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农村初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于这些学困生,教师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下面,针对农村初中生的特点,结合自己近年来教育教学实践,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一、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数学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将其形成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
1.主观原因
(1)没有正确的学习观。大多数“学困生”由于升学无望,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学习上存在依赖心理,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数学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上。
(2)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学困生”的数学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完整,缺漏多,且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仍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学习时也抓不住重点,成绩自然低下,学习效率低。
2.客观原因
(1)小学阶段的基础差。由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小学毕业直接到初中学习,其中包含一定数量的成绩不合格者,无法适应初中学习,未处理好小学与初中的知识衔接,造成学习困难。
(2)应试教育的原因。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在唱“主角”。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赶进度,造成教师授课“重”知识的传授,“轻”知识的发生过程,不重视知识的消化和巩固,盲目地提高难度,大搞题海训练,这样无疑地抛弃了部分学生,严重挫伤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加剧了学生的两极分化。
(3)教师的原因。教师职业的辛苦、清贫以及“经商热”的高涨等,致使许多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不进行必要的政治业务学习,讲课敷衍了事,教法单调、乏味,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没有充分照顾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有时还存在体罚、讽剌、挖苦学生的现象,严重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4)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当代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比例。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帮助别人的意识,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记恨在心;一些家长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教师的事,不主动与教师配合,甚至外出打工,助长了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挫伤教师积极性,导致这部学生受到冷遇,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困难未及时得到解决,随着问题的积累,学习成绩下降,沦为“学困生”。
二、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使 “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学困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學困生的闪光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发挥其优点和特长,品尝成功带来的喜悦和快乐,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此使他们逐渐走出自卑、恐惧的心理阴影,产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学困生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进取心、竞争力。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的目的不在于升学,而是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注意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高低。针对大部分“学困生”是由于学习方法差而造成的原因,教师要多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那么,怎样听好课呢?第一,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的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推理,得出新的知识和结论,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农村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的方法。
3.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学生,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现在,农村学校中的多数也有多媒体教室了,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现代化传播工具,多制作课件,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起点低,复习回顾多,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辅导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因材施教。这样,会使学生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改变对数学的厌学态度,学习成绩提高会很快,使学困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4.家校配合,巩固“学困生”的转化成果
教师要及时对“学困生”进行家访,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在转化过程中争取家长的配合,消除家长的读书无用论,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学生,多与学生进行勾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对学生取得的成功,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配合教师,不要让学生在学校取得的一点成就,回到家里就被一盆冷水给浇没了。对于家庭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了解后应及时上报,争取各级政府的帮助。对于农村“留守学生”,教师更应与家长联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意识到培养子女的重要性,以取缔“留守学生”的帽子。这样,教师家长形成合力,使学困生的转化进入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637676四川省仪陇县银山初级中学校)
一、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数学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将其形成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
1.主观原因
(1)没有正确的学习观。大多数“学困生”由于升学无望,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由于学困生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摒弃的角落,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学习上存在依赖心理,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数学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上。
(2)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学困生”的数学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完整,缺漏多,且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仍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学习时也抓不住重点,成绩自然低下,学习效率低。
2.客观原因
(1)小学阶段的基础差。由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小学毕业直接到初中学习,其中包含一定数量的成绩不合格者,无法适应初中学习,未处理好小学与初中的知识衔接,造成学习困难。
(2)应试教育的原因。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在唱“主角”。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赶进度,造成教师授课“重”知识的传授,“轻”知识的发生过程,不重视知识的消化和巩固,盲目地提高难度,大搞题海训练,这样无疑地抛弃了部分学生,严重挫伤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加剧了学生的两极分化。
(3)教师的原因。教师职业的辛苦、清贫以及“经商热”的高涨等,致使许多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不进行必要的政治业务学习,讲课敷衍了事,教法单调、乏味,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没有充分照顾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有时还存在体罚、讽剌、挖苦学生的现象,严重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4)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当代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比例。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帮助别人的意识,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记恨在心;一些家长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教师的事,不主动与教师配合,甚至外出打工,助长了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挫伤教师积极性,导致这部学生受到冷遇,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困难未及时得到解决,随着问题的积累,学习成绩下降,沦为“学困生”。
二、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使 “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学困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學困生的闪光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发挥其优点和特长,品尝成功带来的喜悦和快乐,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此使他们逐渐走出自卑、恐惧的心理阴影,产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学困生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进取心、竞争力。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的目的不在于升学,而是掌握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注意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高低。针对大部分“学困生”是由于学习方法差而造成的原因,教师要多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那么,怎样听好课呢?第一,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的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推理,得出新的知识和结论,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农村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的方法。
3.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学生,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现在,农村学校中的多数也有多媒体教室了,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现代化传播工具,多制作课件,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起点低,复习回顾多,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辅导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因材施教。这样,会使学生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改变对数学的厌学态度,学习成绩提高会很快,使学困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4.家校配合,巩固“学困生”的转化成果
教师要及时对“学困生”进行家访,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在转化过程中争取家长的配合,消除家长的读书无用论,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学生,多与学生进行勾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对学生取得的成功,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配合教师,不要让学生在学校取得的一点成就,回到家里就被一盆冷水给浇没了。对于家庭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了解后应及时上报,争取各级政府的帮助。对于农村“留守学生”,教师更应与家长联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意识到培养子女的重要性,以取缔“留守学生”的帽子。这样,教师家长形成合力,使学困生的转化进入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637676四川省仪陇县银山初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