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失误原因分析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ifu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常见汉英跨文化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英语教育者和英语学习者提出了可采用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对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 跨文化语用失误 原因 应对策略 英语教学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反映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文化,同时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语用失误,主要是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出于某种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流不顺畅或者产生误会,甚至发生冲突,从而达不到理应达到的好的交际效果。特别是在今天的中国英语教育中,传统式的以语法规则教学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语用失误,给学生的错觉是学习英语是为了做题,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实现语言最重要的功能——交际来学习语言。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语用失误的分析来帮助英语的教与学,使跨文化交流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定义及分类
  (一)语用失误的定义
  对语用失误的研究源于英国著名语用学家Jenny Thomas,她在1983年发表了《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为分析语用失误和文化迁移建立了理论框架。她对语用失误进行了定义,“语用失误是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我国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何自然等,他们从1984年开始采用Thomas的理论对英汉语用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语用失误这一概念也作出了许多解释与说明。跨文化语用失误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交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到完美的交际效果。这种失误不是指语法错误,而是指说话方式不妥,或不符合表达习惯,或不合时宜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何自然,1997:205)。
  (二)语用失误的分类
  根据J.Thomas的观点,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
  1.语言语用失误是由语言障碍所造成的,即所说的英语不符合操英语的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其他表达方式,或者不懂得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按母语语言习惯套入英语,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语用失误就被称作语言语用失误。
  2.社会语用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这种失误往往是因为交际的任何一方不能根据对方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在不同的场合得体地使用语言引起的。
  二、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
  造成学生语用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因素、语用迁移因素及外语教学因素。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一)语用负迁移
  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形成了各自特有的语用规则,语用规则背后是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民族或群体的深层文化。由于母语的干扰,学习者一方面按母语知识去理解目的语言语,形成误解。另一方面,学习者常把母语的词语或表达方式套用到目的语中,造成失误。
  (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在英美国家里,个人主义是首要的价值观。相比而言,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在交流时比较含蓄,常给西方人以“模棱两可”的感觉。比如,当我们称赞一位女士长得很美的时候,西方人听了会欣然接受并高兴地说“Thank you.”,而中国人则会谦虚地摇头说:“哪里,哪里。”在餐饮方面,当别人问你还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客气地说“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说声“Yes,please.”就行了。
  (三)自然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方面的差异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塑造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性格。心理环境是指人这一主体对客体环境的直觉、态度、信仰,以及如何利用环境等。隐私就是心理环境的一个方面。由于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原因,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待隐私的态度有很大不同。在英语民族文化中属于的隐私范畴的事情,在汉民族中往往受到社会及他人的关切。
  (四)不恰当的教学及语言输入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虽然注意到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但却忽略了对其语用能力的培养。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把教学重点放在语音、词汇、句法结构上,还未意识到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及怎样使用所学语言准确地表达用意的重要性。不恰当的语言输入可能来自于教师、教科书和其他方面的阅读材料。
  三、可采用的应对策略
  (一)对英语学习者
  1.广泛阅读,积累知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对于中国外语学习者来说,要想获取外语文化知识,广泛阅读,不断积累是最佳途径。通过一点一点的正确输入才能慢慢知道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有效避免交际中的文化干扰,增强社会文化能力。
  2.学习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模糊限制语是指“能使东西变得更模糊或者不那么模糊的词语”。它能对话语的真实程度或涉及的范围进行修改,也可以对话语内容作出直接主观的判断,或提出客观根据,对话语进行间接估测。由此可知,模糊限制语影响到话语的语用结构和功能。语义模糊会影响表达效果,引起误解。因此,说话应力求准确,避免模糊不清。但是在用语言调节人际关系时,由于社会活动的多样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在言语交际中我们有时需要直截了当地给予或索取信息,而有时却需要使用婉转、间接的语言来“模糊”自己的态度或观点。这就要求掌握恰当的模糊度。
  3.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学习一些语用原则并结合语言实践。根据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语言除了表达其表面意义外,还可以表达“施为意义”,即通过言语行事。这些言语行为被称为“言外之力”。如“I promise to come here tomorrow.”的言外之力就是“承诺”。而“This is a nice room.”就只是一种描写。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不会随着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而自然提高。相反,学习者语言能力越强,其语用失误所产生的危害越大。因此,学习者应当加强语言实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对英语教育者
  1.加强教材编写者的语用意识。教材编写者若有了强烈的语用意识,就会自觉地把语用能力纳入教学内容,上文所提到的那种只注重语言形式的教材就得以杜绝。这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语用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重要责任。英语教师语用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成败,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语用意识尤为关键。我们要提倡英语教师学习语用学理论,用理论指导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自觉地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审视英语教学,纠正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偏差,把培养语用能力落到实处。
  3.加大文化和语用知识教学力度。将语用知识的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掌握语用学的知识,如语用原则、言语行为理论、模糊语与语境等。同时,开设有关外国历史、文化及英汉对比方面的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了解母语与目的语国家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掌握相关的概念和指导原则,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Lakoff G.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A].Dordrecht: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5,(4).
  [2]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in applied linguistics[J].1983,(2):91.
  [3]戴炜栋,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2).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59.
  [6]刘纯.语用失误研究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3):140-141.
  [7]刘艳秋.英语教学的宽泛教育[J].外语研究,2004,(2):60-63.
  [8]韦琴红.语用失误与大学英语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78-81.
  [9]王燕.语用原则与外语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66-70.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推动人去认识新事物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能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兴趣对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自然也是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通过合理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达到这个目的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作者就此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认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过
学习数学,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这些都体现在数学学习活动当中。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实践者,我认为,在活动过程中,只有真正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才能达到有效的数学学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活”起来和“动”起来呢?  1.激发兴趣,让学生情感“活”起来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渴望获得科学的文化知识,并着力去认识它、探索它的一种倾向,是内部动机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生活,植根生活,捕捉学生兴趣点,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从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严谨的、理性的学科,作为“锻炼思维的体操”,其已经成为其他各
摘 要: 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生活习惯都处在形成阶段,亟待正确的引导。作为以“育人”为目的的小学教育尤为关键,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般都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重教书轻育人。本文作者通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四点经验,旨在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和体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良好习惯 培养    “教书是为了育人”,教师的职责,不只是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同时还要帮助学
摘 要: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集英语语言技能和商务专业知识为一体的跨专业学科,随着国际化的加深,中国对类似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商务英语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一门学科。但现在国内的商务英语教学境况并不理想,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有待完善的领域。  关键词: 商务英语 教材 课堂教学 师资力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速度越来越快,整个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以往单一专业
摘 要: 在涉外商务交际中,由于文化冲突造成交流障碍,甚至导致商务活动失败的情况经常可见。所以为适应经济市场需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涉外人才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教学 培养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到外企供职和本土企业聘用外籍人士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发生在不同国籍北京下的商务活动所涉及的不仅是语言之间的沟通,更是文化之间的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针挑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并结合乳腺超声波诊断仪评价,以探讨针挑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可能机制。  方法:从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南城分院及秀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