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桂林市优秀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桂林市希望小学(以下简称希望小学)教师罗莉的成长,得益于该校对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视。“近年来,学校大力培养老师的科研能力,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极大提升了我的专业水平。”羅莉说。
2011年,希望小学提出“科研兴校”的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部分教师处于“被动做教研”的状态。2014年,该校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主动性,教研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多种方式营造教研氛围
2013年6月,希望小学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前期测评,分语、数、英、属科4个组发放了60份调查问卷。此次测评发现,有83.3%的教师选题能力有待提高,90%的教师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较弱,55%的教师还不完全清楚做科研课题的基本步骤。
在对测评结果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上,希望小学于2014年开展了“希望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决定以课题研究之力激活学校的教研。“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学校的科研工作逐渐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对老师们的指导也更加详细和有针对性了,老师们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该校教师苏琬淋感慨说。
如何实现课题研究的规范化管理?希望小学首先成立了“课题中心组”,拟定了两项制度,即课题中心组活动管理制度、教师个人课题管理制度。前者主要针对教师的学习和奖励,设置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并对个人立项课题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后者则细分为学习和研究制度、课题档案制度、教学反思制度、经费保障制度、课题研究奖励制度等,针对课题研究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细化管理,确保有效推进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
为了消除教师的顾虑,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希望小学采取榜样激励、骨干先行等激励措施。首先,要求学校的所有领导都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必须立项亲自组织实施的课题;其次,所有骨干教师要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有条件、有能力者可主持相应学科的课题。
“以前,我总觉得做研究、做课题是教育专家们的事情,而且对于如何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我是毫无头绪。如今,通过校领导和骨干教师们的亲身实践、示范和带领,消除了我的畏难情绪,让我掌握了很多做课题研究的方法。”希望小学教师秦洁说。
2015年,秦洁刚到希望小学任教便参与课题研究。那时,大学刚毕业的她缺乏教学经验和独立完成课题的经历,这让她颇为迷茫。后来,在校领导的帮助下,她克服各种困难,成功立项市级个人课题——“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并于2017年12月以合格等级顺利结题。
有效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不仅要营造一种全员参与的氛围,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提升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课题等方面的能力。
对此,希望小学教师莫玉香深有感触。2006年,她进入该校任教,虽然那时她已经有多年教学经验,但对于做课题还是“一无所知”,“听说过‘课题’二字,却从未做过,也没有发表过什么论文”。进入希望小学后,莫玉香开始接触课题,逐渐了解做课题的步骤、方法,教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她告诉记者,“真正得到大幅提升,是在2014年以后”,而这一契机,就是“希望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实施。
2013年的前期测评,不仅让希望小学发现了教师教研能力普遍较弱的问题,还促使该校对造成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分析中,我们发现老师们教研能力较低,是因为缺乏各方面的能力,如有些老师不知道如何发现和研究问题。”该校副校长、课题负责人李桂芳告诉记者。基于这样的认识,希望小学将教师教研能力细分为五大板块——发现问题能力、预测设计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实施操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然后针对各个板块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
希望小学与广西师范大学相邻,加上桂林市叠彩区大力实施“优师强校工程”,更为该校利用高校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该校积极组织教师到广西师范大学进行课题研究理论学习。莫玉香早在五六年前便参加了这样的学习,专家教授从研究方法、信息收集处理法等方面对该校教师进行指导,并适时跟踪该校教师的课题研究情况,及时解答教师们的疑惑。“在教授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研究方法,教研能力切实得到提高。”莫玉香说。
在加强与高校合作的同时,希望小学重视校内培训,制定了“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三步骤”:第一步是理论学习,给教师免费赠送教育理论书籍,并要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写好阅读心得,拟写好个人课题研究规划;第二步是方法传授,由学校领导、骨干教师或校外专家,与教师分享做课题的方法、心得;第三步是提供学习范例,通过校内骨干教师、兄弟学校名师的优秀课题实践范例,向教师展示研究方法、课题策略、教研故事等,引领和激发教师教研的积极性。
一系列有效举措,有效提高了希望小学教师们的理论水平以及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行动意识,为教师开展教研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付诸行动,收获硕果
“学校很重视提升我们的教研能力,也很重视培养我们的行动意识,鼓励我们多发现问题、多做研究、多写文章。现在,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希望小学教师唐月红说。
为了让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希望小学提出了“五个一”方案:“1个课题实施方案”,要求每位教师在开展相关研究之前,都要提交一份实施方案,按学校规定的课题方案表格填写课题申请,对教师课题研究工作进行规范管理;“1节研究课”,要求每位研究者每学期上一节研究课,展示个人课题研究的关注点、内容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过程,然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研究讨论;“1篇课题相关的主题博文”,要求每位教师每个月都要撰写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反思博文,每个月底前上传到自己的博客,由学校领导对教师存在的问题、疑惑进行及时反馈;“1篇课题相关论文”,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对撰写的博文进行提炼,从中选择一个研究点,撰写一篇相关的课题论文;“1篇课题结题报告”,要求每位教师严格按照市级课题的结题报告模式,撰写个人课题结题报告,积极与市级课题研究接轨。
希望小学的“五个一”方案遵循“教中研、研中教”的原则,切实将教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结合了起来,让教师在实践中感受到教研的魅力。“在我看来,做课题的过程就是一个‘逼→富→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逼着自己不断学习、不断丰富知识,然后感受到研究的幸福。虽然过程很痛苦,但结果很幸福!”该校教师雷红玲颇有感触地说。
在希望小学采访过程中,不断有教师向记者反馈:“做教研很累,但很有收获。”“原来,教研也不是我们原来想的那么困难,它其实挺可爱!”“教研能力是一个老师必备的技能。”……
经过近七年的努力探索,希望小学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截至目前,该校获立项个人市级课题36个,已结题35个。2014年,该校顺利完成3个市级B类重点课题,2016年完成3个市级教师专业发展专项课题,其中有2个获得优秀等级,同年结集出版科研成果《幸福花园》一书。
“教师教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今后,我校将一如既往,不断探索发展教育科研的新路子、新方法,将学校的办学水平推向更高的层次。”希望小学校长吴青松说。
(责编 蒋海兰)
2011年,希望小学提出“科研兴校”的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部分教师处于“被动做教研”的状态。2014年,该校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主动性,教研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多种方式营造教研氛围
2013年6月,希望小学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前期测评,分语、数、英、属科4个组发放了60份调查问卷。此次测评发现,有83.3%的教师选题能力有待提高,90%的教师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较弱,55%的教师还不完全清楚做科研课题的基本步骤。
在对测评结果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上,希望小学于2014年开展了“希望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决定以课题研究之力激活学校的教研。“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学校的科研工作逐渐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对老师们的指导也更加详细和有针对性了,老师们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该校教师苏琬淋感慨说。
如何实现课题研究的规范化管理?希望小学首先成立了“课题中心组”,拟定了两项制度,即课题中心组活动管理制度、教师个人课题管理制度。前者主要针对教师的学习和奖励,设置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并对个人立项课题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后者则细分为学习和研究制度、课题档案制度、教学反思制度、经费保障制度、课题研究奖励制度等,针对课题研究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细化管理,确保有效推进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
为了消除教师的顾虑,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希望小学采取榜样激励、骨干先行等激励措施。首先,要求学校的所有领导都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必须立项亲自组织实施的课题;其次,所有骨干教师要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有条件、有能力者可主持相应学科的课题。
“以前,我总觉得做研究、做课题是教育专家们的事情,而且对于如何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我是毫无头绪。如今,通过校领导和骨干教师们的亲身实践、示范和带领,消除了我的畏难情绪,让我掌握了很多做课题研究的方法。”希望小学教师秦洁说。
2015年,秦洁刚到希望小学任教便参与课题研究。那时,大学刚毕业的她缺乏教学经验和独立完成课题的经历,这让她颇为迷茫。后来,在校领导的帮助下,她克服各种困难,成功立项市级个人课题——“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并于2017年12月以合格等级顺利结题。
有效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不仅要营造一种全员参与的氛围,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提升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课题等方面的能力。
对此,希望小学教师莫玉香深有感触。2006年,她进入该校任教,虽然那时她已经有多年教学经验,但对于做课题还是“一无所知”,“听说过‘课题’二字,却从未做过,也没有发表过什么论文”。进入希望小学后,莫玉香开始接触课题,逐渐了解做课题的步骤、方法,教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她告诉记者,“真正得到大幅提升,是在2014年以后”,而这一契机,就是“希望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实施。
2013年的前期测评,不仅让希望小学发现了教师教研能力普遍较弱的问题,还促使该校对造成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分析中,我们发现老师们教研能力较低,是因为缺乏各方面的能力,如有些老师不知道如何发现和研究问题。”该校副校长、课题负责人李桂芳告诉记者。基于这样的认识,希望小学将教师教研能力细分为五大板块——发现问题能力、预测设计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实施操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然后针对各个板块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
希望小学与广西师范大学相邻,加上桂林市叠彩区大力实施“优师强校工程”,更为该校利用高校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该校积极组织教师到广西师范大学进行课题研究理论学习。莫玉香早在五六年前便参加了这样的学习,专家教授从研究方法、信息收集处理法等方面对该校教师进行指导,并适时跟踪该校教师的课题研究情况,及时解答教师们的疑惑。“在教授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研究方法,教研能力切实得到提高。”莫玉香说。
在加强与高校合作的同时,希望小学重视校内培训,制定了“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三步骤”:第一步是理论学习,给教师免费赠送教育理论书籍,并要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写好阅读心得,拟写好个人课题研究规划;第二步是方法传授,由学校领导、骨干教师或校外专家,与教师分享做课题的方法、心得;第三步是提供学习范例,通过校内骨干教师、兄弟学校名师的优秀课题实践范例,向教师展示研究方法、课题策略、教研故事等,引领和激发教师教研的积极性。
一系列有效举措,有效提高了希望小学教师们的理论水平以及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行动意识,为教师开展教研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付诸行动,收获硕果
“学校很重视提升我们的教研能力,也很重视培养我们的行动意识,鼓励我们多发现问题、多做研究、多写文章。现在,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希望小学教师唐月红说。
为了让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希望小学提出了“五个一”方案:“1个课题实施方案”,要求每位教师在开展相关研究之前,都要提交一份实施方案,按学校规定的课题方案表格填写课题申请,对教师课题研究工作进行规范管理;“1节研究课”,要求每位研究者每学期上一节研究课,展示个人课题研究的关注点、内容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过程,然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研究讨论;“1篇课题相关的主题博文”,要求每位教师每个月都要撰写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反思博文,每个月底前上传到自己的博客,由学校领导对教师存在的问题、疑惑进行及时反馈;“1篇课题相关论文”,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对撰写的博文进行提炼,从中选择一个研究点,撰写一篇相关的课题论文;“1篇课题结题报告”,要求每位教师严格按照市级课题的结题报告模式,撰写个人课题结题报告,积极与市级课题研究接轨。
希望小学的“五个一”方案遵循“教中研、研中教”的原则,切实将教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结合了起来,让教师在实践中感受到教研的魅力。“在我看来,做课题的过程就是一个‘逼→富→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逼着自己不断学习、不断丰富知识,然后感受到研究的幸福。虽然过程很痛苦,但结果很幸福!”该校教师雷红玲颇有感触地说。
在希望小学采访过程中,不断有教师向记者反馈:“做教研很累,但很有收获。”“原来,教研也不是我们原来想的那么困难,它其实挺可爱!”“教研能力是一个老师必备的技能。”……
经过近七年的努力探索,希望小学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截至目前,该校获立项个人市级课题36个,已结题35个。2014年,该校顺利完成3个市级B类重点课题,2016年完成3个市级教师专业发展专项课题,其中有2个获得优秀等级,同年结集出版科研成果《幸福花园》一书。
“教师教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今后,我校将一如既往,不断探索发展教育科研的新路子、新方法,将学校的办学水平推向更高的层次。”希望小学校长吴青松说。
(责编 蒋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