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食品加工技术实训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以“课程思政”为导向进行实训改革,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训教学;改革;食品加工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84
“深化课程育人,提升专业素养”,是当前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食品加工技术是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为“我校”)食品类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对学生的技能有非常高的要求。若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食品加工实训课程中,将思政元素与实训融合,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观。在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做人处事,建构和谐的工作环境。
一、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以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主,实训教学模式主要为:教师制定实验项目,学生机械式的进行照搬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难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创新意识、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不利于推动高职学生由学徒转变职业人。
二、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实训教学改革
针对我校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建立实训教学的模式。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该课程的课时为108学时,其中理论与实训开出比例为1:1.5。实训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模块进行。
1.将“职业素养”融入实训考核中
作为一个食品加工人员,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职业态度、职业素养尤为重要。对应到实训课堂的细节中,表现为否身着实验服,带实验帽、勤剪指甲、是否具备良好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在实训课堂中将“职业素养”纳入课程思政中的第一步,作为考核的第一指标,将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
2.将严谨的“科学态度”融入理论讲解中
理论讲解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导入部分,其教学方式可多样化,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例如观看食品加工安全教育视频,培养学生爱国、爱企业、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怀;通过讨论雪印奶粉中毒案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通过面包制作中酵母剂添加量过多或过少,导致面团发酵不成功的案例,树立学生精益求精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3.将“团队合作”融入到实训过程中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主要以2名学生为一组,开展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实践前,做出简单的方案设计,其中包括了操作内容,各项内容的负责人,如何合作等。成品完成后,分小组讨论实验结果,提交感官评价意见表,分享成功经验,总结失败原因,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分小组的目的在于避免学生单打独斗式的操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真正意义上做到“润物细无声”。
4.将“工匠精神”融入食品加工岗位
当前,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方面,“较少涉及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途径方面研究”[1]。在食品加工课程实训中,应注重校企合作,学生技能的培养可以从企业锻煉、校企合作交流、企业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发展。创造模拟职业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角色的扮演等,不断加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和感悟,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2]。
5.将“职业探索”融入到实训课堂中
在实训中设置部分开放性课堂,例如在实践操作相对轻松的课堂中,要求学生针对企业的食品加工企业的动态,食品岗位的要求、前景等进行探讨。在畅所欲言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请款,对未来的食品加工企业乃至职业工作,反思过去,畅想未来。进一步把握学生对食品加工专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对食品加工专业的热爱。
三、小结
食品加工技术实训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思政是将人文素养、职业精神、科研精神、创新精神等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悄然无息的导入到教学过程。在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紧扣当前国际社会食品加工及安全等热点话题,结合相关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理解食品加工专业及相关的企业岗位要求,把德育教育融入专业课堂,使得思政内容亲切而不突兀。潜移默化的将思政融入食品加工技术实训课程,不仅有利提升食品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且能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2016(3):53-56.
[2]董刚.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9):91-94.
作者简介:王婧,女,侗族,湖南靖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食品农产品加工及贮藏。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食品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8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训教学;改革;食品加工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84
“深化课程育人,提升专业素养”,是当前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食品加工技术是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为“我校”)食品类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对学生的技能有非常高的要求。若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食品加工实训课程中,将思政元素与实训融合,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观。在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做人处事,建构和谐的工作环境。
一、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以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主,实训教学模式主要为:教师制定实验项目,学生机械式的进行照搬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难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创新意识、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不利于推动高职学生由学徒转变职业人。
二、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实训教学改革
针对我校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建立实训教学的模式。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该课程的课时为108学时,其中理论与实训开出比例为1:1.5。实训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模块进行。
1.将“职业素养”融入实训考核中
作为一个食品加工人员,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职业态度、职业素养尤为重要。对应到实训课堂的细节中,表现为否身着实验服,带实验帽、勤剪指甲、是否具备良好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在实训课堂中将“职业素养”纳入课程思政中的第一步,作为考核的第一指标,将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
2.将严谨的“科学态度”融入理论讲解中
理论讲解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导入部分,其教学方式可多样化,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例如观看食品加工安全教育视频,培养学生爱国、爱企业、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怀;通过讨论雪印奶粉中毒案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通过面包制作中酵母剂添加量过多或过少,导致面团发酵不成功的案例,树立学生精益求精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3.将“团队合作”融入到实训过程中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主要以2名学生为一组,开展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实践前,做出简单的方案设计,其中包括了操作内容,各项内容的负责人,如何合作等。成品完成后,分小组讨论实验结果,提交感官评价意见表,分享成功经验,总结失败原因,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分小组的目的在于避免学生单打独斗式的操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真正意义上做到“润物细无声”。
4.将“工匠精神”融入食品加工岗位
当前,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方面,“较少涉及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途径方面研究”[1]。在食品加工课程实训中,应注重校企合作,学生技能的培养可以从企业锻煉、校企合作交流、企业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发展。创造模拟职业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角色的扮演等,不断加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和感悟,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2]。
5.将“职业探索”融入到实训课堂中
在实训中设置部分开放性课堂,例如在实践操作相对轻松的课堂中,要求学生针对企业的食品加工企业的动态,食品岗位的要求、前景等进行探讨。在畅所欲言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请款,对未来的食品加工企业乃至职业工作,反思过去,畅想未来。进一步把握学生对食品加工专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对食品加工专业的热爱。
三、小结
食品加工技术实训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思政是将人文素养、职业精神、科研精神、创新精神等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悄然无息的导入到教学过程。在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紧扣当前国际社会食品加工及安全等热点话题,结合相关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理解食品加工专业及相关的企业岗位要求,把德育教育融入专业课堂,使得思政内容亲切而不突兀。潜移默化的将思政融入食品加工技术实训课程,不仅有利提升食品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且能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2016(3):53-56.
[2]董刚.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9):91-94.
作者简介:王婧,女,侗族,湖南靖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食品农产品加工及贮藏。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食品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