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课程改革成为教育界的一大热点,从国际经验来看,任何教育改革措施,如果不进入课程改革的层面,都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效。体育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改革与发展创新。一线教师需要尽快领会现代教育思想,以适应学科发展的新需要。如何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如何在改革中发挥自身作用、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与体育相关的内容引进体育课堂,形成多元化的教学主题,以达到辅助教学、优化教学、延伸教学的目地。
一、多媒体进课堂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思维扩展。多媒体技术不断变化的图、文、声、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传统口授形式达不到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利用网络这个知识与信息传播最便捷的载体,将融动画、图片、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放置于网上,供学生下载自学,有效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
由于体育课受天气影响比较大,遇到风雨天气,体育课通常都是让学生在教室里自习,学生感觉很无聊。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后,教师可以在室外体育课受到天气影响时,给学生播放一些精彩的比赛、体坛逸事或体育名人故事,这不仅能丰富室内课教学内容,而且能大大提升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二、新闻进课堂
体育课开始,教师利用与体育课内容有关的新闻事例进行课程导入,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在一堂以投掷器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模拟情景教学的形式,把学生带入到备战奥运场上,让每位学生都把自已想象成参加奥运会的国家队选手。对此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跃跃欲试。又如,在进行耐久跑教学项目时,为了避免学生产生乏味和畏难情绪,我结合教材特点,给学生讲述“马家军”如何通过刻苦训练,最后打破世界记录的故事,使学生在崇拜、羡慕的同时,立志刻苦锻炼,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
三、音乐进课堂
作为体育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训练辅助手段,音乐在近代体育运动中已逐步被一些体育项目采用。音乐的运用,不仅赋予了体育运动以更多的表现力和美感,而且研究表明,在许多体育项目中合理加入音乐伴奏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因此,音乐已经成为体育运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体育课堂中,音乐具有以下作用。
1.陶冶学生情操,活跃课堂气氛。在体育教学中用一些节奏明快、旋律健康、曲调优美的音乐辅助教学,不但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把“练”寓于“乐”之中,既培养学生的乐感,又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运动技能。
2.调节准备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音乐能够对人体的“清醒细胞”施加压力,从而使“清醒细胞”处于活跃状态,这样“清醒细胞”就会对大脑皮层发出清醒的信号,从而激发神经的兴奋性。在课堂的准备部分播放合适的音乐可使学生思想集中,精神振奋,为接下来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在上中长跑课时,学生对枯燥的长距离跑动提不起兴趣,这时就可以利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可在准备活动时让学生听音乐节拍慢跑,然后做一些节奏感强的徒手操练习,接着可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把学生逐渐带入到长跑的课题中来,在进入主题后教学生怎么样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地、放松地跑完一定的距离,这样就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克服惧怕心理,提高练习效果。体育教学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既喜欢又惧怕的项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采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音乐铺助法,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忘记害怕,完成练习。例如在做跨栏练习时,可先按音乐节拍做跨栏舞蹈练习,接着可进行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然后在不放栏架的情况下,按音乐节拍做跨栏步练习,最后在音乐中做栏间过栏练习。这样使学生克服对障碍的惧怕心理,提高技术动作的完成效率。
4.缓解紧张心理,消除疲劳。紧张是造成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快速消除疲劳,首先就是要有效地缓解紧张心理。在一节紧张、较大负荷的体育运动课后,学生的身体、心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这时的恢复措施就显得很重要。此时若配上合理的音乐,使学生放松神经、调节情绪,无形中就能大大地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从而更快地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四、创编进课堂
现代的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事物比较多,有很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尤其是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有很强的自主性。教师生搬硬套来的东西他们往往不一定会感兴趣,但是,如果课堂上一些东西让学生自己来创造,其结果就大不一样。如:高中女生的健美操课,教师教给学生基本的步法及移动方向和手臂动作,让学生自己去组编一组健美操(将学生分成6—8人一组,每组创编4×8拍,要求能把学过的步法和手臂动作运用上,当然,实践过程中也允许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拓展),然后相互展示、学习。这样,在同一个课堂中,学生会学到多种不同的健美操,同时也收获自己创造的健康和心情。我在体育课堂实践中就经常给学生搭建自我发挥的平台,在预先提供相关的素材的前提下,让学生创编自己喜欢的体育游戏、热身操等,使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天地。这些创编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五、表演进课堂
学生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尤其是中小学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给学生创造自由放松的气氛,让他们用肢体动作、表情进行表演,在体育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激情与自信。比如,篮球课上,很多学生爱表演NBA球星的一些动作,尽管有些动作模仿不到位,但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对比,如果动作完成得比较好,会特别有成就感,兴趣高涨,这些学生无形中也感染了另外一些学生,激发了他们练习的热情。表演进课堂,使学生可以在自我展示与欣赏他人展示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六、比赛进课堂
比赛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运用比赛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动作技能,以及在复杂条件下合理运用动作技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比赛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体育教师所采用。比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课堂的开始部分安排一些强度比较小的比赛,不仅可以达到热身的作用,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教学的开展作好铺垫。如在进行途中跑教学之前,安排迎面接力比赛、负重背人比赛等,可把单调的气氛很快地调动起来,一举两得。
2.巩固提高所学内容。一个战术学习完后,都需要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来复习和巩固,而双人或多人的对抗练习是相对比较有效的方法。教学比赛进课堂,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手段对教学进行改进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比赛学生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在比赛中强化所有技能,还可以懂得这些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从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3.比赛法的主要特点是竞赛性较强。比赛者情绪高涨,能促进比赛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机体的机能,加强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但应当指出的是,比赛法应在掌握基本技术的情况下进行运用,否则将失去比赛的意义。如我们在进行篮球运球技术教学时,首先必须使学生掌握运球的基本技术,将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组别,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运球比赛,以此来提高运球的能力;其次每人一球进行运球,相互拍打或躲避对方,看谁运球保护能力强,使自己所运的球不被对方打掉或在运球过程中将对方的球打掉,以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下个人运球、保护球的能力,以及在激烈的竞争对抗中防守抢断球的能力,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七、传统项目进课堂
中国一些地区流行着舞龙舞狮、武术、踩高跷等传统体育项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即将消逝。如果把它们挖掘出来,加以利用,既可增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又可使传统体育后继有人,还可促成学校体育教学特色的形成。如:集武术、舞蹈、音乐等综合因素于一身的舞龙舞狮,不仅对动作技能、乐感、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锻炼大为有利,而且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它不仅能增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而且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我们把传统体育项目经过筛选后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充实学校的教育体系,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而且能起到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作用,让学生懂得,体育课堂不仅仅是要教给他们知识和技能,还要使他们感悟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并且,这些内容,学生易学、乐学、会学,且方便组织,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在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深入地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尽力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新思想、新教法、新手段,不断加强自主创新,使体育课堂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教与学的平台,以增进学生健康,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培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新变.北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龚斌.浅析体育与音乐的关系.湖北体育科技,2001,(2).
[3]耿培新.《体育与健康》(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张文超.开辟中学体育课堂新天地——舞龙舞狮进课堂.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
一、多媒体进课堂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思维扩展。多媒体技术不断变化的图、文、声、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传统口授形式达不到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利用网络这个知识与信息传播最便捷的载体,将融动画、图片、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放置于网上,供学生下载自学,有效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
由于体育课受天气影响比较大,遇到风雨天气,体育课通常都是让学生在教室里自习,学生感觉很无聊。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后,教师可以在室外体育课受到天气影响时,给学生播放一些精彩的比赛、体坛逸事或体育名人故事,这不仅能丰富室内课教学内容,而且能大大提升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二、新闻进课堂
体育课开始,教师利用与体育课内容有关的新闻事例进行课程导入,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在一堂以投掷器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模拟情景教学的形式,把学生带入到备战奥运场上,让每位学生都把自已想象成参加奥运会的国家队选手。对此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跃跃欲试。又如,在进行耐久跑教学项目时,为了避免学生产生乏味和畏难情绪,我结合教材特点,给学生讲述“马家军”如何通过刻苦训练,最后打破世界记录的故事,使学生在崇拜、羡慕的同时,立志刻苦锻炼,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
三、音乐进课堂
作为体育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训练辅助手段,音乐在近代体育运动中已逐步被一些体育项目采用。音乐的运用,不仅赋予了体育运动以更多的表现力和美感,而且研究表明,在许多体育项目中合理加入音乐伴奏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因此,音乐已经成为体育运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体育课堂中,音乐具有以下作用。
1.陶冶学生情操,活跃课堂气氛。在体育教学中用一些节奏明快、旋律健康、曲调优美的音乐辅助教学,不但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把“练”寓于“乐”之中,既培养学生的乐感,又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运动技能。
2.调节准备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音乐能够对人体的“清醒细胞”施加压力,从而使“清醒细胞”处于活跃状态,这样“清醒细胞”就会对大脑皮层发出清醒的信号,从而激发神经的兴奋性。在课堂的准备部分播放合适的音乐可使学生思想集中,精神振奋,为接下来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在上中长跑课时,学生对枯燥的长距离跑动提不起兴趣,这时就可以利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可在准备活动时让学生听音乐节拍慢跑,然后做一些节奏感强的徒手操练习,接着可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把学生逐渐带入到长跑的课题中来,在进入主题后教学生怎么样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地、放松地跑完一定的距离,这样就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克服惧怕心理,提高练习效果。体育教学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既喜欢又惧怕的项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采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音乐铺助法,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忘记害怕,完成练习。例如在做跨栏练习时,可先按音乐节拍做跨栏舞蹈练习,接着可进行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然后在不放栏架的情况下,按音乐节拍做跨栏步练习,最后在音乐中做栏间过栏练习。这样使学生克服对障碍的惧怕心理,提高技术动作的完成效率。
4.缓解紧张心理,消除疲劳。紧张是造成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快速消除疲劳,首先就是要有效地缓解紧张心理。在一节紧张、较大负荷的体育运动课后,学生的身体、心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这时的恢复措施就显得很重要。此时若配上合理的音乐,使学生放松神经、调节情绪,无形中就能大大地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从而更快地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四、创编进课堂
现代的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事物比较多,有很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尤其是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有很强的自主性。教师生搬硬套来的东西他们往往不一定会感兴趣,但是,如果课堂上一些东西让学生自己来创造,其结果就大不一样。如:高中女生的健美操课,教师教给学生基本的步法及移动方向和手臂动作,让学生自己去组编一组健美操(将学生分成6—8人一组,每组创编4×8拍,要求能把学过的步法和手臂动作运用上,当然,实践过程中也允许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拓展),然后相互展示、学习。这样,在同一个课堂中,学生会学到多种不同的健美操,同时也收获自己创造的健康和心情。我在体育课堂实践中就经常给学生搭建自我发挥的平台,在预先提供相关的素材的前提下,让学生创编自己喜欢的体育游戏、热身操等,使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天地。这些创编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五、表演进课堂
学生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尤其是中小学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给学生创造自由放松的气氛,让他们用肢体动作、表情进行表演,在体育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激情与自信。比如,篮球课上,很多学生爱表演NBA球星的一些动作,尽管有些动作模仿不到位,但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对比,如果动作完成得比较好,会特别有成就感,兴趣高涨,这些学生无形中也感染了另外一些学生,激发了他们练习的热情。表演进课堂,使学生可以在自我展示与欣赏他人展示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六、比赛进课堂
比赛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运用比赛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动作技能,以及在复杂条件下合理运用动作技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比赛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体育教师所采用。比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课堂的开始部分安排一些强度比较小的比赛,不仅可以达到热身的作用,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教学的开展作好铺垫。如在进行途中跑教学之前,安排迎面接力比赛、负重背人比赛等,可把单调的气氛很快地调动起来,一举两得。
2.巩固提高所学内容。一个战术学习完后,都需要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来复习和巩固,而双人或多人的对抗练习是相对比较有效的方法。教学比赛进课堂,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手段对教学进行改进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比赛学生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在比赛中强化所有技能,还可以懂得这些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从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3.比赛法的主要特点是竞赛性较强。比赛者情绪高涨,能促进比赛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机体的机能,加强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但应当指出的是,比赛法应在掌握基本技术的情况下进行运用,否则将失去比赛的意义。如我们在进行篮球运球技术教学时,首先必须使学生掌握运球的基本技术,将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组别,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运球比赛,以此来提高运球的能力;其次每人一球进行运球,相互拍打或躲避对方,看谁运球保护能力强,使自己所运的球不被对方打掉或在运球过程中将对方的球打掉,以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下个人运球、保护球的能力,以及在激烈的竞争对抗中防守抢断球的能力,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七、传统项目进课堂
中国一些地区流行着舞龙舞狮、武术、踩高跷等传统体育项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即将消逝。如果把它们挖掘出来,加以利用,既可增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又可使传统体育后继有人,还可促成学校体育教学特色的形成。如:集武术、舞蹈、音乐等综合因素于一身的舞龙舞狮,不仅对动作技能、乐感、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锻炼大为有利,而且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它不仅能增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而且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我们把传统体育项目经过筛选后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充实学校的教育体系,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而且能起到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作用,让学生懂得,体育课堂不仅仅是要教给他们知识和技能,还要使他们感悟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并且,这些内容,学生易学、乐学、会学,且方便组织,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在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深入地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尽力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新思想、新教法、新手段,不断加强自主创新,使体育课堂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教与学的平台,以增进学生健康,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培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新变.北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龚斌.浅析体育与音乐的关系.湖北体育科技,2001,(2).
[3]耿培新.《体育与健康》(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张文超.开辟中学体育课堂新天地——舞龙舞狮进课堂.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