岸观火,剩下的就是慧荣及其下游厂商一直在竭力辩白自己。而擎泰,
期刊
“千万颗问题SD卡抛售”风波中,各家SD厂商纷纷发扬“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的光荣传统,用自己“高贵出身”的表述来说明自己的“纯正、优良”,“猜测”对手在“恶性竞争”或者“陷害”自己。中国有一句俗话:狗咬狗(现在都是宠物),个个都是一嘴毛。一场游戏般的诉说与义正严词之后,严重的SD卡“质量门”事件逐渐演变为“娱乐门”。这个时代是个大众娱乐时代,什么样的题材都可以“恶搞”成快感迭起的“娱乐事件”。笔
期刊
问:何经华跳槽到了用友的老对手金蝶阵营,你对此有何看法?  高燃:其实,这种跳槽在西方极为普遍。既然,企业留不住我,那自有我去的地方,有我的用武之地。所以,我去哪里、下一站是何方,与谁合作共事,那是我的事情,你管不着,也无权过问,只要我不出卖公司的机密就行,一切都以法律为准绳,这一点,与国内有较大的不同。    问:在跳槽者的心目中,你觉得薪酬应该会排在第几位要素?  高燃:这个问题至少应该排在第
期刊
(不完全)    39克的吉百利牌朱古力蛋加拿大吉百利公司    起因:在制作过程中食品塑料模具破裂,碎片卷入生产线,造成消费者食用时口腔被划伤,故禁止进口该公司生产的规格为39克的吉百利牌朱古力蛋。  处置手段:加拿大全国范围召回,中国禁止进口。   连接:http://cate.inhe.net/disp.aspnewsid=543&id=6    问题巧克力美国糖果制造商好时公司   起因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