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的化学课堂中常会出现如下情景:教师在没有看到或听到自己期许的答案后及时给学生作评价,不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基于此,根据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浅析了延时评价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及在课堂实施后的三点反思.
关键词:延时评价;化学课堂;初中化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化学课堂中时常会出现如下情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若教师听到该想法是错误的,立刻就说:“这个观点明显错误,不合逻辑,下一位回答”,在化学实验课上一看到学生用错误的实验方案组装仪器,立刻上前说:“瞎忙乎什么?这种装置能制出什么气体来?”教师总习惯在没有看到或听到自己期许的答案后及时给学生作评价,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也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延时评价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延时评价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但是对延时评价时机的把握也十分重要.当化学课堂中出现下列情况时运用延时评价策略是非常有效的.
1.出现开放性问题情境时
在化学学习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常需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情景,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因而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会从深浅不一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方案.
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时发现未产生火星四射现象,教师让学生探究其原因.一位学生回答:“铁丝上的锈未打磨”.甲老师听后立刻评价:“回答的真好,很准确”,本以为这一鼓励能激发其他学生再出想法,可是看到的现象却是没人再愿意思考该题,因为在学生看来已经有最准确的答案了.由此可见,教师不要轻易对有多种答案的开放性问题给出终结性评价,这样会扼杀其他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火花.而乙老师听到“铁丝上的锈未打磨”该答案后,没有及时给出评价,而是笑着说:“我相信其他同学也有自己的想法吧!”话音刚落,课堂上立即出现学生讨论、争着回答的场景,有学生答出:可能是收集的氧气不纯,有学生答出:可能是铁丝下端系着的火柴伸进去燃烧消耗了过多的氧气.由此可见,乙老师采用延时评价既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真可谓一举两得.同样的,当教师在听到学生的错误答案时,也不要及时的给出评价,先听听他们对该答案的想法,再用引导性的语言帮助他们走出误区,只有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求异性、发散性.
2.当实验出现意外现象时
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预设之外、让学生感到意外的实验结果,激发了学生解惑的欲望.此时,若教师及时帮学生评价实验中产生该异常现象的原因,代替学生分析,包办一切,无疑就在学生刚才激起的求知欲火上浇了一盆冷水,让学生对实验毫无兴趣,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遇到实验的意外情况时,可以采取延时评价,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自己改进方案,最后得出结论.
在“CO2性质探究”一节中,学生做“阶梯蜡烛”的分组实验,其中几组学生将收集好的CO2倒入烧杯中,看到的现象却是上面蜡烛先熄灭,大家感到非常奇怪,如果此时教师告诉他们原因,并责备他们实验时不循规蹈矩,那学生对实验还会感兴趣吗?学生哪有学习的积极性可言?笔者看到这一幕时,露出了微笑不语、眼神中满是期待的表情.小组成员赶紧分析得失,改进实验方案,最终发现如果在倒CO2的时候集气瓶口用玻璃片遮挡,从挂阶梯蜡烛的另一侧倒就能看到下面蜡烛先熄灭的现象,学生非常有成就感,纷纷展示改进后的实验成果.
3.学生回答错误时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犯点错误在所难免.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在学生回答错误时立即做出评价,而是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是很好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放手对学生进行再刺激、再尝试,让学生在犯错、知错、防错的良性反应中建构新知识、新能力.
在第五章学完后的巩固练习中有道试题:在稀硫酸溶液中插入铁片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A.变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笔者特意叫了个班级的优等生回答这个问题,该生不假思索答道:氢气逸出,溶液的质量必然变小,选B,班级的其他学生也赞同他的观点.笔者听后没有立即反驳,也没有评价,而是笑着说道:你们就知道有“出”,那没有“进”吗,氢气是如何产生的?学生突然悟出:每平均“出”2g氢气,就会“进”56g铁,溶液的质量反而增加,正确答案为A.
4.出现教学尴尬时
在教学生涯中,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学生回答的问题超出了你知识的掌握范围,让你无法自信做出判断回答的正确与否,此时可采用“延时评价”的策略.
最近遇到一道中考题:图1所示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
C.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H2通入高温加热的氧化铜粉末
答案为BD.可是一位学生立即站起来说:答案D不正确,因为H2和CuO反应类似于CO和Fe2O3在高温下反应,一开始没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应符合上图E.说实话,对于上述两个反应所需的最低温度还真不是笔者非常自信能答出的问题.那就暂不做评价,首先对该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给予肯定,然后跟学生一起讨论,必要时利用网络资源来解决难题.“延时评价”的采用,使教师化尴尬为提供思维空间给学生和自己,并为学生汲取正确知识创造条件,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延时评价运用的几点反思
反思一:不能单一应用“延时评价”,必要时应与“及时评价”有机结合.有些教师应用延时评价就如同完全放任学生,明知学生的回答离谱,还是放任其盲目探索.事实上,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评价的手段、方法应该多元化,必要时应将延时评价与激励性、引导性、启发性、批判性的及时评价交叉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二:延时评价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因为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时常会出现教师课前预设之外的教学情形,此时教师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而能给出合理评价的教师必然是课前有所准备,富有教学机智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才能创设出精彩的课堂.
反思三:延时评价应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延时评价作为一种评价方式,也要注意把握使用的尺度和频率,切忌一味滥用.如“CO2的性质和制取”一课中有学生回答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出了错误,因光合作用不是本课的重点,教师不必在此处应用延时评价绕弯子,学生实在想知道,教师也要设法让学生到课外去探究,否则学生的注意力会转移,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
参考文献:
[1]孙致宏.“延时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堂教学研究,2009(25):36-37.
[2]徐德兰.延时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生物教学,2009(9):28-29.
[责任编辑:季春阳]
关键词:延时评价;化学课堂;初中化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化学课堂中时常会出现如下情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若教师听到该想法是错误的,立刻就说:“这个观点明显错误,不合逻辑,下一位回答”,在化学实验课上一看到学生用错误的实验方案组装仪器,立刻上前说:“瞎忙乎什么?这种装置能制出什么气体来?”教师总习惯在没有看到或听到自己期许的答案后及时给学生作评价,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也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延时评价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延时评价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但是对延时评价时机的把握也十分重要.当化学课堂中出现下列情况时运用延时评价策略是非常有效的.
1.出现开放性问题情境时
在化学学习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常需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情景,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因而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会从深浅不一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方案.
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时发现未产生火星四射现象,教师让学生探究其原因.一位学生回答:“铁丝上的锈未打磨”.甲老师听后立刻评价:“回答的真好,很准确”,本以为这一鼓励能激发其他学生再出想法,可是看到的现象却是没人再愿意思考该题,因为在学生看来已经有最准确的答案了.由此可见,教师不要轻易对有多种答案的开放性问题给出终结性评价,这样会扼杀其他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火花.而乙老师听到“铁丝上的锈未打磨”该答案后,没有及时给出评价,而是笑着说:“我相信其他同学也有自己的想法吧!”话音刚落,课堂上立即出现学生讨论、争着回答的场景,有学生答出:可能是收集的氧气不纯,有学生答出:可能是铁丝下端系着的火柴伸进去燃烧消耗了过多的氧气.由此可见,乙老师采用延时评价既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真可谓一举两得.同样的,当教师在听到学生的错误答案时,也不要及时的给出评价,先听听他们对该答案的想法,再用引导性的语言帮助他们走出误区,只有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求异性、发散性.
2.当实验出现意外现象时
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预设之外、让学生感到意外的实验结果,激发了学生解惑的欲望.此时,若教师及时帮学生评价实验中产生该异常现象的原因,代替学生分析,包办一切,无疑就在学生刚才激起的求知欲火上浇了一盆冷水,让学生对实验毫无兴趣,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遇到实验的意外情况时,可以采取延时评价,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自己改进方案,最后得出结论.
在“CO2性质探究”一节中,学生做“阶梯蜡烛”的分组实验,其中几组学生将收集好的CO2倒入烧杯中,看到的现象却是上面蜡烛先熄灭,大家感到非常奇怪,如果此时教师告诉他们原因,并责备他们实验时不循规蹈矩,那学生对实验还会感兴趣吗?学生哪有学习的积极性可言?笔者看到这一幕时,露出了微笑不语、眼神中满是期待的表情.小组成员赶紧分析得失,改进实验方案,最终发现如果在倒CO2的时候集气瓶口用玻璃片遮挡,从挂阶梯蜡烛的另一侧倒就能看到下面蜡烛先熄灭的现象,学生非常有成就感,纷纷展示改进后的实验成果.
3.学生回答错误时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犯点错误在所难免.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在学生回答错误时立即做出评价,而是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是很好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放手对学生进行再刺激、再尝试,让学生在犯错、知错、防错的良性反应中建构新知识、新能力.
在第五章学完后的巩固练习中有道试题:在稀硫酸溶液中插入铁片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A.变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笔者特意叫了个班级的优等生回答这个问题,该生不假思索答道:氢气逸出,溶液的质量必然变小,选B,班级的其他学生也赞同他的观点.笔者听后没有立即反驳,也没有评价,而是笑着说道:你们就知道有“出”,那没有“进”吗,氢气是如何产生的?学生突然悟出:每平均“出”2g氢气,就会“进”56g铁,溶液的质量反而增加,正确答案为A.
4.出现教学尴尬时
在教学生涯中,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学生回答的问题超出了你知识的掌握范围,让你无法自信做出判断回答的正确与否,此时可采用“延时评价”的策略.
最近遇到一道中考题:图1所示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
C.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H2通入高温加热的氧化铜粉末
答案为BD.可是一位学生立即站起来说:答案D不正确,因为H2和CuO反应类似于CO和Fe2O3在高温下反应,一开始没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应符合上图E.说实话,对于上述两个反应所需的最低温度还真不是笔者非常自信能答出的问题.那就暂不做评价,首先对该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给予肯定,然后跟学生一起讨论,必要时利用网络资源来解决难题.“延时评价”的采用,使教师化尴尬为提供思维空间给学生和自己,并为学生汲取正确知识创造条件,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延时评价运用的几点反思
反思一:不能单一应用“延时评价”,必要时应与“及时评价”有机结合.有些教师应用延时评价就如同完全放任学生,明知学生的回答离谱,还是放任其盲目探索.事实上,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评价的手段、方法应该多元化,必要时应将延时评价与激励性、引导性、启发性、批判性的及时评价交叉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二:延时评价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因为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时常会出现教师课前预设之外的教学情形,此时教师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而能给出合理评价的教师必然是课前有所准备,富有教学机智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才能创设出精彩的课堂.
反思三:延时评价应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延时评价作为一种评价方式,也要注意把握使用的尺度和频率,切忌一味滥用.如“CO2的性质和制取”一课中有学生回答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出了错误,因光合作用不是本课的重点,教师不必在此处应用延时评价绕弯子,学生实在想知道,教师也要设法让学生到课外去探究,否则学生的注意力会转移,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
参考文献:
[1]孙致宏.“延时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堂教学研究,2009(25):36-37.
[2]徐德兰.延时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生物教学,2009(9):28-29.
[责任编辑:季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