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佛山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城”,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基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传承佛山武术文化的需要,立足本土资源,深入研究,创编、改编适合幼儿的园本教材,探讨“玩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 “快乐武会”“亲子学堂”“寻访武踪”等多样的武术专题活动,把武术融入幼儿日常活动,构建富有本土特色的《武术总动员》园本课程,促进了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佛山武术;幼儿;园本课程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享誉全球的文化遗产。佛山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城”,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教育资源丰富。佛山市内有很多中小学校均开设了武术课程。在幼儿园开展武术教学效果则甚微,只停留在兴趣班的基础上,未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
武术具有健体修德的双重功能,它不仅能够增强儿童的体质,还能培养其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骨的硬度小,弹性和可塑性很大,适宜进行武术学习。另外,幼儿学习武术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个认识与理解,本园坚持对幼儿武术教育进行了多年研究。
一、培源立本,建构园本课程体系
立足幼儿的发展水平,结合佛山武术资源,本园构建了《武术总动员》特色园本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中,创造实践机会,使幼儿在环境与材料相互作用中建构新的经验,让幼儿在主动学习与探索中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一)深入研究,建立课程目标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广东省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引》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多元知能”“最近发展区”与“动作与动作技能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形成了园本课程构建的理论依据。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在武术大师、专家的专业指导下,从知识、技能、情感品质三个维度确立了课程目标体系,包括课程总目标、各年龄阶段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详见图1:课程目标体系)。
(二)编写教材,丰实课程内容
幼儿有力量小、耐力不足,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为提高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学习发展水平,将传统武术套路、武术名人故事等加以改编、创造,与幼儿园日常教育相结合,创编成园本教材。分别有:将传统武术套路改编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练习的徒手操、器械操,让幼儿通过每天的早操活动进行学习;将武术融合经典的民间游戏中,如,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改编为用马步代替“石头”,弓步代替“剪刀”,提膝代替“布”,幼儿两人一组,如果步法相同,继续猜拳,如果步法不同,决出输赢;将武术基本动作创编为朗朗上口的童谣,在玩乐中学。如,将“马步冲拳”的动作要领创编为“小青蛙,本领大,双脚张开,哈哈哈。嘿哈,嘿嘿哈,捉住蚊子顶呱呱”的童谣,孩子一边念童谣,一边模仿动作,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动作要领;还有将佛山武术名人的事迹创编为绘本,如《铁鸡斗蜈蚣》《狮王争霸》《佛山赞先生》《小龙的故事》等,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认识佛山武术名家,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研为先,推进课程实施
为让课程有效“落地”,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制定课程安排表,通过“大教研”“小教研”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开展日常课程教学研究,推进课程实施。“大教研”是由幼儿园课题组成员对课程实施提供理论培训、专题研讨,推广优秀的课例与教学经验,负责把握整个课程系列实施的方向。“小教研”是由年级教研小组长组织一线教师讨论“选材”和“选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四)科学评价,完善课程结构
课程评价是课程构建的重要元素,也是检验园本课程的效度与适宜性的重要手段。系统的课程评价有助于对课程各元素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修正,并更好地帮助教师、家长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最终实现课程与教学行为的自我完善。
1.建立教师教育行为评价体系
借鉴了CLASS评价工具和方法,制定了“师幼互动质量观察评价表”,关注“教”和“学”的过程,修正教师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2.建立幼儿身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结合课程教目标,从知识、情感、技能三个维度制订了“幼儿发展水平观察评价表”,并结合幼儿身心发展指标实施了“幼儿身体发育测查”“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测查”。通过教师、家长的观察评价和专业医务人员的测量,科学全面评价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不断完善园本课程,推动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挖掘资源,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
佛山丰厚的武术文化为幼儿园开展幼儿武术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然而,传统武术文化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与现代教育相适应,与幼儿学习发展相适应。因此,本园通过收集、筛选、甄别大量的零散的素材,汇编了“佛山代表拳种”“佛山武术名人及其事迹”“佛山武馆及学校”“佛山武术盛事”等多个版块,能够提供给教师、幼儿直接或加工组合后使用。教师可通过幼儿园内部计算机直接链接,查看相关教育资源,确保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紧扣课程理念与教学目标,保证了课程与实践过程的无缝连接。
三、内”“外”兼修,多渠道推进课程实施
幼儿对事物认知的建构离不开听觉、视觉、动觉等多感官的参与。搭建丰富多元的知识与个体的交互平台,有利于幼儿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体验,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认知与理解。本园结合园内外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园内外获得持续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幼儿对课程的理解。
(一)创建园内武术文化环境,丰盈幼儿武术情感
教育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隐性课程。为了营造武术文化氛围,大园公共环境、班级环境均增设了武术元素的布置,加深幼儿对武术的关注与理解;以武术主题音乐作为园内日常铃声,培养幼儿的武术情感;創建校园“小小武术馆”,拓宽幼儿的武术视域。
(二)开展武术主题园外活动,增强幼儿武术认识 充分利用佛山本土的资源优势,笔者幼儿园定期组织孩子参观黄飞鸿纪念馆、叶问纪念馆等,开展“寻找武踪”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佛山武术历史文化,激发他们爱武术、爱家乡的情感;与佛山武协艺术联会开展经常性的交流活动,邀请全国武术比赛的冠军到园与幼儿面对面交流演,用武术英雄的魅力感化幼儿;发挥家委会的组织力量,开展“亲子学堂”活动,亲子一起学武术,激发幼儿的兴趣,增进了亲子和家园感情。
(三)调动家庭社区力量,打造幼儿习武环境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社会与学校三合力共同推动。为调动家庭的教育力量,笔者幼儿园利用园报、网站、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平台对家长宣传本园的教育理念、办园目标、课程特色等,争取家长的认同,形成教育共识。他们注重与社区密切合作,参与社区宣传文艺活动,组织师幼开展走进社区活动,利用社区的资源开展活动,增进孩子的社会经验,扩宽视野,创造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環境。
四、课程引领,推动幼儿园特色发展
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笔者幼儿园构建了《武阅》园本课程体系,将武术园本课程贯穿于日常活动中,让孩子喜欢并主动学习武术,传承了佛山本土文化,彰显办园特色。(详见图2:课程架构图)。
《武阅》园本课程包含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里又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探索课程。隐性课程是通过听觉、动觉、视觉多种接受信息的渠道,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武阅》课程涉及了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等多个领域的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与学习中,体现了教育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幼儿园开展丰富的武术特色活动,有效地贯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要求,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使特色武术教育成为引领幼儿园全面发展、树立品牌的助推器。近几年来,本园的幼儿参加“港澳地区、全国及省地市区”各类的武术锦标赛均获得优异成绩;应邀参加佛山万人太极表演暨吉尼斯项目申报、佛山市旅游文化节开幕等,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及家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受到同行各届的关注,分别向山东淄博、甘肃玉林、湖南、香港,以及广东各地的教育交流团介绍、展示具有佛山本土武术特色的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办园品牌日益铮亮。
参考文献:
[1]支川.中华武术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阮纪正.至文至武——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论稿[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
[3]朱家雄,黄瑾,李召存等.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张波伟.试论武术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9):128.
【关键词】佛山武术;幼儿;园本课程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享誉全球的文化遗产。佛山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城”,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教育资源丰富。佛山市内有很多中小学校均开设了武术课程。在幼儿园开展武术教学效果则甚微,只停留在兴趣班的基础上,未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
武术具有健体修德的双重功能,它不仅能够增强儿童的体质,还能培养其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骨的硬度小,弹性和可塑性很大,适宜进行武术学习。另外,幼儿学习武术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个认识与理解,本园坚持对幼儿武术教育进行了多年研究。
一、培源立本,建构园本课程体系
立足幼儿的发展水平,结合佛山武术资源,本园构建了《武术总动员》特色园本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中,创造实践机会,使幼儿在环境与材料相互作用中建构新的经验,让幼儿在主动学习与探索中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一)深入研究,建立课程目标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广东省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引》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多元知能”“最近发展区”与“动作与动作技能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形成了园本课程构建的理论依据。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在武术大师、专家的专业指导下,从知识、技能、情感品质三个维度确立了课程目标体系,包括课程总目标、各年龄阶段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详见图1:课程目标体系)。
(二)编写教材,丰实课程内容
幼儿有力量小、耐力不足,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为提高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学习发展水平,将传统武术套路、武术名人故事等加以改编、创造,与幼儿园日常教育相结合,创编成园本教材。分别有:将传统武术套路改编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练习的徒手操、器械操,让幼儿通过每天的早操活动进行学习;将武术融合经典的民间游戏中,如,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改编为用马步代替“石头”,弓步代替“剪刀”,提膝代替“布”,幼儿两人一组,如果步法相同,继续猜拳,如果步法不同,决出输赢;将武术基本动作创编为朗朗上口的童谣,在玩乐中学。如,将“马步冲拳”的动作要领创编为“小青蛙,本领大,双脚张开,哈哈哈。嘿哈,嘿嘿哈,捉住蚊子顶呱呱”的童谣,孩子一边念童谣,一边模仿动作,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动作要领;还有将佛山武术名人的事迹创编为绘本,如《铁鸡斗蜈蚣》《狮王争霸》《佛山赞先生》《小龙的故事》等,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认识佛山武术名家,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研为先,推进课程实施
为让课程有效“落地”,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制定课程安排表,通过“大教研”“小教研”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开展日常课程教学研究,推进课程实施。“大教研”是由幼儿园课题组成员对课程实施提供理论培训、专题研讨,推广优秀的课例与教学经验,负责把握整个课程系列实施的方向。“小教研”是由年级教研小组长组织一线教师讨论“选材”和“选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四)科学评价,完善课程结构
课程评价是课程构建的重要元素,也是检验园本课程的效度与适宜性的重要手段。系统的课程评价有助于对课程各元素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修正,并更好地帮助教师、家长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最终实现课程与教学行为的自我完善。
1.建立教师教育行为评价体系
借鉴了CLASS评价工具和方法,制定了“师幼互动质量观察评价表”,关注“教”和“学”的过程,修正教师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2.建立幼儿身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结合课程教目标,从知识、情感、技能三个维度制订了“幼儿发展水平观察评价表”,并结合幼儿身心发展指标实施了“幼儿身体发育测查”“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测查”。通过教师、家长的观察评价和专业医务人员的测量,科学全面评价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不断完善园本课程,推动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挖掘资源,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
佛山丰厚的武术文化为幼儿园开展幼儿武术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然而,传统武术文化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与现代教育相适应,与幼儿学习发展相适应。因此,本园通过收集、筛选、甄别大量的零散的素材,汇编了“佛山代表拳种”“佛山武术名人及其事迹”“佛山武馆及学校”“佛山武术盛事”等多个版块,能够提供给教师、幼儿直接或加工组合后使用。教师可通过幼儿园内部计算机直接链接,查看相关教育资源,确保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紧扣课程理念与教学目标,保证了课程与实践过程的无缝连接。
三、内”“外”兼修,多渠道推进课程实施
幼儿对事物认知的建构离不开听觉、视觉、动觉等多感官的参与。搭建丰富多元的知识与个体的交互平台,有利于幼儿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体验,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认知与理解。本园结合园内外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园内外获得持续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幼儿对课程的理解。
(一)创建园内武术文化环境,丰盈幼儿武术情感
教育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隐性课程。为了营造武术文化氛围,大园公共环境、班级环境均增设了武术元素的布置,加深幼儿对武术的关注与理解;以武术主题音乐作为园内日常铃声,培养幼儿的武术情感;創建校园“小小武术馆”,拓宽幼儿的武术视域。
(二)开展武术主题园外活动,增强幼儿武术认识 充分利用佛山本土的资源优势,笔者幼儿园定期组织孩子参观黄飞鸿纪念馆、叶问纪念馆等,开展“寻找武踪”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佛山武术历史文化,激发他们爱武术、爱家乡的情感;与佛山武协艺术联会开展经常性的交流活动,邀请全国武术比赛的冠军到园与幼儿面对面交流演,用武术英雄的魅力感化幼儿;发挥家委会的组织力量,开展“亲子学堂”活动,亲子一起学武术,激发幼儿的兴趣,增进了亲子和家园感情。
(三)调动家庭社区力量,打造幼儿习武环境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社会与学校三合力共同推动。为调动家庭的教育力量,笔者幼儿园利用园报、网站、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平台对家长宣传本园的教育理念、办园目标、课程特色等,争取家长的认同,形成教育共识。他们注重与社区密切合作,参与社区宣传文艺活动,组织师幼开展走进社区活动,利用社区的资源开展活动,增进孩子的社会经验,扩宽视野,创造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環境。
四、课程引领,推动幼儿园特色发展
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笔者幼儿园构建了《武阅》园本课程体系,将武术园本课程贯穿于日常活动中,让孩子喜欢并主动学习武术,传承了佛山本土文化,彰显办园特色。(详见图2:课程架构图)。
《武阅》园本课程包含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里又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探索课程。隐性课程是通过听觉、动觉、视觉多种接受信息的渠道,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武阅》课程涉及了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等多个领域的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与学习中,体现了教育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幼儿园开展丰富的武术特色活动,有效地贯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要求,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使特色武术教育成为引领幼儿园全面发展、树立品牌的助推器。近几年来,本园的幼儿参加“港澳地区、全国及省地市区”各类的武术锦标赛均获得优异成绩;应邀参加佛山万人太极表演暨吉尼斯项目申报、佛山市旅游文化节开幕等,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及家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受到同行各届的关注,分别向山东淄博、甘肃玉林、湖南、香港,以及广东各地的教育交流团介绍、展示具有佛山本土武术特色的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办园品牌日益铮亮。
参考文献:
[1]支川.中华武术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阮纪正.至文至武——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论稿[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
[3]朱家雄,黄瑾,李召存等.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张波伟.试论武术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