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在现在的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人才也是社会最需要的一类人才。本文立足小学阶段,对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还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趣味化
信息技术的融入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究,不断拓宽教学思路,运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新巧。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化
小学生没有形成成熟的心智和思维模式,也没有特别严谨严肃的课堂纪律观念。所以,想要让学生自发的特别积极主动的听讲,并积极的做出思考,这并不容易。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实现教学的趣味化。比如在进行word的基本功能演示方面,老师可以把班级里某个同学的名字打在word文档里,然后以这个名字为素材进行操作演练。比如改换字号、改变字体、改变颜色;或者再通过手机拍一张学生的照片放在文档里面,为学生制作一张“学生证”。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操作,让学生能够发现word等各种工具的功能特点,进而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再比如,要介绍计算机桌面上各个图标的相关知识。老师可以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桌面用多媒体投影到黑板上;然后用改换图标或者改变电脑主题系统的方式对图标的外观进行改变。原本商务风的图标或者各类桌面软件的原厂图标或许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通过专业软件或者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去切换一种卡通风格或者动物风格的图标,这样就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老师还可以制作ppt,同时加载音频,以软件“自我介绍”的口吻进行播放。比如需要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老师可以提前把各类硬件的基本概念用自我介绍的口吻录制成音频,然后在课堂上配合硬件的图片图示进行播放,甚至还可以采用变音软件改变语音效果。这样一来,学生感受到音频教学的新奇有趣,同时对相关内容有了更好的接收和理解。
二、搭建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
在21世纪,每个人对于信息技术都不陌生,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的勾勒了现代生活的面貌,以及未来生活的场景。因为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相关,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教育内容与生活场景和信息学习教育联系起来,使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关注生活。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重的,通过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能够使其对教学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使用一些面向生活的课堂导入。例如,当教师教学生学习绘图软件时,可以先使用PPT动态图片向学生展示了用绘图软件制作图片的过程,多媒体上显示各种图形的拼接,点和点之间的连接,最后显示出学生们的水杯,桌子,椅子,建筑物和其他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前面。之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想亲自在计算机上绘制自己想绘制的图案,借此激发学生对于绘图软件的兴趣。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课堂充满新鲜感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可以说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三种教学方式。这三种教学方式完全符合新课改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基本思想,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地位,给予学生充分发挥到舞台,能够使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获得极大的提升。比如,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掌控者;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怀疑的精神、探究的精神,使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获得探究能力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则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课堂充满新鲜感,而且对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大有裨益。
拿合作学习来说,比如,教学绘制图画的相关内容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演示了一次画图程序,即“单击——程序——附件——画图”,让学生对此有比较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学习,并探讨如下问题:能够用于画图的工具有哪些?在这个工具箱中有哪些常用的東西?之后再根据所了解到的工具,将教师展示在多媒体上的图片画出来。
引导学生探讨这样几个问题,这样一来,由学生一起合作探究,他们对于画图所需要的工作将会有比较深刻的认知,且在他们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与自己的同学一起探究工具,他们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在学习完成之后,笔者给学生呈现了这样一个学习任务:“用铅笔工具画一朵小蘑菇”,让各个学习小组分别开始画,教师巡视,待到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各个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参观,参观结束之后,修改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方法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潜心钻研,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在魅力,才能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辟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马贵波.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J].中小学电教,2008.
[2]汪燕.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发展刍议[J].新课程学习(下),2011.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趣味化
信息技术的融入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究,不断拓宽教学思路,运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新巧。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化
小学生没有形成成熟的心智和思维模式,也没有特别严谨严肃的课堂纪律观念。所以,想要让学生自发的特别积极主动的听讲,并积极的做出思考,这并不容易。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实现教学的趣味化。比如在进行word的基本功能演示方面,老师可以把班级里某个同学的名字打在word文档里,然后以这个名字为素材进行操作演练。比如改换字号、改变字体、改变颜色;或者再通过手机拍一张学生的照片放在文档里面,为学生制作一张“学生证”。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操作,让学生能够发现word等各种工具的功能特点,进而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再比如,要介绍计算机桌面上各个图标的相关知识。老师可以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桌面用多媒体投影到黑板上;然后用改换图标或者改变电脑主题系统的方式对图标的外观进行改变。原本商务风的图标或者各类桌面软件的原厂图标或许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通过专业软件或者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去切换一种卡通风格或者动物风格的图标,这样就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老师还可以制作ppt,同时加载音频,以软件“自我介绍”的口吻进行播放。比如需要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老师可以提前把各类硬件的基本概念用自我介绍的口吻录制成音频,然后在课堂上配合硬件的图片图示进行播放,甚至还可以采用变音软件改变语音效果。这样一来,学生感受到音频教学的新奇有趣,同时对相关内容有了更好的接收和理解。
二、搭建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
在21世纪,每个人对于信息技术都不陌生,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的勾勒了现代生活的面貌,以及未来生活的场景。因为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相关,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教育内容与生活场景和信息学习教育联系起来,使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关注生活。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重的,通过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能够使其对教学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使用一些面向生活的课堂导入。例如,当教师教学生学习绘图软件时,可以先使用PPT动态图片向学生展示了用绘图软件制作图片的过程,多媒体上显示各种图形的拼接,点和点之间的连接,最后显示出学生们的水杯,桌子,椅子,建筑物和其他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前面。之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想亲自在计算机上绘制自己想绘制的图案,借此激发学生对于绘图软件的兴趣。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课堂充满新鲜感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可以说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三种教学方式。这三种教学方式完全符合新课改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基本思想,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地位,给予学生充分发挥到舞台,能够使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获得极大的提升。比如,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掌控者;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怀疑的精神、探究的精神,使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获得探究能力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则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课堂充满新鲜感,而且对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大有裨益。
拿合作学习来说,比如,教学绘制图画的相关内容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演示了一次画图程序,即“单击——程序——附件——画图”,让学生对此有比较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学习,并探讨如下问题:能够用于画图的工具有哪些?在这个工具箱中有哪些常用的東西?之后再根据所了解到的工具,将教师展示在多媒体上的图片画出来。
引导学生探讨这样几个问题,这样一来,由学生一起合作探究,他们对于画图所需要的工作将会有比较深刻的认知,且在他们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与自己的同学一起探究工具,他们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在学习完成之后,笔者给学生呈现了这样一个学习任务:“用铅笔工具画一朵小蘑菇”,让各个学习小组分别开始画,教师巡视,待到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各个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参观,参观结束之后,修改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方法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潜心钻研,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在魅力,才能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辟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马贵波.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J].中小学电教,2008.
[2]汪燕.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发展刍议[J].新课程学习(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