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视野 放开思维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_t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多元化、科学化、有效化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始终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手段、革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探究的乐趣和魅力,进而为学生将来探究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更高难度的数学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106-02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促进数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中尽可能多掌握学科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
  1   创设良好情境,激活学生发散思维
  在初中数学探究中,教师既需要给予学生良性、科学、有效的引导,又需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兴趣。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极具生命力和活力的课堂空间,从而让学生在数学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关联,实现自身思维发展[1]。
  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的知识时,可将“情境探究法”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程准备阶段,教师可先将国内知名建筑物的资料进行整合,通过视频讲解的形式上传到班级交互平台中,鼓励学生通过该资料内容展开课前轮廓性学习。课程开始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大致阐述自己在课前已掌握的相关信息或遇到的阻碍,并随机组成小组,以小组交互的形式讨论解决课前问题。各小组展开讨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但不以批判性的语言干涉学生发散性和创新性的讨论内容。各小组完成交互讨论后,教师鼓励学生将最终阐述结果以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某一小组成员分享时,教师要鼓励其他学生提出质疑,从而让思维导图的内容更丰富、饱满和多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以提升。教师应以学生思维导图中的偏差、遗漏为线索,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该堂课所囊括的重要知识和核心观点。该课程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突破性思考,以让知识体系更完善和精准。
  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不但能维持轻松、愉悦、良好的学习状态,也能在灵动的课堂氛围中,表达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观点,从而激发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真正实现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2   优化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发散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采取填鸭式、单方向的教学措施向学生输出数学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数学学科产生错误认知,进而形成恐惧、反感、排斥等负面情绪,这不仅会阻碍初中数学课堂的正向发展,也会抑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释放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如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究苏科版七年级下册“证明”的相关知识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探究的优势。课程准备阶段,教师可先为学生准备多种不同的探究命题,并通过多媒体设备随机分配给学生,鼓励其展开自主探究。课程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以不同命题内容为依托,阐述自己对该堂课的理解和认知,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命题的具体意义和证明的定义。接着,教师可随机邀请一名学生进行个人命题解析和证明。该学生进行分析和证明时,教师要根据其所持有的命题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疑问,进而为学生指出探究方向,释放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班级学生均完成第一轮命题解析后,教师要指出班级学生的整体性问题,从而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整体性问题进行优化探究。然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印象深刻或感兴趣的命题内容进行二次挖掘,并对比“个人思考”与“他人思考”之间的异同点,进而使命题的探究内容更具创新性。最后,教师要以学生二次自主探究后的内容为载体,带领学生深入领会该堂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以此进一步提升该堂课的有效性。
  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突破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从而强化个人能力、释放发散性思维,真正使学生实现良性发展、全面进步。
  3   丰富教学活动,拓展学生发散思维
  有趣的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剖析理论知识、检验理论知识、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载体,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灵活发展的重要阶段,能够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探究技能和学科知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科视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如教师可定期为学生开展“数学知识分享大赛”的
  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先将该次的活动主题以微课视频解析的形式上传到班级交流群中,如“概率问题”“相似图形问题”“对称图形问题”等,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团队探究和学习活动。在学生组成团队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优势承担不同的工作,如“负责数据整理”“负责知识分析”“负责信息记录”“负责统一规划”等,从而实现团队优势最大化。活动开始时,教师可随机邀请一个团队进行展示,并分析主题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在该团队进行展示时,教师可鼓励其他团队成员进行补充和拓展,從而让学生的知识观点更加灵动和鲜活。接着,教师要根据各团队的展示内容、分工合作效果为团队评分,并将其作为裁判知识分享大赛活动“优胜团队”的重要参考。在“比赛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以优胜团队的展示内容为依托,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其中的亮点和短板,并鼓励班级学生再一次发散思维,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和认知形成新的观点和知识内容。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将该堂课中出现的优秀言论或精彩观点,以微课视频的形式进行记录,并上传到班级交互平台,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所需或薄弱环节进行选择性学习。   通过这样的活动模式,班级学生均能够在头脑风暴或认知冲突中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进而在同伴的帮助、教师的指导下持不断获得新颖的观点和丰富的学科知识,这不但能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4   落实差异评价,强化个体发散思维
  初中生会因个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意识、父母的要求、教师的管理方法、家庭的学习氛围、社会性的学习资源等不同层面的因素形成极为明显的个人特色,而这些极具个性色彩的特征和内容,又会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个性化指导和评价的优势,落实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强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如针对学习能力相对欠佳、学习进度相对缓慢的学生,教师要关注该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心理学习状态。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一旦发现该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出现非正向发展趋势,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干涉,引导学生迅速回归正向发展。同时教师要与该层次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与其共同探究该阶段数学学习水平提升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发展受到阻碍的重要原因,如“知识难度相对较大”“学习热情不高涨”“学习方法不正确”等,并给予该层次学生相应的调整思路和科学的完善方法,使该层次学生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突破自身的禁锢,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推动自身思维的发展和技能的提升,真正实现稳扎稳迈进的目的。针对学习能力相对突出、学习意识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其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挖掘数学知识和探究数学技能,从而强化其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其真正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凸显个人优势。同时,教师要根据该层次学生的发展现状,鼓励学生挑战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知识,如“如何通过数学学习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数学学科的发展与个人发展之间有何联系?”等,从而使该层次学生能够逐步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和发散性思维,使该层次学生能够真正往更深远辽阔的方向迈进和突破。同时,教师要鼓励该层次学生对自己在课外所获取的新方法、新知识和新技能进行总结,并分享给其他层次的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将彼此的优势转化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长处,真正实现班级整体技能提升和思维发展。
  通过差异化的指导和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迅速发现自身的短板和不足,并根据教师的指导和评价选择有效的方式进行优化,这不但能够推动不同层次学生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也能够真正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在推进初中数学课堂发展时,应用多元化、灵动化的教学手段尤为重要,不仅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课堂往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采取有深度的激發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措施,善于剖析学生内心的想法,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良.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3(12).
其他文献
【摘 要】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提出在数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数学建模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成为新时期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基于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对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阶段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微课作为新信息时代的相关联产物,已然成为当前教学的基础性手段和重要实现方式。于初中学生而言,数学学科是锻炼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的重要学科,也是学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但因初中数学的难度较以往有了跳跃性的提高,所以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后学习方面,学生都面临较大的挑战。因此,当代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助力新时代数学高素质人才的培育。 
期刊
【摘 要】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大规模线上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初中数学借助社会实践大课堂,开设符合时代特征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不仅丰富了线上教学方式,而且在活动中融合了数学知识的“教”与培养学生爱心的“育”。  【关键词】线上教学;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当前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需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微课构建翻转课堂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紧跟时代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可以通过微课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从微课与翻转课堂概述入手,重点探究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构建,希望借此给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构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使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追问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追问能使学生不断拓宽自己的学习思路,帮助学生建立关联性数学思维,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学中,教师要设置更多的追问平台,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针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追问策略展开讨论,并提出有效的意见和策略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关于如何教学的讨论层出不穷,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所以教师需要对此进行学习改进,摸索出一条适合当下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数学这门学科在高中十分重要,其难度比初中大了许多,但是部分高中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这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已不适用,所以“问题导学”这种具有独特优势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主要针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期刊
【摘 要】物理新概念教学中,通常教师会直接把新概念抛给学生,使学生对概念的建立过程缺失,以致课堂上教师花了大量时间进行练习,但还是会造成学生对概念理解不透,给学生学习后面的新概念造成一些难度。下面笔者以“速度”这个概念的新课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建立和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概念;速度;情境;定义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主题,分析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指出现阶段物理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实际学情、开展实践教学、拓展教学内容与规范教学评价五方面阐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意在带动学生以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培养观察能力,形成探究思维,并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自主学习模式是适应新课改标准的一种较为科学的新型学习模式,有利于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数学是一门相对严谨,且需要学生有较强思维逻辑与推理能力的学科。高中数学教师将自主学习模式应用于教学中,能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整体知识架构,掌握数学知识。基于此,本文将对自主学习模式下高中数学作业布置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作业布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本文在阐述深度学习理念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优化建议,以期促进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个性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075-02  伴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智慧教育正在深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