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可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温故导入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建构意义,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意义。我们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应巧妙地联系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如我在讲授《醉翁亭记》时,首先让学生迅速回顾前面学过的课文《岳阳楼记》,再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上。
二、疑问导入法
如教学《为人民服务》一文时,我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庆大典的盛况吗?胡锦涛同志亲切慰问:‘同志们辛苦了!’战士们齐声高呼:‘为人民服务!’的场景吗?那铿锵雄壮的话语至今还回荡在耳畔。那么,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呢?”
这种疑问导入有利于学生质疑破题,直奔课文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思维训练,让他们对所学内容心中有数,从而全面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
三、故事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于喜欢听故事的时期,语文老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在导入课文时,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故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引導学生学习《论语〈十则〉》时,开篇就给学生讲了宋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接下来顺势提问:“为什么赵普敢夸下海口,说只要用半部《论语》就能够帮助宋太宗治理好天下呢?《论语》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讲完之后我发现虽然这一篇是文言文,但是课堂学习气氛非常高涨。
四、“语感传送”导入法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情的朗诵,把学生带进教材创设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能力就会受到压抑和阻碍。强烈的情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时,针对初一学生,我就选用了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并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和悼念的情境之中。又如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我首先朗读了李瑛写的《一月的哀思》,感染学生,然后才转入正文的学习。
五、抓住文题导入法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 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来,以此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困难,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
六、情境导入法
教师在导入课文时,可根据具体的课文,利用幻灯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或配乐朗诵,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仿佛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引起共鸣。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们可以先播放江涛的《愚公移山》,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课文学习中。
七、悬念导入法
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的学习热情往往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涉及课文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从这些俗谚中,我们可以想象科举考试对于封建时代的读书人来说,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文中主人公范进在中举后竟然疯掉,你认为可能吗?”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急不可待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八、从相同作家的不同题材作品导入法
在教学初唐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时,我和学生一起回忆了学过或补充过的他的其他类型的两首诗。一首是他的边塞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还有一首是闺怨诗——《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芙蓉楼送辛渐》正是王昌龄最有名的三大题材:边塞诗、闺怨诗和送别诗中的“送别诗”。至此,学生不仅对王昌龄本人的创作题材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推而广之,对整个唐代的主要诗歌题材也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总之,初中语文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在此不能一一列举。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巧而成功的导入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导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整堂课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一、温故导入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建构意义,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意义。我们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应巧妙地联系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如我在讲授《醉翁亭记》时,首先让学生迅速回顾前面学过的课文《岳阳楼记》,再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上。
二、疑问导入法
如教学《为人民服务》一文时,我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庆大典的盛况吗?胡锦涛同志亲切慰问:‘同志们辛苦了!’战士们齐声高呼:‘为人民服务!’的场景吗?那铿锵雄壮的话语至今还回荡在耳畔。那么,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呢?”
这种疑问导入有利于学生质疑破题,直奔课文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思维训练,让他们对所学内容心中有数,从而全面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
三、故事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于喜欢听故事的时期,语文老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在导入课文时,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故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引導学生学习《论语〈十则〉》时,开篇就给学生讲了宋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接下来顺势提问:“为什么赵普敢夸下海口,说只要用半部《论语》就能够帮助宋太宗治理好天下呢?《论语》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讲完之后我发现虽然这一篇是文言文,但是课堂学习气氛非常高涨。
四、“语感传送”导入法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情的朗诵,把学生带进教材创设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能力就会受到压抑和阻碍。强烈的情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时,针对初一学生,我就选用了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并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和悼念的情境之中。又如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我首先朗读了李瑛写的《一月的哀思》,感染学生,然后才转入正文的学习。
五、抓住文题导入法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 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来,以此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困难,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
六、情境导入法
教师在导入课文时,可根据具体的课文,利用幻灯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或配乐朗诵,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仿佛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引起共鸣。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们可以先播放江涛的《愚公移山》,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课文学习中。
七、悬念导入法
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的学习热情往往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涉及课文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从这些俗谚中,我们可以想象科举考试对于封建时代的读书人来说,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文中主人公范进在中举后竟然疯掉,你认为可能吗?”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急不可待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八、从相同作家的不同题材作品导入法
在教学初唐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时,我和学生一起回忆了学过或补充过的他的其他类型的两首诗。一首是他的边塞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还有一首是闺怨诗——《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芙蓉楼送辛渐》正是王昌龄最有名的三大题材:边塞诗、闺怨诗和送别诗中的“送别诗”。至此,学生不仅对王昌龄本人的创作题材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推而广之,对整个唐代的主要诗歌题材也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总之,初中语文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在此不能一一列举。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巧而成功的导入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导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整堂课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