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古诗魅力 提高语文素养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D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等崭新的课程理念,但是,新课程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也绝不能停留在教师的口中,新课程应大步走进课堂。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主体自主学习。因此,学生依照学古诗的“三步”方法自读、自悟、品读、评析,学会了大量的课外古诗,他们的阅读量和积累量得到了充分提高。
  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这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关键。在教学古诗时,笔者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背诵喜欢的古诗,温故学习古诗的“三步”学法(即: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利用幻灯片、电脑、录音机等现代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的画面再现了古诗的意境;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及形象思维模式特点的活动内容,采用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方式,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眼、手、耳、嘴,通过观察、言语、描述等趣味性强的形式再现学习古诗的内容。这样,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引导自学,立体交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出自道家学说,意思是要想帮助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自读自悟”“质疑探究”方式,让学生都能拥有学习和发展的权利,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使学生从“会学”到“学会”。教学中,指导学生依据“三步”学法自学古诗,遵循“读诗—解詩—品诗—辨诗—延诗”的教学思路,使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积极性高涨,品尝到了自己学习的快乐。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如:同桌互相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等,改变以前教师“一言堂”,学生为“听众”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质疑,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过程中,互相传播信息,帮助学生自学、自悟并理解古诗。为学生创建一个充满民主、智慧、激情与活力的课堂,所有学生感受到共享知识的甜蜜,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让学生反复有感情诵读,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再难的古诗词,经过反复的诵读,反复咀嚼,也能或多或少懂得它的含义,读出画面,读出作者的心声。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读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写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通。”同时,使学生深受艺术的熏染,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得到美的享受与极大的快乐并积累了语言文字。
  三、拓展阅读,培养诗趣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最适合学生积累语言。在依法自学古诗的过程中,学生品尝到了“学会”的快乐,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继续使用“三步”学法自学课本外的另一首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互相质疑,互相评议,互相分析,互相品味,使学生从中获得大量的有关古诗的知识,并转化为学生学习古诗的技能。为更扎实有效地帮助学生阅读积累,每一周老师至少为学生推荐三首古诗,早读背诵,课前吟诵,“常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经常反复学习,学生积累古诗越来越多,而且记得更加牢固。为了增加课外古诗积累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阅读与鉴赏能力,笔者还制定了古诗的主题进行积累阅读。如:1.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对表达情感相同或相近的古诗进行整合,如思乡诗、爱国诗等等。2.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对所描写的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古诗进行整合,如边塞诗、田园诗、描写儿童的诗等等。3.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对同一位诗人所写的不同的诗进行分析理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人写诗风格的把握。4.写诗赏诗举行诗文比赛。对能力强的学生,笔者采取读诗与写诗结合,启发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举行诗文比赛、开展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
  总之,通过诵读古诗文中的传世佳作及教学,使学生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这样不仅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养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及健康人格,也为今后的古诗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让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世代相传,从而完成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金盘路小学)
其他文献
《感恩的心》一歌中写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这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风靡大江南北的歌曲,以凄婉动人的故事为创作背景,歌颂了妈妈的伟大,唱出了对妈妈的感恩之情,也营造出浓郁的感恩风气,润泽着人们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如今的中小学生,他们的感恩情怀越来越弱,一些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能体谅父母的心酸,对父母的疼爱麻木不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学生感恩素养缺失的现状,作为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品德
期刊
摘 要:人文素养是综合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小学品德课中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教室,步入生活大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本土资源,大胆开发身边资源,让学生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发展人文素养。  关键词:本土资源 实践体验 人文素养  品德学科的教师要为发展学生的素养而教,切不可只为学科而教,方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利用多元评价手段,抓住课堂教学评价切入角度,给出最为专业教学评价,发动学生展开自评、互评活动,就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热情,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评价 设计艺术  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教学原则,呼唤课堂活力的快速成长。因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激励属性,所以教师科学运用评价手段,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主动学习动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学科特点,教师在
期刊
新课改提倡“读写结合”,即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交融,最终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正如叶圣陶所说:“读是吸收的过程,写是释放和倾吐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将读写互相渗透,让阅读成为写作的基础,用写作来检验阅读成果,读与写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模仿经典句式,描摹生动场景,想象拓展练笔,让学生学会个性表达,全面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句式模仿,仿中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为小学数学课堂教法更新、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思想,对教学环节展开多重整合实践尝试,以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教学方法具有多元性、个性化等特征,教师在教法优化探索中,要跟上时代步伐,注意联系学生学习实际,从不同视角展开创新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法优化 认知体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常常陷入固化思维之中,严重制約课堂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意识及能力为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营造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进而展开有效合作。  一、创设趣味情境
期刊
美是人类对生活的赞叹,而术则是人类表达赞叹的技巧。美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美术又是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美术教师,要抓住美术教学的基本目标,即引导学生乐学、善思、会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美术  对美术有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这门课程的基本动力,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创新课程内容的呈现
期刊
根据外研社(三起点)教材的设置和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小学生对声音、情境、活动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远超枯燥的英语单词和句子。据此,应在英语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方向来呈现出“听说立体化”教学效果。“听说立体化”指的是将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以活动音频、实际活动、活动照片、英语儿歌的形式进行具体化、形象化、情境化,让小学生切实明白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对应关系,从而进行自然性理解和记忆。这种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学习
期刊
摘 要: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当下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实然出发,在深入分析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应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念,在中职晋升考核中应改革升学考试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规范中高层次各自的教学标准,在增强吸引上要致力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等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协同育人 考试制度  近年来,有关“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建
期刊
摘 要:构建新课标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新秩序,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宽容看待学生因懵懂无知而造成的乱而无序;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正确理解学生因个性差异而带来的“乱”;明确课堂的教育功能,做到活而有序。  关键词:体育课堂 秩序 活力  新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弱化了对原来体育竞技的要求,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