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事教育行业的人,首先应该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才会在心目中油然而生一种崇拜感、亲近感,同时就会以教师为榜样,积极进行自我形象塑造;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追求知识的真实性,让思想从学生的头脑中真正地产生出来,就要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亲身经历、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
关键词:数学课堂;好的心灵;好的课堂;教学方法
数学学习枯燥乏味的,我们的学生并非全是精英,从不听到能听到乐听到会听,从少学到多学到乐学到会学,完成这样一个过程,教师的激情,语言,体态,包括人格魅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被称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从事师范行业的人,就应该做到学高为師,身正为范,以此建立完美的教师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就会产生一种权威意识、崇拜感、亲近感,同时也会以教师为榜样,积极地投入到自己形象的塑造中去,这就是所谓的权威效应。
一、“好的心灵”最重要。
斯霞说:“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要自己心中有阳光。”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教师,清楚地记得他们走上讲台时自信的眼神和走下讲台时幸福的神情。应该说,教学,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他们的生命中。一切都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源于对学生的爱,情感是教师从身上,从内心中自然散发出来的。你感受着学生的喜怒哀乐,悲伤着他们的悲伤,感动着他们的感动,那么,在学生的心目中,你就是可以倾诉的对象,你就是他们最信任的朋友。你的课堂就可以成为快乐的海洋,学生的认知就可以插上愉悦的翅膀。
二、要有“好的课堂”。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启迪。同时,要让思想从学生的头脑中真正地产生出来,就要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亲身经历、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好的课堂应该是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们有美的享受,营造一种宽松、宽容、富于活力的教学气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1.语言是师生间思想交流的主要工具,是教师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大都依靠教学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可以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可以是家常似的口语,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还可以激情澎湃,震撼学生的心灵。数学教师不是诗人,但需要诗人的气质,雄辩的口才,还要有舍我其谁的自信,用语言支撑起课堂的色彩。
2.激励是一种永恒的艺术。激励的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能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语言中含有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宽容、表扬、鞭策、祝愿等激励因素,就能给学生一语三春,语半功倍的感染力量。课堂上,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大胆归纳,大胆猜想,哪怕只是回答出一点点意思,教师也应立即给予表扬。如果学生一点也回答不出来,教师应当维护学生的尊严,消除学生的害羞心理,让学生坐下继续思考。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以后在数学课上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做铺垫。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呼之欲出。乐学是我们所期待的,会把课堂教学成功的延伸到课下,言已尽而意无穷。
3.“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的语言显得教师风度翩翩,这也是为数学课堂增加了笑料,让学生一振,所有的疲惫和厌倦一扫而空,给课堂增加了活力,注入了一股新鲜空气。师生之间需要平等对话,而教师幽默的语言在一瞬间就会拉进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居高临下的感觉荡然无存。学生就会感觉很轻松,觉得和老师可以成为朋友,也喜欢和老师交流。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幽默的言语可以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是学生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重要条件。
三、好的教学方法是必需的。
本着先学后教、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让思想真正地从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的原则,探索出分层训练,分组竞争。
我们强调:能力是训练出来的。没有好的训练,就不可能有好的成绩;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就不可能形成学生自己的明确认知。没有分层次的训练,就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理念讲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分组就正好体现了这一点。这可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这样学生的竞争心理、集体荣誉感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本着这样一种思路,可以把班级分成4个组。分组的依据是根据学习程度、学习积极性、性格类型等因素,尽量做到各组成绩均等。挑选责任心强、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收集、整理讨论研究结果。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取各种方式:必答题、抢答题、上黑板做题讲题、互问互答。采取记分制。这需要教师在课下多下工夫,放开手脚,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才能在课上收放自如,宏观调控课堂。
(1)课堂讲授内容分层次。教师备课时要兼顾基础与提高两套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以基础课为主,适当渗透提高内容。
(2)课后练习分层次。每节课的课后作业除书后留必做题外,还适当加一至两个提高教学大纲要求的题作为选做题。
(3)考试内容分层次。学校组织的每次考试,在试题的分量和难易程度上都加以区分,一般基础内容占65%—70%,提高内容占30—35%。这样便保证了各类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4)对各学科的尖子生,教师要有目的地布置题目,压担子,尽量挖掘其内在潜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切乎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来源于学生的实际,来源于对学生的爱,来源于对自身修养的追求,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执著。
关键词:数学课堂;好的心灵;好的课堂;教学方法
数学学习枯燥乏味的,我们的学生并非全是精英,从不听到能听到乐听到会听,从少学到多学到乐学到会学,完成这样一个过程,教师的激情,语言,体态,包括人格魅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被称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从事师范行业的人,就应该做到学高为師,身正为范,以此建立完美的教师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就会产生一种权威意识、崇拜感、亲近感,同时也会以教师为榜样,积极地投入到自己形象的塑造中去,这就是所谓的权威效应。
一、“好的心灵”最重要。
斯霞说:“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要自己心中有阳光。”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教师,清楚地记得他们走上讲台时自信的眼神和走下讲台时幸福的神情。应该说,教学,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他们的生命中。一切都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源于对学生的爱,情感是教师从身上,从内心中自然散发出来的。你感受着学生的喜怒哀乐,悲伤着他们的悲伤,感动着他们的感动,那么,在学生的心目中,你就是可以倾诉的对象,你就是他们最信任的朋友。你的课堂就可以成为快乐的海洋,学生的认知就可以插上愉悦的翅膀。
二、要有“好的课堂”。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启迪。同时,要让思想从学生的头脑中真正地产生出来,就要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亲身经历、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好的课堂应该是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们有美的享受,营造一种宽松、宽容、富于活力的教学气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1.语言是师生间思想交流的主要工具,是教师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大都依靠教学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可以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可以是家常似的口语,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还可以激情澎湃,震撼学生的心灵。数学教师不是诗人,但需要诗人的气质,雄辩的口才,还要有舍我其谁的自信,用语言支撑起课堂的色彩。
2.激励是一种永恒的艺术。激励的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能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语言中含有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宽容、表扬、鞭策、祝愿等激励因素,就能给学生一语三春,语半功倍的感染力量。课堂上,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大胆归纳,大胆猜想,哪怕只是回答出一点点意思,教师也应立即给予表扬。如果学生一点也回答不出来,教师应当维护学生的尊严,消除学生的害羞心理,让学生坐下继续思考。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以后在数学课上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做铺垫。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呼之欲出。乐学是我们所期待的,会把课堂教学成功的延伸到课下,言已尽而意无穷。
3.“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的语言显得教师风度翩翩,这也是为数学课堂增加了笑料,让学生一振,所有的疲惫和厌倦一扫而空,给课堂增加了活力,注入了一股新鲜空气。师生之间需要平等对话,而教师幽默的语言在一瞬间就会拉进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居高临下的感觉荡然无存。学生就会感觉很轻松,觉得和老师可以成为朋友,也喜欢和老师交流。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幽默的言语可以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是学生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重要条件。
三、好的教学方法是必需的。
本着先学后教、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让思想真正地从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的原则,探索出分层训练,分组竞争。
我们强调:能力是训练出来的。没有好的训练,就不可能有好的成绩;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就不可能形成学生自己的明确认知。没有分层次的训练,就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理念讲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分组就正好体现了这一点。这可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这样学生的竞争心理、集体荣誉感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本着这样一种思路,可以把班级分成4个组。分组的依据是根据学习程度、学习积极性、性格类型等因素,尽量做到各组成绩均等。挑选责任心强、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收集、整理讨论研究结果。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取各种方式:必答题、抢答题、上黑板做题讲题、互问互答。采取记分制。这需要教师在课下多下工夫,放开手脚,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才能在课上收放自如,宏观调控课堂。
(1)课堂讲授内容分层次。教师备课时要兼顾基础与提高两套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以基础课为主,适当渗透提高内容。
(2)课后练习分层次。每节课的课后作业除书后留必做题外,还适当加一至两个提高教学大纲要求的题作为选做题。
(3)考试内容分层次。学校组织的每次考试,在试题的分量和难易程度上都加以区分,一般基础内容占65%—70%,提高内容占30—35%。这样便保证了各类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4)对各学科的尖子生,教师要有目的地布置题目,压担子,尽量挖掘其内在潜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切乎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来源于学生的实际,来源于对学生的爱,来源于对自身修养的追求,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