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都有照“哈哈镜”的经验,借由镜面的凹凸,形成或大或小、或胖或瘦的照容“特效”。殊不知,镜面如果凹凸得恰到好处,则会为生活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便利。东汉三国时期,凸面镜在铜镜领域风靡一时,创造了中国铜镜铸造史上的一大高科技奇观。
北宋沈括(1031年至1095年)《梦溪笔谈》卷十九:“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窪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观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减、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寻遍有4000年历史的中国铜镜可知,尽管年代不同、镜种有别,然绝大多数的照容镜面,皆为平面或稍有凸出的“微凸平面”。从2000年前的新莽开始,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镜面有了变凸的趋势。自东汉桓灵之际直至三国时代的百余年间,出现了变形四叶兽首与四叶对凤为主纹的两个镜种,比较而言,它们的镜面凸起程度可谓最大,暂将其称作“高凸镜面”。一面直径仅10厘米的高凸镜面,即可将一个成人的面容全部收纳其中(详见图10、图10A)。
古代的总体经济水平较低,铜材又是钱币的主要原料,人们只能根据个人经济状况的高低,来购买尺寸大小不同的铜镜。怎样才能使尺寸较小的铜镜,起到映照脸部全貌的效果?古人早就知道:凸面镜可以有收缩人脸的作用,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时至今日,为后人保存了诸多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宝贵实物。
镜面越凸,表示其曲率半径越小。如果镜面过凸,曲率半径太小,也会失去照容之目的。究竟怎样一个尺度才是合适?有没有一个大致的成俗约定?为此,笔者试从手上已有的10件实物,进行汇总、测量、计算、研讨。
求得曲率半径
1. 观察
首先,选择的样本要有代表性,可以明显感觉到是高凸镜面。有幸的是,本文还找到了东汉延熹三年(160年)与三国魏甘露五年(260年)的2个纪年镜实例,两者之间正好相差一百年,为此类镜的大致断代提供了可靠依据。
2. 测量
铜镜的直径与重量容易知道,而测量其弧度却非易事。笔者从日本购买到了一种名为“真弧”的专用工具,即方便地解决了测量镜面凸出高度(H)的问题。应该承认,人工测量一定会产生误差,只能做到力所能及地接近实际情况。
3. 计算
已知:根据铜镜曲率半径符号关系示意图可知,镜面半径B,镜面凸度H。
求证:曲率半径D。
证明:由图1设定斜边为D,长直边为D-H,短直边为B。依据勾股弦定律可知:
因为:D2 =(D-H)2+B2
= D2-2DH+H2+B2
所以:D =(H2+B2)/2H
依据上述过程,汇总10件实物,经测量与计算,可得到曲率半径(D)的10个数据(详见附表)。
高科技球面照容
分析由附表的10个曲率半径可知:
1. 除了图6、图7、图9这3个小直径铜镜的曲率半径偏大以外,70%的数据皆围绕在70厘米左右。汉代的度量标准告诉我们:汉代1尺即今之23.1厘米,汉代3尺即今69.3厘米;三国1尺即今之24.2厘米,三国3尺即今72.6厘米。
2. 依据实物可知,东汉三国高面凸镜的直径范围多在汉尺5寸(今11.6厘米)至汉尺8寸(今18.5厘米)。一般而言,汉尺6寸(今13.9厘米)及其以上之大尺寸者,其曲径半径皆符合约定俗成的汉尺3尺(69.3厘米)。
3. 若以汉尺3尺(今69.3厘米)作为假设的曲率半径标准尺度,我们就可以推算出不同标准直径镜面凸度的弧高值,或许这就是当时铸制的“成俗约定”。
4. 因为作坊、工匠的不同,一定会产生铸制误差,统计表明,曲率半径的误差一般会控制在±10%以内。其中图2、图4、图5、图8这4镜的误差皆在±0.1%以内,似可认为,它们是一批高凸镜面的代表性器物。
5. 图10镜是特例,虽说主纹与众不同,然因照容面特别光亮而仍可照容。比较而言,其镜面最凸,即曲率半径最小(仍可认定为是汉尺3尺,只是误差大了一些)。为此,图10A反映了图10镜照容时的实际情况。
6. 根据图10A实际照容可知,在20厘米的正常照容距离,用直径10厘米的铜镜,恰好将一个成人的面容纳入镜中。随着照容距离的增加,镜面中的影像还会随之变小。虽计算理论有些复杂,然实际测量容易明白。
7. 应该承认,铜镜表面被铸造并打磨成精确的球面,有着较大的技术含量,因为稍有变形,就会出现“哈哈镜”的非常态照容效果。东汉桓灵之际文化发达推动了“高技术”的发展。而延续百余年后,在天下大乱的三国后期,高凸镜面虽还是维系着中国铜镜铸造史上的这一奇观,然终于逐渐走向消失。
北宋沈括(1031年至1095年)《梦溪笔谈》卷十九:“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窪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观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减、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寻遍有4000年历史的中国铜镜可知,尽管年代不同、镜种有别,然绝大多数的照容镜面,皆为平面或稍有凸出的“微凸平面”。从2000年前的新莽开始,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镜面有了变凸的趋势。自东汉桓灵之际直至三国时代的百余年间,出现了变形四叶兽首与四叶对凤为主纹的两个镜种,比较而言,它们的镜面凸起程度可谓最大,暂将其称作“高凸镜面”。一面直径仅10厘米的高凸镜面,即可将一个成人的面容全部收纳其中(详见图10、图10A)。
古代的总体经济水平较低,铜材又是钱币的主要原料,人们只能根据个人经济状况的高低,来购买尺寸大小不同的铜镜。怎样才能使尺寸较小的铜镜,起到映照脸部全貌的效果?古人早就知道:凸面镜可以有收缩人脸的作用,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时至今日,为后人保存了诸多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宝贵实物。
镜面越凸,表示其曲率半径越小。如果镜面过凸,曲率半径太小,也会失去照容之目的。究竟怎样一个尺度才是合适?有没有一个大致的成俗约定?为此,笔者试从手上已有的10件实物,进行汇总、测量、计算、研讨。
求得曲率半径
1. 观察
首先,选择的样本要有代表性,可以明显感觉到是高凸镜面。有幸的是,本文还找到了东汉延熹三年(160年)与三国魏甘露五年(260年)的2个纪年镜实例,两者之间正好相差一百年,为此类镜的大致断代提供了可靠依据。
2. 测量
铜镜的直径与重量容易知道,而测量其弧度却非易事。笔者从日本购买到了一种名为“真弧”的专用工具,即方便地解决了测量镜面凸出高度(H)的问题。应该承认,人工测量一定会产生误差,只能做到力所能及地接近实际情况。
3. 计算
已知:根据铜镜曲率半径符号关系示意图可知,镜面半径B,镜面凸度H。
求证:曲率半径D。
证明:由图1设定斜边为D,长直边为D-H,短直边为B。依据勾股弦定律可知:
因为:D2 =(D-H)2+B2
= D2-2DH+H2+B2
所以:D =(H2+B2)/2H
依据上述过程,汇总10件实物,经测量与计算,可得到曲率半径(D)的10个数据(详见附表)。
高科技球面照容
分析由附表的10个曲率半径可知:
1. 除了图6、图7、图9这3个小直径铜镜的曲率半径偏大以外,70%的数据皆围绕在70厘米左右。汉代的度量标准告诉我们:汉代1尺即今之23.1厘米,汉代3尺即今69.3厘米;三国1尺即今之24.2厘米,三国3尺即今72.6厘米。
2. 依据实物可知,东汉三国高面凸镜的直径范围多在汉尺5寸(今11.6厘米)至汉尺8寸(今18.5厘米)。一般而言,汉尺6寸(今13.9厘米)及其以上之大尺寸者,其曲径半径皆符合约定俗成的汉尺3尺(69.3厘米)。
3. 若以汉尺3尺(今69.3厘米)作为假设的曲率半径标准尺度,我们就可以推算出不同标准直径镜面凸度的弧高值,或许这就是当时铸制的“成俗约定”。
4. 因为作坊、工匠的不同,一定会产生铸制误差,统计表明,曲率半径的误差一般会控制在±10%以内。其中图2、图4、图5、图8这4镜的误差皆在±0.1%以内,似可认为,它们是一批高凸镜面的代表性器物。
5. 图10镜是特例,虽说主纹与众不同,然因照容面特别光亮而仍可照容。比较而言,其镜面最凸,即曲率半径最小(仍可认定为是汉尺3尺,只是误差大了一些)。为此,图10A反映了图10镜照容时的实际情况。
6. 根据图10A实际照容可知,在20厘米的正常照容距离,用直径10厘米的铜镜,恰好将一个成人的面容纳入镜中。随着照容距离的增加,镜面中的影像还会随之变小。虽计算理论有些复杂,然实际测量容易明白。
7. 应该承认,铜镜表面被铸造并打磨成精确的球面,有着较大的技术含量,因为稍有变形,就会出现“哈哈镜”的非常态照容效果。东汉桓灵之际文化发达推动了“高技术”的发展。而延续百余年后,在天下大乱的三国后期,高凸镜面虽还是维系着中国铜镜铸造史上的这一奇观,然终于逐渐走向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