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长找座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发了教育者的反思。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出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找座位;数学的情感;数学的交流能力;“用数学”的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9-0052-02
这是新学期的第2周,下午放学接孩子回家。她说:“周五要开家长会,家长必须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座位上放着孩子的语文、数学作业本,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我在师范学校工作,时值新课改,对课改理念,小学数学新教材有些了解,知道孩子上周刚学过第一单元《位置》(课标人教版一下)。该单元的第三课时讲的是 “能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某人(物)所在的具体位置”。虽然这部分内容已经学过了,但我觉得趁开家长会让孩子准确描述出她所在的位置,不仅可以了解她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通过交流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用途,增强其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于是,我详细询问了孩子的座位情况,孩子也由原来粗略模糊的描述转为具体细致的描述——第9排第8个,也就是最后面靠墙角的那个位置。
周五下午,我到教室时已有十多名家长坐好了。和老师打过招呼,就径直朝孩子的座位走去。孩子说的没错,是第9排第8个,也正是最靠墙角的那个位置。正想翻看孩子的作业本,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映入我的眼帘。随后而来的家长很少有像我这样顺利找到座位的。不是这儿瞅瞅,就是那儿看看,或者一排排一列列地扫视作业本上的名字,然后才确定位置坐下。哪怕只剩下两个座位,家长也会看看这个或那个是不是才坐下来。
班上有七十多个孩子,除去我之前的十多名家长,后来的这五十多位竟有绝大部分都在“乱找”座位。我很奇怪:是孩子没告诉家长必须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还是没说清楚?而家长是没问孩子坐在哪儿,还是就没意识到要问清楚孩子坐在哪儿?抑或有别的原因?
会后,我带着这些疑惑咨询了几位家长,有的说孩子没说自己坐在哪儿,有的说孩子也说了,好像也没说清楚,自己也没在意、没多问,反正可以看作业本上的名字。我又问孩子当时老师是咋说的。她说:“王老师说家长必须坐到自己孩子的座位上,只要告诉家长自己在第几组第几个(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座位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因为它涉及用什么标准确定‘组’及‘个’。 ‘组’定好了,‘个’也就确定了。我们习惯上用一横行或一竖行为一组,而实际生活中每个班级的分组情况不一样,孩子班上是以两竖行为一组的。另外,确定第一组第一个时,还涉及从哪边数起的问题。这些会不会给家长找座位带来思维上的混乱呢?)就行了,如果还找不到,就看作业本上的名字。”王老师是她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第几组第几个”是上周刚学过的数学内容,怎么找座位为何不由数学老师说呢?如果数学老师意识到这是一个用数学的资源,给孩子们布置一个实践作业:“周五要开家长会,比一比看谁能用咱们学过的‘位置知识’对爸爸妈妈说清楚自己的座位,不让他们坐错了,而且找得又快又准。”这样的作业会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有利于增强孩子亲近数学的情感
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三大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就是让其喜欢数学,亲近数学,而这些感受可以在运用数学的亲身经历中体验到。
乐于助人是小孩天生的优良品质。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帮助父母做事是孩子最开心、最具责任感、荣誉感的事。为了不让父母坐错位儿,避免父母闹笑话,孩子会竭力记得这个作业,做好这个作业。而当老师将此事由家长再反馈给孩子,当孩子知道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了父母时,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喜悦?孩子会不开心、不喜欢数学吗?
二、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数学交流能力
与他人交流是未来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所谓数学交流就是学生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运用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传递自己的思想和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理解和接受来自别人的见解和观点(《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4)。所以,数学交流包括两层含义:让别人理解自己以及能够理解别人。
交流是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重要措施,它有助于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数学活动中,思考和交流是交叉在一起的,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交流,学生首先面临向家长清晰而有信心地表达自己所坐位置的深入理解。而且,通过和父母交流、讨论,可以使孩子仔细倾听和思考他们的意见,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详细的检查、提炼和完善。
另外,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家校合作也是促进孩子成长的有效途径。一般说来,年幼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较弱,常常表达不清楚自己的观点。不少家长意识不到交流的重要性,或者能够意识到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如果数学教师敏锐地抓住这种资源,向孩子们布置一个“帮助”家长找座位的实践作业,再及时记录几例家长“乱找座位”的情形,并在班会上作为“如何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案例,与家长互动,帮助家长分析乱找座位的原因以及与孩子交流的策略,就会让家长切身感受到交流的重要性。这样的实例展示相当于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帮助孩子的机会,它比笼统地告诉家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家长要注意引导等等更有说服力,更能看得见,摸得着,也会使家长愿意、乐于和老师一起培养、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孩子“用数学”的意识
“学数学”、“用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身边,数学可以解决问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数学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看重的是让学生在这个充满疑问,有时连问题和答案都不确定的世界中学会求得生存的本领,能够把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会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是使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动机,了解数学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以往“用数学”的思想基本上是通过解答应用题来渗透的。应用题所带有的某些人为编制的特点,脱离现实生活的特征,不但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对数学尤其是“用数学”解决问题产生畏难心理,而且使他们体会不到数学的“真实”价值。如果教师将“帮助家长找座位”留作家庭作业,不正好体现数学的用处吗?还有,能不能向家长描绘出自己所坐的位置,描绘不出又会出现怎样的笑话等等,不正可以让孩子真切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吗?
过去评价孩子是否学会了数学知识,常常用做题来衡量。而这些显示在书本上、试卷上的题目是静态的。试想:孩子们只会做书本上的习题,会在书上找出某人(物)所处的位置,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对父母表达不清楚,这与传统教学所侧重的会做题,不会应用于实际又有何区别呢?我们常用“会”评价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这个“会”又是怎样的一种“会”呢?只会解书本上的习题算“会”吗?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了吗?新课程理念不正倡导我们除了“会”做书本上的习题,更要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生活中的很多小事看似平常,实则蕴涵着很深的思考价值。敏锐地捕捉一些现象,会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课改理念。
【责任编辑:高洁】
关键词:找座位;数学的情感;数学的交流能力;“用数学”的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9-0052-02
这是新学期的第2周,下午放学接孩子回家。她说:“周五要开家长会,家长必须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座位上放着孩子的语文、数学作业本,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我在师范学校工作,时值新课改,对课改理念,小学数学新教材有些了解,知道孩子上周刚学过第一单元《位置》(课标人教版一下)。该单元的第三课时讲的是 “能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某人(物)所在的具体位置”。虽然这部分内容已经学过了,但我觉得趁开家长会让孩子准确描述出她所在的位置,不仅可以了解她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通过交流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用途,增强其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于是,我详细询问了孩子的座位情况,孩子也由原来粗略模糊的描述转为具体细致的描述——第9排第8个,也就是最后面靠墙角的那个位置。
周五下午,我到教室时已有十多名家长坐好了。和老师打过招呼,就径直朝孩子的座位走去。孩子说的没错,是第9排第8个,也正是最靠墙角的那个位置。正想翻看孩子的作业本,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映入我的眼帘。随后而来的家长很少有像我这样顺利找到座位的。不是这儿瞅瞅,就是那儿看看,或者一排排一列列地扫视作业本上的名字,然后才确定位置坐下。哪怕只剩下两个座位,家长也会看看这个或那个是不是才坐下来。
班上有七十多个孩子,除去我之前的十多名家长,后来的这五十多位竟有绝大部分都在“乱找”座位。我很奇怪:是孩子没告诉家长必须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还是没说清楚?而家长是没问孩子坐在哪儿,还是就没意识到要问清楚孩子坐在哪儿?抑或有别的原因?
会后,我带着这些疑惑咨询了几位家长,有的说孩子没说自己坐在哪儿,有的说孩子也说了,好像也没说清楚,自己也没在意、没多问,反正可以看作业本上的名字。我又问孩子当时老师是咋说的。她说:“王老师说家长必须坐到自己孩子的座位上,只要告诉家长自己在第几组第几个(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座位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因为它涉及用什么标准确定‘组’及‘个’。 ‘组’定好了,‘个’也就确定了。我们习惯上用一横行或一竖行为一组,而实际生活中每个班级的分组情况不一样,孩子班上是以两竖行为一组的。另外,确定第一组第一个时,还涉及从哪边数起的问题。这些会不会给家长找座位带来思维上的混乱呢?)就行了,如果还找不到,就看作业本上的名字。”王老师是她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第几组第几个”是上周刚学过的数学内容,怎么找座位为何不由数学老师说呢?如果数学老师意识到这是一个用数学的资源,给孩子们布置一个实践作业:“周五要开家长会,比一比看谁能用咱们学过的‘位置知识’对爸爸妈妈说清楚自己的座位,不让他们坐错了,而且找得又快又准。”这样的作业会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有利于增强孩子亲近数学的情感
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三大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就是让其喜欢数学,亲近数学,而这些感受可以在运用数学的亲身经历中体验到。
乐于助人是小孩天生的优良品质。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帮助父母做事是孩子最开心、最具责任感、荣誉感的事。为了不让父母坐错位儿,避免父母闹笑话,孩子会竭力记得这个作业,做好这个作业。而当老师将此事由家长再反馈给孩子,当孩子知道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了父母时,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喜悦?孩子会不开心、不喜欢数学吗?
二、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数学交流能力
与他人交流是未来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所谓数学交流就是学生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运用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传递自己的思想和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理解和接受来自别人的见解和观点(《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4)。所以,数学交流包括两层含义:让别人理解自己以及能够理解别人。
交流是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重要措施,它有助于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数学活动中,思考和交流是交叉在一起的,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交流,学生首先面临向家长清晰而有信心地表达自己所坐位置的深入理解。而且,通过和父母交流、讨论,可以使孩子仔细倾听和思考他们的意见,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详细的检查、提炼和完善。
另外,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家校合作也是促进孩子成长的有效途径。一般说来,年幼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较弱,常常表达不清楚自己的观点。不少家长意识不到交流的重要性,或者能够意识到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如果数学教师敏锐地抓住这种资源,向孩子们布置一个“帮助”家长找座位的实践作业,再及时记录几例家长“乱找座位”的情形,并在班会上作为“如何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案例,与家长互动,帮助家长分析乱找座位的原因以及与孩子交流的策略,就会让家长切身感受到交流的重要性。这样的实例展示相当于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帮助孩子的机会,它比笼统地告诉家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家长要注意引导等等更有说服力,更能看得见,摸得着,也会使家长愿意、乐于和老师一起培养、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孩子“用数学”的意识
“学数学”、“用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身边,数学可以解决问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数学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看重的是让学生在这个充满疑问,有时连问题和答案都不确定的世界中学会求得生存的本领,能够把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会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是使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动机,了解数学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以往“用数学”的思想基本上是通过解答应用题来渗透的。应用题所带有的某些人为编制的特点,脱离现实生活的特征,不但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对数学尤其是“用数学”解决问题产生畏难心理,而且使他们体会不到数学的“真实”价值。如果教师将“帮助家长找座位”留作家庭作业,不正好体现数学的用处吗?还有,能不能向家长描绘出自己所坐的位置,描绘不出又会出现怎样的笑话等等,不正可以让孩子真切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吗?
过去评价孩子是否学会了数学知识,常常用做题来衡量。而这些显示在书本上、试卷上的题目是静态的。试想:孩子们只会做书本上的习题,会在书上找出某人(物)所处的位置,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对父母表达不清楚,这与传统教学所侧重的会做题,不会应用于实际又有何区别呢?我们常用“会”评价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这个“会”又是怎样的一种“会”呢?只会解书本上的习题算“会”吗?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了吗?新课程理念不正倡导我们除了“会”做书本上的习题,更要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生活中的很多小事看似平常,实则蕴涵着很深的思考价值。敏锐地捕捉一些现象,会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课改理念。
【责任编辑: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