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现代教育事业的改革提供了更多可能,不仅实现了教学工作的智能化、立体化和数字化,还多维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且对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鉴于此,笔者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探讨中职学生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旨在进一步优化中职英语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互联网 ”;中职英语
【作者简介】肖骁(1990.10-),女,长沙市中等城乡建设职业技术学校,讲师,英语二级笔译,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项目“在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学会秘【2019】37号)。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专家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2017年教育部启动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研制工作,2020年陆续发布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新课标确定了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明确了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个方面构成”。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地大力发展,“互联网”和教学的融合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致力于线上教学平台的开发,各种智能教学平台的推广应用已经是互联网和教学深度融合的明证。与此同时,中职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教师职能、教学模式、课程资源的转变,相较于传统教学内容和模式,“互联网 教学”给我们带来了新挑战,同时也是新机遇。
一、 培育中职学生英语课程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1. 中职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更新慢。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已有数年,但中职教师等研究者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2020年教育部发布多门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新课标,更加明确培育中职学生课程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新理念、新思想的理解和内化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还没有能够完整地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对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点挖掘较多,对教材中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梳理和挖掘有所欠缺。互联网时代,教学技术水平主要体现为信息化教学水平,当前中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主要原因是一来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不够,缺乏信息化教学硬件;二来针对中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不够贴合实际情况;第三,教师个人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频率受教学理念、工作量、环境等因素影响。
2.课程目标限制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新时代的英语课程不应该只讲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习,而忽视“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通过中职英语课程,我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具备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职场人,更应该是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当前中职学生的现状距离培育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由于缺乏真实的、生活化的、职业场景化的语言实践,学生语用能力普遍较弱;文化差异敏感性较弱、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不强;对语篇的理解缺乏逻辑性,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不够深入;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和建构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育;学生制定、调整学习目标和计划的能力较弱,不能进行客观地自我评价,与他人交流、向他人学习的能力也不强,自我效能感普遍较弱。
3.传统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1)传统课堂教学内容较陈旧。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新课标有较大的调整和变动,相关新教材还在组织编写的过程中。当前使用的国家规划中职教材滞后于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有选择教学资源、处理和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然而,教师由于理念落后、能力受限、工作量负担重等原因,往往局限于统编教材,依赖过时的课程资源,教学内容固化且陈旧,教学资源较为匮乏,且不贴近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自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很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还是处于分数至上的惯性思维中,英语教学随之陷于重语法、轻互动,重考试、轻素养的漩涡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实践远远不够。即便有操练,因场景、教材限制,也是多机械练习,少个性化、场景化的创造性练习,这使得学生无法真正调动自身能动性,不利于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也不利于培育英语核心素养。
二、培育中职学生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思路
1.更新师生理念,提升学习自主性。“互联网 ”教学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向基于“互联网 ”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中职学校的师生都要主动拥抱信息技术,积极地利用各种移动终端、智能教学平台来更好地体验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基于“互联网 ”的英语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围绕提升中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三全教育。
2.信息化教学手段助力,提升学生的语言和职业素养。(1)多种信息化手段助力学生储备丰富的语言知识。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时,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信息化手段来绘制和展示动态的思维导图,辅助学生根据课本单词学习到更多课外的单词,进而不断增加他们的词汇量。如,中职英语教师可以在讲解教材中的重要词汇时,打开作图和录屏工具,将该单词的同义词、反义词及其不同形式分别展示出来;还可以利用一些英语学习APP拓展学习一些相关的短语、句型等,以此让学生在学习单词的同时积累更加丰富的语言知识,然后在长期的储备中不断强化自身的语言素养。 (2)通过智能终端发展学生听说能力。在中职英语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来对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进行培养,从根本上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下载一个语音教学软件,并提前制订好教学实践活动计划,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听力练习、跟读、人机对话或者真人实时对话,同时在电子屏幕上对学生给出的答案以及其英语发音进行打分,在课后引导学生组成团队,合作完成配音、朗诵、歌曲等活动,由此在良好的人机互动氛围中辅助学生掌握更多口语交流的技巧,同时促进其口语、听力能力和灵活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升,进而切实提升他们的英语核心素养。
(3)创设职业情境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利用“互联网 ”教学模式,中职英语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各种影像、场景资料和职场任务,通过构建交互式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各类移动终端在仿真的职业情境下主动练习情景交际用语,掌握准确发音、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良好语感,促进其语言素养地不断提升,并且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下强化职业用语、职业流程、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感受语言的优美和职业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创设职业情境要求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未来所在行业有深入了解和把握。除此之外,还可以打开思路,引导综合素养较高的学生合作创设情境任务,培育他们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拓展职业眼界、树立职业理想。
3.搭建交互式学习平台,增强学生思维能力。英语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 ”教学模式来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比如在各种聊天工具、学习APP、智能教学平台建立班级,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享学习信息,同时不断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并借鉴他人的优秀学习经验来完善个人的学习方法,进而有效提升其学习能力。中职老师还可以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以及流程清晰地导入线上学习平台,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各个环节的活动任务,并在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接受来自他人的提问和评价,有助于在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中引导他们通过发散思维、交换学习思路来提高自身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进而不断增强学习效果。
4.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借助互联网平台,中职英语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各种优质的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以便在拓展、互动中帮助他们了解西方国家的各种文化常识,并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此来培养他们正确的文化观念。例如,英语教师可以依照教材中的单元主题来为学生补充跨文化知识,为其讲述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交际礼仪等,也可以将英语和汉语中表示相同含义却用法不同的词汇等展示出来,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其在学习中确立尊重他国文化的观念,同时更加积极地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
三、结论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中职英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互联网 ”教学模式的优势,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引导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中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有效提升他们的交际能力,进而引导他们在有效的學习、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职英语教师在使用“互联网 ”模式组织英语教学时,应当有意识地选择并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手段,以便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并对其思维方式、自学能力以及跨文化意识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佳磊.“互联网 ”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C].中国职协2016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学校二等奖),2016.
[2]杜晓荣.基于核心素养下“互联网 ”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8(24).
[3]梁莹.英语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路研究[J].海外英语,2019(11):72-73.
【关键词】核心素养;“互联网 ”;中职英语
【作者简介】肖骁(1990.10-),女,长沙市中等城乡建设职业技术学校,讲师,英语二级笔译,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项目“在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学会秘【2019】37号)。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专家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2017年教育部启动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研制工作,2020年陆续发布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新课标确定了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明确了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个方面构成”。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地大力发展,“互联网”和教学的融合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致力于线上教学平台的开发,各种智能教学平台的推广应用已经是互联网和教学深度融合的明证。与此同时,中职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教师职能、教学模式、课程资源的转变,相较于传统教学内容和模式,“互联网 教学”给我们带来了新挑战,同时也是新机遇。
一、 培育中职学生英语课程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1. 中职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更新慢。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已有数年,但中职教师等研究者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2020年教育部发布多门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新课标,更加明确培育中职学生课程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新理念、新思想的理解和内化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还没有能够完整地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对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点挖掘较多,对教材中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梳理和挖掘有所欠缺。互联网时代,教学技术水平主要体现为信息化教学水平,当前中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主要原因是一来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不够,缺乏信息化教学硬件;二来针对中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不够贴合实际情况;第三,教师个人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频率受教学理念、工作量、环境等因素影响。
2.课程目标限制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新时代的英语课程不应该只讲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习,而忽视“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通过中职英语课程,我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具备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职场人,更应该是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当前中职学生的现状距离培育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由于缺乏真实的、生活化的、职业场景化的语言实践,学生语用能力普遍较弱;文化差异敏感性较弱、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不强;对语篇的理解缺乏逻辑性,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不够深入;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和建构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育;学生制定、调整学习目标和计划的能力较弱,不能进行客观地自我评价,与他人交流、向他人学习的能力也不强,自我效能感普遍较弱。
3.传统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1)传统课堂教学内容较陈旧。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新课标有较大的调整和变动,相关新教材还在组织编写的过程中。当前使用的国家规划中职教材滞后于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有选择教学资源、处理和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然而,教师由于理念落后、能力受限、工作量负担重等原因,往往局限于统编教材,依赖过时的课程资源,教学内容固化且陈旧,教学资源较为匮乏,且不贴近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自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很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还是处于分数至上的惯性思维中,英语教学随之陷于重语法、轻互动,重考试、轻素养的漩涡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实践远远不够。即便有操练,因场景、教材限制,也是多机械练习,少个性化、场景化的创造性练习,这使得学生无法真正调动自身能动性,不利于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也不利于培育英语核心素养。
二、培育中职学生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思路
1.更新师生理念,提升学习自主性。“互联网 ”教学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向基于“互联网 ”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中职学校的师生都要主动拥抱信息技术,积极地利用各种移动终端、智能教学平台来更好地体验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基于“互联网 ”的英语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围绕提升中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三全教育。
2.信息化教学手段助力,提升学生的语言和职业素养。(1)多种信息化手段助力学生储备丰富的语言知识。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时,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信息化手段来绘制和展示动态的思维导图,辅助学生根据课本单词学习到更多课外的单词,进而不断增加他们的词汇量。如,中职英语教师可以在讲解教材中的重要词汇时,打开作图和录屏工具,将该单词的同义词、反义词及其不同形式分别展示出来;还可以利用一些英语学习APP拓展学习一些相关的短语、句型等,以此让学生在学习单词的同时积累更加丰富的语言知识,然后在长期的储备中不断强化自身的语言素养。 (2)通过智能终端发展学生听说能力。在中职英语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来对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进行培养,从根本上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下载一个语音教学软件,并提前制订好教学实践活动计划,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听力练习、跟读、人机对话或者真人实时对话,同时在电子屏幕上对学生给出的答案以及其英语发音进行打分,在课后引导学生组成团队,合作完成配音、朗诵、歌曲等活动,由此在良好的人机互动氛围中辅助学生掌握更多口语交流的技巧,同时促进其口语、听力能力和灵活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升,进而切实提升他们的英语核心素养。
(3)创设职业情境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利用“互联网 ”教学模式,中职英语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各种影像、场景资料和职场任务,通过构建交互式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各类移动终端在仿真的职业情境下主动练习情景交际用语,掌握准确发音、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良好语感,促进其语言素养地不断提升,并且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下强化职业用语、职业流程、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感受语言的优美和职业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创设职业情境要求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未来所在行业有深入了解和把握。除此之外,还可以打开思路,引导综合素养较高的学生合作创设情境任务,培育他们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拓展职业眼界、树立职业理想。
3.搭建交互式学习平台,增强学生思维能力。英语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 ”教学模式来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比如在各种聊天工具、学习APP、智能教学平台建立班级,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享学习信息,同时不断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并借鉴他人的优秀学习经验来完善个人的学习方法,进而有效提升其学习能力。中职老师还可以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以及流程清晰地导入线上学习平台,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各个环节的活动任务,并在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接受来自他人的提问和评价,有助于在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中引导他们通过发散思维、交换学习思路来提高自身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进而不断增强学习效果。
4.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借助互联网平台,中职英语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各种优质的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以便在拓展、互动中帮助他们了解西方国家的各种文化常识,并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此来培养他们正确的文化观念。例如,英语教师可以依照教材中的单元主题来为学生补充跨文化知识,为其讲述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交际礼仪等,也可以将英语和汉语中表示相同含义却用法不同的词汇等展示出来,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其在学习中确立尊重他国文化的观念,同时更加积极地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
三、结论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中职英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互联网 ”教学模式的优势,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引导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中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有效提升他们的交际能力,进而引导他们在有效的學习、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职英语教师在使用“互联网 ”模式组织英语教学时,应当有意识地选择并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手段,以便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并对其思维方式、自学能力以及跨文化意识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佳磊.“互联网 ”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C].中国职协2016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学校二等奖),2016.
[2]杜晓荣.基于核心素养下“互联网 ”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8(24).
[3]梁莹.英语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路研究[J].海外英语,2019(1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