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蓝光辅助茵栀黄治疗和单纯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某院儿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患者108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给予单纯蓝光治疗、治疗组(54例)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表明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72h血清总胆红素(TBIL)下降值、胆红素降至正常的天数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光疗加茵栀黄联合疗法对于高胆红素血症有明显疗效,值得应用。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茵栀黄;光疗;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06-0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名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1]。若不及时救治,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形成胆红素脑病,造成后遗症,应及早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光疗为主。药物治疗中最常用为茵栀黄口服液。茵栀黄通过诱导肝酶系统增强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产生退黄作用。其给药方便、安全性高,是新生儿黄疸的首选制剂。其中茵陈、栀子、大黄为清热利湿退黄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可以增加胆汁分泌;利尿及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同时减少胆红素。本文对出现黄疸的患儿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儿科2010年3月一2012年3月出生的108位新生儿,其中男57位,女51位。胎龄37—42w,平均39±1.1w。体重2.36kg-4.21kg。
1.2 材料
蓝光箱由宁波戴维医疗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YHZ;茵栀黄由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为茵栀黄口服液,每支10ml。
1.3 方法
使用新生儿皮测胆仪测定皮肤黄度,同时监测胆红素水平。确诊为新生儿黄疸后,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蓝光治疗组和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两组新生儿胎龄、性别、喂养方式、体重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茵栀黄联合蓝光组将患儿放入治疗箱,黑布遮住双眼及会阴处,温度保持30?C一32?C之间,光疗每日8-12h,,单面照射管距新生儿35cm,使各部位照射均匀。同时给予茵栀黄口服液3ml,3次/日。普通治疗组使用蓝光治疗(方法同上)。
1.4 诊断标准
(1)出生后出现黄疸时间<24h;(2)血清总胆红素(TBIL)>205umol/L或每日上升>85.5umol/L;(3)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34.2umo L/L;(4)黄疸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检测结果均由同一医生、统一仪器完成,数据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x±S),采用SPSS l0.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样本均数t检验,大样本采用U检验。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总胆红素值(TBIL)无差异,治疗组72h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降至正常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3 讨论
茵栀黄作为传统的退黄利胆纯中药制剂,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茵栀黄通过诱导肝酶系统增强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产生退黄作用。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且由同一型号蓝光箱测量血清胆红素值。治疗组茵栀黄与蓝光联合,对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蓝光,说明口服茵栀黄能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且经济,安全,方便,有效。茵栀黄中的茵陈、栀子、黄芩等能够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促进胆红素的代谢与排泄,减少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
新生儿黄疸在早期进行蓝光治疗,效果好,操作安全。蓝光治疗的治疗原理就是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胆红素的吸收光带是450~460nm,波长时光分解作用最强,而蓝光波长恰好在425~475nm之间,是人工照射的最好光源[2]。连续或间断照射蓝光,可以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改善黄疸的症状。茵栀黄与光疗两者同时使用,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提高治疗效果,可以被广大患儿家长及医生接受,临床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4-115
[2] 唐新玉丁雄.蓝光辅助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钠防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4):111
作者简介:
李琴(1982年4月)、女,籍贯(湖南武冈)、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讲师。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茵栀黄;光疗;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06-0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名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1]。若不及时救治,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形成胆红素脑病,造成后遗症,应及早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光疗为主。药物治疗中最常用为茵栀黄口服液。茵栀黄通过诱导肝酶系统增强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产生退黄作用。其给药方便、安全性高,是新生儿黄疸的首选制剂。其中茵陈、栀子、大黄为清热利湿退黄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可以增加胆汁分泌;利尿及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同时减少胆红素。本文对出现黄疸的患儿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儿科2010年3月一2012年3月出生的108位新生儿,其中男57位,女51位。胎龄37—42w,平均39±1.1w。体重2.36kg-4.21kg。
1.2 材料
蓝光箱由宁波戴维医疗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YHZ;茵栀黄由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为茵栀黄口服液,每支10ml。
1.3 方法
使用新生儿皮测胆仪测定皮肤黄度,同时监测胆红素水平。确诊为新生儿黄疸后,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蓝光治疗组和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两组新生儿胎龄、性别、喂养方式、体重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茵栀黄联合蓝光组将患儿放入治疗箱,黑布遮住双眼及会阴处,温度保持30?C一32?C之间,光疗每日8-12h,,单面照射管距新生儿35cm,使各部位照射均匀。同时给予茵栀黄口服液3ml,3次/日。普通治疗组使用蓝光治疗(方法同上)。
1.4 诊断标准
(1)出生后出现黄疸时间<24h;(2)血清总胆红素(TBIL)>205umol/L或每日上升>85.5umol/L;(3)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34.2umo L/L;(4)黄疸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检测结果均由同一医生、统一仪器完成,数据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x±S),采用SPSS l0.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样本均数t检验,大样本采用U检验。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总胆红素值(TBIL)无差异,治疗组72h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降至正常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3 讨论
茵栀黄作为传统的退黄利胆纯中药制剂,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茵栀黄通过诱导肝酶系统增强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产生退黄作用。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且由同一型号蓝光箱测量血清胆红素值。治疗组茵栀黄与蓝光联合,对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蓝光,说明口服茵栀黄能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且经济,安全,方便,有效。茵栀黄中的茵陈、栀子、黄芩等能够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促进胆红素的代谢与排泄,减少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
新生儿黄疸在早期进行蓝光治疗,效果好,操作安全。蓝光治疗的治疗原理就是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胆红素的吸收光带是450~460nm,波长时光分解作用最强,而蓝光波长恰好在425~475nm之间,是人工照射的最好光源[2]。连续或间断照射蓝光,可以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改善黄疸的症状。茵栀黄与光疗两者同时使用,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提高治疗效果,可以被广大患儿家长及医生接受,临床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4-115
[2] 唐新玉丁雄.蓝光辅助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钠防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4):111
作者简介:
李琴(1982年4月)、女,籍贯(湖南武冈)、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