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在教室里学习生活,教室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来的,同时教室环境也潜移默化影响和改造着学生的行为举止。所以通过合理的教室环境硬件布置,把育人目标、指导思想、常规工作、学习方法等一些方向性的东西融入了教室的各个角落;有序的卫生清扫与保持,培养学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责任意识;用友爱互助观念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是不断升华教室文化建设,从而以外因的构建来促进内因的转变,收到环境教育助推学生道德养成之功效。
【关键词】人创造环境 ;环境教育人 ;教室文化; 教室布置; 卫生秩序 ;班风 ;学风 ;校风 ;道德养成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在创造人。教室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其文化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来的,而文化环境反过来又可以改造学生的行为习惯,影响他们的成长发展。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那么如何做好教室文化建设,使其发挥良好的育人功能,笔者通过总结多年担任班主任的经验,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初步认识。
1 认识教室文化建设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因此,良好的环境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作为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氛围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挖掘环境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良好环境的同时,也“润物细无声”地陶冶了情操。通过教室环境的外因影响,促进学生的内因转变,收到环境育人的功效,进而达到助推学生环境道德养成的目的,无疑是教育者一种充满智慧的教育方略。
2 教室文化建设的途径
教室文化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教室环境布置、教室卫生清扫、友爱互助观念的养成等。
2.1 环境布置是教室文化建设的基础。首先要注重个性,在教室环境布置上必须充分
利用已有的条件,挖掘其内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思维和性格中的长处和特色,鼓励创造的同时不忘营造贴近生活、打动心灵的情境。合理利用格局、色彩、造型的搭配,把教室变成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温馨场所。同时也要体现人性,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教室里养一些金鱼,亲手栽些鲜花,开辟学生自己的“优美之角”,让教室里的每个角落都透着灵气,让每堵墙面说着教育艺术的诗句,让每个空间展示着学生真我风采,散发着真善美的芳香,使理想与活力、发展与激情在教室里弥散,并使他们得到完整和谐的张扬,使教室充满灵动的人文气息,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
开学伊始,几十个情况各异的同学走在一起,一个新的班级应运而生。但此时的班级是一个松散的群体,为了尽快形成良好的班集体,作为班主任,我发动班上同学一起制定班级发展目标——班训。经过广泛的提议,讨论和筛选,最后确定了“净,敬,竞,精”。同学们自己买材料、制作标志牌,修饰之后,把班训张贴在教室黑板上方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着全班同学:我们需要一个干净的环境;我们应该敬重知识尊敬师长;时刻有竞争意识;学习、做事要精益求精,在这个共同的集体最大化发展自我!当时配合班训的出台,班上还举办了一期主题班会,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走上讲台,讲一讲自己对班训这四个jing字的理解与认识。
教室的后墙壁是学习园地,这里的主题被命名为“成长的足迹”,同学们希望这里能记录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班级建设的需要,同学们定期确定主题更换板报。内容或刊出同学们的各种作品和推荐文章,或发起各种应时应景的倡议,或指导学习方法……。这方天地在美化教室环境的同时,又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时时给他们以启迪。学习园地的上方悬挂着班级的各种奖状,激励班上同学不断努力,为班级争创荣誉。右侧墙壁门口处开辟了独特的班级公告栏,在这一小方天地,随时更替学校、学生会及团委的各类通知、班级公告及班级成员奖惩表现等等,有同学戏称之为“班级微博”。
教室布置把育人目标、指导思想、常规工作、学习方法等一些方向性的东西融入了教室的各个角落,教室里每个信息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一种警示。
2.2 整洁的室内环境是教室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所谓“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在一个杂乱不洁的教室里,教室文化无从谈起,更无法品定其教育之功了。教室卫生的打扫和保持主体是学生。在独生子女占据班级人数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打扫教室卫生使得大多数独生子女们平生第一次拿起扫帚拖把,在轮流值日的过程中,培养起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责任意识。一个整洁、和谐、温馨的教室环境,就能给人春风拂面的新感觉,一些不良现象也会悄悄退避,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
2.3 友爱互助是教室文化建设不断升华的原动力。除了目力所及的环境布置、卫生清扫之外,教室文化建设更多的是一种良好心理氛围的营造和烘托,是学生对集体认同后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关于归宿和爱的论述指出人类在人际交往中有被关注、被爱、被理解的欲望和需求。一个班级应该满足班级成员在这方面的需求,使其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找到一种归宿感,从而升华对班级的热爱。所以,班主任在教室软环境建设上还需要下工夫。比如:知道某个学生的当天过生日,引导全班同学齐声唱首生日快乐歌,这种班级式的温暖会使孩子的生日过得更有意义;天气转凉,在班级公告栏上填一句温馨提示:天冷,该加衣服了!有声或无声的交流会收到极好的教育效果。类似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会让学生更加认同老师,认同同学,进而热爱班集体,视班级如家庭,视老师如父母,视同学如手足,从而使友爱互助成为班级里无法消散的浓浓暖流。
3 教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通过以上途径构建起来的教室文化具有积极地向心力,会在第一时间将班风迅速凝聚
在一起,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洋溢温情的班级之风在每个班级成员的脸上延续、传递。教室就是学生们另一个家,每一个同学和老师都是又一个亲人,谁都不会孤独无助、谁都不会厌学逃学,班级的耻辱就是每个学生的耻辱;同样,在这里彼此会你追我赶、彼此会互帮互助,班级的荣誉就是每个学生共同的荣誉。其次,学风也会在这样的向上合力中不断被激发,继而激发整个群体的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课堂上安静与活跃能收放自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对课业不懂之处能及时咨询老师;课堂下有健康向上的各种班级文化活动,如开展各种主题班会、学科知识竞赛、演讲竞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唤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再次,教风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向好的方向改进,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作为教师会更加检点自己的师德师行。那么,由此班风、学风、教风汇聚而成的一定是百花争艳,风清气正的校风。
总之,营造个性与人性相统一的教室文化氛围,搭建和谐温馨、富有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有助于培育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校风,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净化学生的心灵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收到环境教育助推学生道德养成之功效。
【关键词】人创造环境 ;环境教育人 ;教室文化; 教室布置; 卫生秩序 ;班风 ;学风 ;校风 ;道德养成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在创造人。教室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其文化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来的,而文化环境反过来又可以改造学生的行为习惯,影响他们的成长发展。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那么如何做好教室文化建设,使其发挥良好的育人功能,笔者通过总结多年担任班主任的经验,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初步认识。
1 认识教室文化建设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因此,良好的环境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作为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氛围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挖掘环境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良好环境的同时,也“润物细无声”地陶冶了情操。通过教室环境的外因影响,促进学生的内因转变,收到环境育人的功效,进而达到助推学生环境道德养成的目的,无疑是教育者一种充满智慧的教育方略。
2 教室文化建设的途径
教室文化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教室环境布置、教室卫生清扫、友爱互助观念的养成等。
2.1 环境布置是教室文化建设的基础。首先要注重个性,在教室环境布置上必须充分
利用已有的条件,挖掘其内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思维和性格中的长处和特色,鼓励创造的同时不忘营造贴近生活、打动心灵的情境。合理利用格局、色彩、造型的搭配,把教室变成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温馨场所。同时也要体现人性,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教室里养一些金鱼,亲手栽些鲜花,开辟学生自己的“优美之角”,让教室里的每个角落都透着灵气,让每堵墙面说着教育艺术的诗句,让每个空间展示着学生真我风采,散发着真善美的芳香,使理想与活力、发展与激情在教室里弥散,并使他们得到完整和谐的张扬,使教室充满灵动的人文气息,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
开学伊始,几十个情况各异的同学走在一起,一个新的班级应运而生。但此时的班级是一个松散的群体,为了尽快形成良好的班集体,作为班主任,我发动班上同学一起制定班级发展目标——班训。经过广泛的提议,讨论和筛选,最后确定了“净,敬,竞,精”。同学们自己买材料、制作标志牌,修饰之后,把班训张贴在教室黑板上方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着全班同学:我们需要一个干净的环境;我们应该敬重知识尊敬师长;时刻有竞争意识;学习、做事要精益求精,在这个共同的集体最大化发展自我!当时配合班训的出台,班上还举办了一期主题班会,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走上讲台,讲一讲自己对班训这四个jing字的理解与认识。
教室的后墙壁是学习园地,这里的主题被命名为“成长的足迹”,同学们希望这里能记录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班级建设的需要,同学们定期确定主题更换板报。内容或刊出同学们的各种作品和推荐文章,或发起各种应时应景的倡议,或指导学习方法……。这方天地在美化教室环境的同时,又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时时给他们以启迪。学习园地的上方悬挂着班级的各种奖状,激励班上同学不断努力,为班级争创荣誉。右侧墙壁门口处开辟了独特的班级公告栏,在这一小方天地,随时更替学校、学生会及团委的各类通知、班级公告及班级成员奖惩表现等等,有同学戏称之为“班级微博”。
教室布置把育人目标、指导思想、常规工作、学习方法等一些方向性的东西融入了教室的各个角落,教室里每个信息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一种警示。
2.2 整洁的室内环境是教室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所谓“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在一个杂乱不洁的教室里,教室文化无从谈起,更无法品定其教育之功了。教室卫生的打扫和保持主体是学生。在独生子女占据班级人数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打扫教室卫生使得大多数独生子女们平生第一次拿起扫帚拖把,在轮流值日的过程中,培养起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责任意识。一个整洁、和谐、温馨的教室环境,就能给人春风拂面的新感觉,一些不良现象也会悄悄退避,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
2.3 友爱互助是教室文化建设不断升华的原动力。除了目力所及的环境布置、卫生清扫之外,教室文化建设更多的是一种良好心理氛围的营造和烘托,是学生对集体认同后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关于归宿和爱的论述指出人类在人际交往中有被关注、被爱、被理解的欲望和需求。一个班级应该满足班级成员在这方面的需求,使其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找到一种归宿感,从而升华对班级的热爱。所以,班主任在教室软环境建设上还需要下工夫。比如:知道某个学生的当天过生日,引导全班同学齐声唱首生日快乐歌,这种班级式的温暖会使孩子的生日过得更有意义;天气转凉,在班级公告栏上填一句温馨提示:天冷,该加衣服了!有声或无声的交流会收到极好的教育效果。类似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会让学生更加认同老师,认同同学,进而热爱班集体,视班级如家庭,视老师如父母,视同学如手足,从而使友爱互助成为班级里无法消散的浓浓暖流。
3 教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通过以上途径构建起来的教室文化具有积极地向心力,会在第一时间将班风迅速凝聚
在一起,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洋溢温情的班级之风在每个班级成员的脸上延续、传递。教室就是学生们另一个家,每一个同学和老师都是又一个亲人,谁都不会孤独无助、谁都不会厌学逃学,班级的耻辱就是每个学生的耻辱;同样,在这里彼此会你追我赶、彼此会互帮互助,班级的荣誉就是每个学生共同的荣誉。其次,学风也会在这样的向上合力中不断被激发,继而激发整个群体的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课堂上安静与活跃能收放自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对课业不懂之处能及时咨询老师;课堂下有健康向上的各种班级文化活动,如开展各种主题班会、学科知识竞赛、演讲竞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唤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再次,教风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向好的方向改进,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作为教师会更加检点自己的师德师行。那么,由此班风、学风、教风汇聚而成的一定是百花争艳,风清气正的校风。
总之,营造个性与人性相统一的教室文化氛围,搭建和谐温馨、富有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有助于培育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校风,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净化学生的心灵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收到环境教育助推学生道德养成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