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应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呢?随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全国使用,小语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教学改革和实践。我们课题组以课标为准则,以文本为依托,结合课堂教学,深挖文本,进行有效的随文练笔,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下面,我就小学语文中段读写结合训练点中的仿写谈一谈。
关键词:随文练笔;仿写;有效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352
随文练笔穿插于阅读教学之中,从文本素材中挖掘可学、可悟、可写的练笔点,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思维领悟能力。以文本内容为素材,进行“短平快”的随文练笔,进行言语实践的迁移过程,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实现读与写的相互贯通,坚持下去,它既能顾及课文的特点,又能指导学生书面表达,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一、随文练笔的现状
我们深知随文练笔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我们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以及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随文练笔”的练笔度、练笔点等方面的把握不准,就会让其有适得其反的结果。如何让随文练笔真正落地、真正有效,从而真正提高我们学生的写作素养?我们可以从随文练笔的策略入手。
二、随文练笔的策略
课堂上的随文练笔,可以是书面表达,也可以是口头表达。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书面表达。常见的书面表达的策略有:仿写、续写、心得笔记、锤炼小标题和读后感等。在这些策略中,“仿写”是其最基础的训练策略,所有的策略都是由“仿写”开始,并衍生的。
三、聚焦仿写策略
所谓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来练习写作。简言之,就是模仿范文练习作文,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如书法中的临摹,是学生习写作的良好开端。
1.依托文本——模仿起步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那么,我们就要充分运用好“仿写”这个“一”,夯实课堂随文练笔的基础。我们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对三、四年级教材中“读写结合要点”的梳理中发现,仿写策略是中段课堂随文练笔的最主要策略,其内容主要有:仿写词语、仿写句子、仿写小节、仿写段。其中以仿写句子和仿写段落为主要仿写训练,并且,仿写句子的训练主要在三年级上、下册前面的学习中,而在中段后面的训练中,仿段的次数逐渐增多,甚至还会出现仿词与仿句相结合、仿句和仿段相融合的训练策略。这些都符合部编版教材的语文要素呈螺旋上升趋势。
仿写训练的内容拟定,一定要精准对焦,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样的训练才会有效。《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有一个小练笔:“这篇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把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展现得很充分。请你学着这种方法,选一处景物试着写一写。”我们根据学情和课堂时间,我们只选择了夏季作为我们这堂课的训练点,写我们校园内的一处景物。
然而,有的孩子无从下笔,有的孩子只能写出一个景物,有的孩子却停不下笔。通过了解,问题出在“一处景物”上。若是课后的小练笔,能写多少是多少,但这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小练笔,时间有限,我们还需要再精准。我们在“选一处”后面标注上“至少三个”。这次,孩子们很好地完成了。
2.源自自我——创新之源
虽说仿写是以阅读的文章为例而进行的训练,但仿写不是机械模仿,而是与创新相融合。创新,主要是指内容、形式上的创造,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表达形式的基础上,选择新颖、独具特色的内容进行练笔,是鼓励学生在写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从而力求在写作训练中反映出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造精神。
当学生在最初的模仿中学会了写这类的词语(主要在低段)、语句或者段落,他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想象与联想进行创作属于自己的语句、段落。仿写中既要借鉴范文的写法,又要发挥独创精神。只有这样,仿写才会有灵气,才会有有意义,才会成为随文练笔的牢固而有活力的基石。
蒋老師在执教《秋天的雨》时,结合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设定出这样的课堂仿写训练内容:用“它把 (颜色)给了 (谁), 像 , (怎么样)”的句式练习写长句。
为了实现这一仿写训练,我们分了三步走。第一步是“品读范文,寻方法”。第二步是“仿照例句,说色彩”。第三步是“文思泉涌,写佳句”。经过这样的体验与尝试,交流与碰撞,孩子们最终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佳句。这样的仿写训练,咋一看会让孩子有点犯难,但是孩子们主动学习、挑战的意识却不减,很是出彩。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上的创造意识,是使随文练笔从根本上得以实现和超越的一个转折点。
四、仿写策略的一些感受
1.立足文本,让起步更有效。
在这之前,我们总会满腔热诚地为孩子们设定诸多的练笔机会,以为这样就可以了,但我们的收效并不乐观。为什么?就是因为“仿写”本身就是源起“仿”,这“仿”就是“仿写”的根。而仿写训练策略的“根”就是文本。以文本为依托,深挖文本,结合课后的练习与单元要素,有针对性地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仿写训练内容。这样的设计不仅适用于小学中段,更适用于对新知的学习、运用。
2.立足学生,让创新更真实。
我们常说:“不写千篇一律的文章,要让自己的文章与众不同。”但通过不断地尝试,我发现,这需要立足孩子自身的生活经验、课外积累、亲身体验等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才会促成这一创新的可能,并且是有难度的。我们老师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去引导、鼓励、帮助学生,让孩子们朝着创新去努力,一旦突破自我,那就是最精彩、最真实的创新。
3.坚持不懈,让练笔更高效。
之前,我们会习惯性地给孩子们设置不少的仿写训练,没有针对性,就没有实效性。仿写训练不是在数量上进行“持久战”,而是在有针对性的前提下进行的“细水长流”。换言之,我们要“一练一得”,而且要坚持,我们的随文练笔才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赵怀珍.浅谈小学语文中随文练笔的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8(16).
【2】叶旭琴.巧用文本资源下笔精彩无限——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有效性[J].语文课内外,2018,000(010):30,3.
关键词:随文练笔;仿写;有效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352
随文练笔穿插于阅读教学之中,从文本素材中挖掘可学、可悟、可写的练笔点,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思维领悟能力。以文本内容为素材,进行“短平快”的随文练笔,进行言语实践的迁移过程,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实现读与写的相互贯通,坚持下去,它既能顾及课文的特点,又能指导学生书面表达,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一、随文练笔的现状
我们深知随文练笔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我们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以及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随文练笔”的练笔度、练笔点等方面的把握不准,就会让其有适得其反的结果。如何让随文练笔真正落地、真正有效,从而真正提高我们学生的写作素养?我们可以从随文练笔的策略入手。
二、随文练笔的策略
课堂上的随文练笔,可以是书面表达,也可以是口头表达。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书面表达。常见的书面表达的策略有:仿写、续写、心得笔记、锤炼小标题和读后感等。在这些策略中,“仿写”是其最基础的训练策略,所有的策略都是由“仿写”开始,并衍生的。
三、聚焦仿写策略
所谓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来练习写作。简言之,就是模仿范文练习作文,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如书法中的临摹,是学生习写作的良好开端。
1.依托文本——模仿起步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那么,我们就要充分运用好“仿写”这个“一”,夯实课堂随文练笔的基础。我们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对三、四年级教材中“读写结合要点”的梳理中发现,仿写策略是中段课堂随文练笔的最主要策略,其内容主要有:仿写词语、仿写句子、仿写小节、仿写段。其中以仿写句子和仿写段落为主要仿写训练,并且,仿写句子的训练主要在三年级上、下册前面的学习中,而在中段后面的训练中,仿段的次数逐渐增多,甚至还会出现仿词与仿句相结合、仿句和仿段相融合的训练策略。这些都符合部编版教材的语文要素呈螺旋上升趋势。
仿写训练的内容拟定,一定要精准对焦,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样的训练才会有效。《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有一个小练笔:“这篇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把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展现得很充分。请你学着这种方法,选一处景物试着写一写。”我们根据学情和课堂时间,我们只选择了夏季作为我们这堂课的训练点,写我们校园内的一处景物。
然而,有的孩子无从下笔,有的孩子只能写出一个景物,有的孩子却停不下笔。通过了解,问题出在“一处景物”上。若是课后的小练笔,能写多少是多少,但这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小练笔,时间有限,我们还需要再精准。我们在“选一处”后面标注上“至少三个”。这次,孩子们很好地完成了。
2.源自自我——创新之源
虽说仿写是以阅读的文章为例而进行的训练,但仿写不是机械模仿,而是与创新相融合。创新,主要是指内容、形式上的创造,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表达形式的基础上,选择新颖、独具特色的内容进行练笔,是鼓励学生在写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从而力求在写作训练中反映出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造精神。
当学生在最初的模仿中学会了写这类的词语(主要在低段)、语句或者段落,他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想象与联想进行创作属于自己的语句、段落。仿写中既要借鉴范文的写法,又要发挥独创精神。只有这样,仿写才会有灵气,才会有有意义,才会成为随文练笔的牢固而有活力的基石。
蒋老師在执教《秋天的雨》时,结合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设定出这样的课堂仿写训练内容:用“它把 (颜色)给了 (谁), 像 , (怎么样)”的句式练习写长句。
为了实现这一仿写训练,我们分了三步走。第一步是“品读范文,寻方法”。第二步是“仿照例句,说色彩”。第三步是“文思泉涌,写佳句”。经过这样的体验与尝试,交流与碰撞,孩子们最终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佳句。这样的仿写训练,咋一看会让孩子有点犯难,但是孩子们主动学习、挑战的意识却不减,很是出彩。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上的创造意识,是使随文练笔从根本上得以实现和超越的一个转折点。
四、仿写策略的一些感受
1.立足文本,让起步更有效。
在这之前,我们总会满腔热诚地为孩子们设定诸多的练笔机会,以为这样就可以了,但我们的收效并不乐观。为什么?就是因为“仿写”本身就是源起“仿”,这“仿”就是“仿写”的根。而仿写训练策略的“根”就是文本。以文本为依托,深挖文本,结合课后的练习与单元要素,有针对性地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仿写训练内容。这样的设计不仅适用于小学中段,更适用于对新知的学习、运用。
2.立足学生,让创新更真实。
我们常说:“不写千篇一律的文章,要让自己的文章与众不同。”但通过不断地尝试,我发现,这需要立足孩子自身的生活经验、课外积累、亲身体验等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才会促成这一创新的可能,并且是有难度的。我们老师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去引导、鼓励、帮助学生,让孩子们朝着创新去努力,一旦突破自我,那就是最精彩、最真实的创新。
3.坚持不懈,让练笔更高效。
之前,我们会习惯性地给孩子们设置不少的仿写训练,没有针对性,就没有实效性。仿写训练不是在数量上进行“持久战”,而是在有针对性的前提下进行的“细水长流”。换言之,我们要“一练一得”,而且要坚持,我们的随文练笔才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赵怀珍.浅谈小学语文中随文练笔的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8(16).
【2】叶旭琴.巧用文本资源下笔精彩无限——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有效性[J].语文课内外,2018,000(0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