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还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对一些新鲜事物都保持着好奇心,能够快速学习事物。在教育的改革创新中,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小学教育,尤其是在数学这一逻辑思维比较严谨的学科中,小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相关策略,能否举一反三思考,灵活应对数学知识组合,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成为家长们关注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发展最有效的科目,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大脑思维发育,对于未知的数学问题保持探究心理,会深入思考分析解决方案。当前教育行业的应试教育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逻辑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存疑,敢于提问,对未知的问题能够保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解决心理。从数学知识的解题和验证中,训练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全方面分析,快速有效找到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问题习惯,形成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入分析揣摩问题的解决策略,在能够灵活应变处理生活事物。
1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意义
小学数学的学习不是为了高考分,应对家长的攀比心理,而是从小培育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掌握应对生活的基本原理。当代教育发展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大脑智力得到有效开发,思维逻辑缜密,对未来发展有着强大的助益,处理事务的反应能力更加快,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能够掌握逻辑性,促进各科成绩提升。
2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小学数学是认识基本的数字,学习运算法则的时期,相对其他课程来说比较枯燥沉闷,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养成问题解决分析的习惯,还需要老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主动孩子天性发展,积极引导带动学生的求知心理,能够主动探究问题的未解之谜。对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以學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读书学习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未来有更好的发展,而且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在校园学习中,通过老师规范管理教育,有效的开发智力的一个过程。在课堂教育中,师生角色的定位认知要规划好,老师不是决定课堂教学的号令者,学生自身是教学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能够关注数学中涵盖的问题,思考如何进行解决,如何有效掌握规律,尊重学生的思维逻辑方向进行有效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自主思考和学习习惯。
比如学习图形的认识的时候,对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知,不能只简单地按照书本上画出来的图案让学生理解,要根据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抽象思维,引导孩子说出自己所见的物体的形状。比如上学放学路上常见的三角警示牌,让学生能够发现物体的图形不单单只表现于物体形状方面,对相关提示内容也要注意,带着存疑心理发现有警示牌的地方存在什么问题,在十字路口有红路灯标志,禁止通行等指示,分岔路口有禁止嬉笑打闹的警示,理解问题并且学会多方面思考,在去学校或者回家途中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
2.2 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世界万物发展都是存在一定的特性与规律,数学本身就是逻辑是很强的学科,在数学问题解决的引导中,老师要将数学存在的意义充分给学生科普,让学生理解简单的阿拉伯数字组合作用在生活中的意义,关注数学知识在生活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算发展规律。通过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实现数学生活会的创造性,让学生能够将数学融入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主动探究思考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比如当代中小学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组织的一些春游秋游放风活动,一般会由校区合作的车队搭载学生去到选定的地点开展活动。通常开展校园活动都是一个年级的学生一起参加,人数比较多,而车辆运输是有着标准的承载人员限制的,这时候老师就可以代入数学问题,对孩子进行提问,让孩子思考如果“一辆车最多可以坐 45个人,全级那么350名学生需要多少辆车?”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得出车辆承载人员所需数量。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明白数学存在于生活,并且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锻炼计算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时,教师采用生活趣味性引导,能够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结合生活实际,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学习作用于生活的真谛。
2.3 让学生学会找到数学问题存在的规律性
数学是由简单的数字组合而成的,在数字的组合过程中,有很多隐藏的规律。老师在数学问题教学的过程中,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不能只让孩子看到结果,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这样在出现类似题目的时候,学生才能用自主思维去解决问题。比如数学“找规律”这一课程中,面对“1,3,5,7,( ) ,( ) ,( ) ……”数字顺序排练,要怎么样才能够准确无误地填好括号中的数字,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字观察。小学的单双数认识都已经普及,面对上述规律题目中,学生可以发现1,3,5,7都是单数,如果按照单数规律,接下来的括号里应该填的“9,11,13”,而除了单数之外,这组规律两个相邻数字之间都是以差“2”的形式出现,1+2=3,3+2=5,5+2=7依次类推,这样又可以知道这个是等比单数序列,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隐藏的规律,学会解决问题。
3 结语
通过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分析,我们应该知道数学这一学科蕴含的丰富知识和规律性,让学生通过学习训练逻辑思维发展,强化学生的探索实验精神和解决问题的灵活应变能力,让学生不止于文化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习,从生活事物和万物潜在的规律性中得到启发,引导思维从全面得到发展,进一步开发大脑智力,成为更加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袁心田.程下培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36):110.
[2]冷少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J].扬州大学,2013(15):62-63.
[3]衷万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12,(02):181-182.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发展最有效的科目,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大脑思维发育,对于未知的数学问题保持探究心理,会深入思考分析解决方案。当前教育行业的应试教育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逻辑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存疑,敢于提问,对未知的问题能够保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解决心理。从数学知识的解题和验证中,训练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全方面分析,快速有效找到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问题习惯,形成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入分析揣摩问题的解决策略,在能够灵活应变处理生活事物。
1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意义
小学数学的学习不是为了高考分,应对家长的攀比心理,而是从小培育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掌握应对生活的基本原理。当代教育发展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大脑智力得到有效开发,思维逻辑缜密,对未来发展有着强大的助益,处理事务的反应能力更加快,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能够掌握逻辑性,促进各科成绩提升。
2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小学数学是认识基本的数字,学习运算法则的时期,相对其他课程来说比较枯燥沉闷,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养成问题解决分析的习惯,还需要老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主动孩子天性发展,积极引导带动学生的求知心理,能够主动探究问题的未解之谜。对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以學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读书学习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未来有更好的发展,而且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在校园学习中,通过老师规范管理教育,有效的开发智力的一个过程。在课堂教育中,师生角色的定位认知要规划好,老师不是决定课堂教学的号令者,学生自身是教学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能够关注数学中涵盖的问题,思考如何进行解决,如何有效掌握规律,尊重学生的思维逻辑方向进行有效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自主思考和学习习惯。
比如学习图形的认识的时候,对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知,不能只简单地按照书本上画出来的图案让学生理解,要根据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抽象思维,引导孩子说出自己所见的物体的形状。比如上学放学路上常见的三角警示牌,让学生能够发现物体的图形不单单只表现于物体形状方面,对相关提示内容也要注意,带着存疑心理发现有警示牌的地方存在什么问题,在十字路口有红路灯标志,禁止通行等指示,分岔路口有禁止嬉笑打闹的警示,理解问题并且学会多方面思考,在去学校或者回家途中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
2.2 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世界万物发展都是存在一定的特性与规律,数学本身就是逻辑是很强的学科,在数学问题解决的引导中,老师要将数学存在的意义充分给学生科普,让学生理解简单的阿拉伯数字组合作用在生活中的意义,关注数学知识在生活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算发展规律。通过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实现数学生活会的创造性,让学生能够将数学融入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主动探究思考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比如当代中小学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组织的一些春游秋游放风活动,一般会由校区合作的车队搭载学生去到选定的地点开展活动。通常开展校园活动都是一个年级的学生一起参加,人数比较多,而车辆运输是有着标准的承载人员限制的,这时候老师就可以代入数学问题,对孩子进行提问,让孩子思考如果“一辆车最多可以坐 45个人,全级那么350名学生需要多少辆车?”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得出车辆承载人员所需数量。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明白数学存在于生活,并且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锻炼计算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时,教师采用生活趣味性引导,能够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结合生活实际,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学习作用于生活的真谛。
2.3 让学生学会找到数学问题存在的规律性
数学是由简单的数字组合而成的,在数字的组合过程中,有很多隐藏的规律。老师在数学问题教学的过程中,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不能只让孩子看到结果,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这样在出现类似题目的时候,学生才能用自主思维去解决问题。比如数学“找规律”这一课程中,面对“1,3,5,7,( ) ,( ) ,( ) ……”数字顺序排练,要怎么样才能够准确无误地填好括号中的数字,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字观察。小学的单双数认识都已经普及,面对上述规律题目中,学生可以发现1,3,5,7都是单数,如果按照单数规律,接下来的括号里应该填的“9,11,13”,而除了单数之外,这组规律两个相邻数字之间都是以差“2”的形式出现,1+2=3,3+2=5,5+2=7依次类推,这样又可以知道这个是等比单数序列,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隐藏的规律,学会解决问题。
3 结语
通过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分析,我们应该知道数学这一学科蕴含的丰富知识和规律性,让学生通过学习训练逻辑思维发展,强化学生的探索实验精神和解决问题的灵活应变能力,让学生不止于文化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习,从生活事物和万物潜在的规律性中得到启发,引导思维从全面得到发展,进一步开发大脑智力,成为更加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袁心田.程下培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36):110.
[2]冷少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J].扬州大学,2013(15):62-63.
[3]衷万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12,(0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