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编写高效实用的研学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明确编写研学案的指导思想,遵守研学案的编写原则及要求,理清研学案的基本组成及具体要求,有助于编写高效实用的研学案,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研学案;编写;指导思想;原则
“研学案”是学生参与“研学后教”课堂的学习文本,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路线图;是教师在理解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完成“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可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案。
通过“学案研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要编写出高效、实用的研学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编写研学案的指导思想
研学案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应是学习教材的有效辅助材料。它的编写必须符合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在形式、内容和问题的设计中集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时间,研学案能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练习、研究,是课外学习的“良师益友”;课堂时间,研学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展示,是教师了解学情、透析疑点的“重要依据”。只有站在“新课改、新理念”的角度编写研学案,才能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二、研学案的编写原则及要求
(一)简约性原则
研学案力求短小精悍,反对繁琐复杂,要求文本简洁,内容直观,倡导一课时一学案,突出“研学”功效。
(二)关注学生原则
一是关注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通过对研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参与度原则。二是关注学生课堂思维的深刻度。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这就是关注学生课堂思维的深刻度原则。
(三)协作共享原则
坚持师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落实分工协作,实现共享共赢。研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四)问题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设计的问题不易太多,太碎;要能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要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或者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等等。
三、研学案的基本组成及具体要求
根据《沙墟二小学“四自四导”研学模式理论与探索》中研学案的组成有:知识链接、研学目标、研学重点、研学要求、研学过程(包括课前研学、课中研学)、研学检测、研学拓展、总结评价,共设置八个环节。
(一)知识链接
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研学目标
研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研学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 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 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 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研学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得不适度,学生就很难实现高效学习。研学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三)研学重点
在研学目标中将学生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四)研学要求
认真思考,善意聆听,积极交流,大胆展示。
(五)研学过程
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六)研学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 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 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 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
4. 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 注重及时反馈矫正,学困生要及时辅导跟进。
(七)研学拓展
这是促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八)总结评价
这里包括自己的总结评价和小组评价两方面。这一环节既能起到总结反思的作用,又能体现小组合作的功能。
《高效课堂22条》里对避免研学案习题化有一句精辟的比喻,研学案知识之间要“相互走动”,是心连心、手牵手,相互关照的“血脉兄弟”。研学学案,首先要承载的是“培养学习能力”,而能力要来自于思维能力,找出和发现知识规律,像一条“绳”,顺着这头捋下去才能找到结果。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关键词】研学案;编写;指导思想;原则
“研学案”是学生参与“研学后教”课堂的学习文本,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路线图;是教师在理解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完成“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可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案。
通过“学案研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要编写出高效、实用的研学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编写研学案的指导思想
研学案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应是学习教材的有效辅助材料。它的编写必须符合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在形式、内容和问题的设计中集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时间,研学案能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练习、研究,是课外学习的“良师益友”;课堂时间,研学案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展示,是教师了解学情、透析疑点的“重要依据”。只有站在“新课改、新理念”的角度编写研学案,才能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二、研学案的编写原则及要求
(一)简约性原则
研学案力求短小精悍,反对繁琐复杂,要求文本简洁,内容直观,倡导一课时一学案,突出“研学”功效。
(二)关注学生原则
一是关注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通过对研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参与度原则。二是关注学生课堂思维的深刻度。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这就是关注学生课堂思维的深刻度原则。
(三)协作共享原则
坚持师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落实分工协作,实现共享共赢。研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四)问题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设计的问题不易太多,太碎;要能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要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或者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等等。
三、研学案的基本组成及具体要求
根据《沙墟二小学“四自四导”研学模式理论与探索》中研学案的组成有:知识链接、研学目标、研学重点、研学要求、研学过程(包括课前研学、课中研学)、研学检测、研学拓展、总结评价,共设置八个环节。
(一)知识链接
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研学目标
研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研学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 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 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 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研学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得不适度,学生就很难实现高效学习。研学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三)研学重点
在研学目标中将学生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四)研学要求
认真思考,善意聆听,积极交流,大胆展示。
(五)研学过程
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六)研学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 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 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 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
4. 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 注重及时反馈矫正,学困生要及时辅导跟进。
(七)研学拓展
这是促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八)总结评价
这里包括自己的总结评价和小组评价两方面。这一环节既能起到总结反思的作用,又能体现小组合作的功能。
《高效课堂22条》里对避免研学案习题化有一句精辟的比喻,研学案知识之间要“相互走动”,是心连心、手牵手,相互关照的“血脉兄弟”。研学学案,首先要承载的是“培养学习能力”,而能力要来自于思维能力,找出和发现知识规律,像一条“绳”,顺着这头捋下去才能找到结果。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