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让孩子们早日进入阅读的状态,我探索“悦读”。于是,在一二年级,我重点从“起、承、转、合”四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起——起势创造读书氛围,实现“悦读”
读书,需要持之以恒。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见成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老师要鼓励学生读书,家长要支持学生读书。让学生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皆是书。我的实施办法有:
1、班级图书角
班级图书角中的图书大多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也有老师从学校图书室中借来的。孩子们读书有时就是图一时新鲜,这个新鲜感过了,书就往往被随处一丢,任它身上满是灰尘也无人问津。若是将孩子们家中的图书带到学校作为班级的“漂流图书”,让它在孩子们中间竞相传阅,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的价值。为了更好地管理、利用图书角,班里设有专人管理,负责借阅归还登记;每周全班通报学生的借阅量,表扬爱读书、爱护书的学生,激励读书少的学生,在班级里形成喜欢读书的氛围。
2、展间三分钟
一二年级的孩子最喜欢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培养阅读的兴趣便可以投其所好。利用每天晨间活动,让学生讲故事、背诗歌、玩脑筋急转弯游戏、猜谜语、交流读书心得或介绍好书等,这些都是以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基础。久而久之,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爱上阅读。
3、我和书交朋友
在班级的墙角开辟出一个“我和书交朋友”的栏目。每当学生读完一个故事,或是读完一本书后,在父母的帮助下记录下其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或是将自己的感受记在“采蜜本”中,便可以到“我和书交朋友”的栏目中爬格子。到学期末,给予爬得最高的10到20名学生奖励,这样学生读书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承——承接 由课内到课外,实现“悦读”
人教版教材围绕专题组织内容,在选文上有不少的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这为学生感受阅读乐趣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让阅读成为快乐的天地。
1、在读中感受乐趣
先请看《雨点儿》的教学片断:
1)师:过了不久,大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看,这是一片有花有草的地方,下了一场雨……(课件出示雨前到雨后的情景)
2)师:在没有花也没有草的沙漠上,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渐渐的,雨停了……(课件演示情景)看着图画,你能说说下雨后的美丽景象吗?
3)师:书本是怎么说的呢?
(学生自读课文)
师: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生:因为下雨后花草的心情很好,所以更漂亮了。
师: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会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呢?
生:因为花和草长出来要浇水。雨就是水。
4)师:谁愿意美美地朗读第五自然段?(一个学生读后)他读得怎样?你能自己找对手比赛读吗?一起加动作表演读一读。
5)师: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
6)这儿有一首好听的雨点儿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欣赏歌曲《小雨沙沙》)
师: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
在本段教学中,运用课件的动画效果,再现雨前雨后的情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用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了教师的讲解分析。在课堂上关键还在于朗读的指导,让学生美美地读、比赛读。在整个过程中既有朗读,又看图,交流时还加入自己的动作,充满了情趣。
2、在想象中感受乐趣
《泉水》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欢声,洒下一路爱心。作者凭借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拟人化的手法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文童里去,让学生感受到泉水的快乐,分享泉水的幸福。同时,泉水乐于助人的精神也如泉水般浸润了学生的心田。一位教师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流水的声音,配上富有乡村气息的柔美音乐和人们的欢声笑语,想象这水、这景、这人、这情,开启了学生的想象之源;
然后初读全文,认读生字,了解泉水流经之处,它的所见、所闻和泉水的语言及行为,感知想象之奇;
接着诵读课文,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品味泉水,同时又以说演作辅,体会想象之美;
再想象说话,承接作者的思路,进行口语交际,启动创新之门:
最后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激创新之情。
3、在表现自我中感受乐趣
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也愿意从小伙伴那里获得阅读的信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搭建交流和展示才能的舞台。在学完了《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我在班级里开展“小动物的尾巴真神奇”汇报活动。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找资料等渠道了解了很多小动物的尾巴的作用,知道了动物尾巴有不同的功能。
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的紧密结合,不仅扩展了孩子们的读书领域,也使他们感受了读书的乐趣。
三、转——转变 转变功利性的想法,实现“悦读”
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受到熏陶的过程,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总有一些家长和老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有意无意地限制孩子们的阅读自由。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以考试取得好成绩为目的去进行阅读。
据报道,有不少的高中毕业生高考结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教科书和习题书撕掉,有的甚至全部烧掉。“听着撕书时发出的吱吱声,感觉就特别爽,每撕一页,心中因为考试所产生的压力就减少一分。”有位学生这样说。他们有了一时的成绩,但是也种下了厌书的心理。这教育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对此,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的陈伟新总编表示了忧虑。他认为当下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功利阅读”的现象占主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相对较短,品种也不够丰富。有的家长一看孩子长时间读课外书,就怕影响学业,其实应该鼓励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增强课外阅读能力,快乐阅读是最为重要的。
四、合——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实现“悦读”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就提出了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便要求我们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应以阅读和写作为中心,阅读与写话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协同发展。
1、采蜜本
新课程重视积累。阅读给积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搜集到各种资料。包括:词语、句子、段落、还有一些小知识、小图片等。将这些妥善地保存起来。记在采蜜本中,将是一笔十分可观的写作财富.同时这有形的“财产”也给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和动力。
2、小练笔
小练笔就是让学生在本子中记录下自己读书后的一些想法、生活中的发现和感受,或对文童的补白和仿写等。
当然学生在“创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坚持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丰富积累,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我们低年级老师所追求的,也是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
一、起——起势创造读书氛围,实现“悦读”
读书,需要持之以恒。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见成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老师要鼓励学生读书,家长要支持学生读书。让学生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皆是书。我的实施办法有:
1、班级图书角
班级图书角中的图书大多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也有老师从学校图书室中借来的。孩子们读书有时就是图一时新鲜,这个新鲜感过了,书就往往被随处一丢,任它身上满是灰尘也无人问津。若是将孩子们家中的图书带到学校作为班级的“漂流图书”,让它在孩子们中间竞相传阅,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的价值。为了更好地管理、利用图书角,班里设有专人管理,负责借阅归还登记;每周全班通报学生的借阅量,表扬爱读书、爱护书的学生,激励读书少的学生,在班级里形成喜欢读书的氛围。
2、展间三分钟
一二年级的孩子最喜欢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培养阅读的兴趣便可以投其所好。利用每天晨间活动,让学生讲故事、背诗歌、玩脑筋急转弯游戏、猜谜语、交流读书心得或介绍好书等,这些都是以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基础。久而久之,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爱上阅读。
3、我和书交朋友
在班级的墙角开辟出一个“我和书交朋友”的栏目。每当学生读完一个故事,或是读完一本书后,在父母的帮助下记录下其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或是将自己的感受记在“采蜜本”中,便可以到“我和书交朋友”的栏目中爬格子。到学期末,给予爬得最高的10到20名学生奖励,这样学生读书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承——承接 由课内到课外,实现“悦读”
人教版教材围绕专题组织内容,在选文上有不少的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这为学生感受阅读乐趣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让阅读成为快乐的天地。
1、在读中感受乐趣
先请看《雨点儿》的教学片断:
1)师:过了不久,大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看,这是一片有花有草的地方,下了一场雨……(课件出示雨前到雨后的情景)
2)师:在没有花也没有草的沙漠上,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渐渐的,雨停了……(课件演示情景)看着图画,你能说说下雨后的美丽景象吗?
3)师:书本是怎么说的呢?
(学生自读课文)
师: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生:因为下雨后花草的心情很好,所以更漂亮了。
师: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会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呢?
生:因为花和草长出来要浇水。雨就是水。
4)师:谁愿意美美地朗读第五自然段?(一个学生读后)他读得怎样?你能自己找对手比赛读吗?一起加动作表演读一读。
5)师: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
6)这儿有一首好听的雨点儿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欣赏歌曲《小雨沙沙》)
师: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
在本段教学中,运用课件的动画效果,再现雨前雨后的情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用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了教师的讲解分析。在课堂上关键还在于朗读的指导,让学生美美地读、比赛读。在整个过程中既有朗读,又看图,交流时还加入自己的动作,充满了情趣。
2、在想象中感受乐趣
《泉水》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欢声,洒下一路爱心。作者凭借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拟人化的手法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文童里去,让学生感受到泉水的快乐,分享泉水的幸福。同时,泉水乐于助人的精神也如泉水般浸润了学生的心田。一位教师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流水的声音,配上富有乡村气息的柔美音乐和人们的欢声笑语,想象这水、这景、这人、这情,开启了学生的想象之源;
然后初读全文,认读生字,了解泉水流经之处,它的所见、所闻和泉水的语言及行为,感知想象之奇;
接着诵读课文,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品味泉水,同时又以说演作辅,体会想象之美;
再想象说话,承接作者的思路,进行口语交际,启动创新之门:
最后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激创新之情。
3、在表现自我中感受乐趣
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也愿意从小伙伴那里获得阅读的信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搭建交流和展示才能的舞台。在学完了《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我在班级里开展“小动物的尾巴真神奇”汇报活动。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找资料等渠道了解了很多小动物的尾巴的作用,知道了动物尾巴有不同的功能。
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的紧密结合,不仅扩展了孩子们的读书领域,也使他们感受了读书的乐趣。
三、转——转变 转变功利性的想法,实现“悦读”
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受到熏陶的过程,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总有一些家长和老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有意无意地限制孩子们的阅读自由。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以考试取得好成绩为目的去进行阅读。
据报道,有不少的高中毕业生高考结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教科书和习题书撕掉,有的甚至全部烧掉。“听着撕书时发出的吱吱声,感觉就特别爽,每撕一页,心中因为考试所产生的压力就减少一分。”有位学生这样说。他们有了一时的成绩,但是也种下了厌书的心理。这教育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对此,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的陈伟新总编表示了忧虑。他认为当下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功利阅读”的现象占主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相对较短,品种也不够丰富。有的家长一看孩子长时间读课外书,就怕影响学业,其实应该鼓励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增强课外阅读能力,快乐阅读是最为重要的。
四、合——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实现“悦读”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就提出了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便要求我们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应以阅读和写作为中心,阅读与写话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协同发展。
1、采蜜本
新课程重视积累。阅读给积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搜集到各种资料。包括:词语、句子、段落、还有一些小知识、小图片等。将这些妥善地保存起来。记在采蜜本中,将是一笔十分可观的写作财富.同时这有形的“财产”也给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和动力。
2、小练笔
小练笔就是让学生在本子中记录下自己读书后的一些想法、生活中的发现和感受,或对文童的补白和仿写等。
当然学生在“创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坚持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丰富积累,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我们低年级老师所追求的,也是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