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考中求索 于实践中创新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duol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成立于1981年1月29日,是北京市建立最早的区级青少年科技馆之一,隶属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是中小学生校外教育专门机构,也是北京市和西城区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现有在编教职工31名,其中专任教师20名。科技馆现开设有化学环保、生物、机器人、电子技术、模型制作、科技英语、天文、单片机等科技兴趣小组,面向全市学生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和公益性科普活动。
   三十年来,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教职员工始终秉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校外与校内相结合、科技与人文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科研与应用相结合、育才与养德相结合的教育原则,不断探索,形成了“培养内秀外成的创新型人才”的办馆理念,培养了大批喜爱科技、学有所长的科技人才,尤其是在环境教育、生物知识、青少年机器人等项目上始终处于全市和全国较高水平。2011年,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教师辅导的学生项目有7项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科技馆还承担着市、区数十项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的组织管理任务,积累了丰富的组织与管理经验,辐射、带动了全区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为西城区的学生在全国及北京市的各级科技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保障。西城区科技馆多次被评为全国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北京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等。
   科技馆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在职教师中有3人获得过“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光荣称号,且在北京市校外科技教育领域率先成立了以科技馆中学特级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周又红老师为核心,校内外优秀科技教师担任导师的“周又红名师工作室”,遵循“以名师育名师”的宗旨,为全市青年科技教师的成长搭建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平台,共同研究科技教育教学的改革趋势和前沿动态,形成跨学科的科技教育研修团队。面向学生积极开展的“用科学的头脑思考、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用灵巧的双手检验、用精炼的语言表达”科技探究系列活动,已成为科技馆打造特色科技教育的亮点。科技馆十分注重教育成果的课程化应用,先后编写了《青少年科技活动指导手册——食品与健康》、《好玩的创新科学实验》等馆本教材;出版了《水知识读本》系列科普读物;其中,《中日韩环境教育创新方法指南》分别在中、日、韩三国推广使用。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新馆已在优美宁静的月坛北街拔地而起,建筑面积超过一万平米,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设施齐全。科技馆将发挥硬件设备设施先进和师资队伍实力强劲的优势,设计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遵循科普教育与科技后备精英培养统筹兼顾的发展方向,开创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名校办分校”是在政府提倡“发挥名校优质教育资源优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办学模式。作为首都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北京小学也进行着此类探索。在这过程中,学校始终保持冷静的思考、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策略,追求着本校与分校的共同发展。  自2004年以来,学校先后以不同的办学方式开办了北京小学广外分校、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清城部、北京小学走读部、北京小学大兴分校翡翠城部、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
打造生命价值教育的名牌是前进二小实现优质办学,促进师生发展的主要策略,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战略。     ■ 构建生命共同体的途径  构筑团队共同愿景。通过构筑团队共同愿景,激发动力和活力。开学伊始,学校各组团队在办学思想、目标等教育价值体系的统领下,结合组内实际,制定了各自团队愿景和队训、团队目标。激发了组员的教育激情与活力,提高了团队凝聚力。  建设生命化的课堂和课程。把课堂作为生命价值
站在操场的主席台上,宣布对你和另一名同学的处分的时候,我的心在流泪,我的声音努力保持平静。这是在我近20年的教育生涯中,第一次处分学生。  我知道,处分你,是我教育的失败。谈话之后,你站到我面前,说:“能不能不给我处分?”我几乎要暴露自己心房上最柔软的那一面,但是,我还是板起脸告诉你:“孩子,有些错误是不能犯的,犯了就要承担后果。”  处分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犯了错误之后,我们几个老师坐在一起商
北京市高中教育研究会以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为中心课题展开研究,这正是抓住了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高中在校生最高年份只有31.8万人,1949年高中在校生只有20.7万人。而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规模已达4659.1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
为了落实精品特色战略,东城区十分重视两支队伍建设,启动了教育家成长工程,开拓探索优质教育人才建设的新途径,助推教师队伍发展与前进。通过举办“教育家成长论坛”、“办学实践研讨会”、评选表彰“师德标兵”、举行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举措,培养、发掘、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以下介绍的五位校长和教师,就是东城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代表。    作为一名资深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杨春林自任北京五中分校校长以来,以
近些年,随着“课题”成为广大教师尽人皆知的词汇,“课题研究”这个“旧时王谢堂前燕”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甚至呈现了全民参与的态势,国家级、省市级、地市级、县市级……校校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然而,这些“课题研究”真的起到预期的作用了吗?一线教师怎样看课题研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教师对课题研究颇有怨言?是什么因素裹挟教师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一线教师应该怎样进行课题研究?怎样的课题研究更贴近一线
目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说”比“听”多,教师往往只听学生精彩的回答,而忽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反映出的问题。教师说的多,会代替学生思维;教师说不到点子上,不能针对学生的问题说,就等于医生不能对症下药,也就不能药到病除。因而,我们语文教师要做到学会倾听,大量地听,耐心地听,适时地说,有节制地说。  学会倾听,要建立在学生大量“说”的基础上  俗话说得好,“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句话的内涵,就是
“高校支持西城区小学发展”项目,简称“UDS”项目。U是指大学(University),D指地区(District),特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S指学校(School)。“UDS”代表三方构成合作共同体。   2010年9月28日,“高校支持西城区小学发展”项目启动会召开。会上区教委和高校专家、项目学校校长签订“高校支持西城区小学发展”项目合作协议书,明确了协作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高校支持西城区
本期推荐书目  《做最好的老师》  内容介绍:  《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他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推荐理由:  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典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
加强科学教育,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时代提出的紧迫要求。北京教学植物园以《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机构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活动载体,以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养成为己任,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工作中逐步实现着他们的使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