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面对山区农村小学生的视野狭窄、信息闭塞、知识面窄、学习方法呆板的现实,我在语文教学中就注意运用“以语文实践的途径”来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注意发挥“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无处不在”的优势,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把学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进而形成语文实践的能力,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新课堂教学,指导实践方法
“课内得法”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第一步。我的具体做法是:
1、以课堂为主阵地,指导实践方法
经验证明:学生语文能力、技能技巧、习惯的形成,必须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实践与练习。如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依赖阅读教学的实践,必须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初读时,学生要读准字音、辩清字行、理解词义、读通语句、感受课文所记叙描写的内容。再次精读时,理清课文段落层次,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围绕课文后面的问题边读边想,并自己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自己动手勾、画、圈、点、批、注,自己质疑,能与同学合力探究。
2、以课文为切入点,指导实践学法
①指导读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文教会学生“泛读”“通读”“精读”“速读”“略读”“跳读”“选读”“写读”等读书方法。在每个单项学法指导的开始阶段,教师要注意示范和辅导。然后让学生模仿运用,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语文技能。②指导理解方法。在实践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各种途径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教会学生欣赏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教给学生“摘句”“取舍”“综合”“慨括”等归纳段意的方法。③指导习作方法。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表达技巧,学习作者的独到构思,积累结构文章的方法,学习作者的布局谋篇,优化自己的习作思路等等。
3、从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的亲历实践活动
①留足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从初读到深入领会,从积累语言到运用等的每个环节,都留有学生自己读、自己学、自己感悟、自己交流、自己总结的时间。②留足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不但课堂上给学生留有自我实践的时间,还要给学生留足参与语文实践的空间。教学中充分运用讨论式、演讲式、表演式、对话式等方式,让学生的个体、学习的小组都动起来,在尽大范围里给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空间,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二、拓展实践空间,提高实践能力。
“课外练功”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训练场。我的具体做法是:
1、开展课外阅读。给学生推荐优秀书籍,组织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建立班级图书角,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并保证学生每天有2---4小时的阅读时间。
2、加强迁移指导。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坚持整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3、写好读书笔记。作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并检查学生除了圈、点、勾、画,还要摘录精美的词语段落或写读后感。
4、开展读书活动。为了使学生保持读书热情,深化读书情趣,扩大读书效果,我因势利导抓住机遇组织“三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美文欣赏会。学生之间开展“三赛”:朗读比赛、读写比赛、背诵比赛。结合节令和节日相机进行“三表演”:相声表演、小品表演、童话表演。每学期进行“三评”:评读书笔记、评手抄小报、评优秀作文。
通过这些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一批优秀的语文人才在班级里脱颖而出。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结点在‘行’,达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真的能力。”要有效的实现对山区农村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就必须改变日复一日的口耳相传的陈旧教学方式,改变枯燥的教学课堂,采取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在生活的海洋中学习、体验、研究、探索、交际、习作、评价、展示等活动中促进语文知识的积累,迅速的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
(作者联通:445420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小学)
一、创新课堂教学,指导实践方法
“课内得法”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第一步。我的具体做法是:
1、以课堂为主阵地,指导实践方法
经验证明:学生语文能力、技能技巧、习惯的形成,必须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实践与练习。如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依赖阅读教学的实践,必须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初读时,学生要读准字音、辩清字行、理解词义、读通语句、感受课文所记叙描写的内容。再次精读时,理清课文段落层次,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围绕课文后面的问题边读边想,并自己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自己动手勾、画、圈、点、批、注,自己质疑,能与同学合力探究。
2、以课文为切入点,指导实践学法
①指导读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文教会学生“泛读”“通读”“精读”“速读”“略读”“跳读”“选读”“写读”等读书方法。在每个单项学法指导的开始阶段,教师要注意示范和辅导。然后让学生模仿运用,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语文技能。②指导理解方法。在实践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各种途径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教会学生欣赏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教给学生“摘句”“取舍”“综合”“慨括”等归纳段意的方法。③指导习作方法。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表达技巧,学习作者的独到构思,积累结构文章的方法,学习作者的布局谋篇,优化自己的习作思路等等。
3、从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的亲历实践活动
①留足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从初读到深入领会,从积累语言到运用等的每个环节,都留有学生自己读、自己学、自己感悟、自己交流、自己总结的时间。②留足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不但课堂上给学生留有自我实践的时间,还要给学生留足参与语文实践的空间。教学中充分运用讨论式、演讲式、表演式、对话式等方式,让学生的个体、学习的小组都动起来,在尽大范围里给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空间,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二、拓展实践空间,提高实践能力。
“课外练功”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训练场。我的具体做法是:
1、开展课外阅读。给学生推荐优秀书籍,组织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建立班级图书角,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并保证学生每天有2---4小时的阅读时间。
2、加强迁移指导。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坚持整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3、写好读书笔记。作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并检查学生除了圈、点、勾、画,还要摘录精美的词语段落或写读后感。
4、开展读书活动。为了使学生保持读书热情,深化读书情趣,扩大读书效果,我因势利导抓住机遇组织“三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美文欣赏会。学生之间开展“三赛”:朗读比赛、读写比赛、背诵比赛。结合节令和节日相机进行“三表演”:相声表演、小品表演、童话表演。每学期进行“三评”:评读书笔记、评手抄小报、评优秀作文。
通过这些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一批优秀的语文人才在班级里脱颖而出。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结点在‘行’,达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真的能力。”要有效的实现对山区农村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就必须改变日复一日的口耳相传的陈旧教学方式,改变枯燥的教学课堂,采取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在生活的海洋中学习、体验、研究、探索、交际、习作、评价、展示等活动中促进语文知识的积累,迅速的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
(作者联通:445420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