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受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经济结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烤食习俗,并且与中原食俗互相学习,具有扩散性和交融性的特点,为中华饮食文明注入了鲜活的力量。此外,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在性别角色、婚俗、精神信仰等民俗事象中都有所体现。它在丰富世界饮食文明、平衡膳食、发展旅游业等方面都有深远的意义,但其在经济方面也存在着局限性。
关键词:食俗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意义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园,在新疆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等民族。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结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食俗文化,构成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中最为基础的一部分。
一、天山南北不同的食俗
新疆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北为北疆,天山以南为南疆。北疆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夏季雨量丰沛,气候湿润,这些条件有利于草场的生长,因而天山以北形成了一片水草丰美、广阔无垠的草原,是畜牧游猎的理想天地。南疆则气候干旱,降雨稀少,然而这里有许多内陆河,浇灌着可田可溉、林木葱郁的绿洲沃壤。绿洲经济的特点是农业或半农业半畜牧业。游牧生产方式总是逐水草而居。北疆地区保持着“食肉而饮酪”的传统饮食文化,食物来源主要是放牧的牲畜。而绿洲地区既有农业又有畜牧业,因此南疆以米、面、肉为主,蔬菜食用的偏少,形成了特有的绿洲风味。以新疆人数最多的维吾尔族为例。维族的膳食结构以米、面为主,常吃馕、抓饭、包子,喜食牛、羊肉,夏秋多用馕伴食瓜果,很少吃蔬菜。
二、西域少数民族风味肉食
说起新疆少数民族食俗,就不能不提到烤食习俗。与此相关,形成了一种有技艺、讲究和风情的独特的烤食文化,在新疆整个食文化中占主要地位。在天灾、战争、频繁迁徙,多种文化碰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里,烤食文化代代沿袭,传承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技艺更高超,花色更多变了。它囊括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覆盖了整个新疆,维吾尔族等各族人民是它的载体。烤制食品主要分烤制面食和烤制肉食两种。下面就分别列举几种最负盛名的风味烤食,以飨读者。
(一)、烤制面食
面食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主食,烤制面食有烤馕、烤包子等等。新疆人民离不开馕就像中原人离不开馒头一样。馕就是烤制而成的面饼。它的品种很多,有甜、咸、素、肉馕,还有白面、玉米面和混合面的。
馕是最具绿洲风味的烤制面食,它有耐热、易存、不易变质、脆而不硬,宜与五果搭配吃等优点。自古以来,生活在绿洲的新疆各族人民出远门或从事经商活动时,就用馕做干粮充饥,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方便食品。此外,馕还能够“宜心养人”。新疆百岁老人居全国之冠,他们长寿的秘密与烤制食品搭配瓜果有关。夏秋烤馕伴以瓜果,冬春烤馕泡以酸奶是他们的饮食习惯之一。烤制面食还注入了伊斯兰教饮食文化内涵。对于新疆少数民族来说,馕不仅仅是食物,还是值得崇拜的神圣物,如“饭是神仙,馕是圣人”(维吾尔谚语);“对馕起誓”表示神圣;在婚丧嫁娶中会以馕馈赠或施舍,这些都源于伊斯兰教。
(二)、 烤制肉食——风靡全国的维族烤羊肉串、烤全羊
烤羊肉串是新疆的特产之一,品味佳而带有民族情调,可以在街头巷尾随烤随卖。经常可以看到维族人头戴圆顶花帽,用夹生的汉语大声吆喝。新疆羊肉串之所以风味独特,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疆水草条件好,使得新疆羊的品种优良,不带膻味;另一个是新疆烤羊肉串选用了特殊调味品——孜然(孜然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提味并增进食欲)。把肉串放在烤肉槽上烤,然后撒上些孜然、辣面、精盐,烤成后色泽焦黄、油亮,不腻不膻,鲜嫩可口。
近几年,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烤羊肉串迅速风靡全国,甚至远播海外。如今祖国大地,千城百市,到处都有新疆烤羊肉串的飘香。据说,在美国纽约也出现了做烤羊肉串的,精明的维吾尔人将生意做到了美国……但正宗的烤肉还是在新疆,有人认为喀什才是烤羊肉串的“开山鼻祖”。探究烤羊肉传往内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在山东诸城县凉台的东汉孙琮墓出土的庖厨图中,有切肉、烤肉图:墙上挂着肉条,一人盘坐在木案旁切肉串,另一人手持铁叉在陶炉的炭火上烧烤。其烤肉的工序、工具等与现在新疆的烤肉十分相似。笔者认为它很可能是从丝绸之路传至中原的,是当时“胡食”的一种。
新疆的烤全羊,风味可与北京的烤鸭媲美。过去它是维吾尔族百姓用馕坑烤出来的羊肉,现在它已成为宴席上的珍馐佳肴。烤全羊是选用两岁以内肥羊羔为主料,去其内脏后用精白面、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以及孜然抹便羊身,然后放在特制的馕坑里焖烤一个小时。烤成之后,表皮黄里透油,令人垂涎欲滴。吃的时候是用刀削下来一片一片地吃。
新疆烤制食品从经济结构上讲,是农业经济(烤制面食)和牧业经济(烤制肉食)融合的产物;从生态上讲是绿洲文化的结晶,它在新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代盛一代,经久不衰。
三、新疆饮食文化的扩散性与交融性
中国饮食史上有几次“胡食风潮”,西域饮食就是主力军(新疆古称西域)。西域美食传入内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汉人的食文化。同时,新疆少数民族也很擅长从汉族的食文化中吸取有益成分,并加以创造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 西域美食传入中原
我们可以看看汉代的时尚饮食。在史料《盐铁论·散不足篇》中列举了西汉前期出现在食肆中的二十款时尚美食。译成白话,包括烤羊羔、酥油、酸马奶等多种西域食品,可见西域、中原两地饮食文化的交融。
“汉魏以来,胡食即行于中国,至唐而转盛。”①西域的“胡饼”也就是现在“馕”的前身,早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原,“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②唐朝有许多笔记小说也有西域人在长安开胡饼店的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寄胡麻饼子与杨万州》一诗中写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③(“胡麻”本是芝麻,因来自胡族地——西域,因而称“胡麻”,西域人民自古就擅于用它作食品辅料)。安史之乱时,玄宗西幸,仓皇途中,以胡饼充饥。《资治通鉴》玄宗纪:“日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④可见,胡饼在当时中原地区还是非常普遍的。胡饼自汉代传入中原后,影响深远、流传至今,是新疆少数民族民族对丰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
抓饭,在维语中被称为“朴劳”。在唐代史籍中,将此译作“ 铧锣 ”。 抓饭是穆斯林的主食,用大米拌以清油,和以牛羊肉、干鲜水果如葡萄干、菠萝之类,再调以丁香、胡椒等香料,蒸熟后食用,营养十分丰富。它是吸收了农耕民族饮食文化和畜牧民族饮食文化的长处创造出的一种民族风味米食,融汇了汉族做大米饭和炒菜的技艺并有所发展。传入内地后广受顾客的欢迎和称赞。
(二)、 中原饮食传入西域
馓子是新疆的回族、撒拉族等待客的珍品,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食佳点。开斋节、古尔邦节这些穆斯林的节日更是吃馓子的时节。这时,穆斯林聚居区的大街小巷里都会飘溢着油炸面食的香气。
然而,馓子这种油炸面食却并不是这些民族创造的,它的原产地在中原。馓子在我国已经很古老了,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汉代,它被称做“环饼”,又叫“寒具”。到了宋代,相传苏东坡写了一首诗来描写馓子:“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里非常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馓子等油煎食品的形状、颜色。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注明了“寒具,即馓子也。”可见,在回族等民族形成之前,馓子就已经是汉族地区的传统食品了。元、明以后,回族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才学习了这种油煎面食的制作方法,并且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本民族的物质生活和饮食之中。在学习了馓子的做法之后,回族等民族又将其加以创新,创造了油香、馃子这些新品种。这说明西域民族吸收汉食文化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智慧。
饺子也是中原地区的传统食品。在唐代称为“牢丸”。它的制作方法也在古代就传到了西域。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TAM301唐墓中发现了三枚面制饺子,便是明证。
总之,西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文化交融的枢纽。自古至今,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进行的食文化交流不胜枚举。汉族要发展食文化,借鉴了新疆少数民族食文化的养料;新疆少数民族也在本土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融合了许多汉族饮食文化的精华,并加以发展创新。二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今天五光十色的中华饮食文明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四、与新疆少数民族饮食民俗相关的其他方面
新疆少数民族饮食民俗文化还表现在其他几个方面。如在性别角色方面,妇女的座次和饮食是有别于男性的。当就餐人数较多时,往往仅让男主人陪客、男人们单独一席,而妇女和孩子在另一个桌上吃。如果人数较少,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那么丈夫或年长于妇女的男性的座次都靠里,属尊贵之位,而妇女多坐在靠外的位置(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餐桌一般摆在毡房靠门的位置)。如哈萨克族主妇在吃饭时就坐在餐桌靠外的位置,这主要是为了方便给家人盛饭(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由主妇盛饭),先给长辈盛,然后是男性和小孩,最后才轮到主妇。由饮食座次的尊卑观念就可以看出男女的尊卑差别。如果家里吃羊,羊头要给长者吃,表示敬仰、尊敬;髀骨给女婿;而媳妇吃的主要是胸叉骨。在招待女性客人时,也会专门煮胸叉肉给女客食用。
在婚礼中,一些食物还带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维吾尔族的婚礼上,阿訇会拿两块馕请新郎新娘各吃一块。这两块馕是浸过盐水的,咸得发苦,但新郎新娘一定要吃下去。因为它象征着夫妻同甘共苦、忠于爱情的决心。再如塔吉克族的婚俗,要在新郎新娘身上撒些面粉,以这种方式预祝新婚夫妇未来幸福、子女兴旺。
在精神信仰方面,也有对食物的信仰和崇拜。麻黄是生长在西域罗布荒原上的一种药用植物。有清热发汗,止咳生津的功效,可以医治风寒感冒、肺炎、哮喘等多种疾病。孔雀河下游的古墓沟人平日里食用麻黄枝,并且发现了它神奇的治疗功效。因此他们赋予麻黄枝特殊的意义。在古墓沟墓葬里,每件包裹尸体的毛毯或毛布里都有一个装有麻黄碎枝的小包,可见古墓沟人珍视麻黄,并把它作为一种信仰,祈求护佑。
五、探究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的意义及前景
(一)意义
新疆作为我国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地区,其食俗也有独特的风味。尤其是清真食文化——即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回、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的食文化。清真菜谱本身就是食文化的结晶,它吸收了汉族等食文化以及国外伊斯兰食文化的长处,又发扬了新疆少数民族饮食的特点,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食文化。它一直延绵至今,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的饮食都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人的饮食追求是“享受美味,饮食养生”。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很好地做到了这二者的结合。有许多食品不仅能果腹充饥,同时还具有补养身体、治疗一些疾病的作用。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烤全羊、烤羊肉串等肉食能补虚抗寒、治病壮体。新疆的饮食文化还给汉族地区注入了新的元素——富有营养的肉食品制作方法,以及美味酥脆的烤馕制作。这一切对于平衡膳食结构以及增强国民体质也是意义非凡的。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来我国的外国游客也越来越多。他们对我国各民族的饮食文化、风味食品有着极大的兴趣。中国的美食、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因此,研究并发展新疆少数民族特色食品、食俗文化对促进对外开放,发展我国旅游业以及民族食品工业颇具意义。
饮食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通过新疆食俗文化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新疆从古至今的社会生活,了解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历史、文化知识。饮食民俗就像镌刻在石壁上的文字,虽历经沧桑变故,但仍然保留着它的价值并散发出恒久的魅力。
(二)前景
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经过了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历久而弥新,是中华饮食文明的瑰宝。它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日益昌隆:展示新疆多彩的地方风情与优质特产的食品节不断涌现,如吐鲁番的葡萄节、西瓜节等。厨师、面点师傅人才辈出,介绍新疆饮食民俗的书籍、刊物也有数十种……
然而,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在经济方面仍有局限性。拿风味米食来说,有维吾尔族的抓饭,蒙古族的炒米……品种虽然丰富多样、各有特色,但仍主要停留在家庭之内的手工制作阶段,主要供自己家庭享用和招待亲朋客人。商品性的民族风味米食很少,更谈不上大批量地生产、出售了。其实各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与经济发展都是密不可分的,要想真正地繁荣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就应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食品商业。在我国南方的一些茶楼,光茶点就有上千种,深受顾客喜欢。正是因为食品与商业相结合,才会促进食俗文化的制作工艺精进、花样番新、更上层楼。在这一点上,应该向汉族饮食学习。
总而言之,新疆民族食俗文化传承了宝贵的经验和遗产,如何用这笔遗产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并反过来推动新疆食俗文化进一步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结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们对于吃的重要性的认识始终贯穿于中国文明的历史长河。食文化是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化,人类生生不息,食文化也生生不息。新疆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多种文明交融、碰撞的交汇地。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在本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吐故纳新,从而创造出今天独树一帜又绚丽多彩的饮食文明。它为中国饮食文明乃至世界饮食文明都做出了贡献。笔者期待有更多的新疆民族食文化被发掘,并能创造出与其本身价值对等的经济价值。
注释:
①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上海:三联书店,1957.
②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③全唐诗[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④资治通鉴,玄宗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6.
参考文献:
[1]徐文苑编著.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尚衍斌.西域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赖存理.中国民族风味食品[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4]楼望皓.中国新疆民俗[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3.
[5]林乃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罗韵希主编.回族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7]薛宗正主编.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关键词:食俗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意义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园,在新疆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等民族。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结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食俗文化,构成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中最为基础的一部分。
一、天山南北不同的食俗
新疆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北为北疆,天山以南为南疆。北疆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夏季雨量丰沛,气候湿润,这些条件有利于草场的生长,因而天山以北形成了一片水草丰美、广阔无垠的草原,是畜牧游猎的理想天地。南疆则气候干旱,降雨稀少,然而这里有许多内陆河,浇灌着可田可溉、林木葱郁的绿洲沃壤。绿洲经济的特点是农业或半农业半畜牧业。游牧生产方式总是逐水草而居。北疆地区保持着“食肉而饮酪”的传统饮食文化,食物来源主要是放牧的牲畜。而绿洲地区既有农业又有畜牧业,因此南疆以米、面、肉为主,蔬菜食用的偏少,形成了特有的绿洲风味。以新疆人数最多的维吾尔族为例。维族的膳食结构以米、面为主,常吃馕、抓饭、包子,喜食牛、羊肉,夏秋多用馕伴食瓜果,很少吃蔬菜。
二、西域少数民族风味肉食
说起新疆少数民族食俗,就不能不提到烤食习俗。与此相关,形成了一种有技艺、讲究和风情的独特的烤食文化,在新疆整个食文化中占主要地位。在天灾、战争、频繁迁徙,多种文化碰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里,烤食文化代代沿袭,传承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技艺更高超,花色更多变了。它囊括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覆盖了整个新疆,维吾尔族等各族人民是它的载体。烤制食品主要分烤制面食和烤制肉食两种。下面就分别列举几种最负盛名的风味烤食,以飨读者。
(一)、烤制面食
面食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主食,烤制面食有烤馕、烤包子等等。新疆人民离不开馕就像中原人离不开馒头一样。馕就是烤制而成的面饼。它的品种很多,有甜、咸、素、肉馕,还有白面、玉米面和混合面的。
馕是最具绿洲风味的烤制面食,它有耐热、易存、不易变质、脆而不硬,宜与五果搭配吃等优点。自古以来,生活在绿洲的新疆各族人民出远门或从事经商活动时,就用馕做干粮充饥,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方便食品。此外,馕还能够“宜心养人”。新疆百岁老人居全国之冠,他们长寿的秘密与烤制食品搭配瓜果有关。夏秋烤馕伴以瓜果,冬春烤馕泡以酸奶是他们的饮食习惯之一。烤制面食还注入了伊斯兰教饮食文化内涵。对于新疆少数民族来说,馕不仅仅是食物,还是值得崇拜的神圣物,如“饭是神仙,馕是圣人”(维吾尔谚语);“对馕起誓”表示神圣;在婚丧嫁娶中会以馕馈赠或施舍,这些都源于伊斯兰教。
(二)、 烤制肉食——风靡全国的维族烤羊肉串、烤全羊
烤羊肉串是新疆的特产之一,品味佳而带有民族情调,可以在街头巷尾随烤随卖。经常可以看到维族人头戴圆顶花帽,用夹生的汉语大声吆喝。新疆羊肉串之所以风味独特,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疆水草条件好,使得新疆羊的品种优良,不带膻味;另一个是新疆烤羊肉串选用了特殊调味品——孜然(孜然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提味并增进食欲)。把肉串放在烤肉槽上烤,然后撒上些孜然、辣面、精盐,烤成后色泽焦黄、油亮,不腻不膻,鲜嫩可口。
近几年,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烤羊肉串迅速风靡全国,甚至远播海外。如今祖国大地,千城百市,到处都有新疆烤羊肉串的飘香。据说,在美国纽约也出现了做烤羊肉串的,精明的维吾尔人将生意做到了美国……但正宗的烤肉还是在新疆,有人认为喀什才是烤羊肉串的“开山鼻祖”。探究烤羊肉传往内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在山东诸城县凉台的东汉孙琮墓出土的庖厨图中,有切肉、烤肉图:墙上挂着肉条,一人盘坐在木案旁切肉串,另一人手持铁叉在陶炉的炭火上烧烤。其烤肉的工序、工具等与现在新疆的烤肉十分相似。笔者认为它很可能是从丝绸之路传至中原的,是当时“胡食”的一种。
新疆的烤全羊,风味可与北京的烤鸭媲美。过去它是维吾尔族百姓用馕坑烤出来的羊肉,现在它已成为宴席上的珍馐佳肴。烤全羊是选用两岁以内肥羊羔为主料,去其内脏后用精白面、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以及孜然抹便羊身,然后放在特制的馕坑里焖烤一个小时。烤成之后,表皮黄里透油,令人垂涎欲滴。吃的时候是用刀削下来一片一片地吃。
新疆烤制食品从经济结构上讲,是农业经济(烤制面食)和牧业经济(烤制肉食)融合的产物;从生态上讲是绿洲文化的结晶,它在新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代盛一代,经久不衰。
三、新疆饮食文化的扩散性与交融性
中国饮食史上有几次“胡食风潮”,西域饮食就是主力军(新疆古称西域)。西域美食传入内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汉人的食文化。同时,新疆少数民族也很擅长从汉族的食文化中吸取有益成分,并加以创造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 西域美食传入中原
我们可以看看汉代的时尚饮食。在史料《盐铁论·散不足篇》中列举了西汉前期出现在食肆中的二十款时尚美食。译成白话,包括烤羊羔、酥油、酸马奶等多种西域食品,可见西域、中原两地饮食文化的交融。
“汉魏以来,胡食即行于中国,至唐而转盛。”①西域的“胡饼”也就是现在“馕”的前身,早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原,“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②唐朝有许多笔记小说也有西域人在长安开胡饼店的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寄胡麻饼子与杨万州》一诗中写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③(“胡麻”本是芝麻,因来自胡族地——西域,因而称“胡麻”,西域人民自古就擅于用它作食品辅料)。安史之乱时,玄宗西幸,仓皇途中,以胡饼充饥。《资治通鉴》玄宗纪:“日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④可见,胡饼在当时中原地区还是非常普遍的。胡饼自汉代传入中原后,影响深远、流传至今,是新疆少数民族民族对丰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
抓饭,在维语中被称为“朴劳”。在唐代史籍中,将此译作“ 铧锣 ”。 抓饭是穆斯林的主食,用大米拌以清油,和以牛羊肉、干鲜水果如葡萄干、菠萝之类,再调以丁香、胡椒等香料,蒸熟后食用,营养十分丰富。它是吸收了农耕民族饮食文化和畜牧民族饮食文化的长处创造出的一种民族风味米食,融汇了汉族做大米饭和炒菜的技艺并有所发展。传入内地后广受顾客的欢迎和称赞。
(二)、 中原饮食传入西域
馓子是新疆的回族、撒拉族等待客的珍品,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食佳点。开斋节、古尔邦节这些穆斯林的节日更是吃馓子的时节。这时,穆斯林聚居区的大街小巷里都会飘溢着油炸面食的香气。
然而,馓子这种油炸面食却并不是这些民族创造的,它的原产地在中原。馓子在我国已经很古老了,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汉代,它被称做“环饼”,又叫“寒具”。到了宋代,相传苏东坡写了一首诗来描写馓子:“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里非常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馓子等油煎食品的形状、颜色。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注明了“寒具,即馓子也。”可见,在回族等民族形成之前,馓子就已经是汉族地区的传统食品了。元、明以后,回族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才学习了这种油煎面食的制作方法,并且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本民族的物质生活和饮食之中。在学习了馓子的做法之后,回族等民族又将其加以创新,创造了油香、馃子这些新品种。这说明西域民族吸收汉食文化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智慧。
饺子也是中原地区的传统食品。在唐代称为“牢丸”。它的制作方法也在古代就传到了西域。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TAM301唐墓中发现了三枚面制饺子,便是明证。
总之,西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文化交融的枢纽。自古至今,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进行的食文化交流不胜枚举。汉族要发展食文化,借鉴了新疆少数民族食文化的养料;新疆少数民族也在本土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融合了许多汉族饮食文化的精华,并加以发展创新。二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今天五光十色的中华饮食文明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四、与新疆少数民族饮食民俗相关的其他方面
新疆少数民族饮食民俗文化还表现在其他几个方面。如在性别角色方面,妇女的座次和饮食是有别于男性的。当就餐人数较多时,往往仅让男主人陪客、男人们单独一席,而妇女和孩子在另一个桌上吃。如果人数较少,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那么丈夫或年长于妇女的男性的座次都靠里,属尊贵之位,而妇女多坐在靠外的位置(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餐桌一般摆在毡房靠门的位置)。如哈萨克族主妇在吃饭时就坐在餐桌靠外的位置,这主要是为了方便给家人盛饭(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由主妇盛饭),先给长辈盛,然后是男性和小孩,最后才轮到主妇。由饮食座次的尊卑观念就可以看出男女的尊卑差别。如果家里吃羊,羊头要给长者吃,表示敬仰、尊敬;髀骨给女婿;而媳妇吃的主要是胸叉骨。在招待女性客人时,也会专门煮胸叉肉给女客食用。
在婚礼中,一些食物还带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维吾尔族的婚礼上,阿訇会拿两块馕请新郎新娘各吃一块。这两块馕是浸过盐水的,咸得发苦,但新郎新娘一定要吃下去。因为它象征着夫妻同甘共苦、忠于爱情的决心。再如塔吉克族的婚俗,要在新郎新娘身上撒些面粉,以这种方式预祝新婚夫妇未来幸福、子女兴旺。
在精神信仰方面,也有对食物的信仰和崇拜。麻黄是生长在西域罗布荒原上的一种药用植物。有清热发汗,止咳生津的功效,可以医治风寒感冒、肺炎、哮喘等多种疾病。孔雀河下游的古墓沟人平日里食用麻黄枝,并且发现了它神奇的治疗功效。因此他们赋予麻黄枝特殊的意义。在古墓沟墓葬里,每件包裹尸体的毛毯或毛布里都有一个装有麻黄碎枝的小包,可见古墓沟人珍视麻黄,并把它作为一种信仰,祈求护佑。
五、探究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的意义及前景
(一)意义
新疆作为我国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地区,其食俗也有独特的风味。尤其是清真食文化——即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回、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的食文化。清真菜谱本身就是食文化的结晶,它吸收了汉族等食文化以及国外伊斯兰食文化的长处,又发扬了新疆少数民族饮食的特点,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食文化。它一直延绵至今,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的饮食都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人的饮食追求是“享受美味,饮食养生”。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很好地做到了这二者的结合。有许多食品不仅能果腹充饥,同时还具有补养身体、治疗一些疾病的作用。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烤全羊、烤羊肉串等肉食能补虚抗寒、治病壮体。新疆的饮食文化还给汉族地区注入了新的元素——富有营养的肉食品制作方法,以及美味酥脆的烤馕制作。这一切对于平衡膳食结构以及增强国民体质也是意义非凡的。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来我国的外国游客也越来越多。他们对我国各民族的饮食文化、风味食品有着极大的兴趣。中国的美食、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因此,研究并发展新疆少数民族特色食品、食俗文化对促进对外开放,发展我国旅游业以及民族食品工业颇具意义。
饮食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通过新疆食俗文化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新疆从古至今的社会生活,了解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历史、文化知识。饮食民俗就像镌刻在石壁上的文字,虽历经沧桑变故,但仍然保留着它的价值并散发出恒久的魅力。
(二)前景
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经过了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历久而弥新,是中华饮食文明的瑰宝。它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日益昌隆:展示新疆多彩的地方风情与优质特产的食品节不断涌现,如吐鲁番的葡萄节、西瓜节等。厨师、面点师傅人才辈出,介绍新疆饮食民俗的书籍、刊物也有数十种……
然而,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在经济方面仍有局限性。拿风味米食来说,有维吾尔族的抓饭,蒙古族的炒米……品种虽然丰富多样、各有特色,但仍主要停留在家庭之内的手工制作阶段,主要供自己家庭享用和招待亲朋客人。商品性的民族风味米食很少,更谈不上大批量地生产、出售了。其实各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与经济发展都是密不可分的,要想真正地繁荣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就应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食品商业。在我国南方的一些茶楼,光茶点就有上千种,深受顾客喜欢。正是因为食品与商业相结合,才会促进食俗文化的制作工艺精进、花样番新、更上层楼。在这一点上,应该向汉族饮食学习。
总而言之,新疆民族食俗文化传承了宝贵的经验和遗产,如何用这笔遗产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并反过来推动新疆食俗文化进一步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结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们对于吃的重要性的认识始终贯穿于中国文明的历史长河。食文化是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化,人类生生不息,食文化也生生不息。新疆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多种文明交融、碰撞的交汇地。新疆少数民族食俗文化在本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吐故纳新,从而创造出今天独树一帜又绚丽多彩的饮食文明。它为中国饮食文明乃至世界饮食文明都做出了贡献。笔者期待有更多的新疆民族食文化被发掘,并能创造出与其本身价值对等的经济价值。
注释:
①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上海:三联书店,1957.
②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③全唐诗[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④资治通鉴,玄宗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6.
参考文献:
[1]徐文苑编著.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尚衍斌.西域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赖存理.中国民族风味食品[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4]楼望皓.中国新疆民俗[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3.
[5]林乃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罗韵希主编.回族风情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7]薛宗正主编.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