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步加大,高招逐年扩招,现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成为大学学生里一个庞大的群体,相应的高校社会和各个团体不断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些经济困难、学习优秀的学生解决经济上困难,在经济上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但在贫困学生中,出现了许多类似“忘恩”的现象。因此,高校对受资助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从高校贫困生中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中分析原因,提出了将感恩教育进课堂、把感恩教育和学生资助工作紧密结合等解决办法。
关键词:感恩教育 高校贫困生 资助
目前,随着前几年高校的招生扩招,致使现在全国高校的贫困生人数逐年递增。现在的高校通过“奖、助、贷、特殊困难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校内助学体系,校外通过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同形式的资助不断伸出援助之手。以大家之合力资助考上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绝不让一个贫困的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辍学”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一项庄严承诺。在这么大力度的资助下,在高校受资助的贫困生中现在逐步出现了不感恩的现象,现在甚至出现逐步严重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资助环境。给高校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回应。这些情况应该引起高校教育者们的关注与重视。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
高校的教育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培养和形成。这样对于目前受到资助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懂得“感恩”才算达到学校资助的真正目的。可通过我们在平时工作的观察和高校出现的一些实例,表明但在现在大学生中间却出现了许多感恩意识淡薄、缺乏等不懂“感恩”的不和谐音符,具体表现为:
1.对“感恩”无感知。现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接受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资助时,有部分学生认为资助是自己应得的,不需回报,这是缺乏对“感恩”的认知。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贫困就应该得到资助,有的自认为考上大学,成绩好,拿资助是应该的,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资助他们的对方是为了出名,自己领取资助是在帮他们打广告,两者之间是互利,不存在“感恩”;这些表现都是对“感恩”意识缺乏的表现,直接体现了高校人文教育方面不到位,对“感恩”教育的缺失。
2.对“感恩”不思回报。在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多方面的资助完成了学业,在他们步入社会后,有了自己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对过去的资助绝口不提,自觉性选择遗忘,有的学生甚至把此作为耻辱,相应的也从未想过要报答。对大学时代受的资助认为是理所应当,在平时工作中,容易出现“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的生活还差一大截,还需要继续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没有想过为国家和社会付出一份力量”的思想,对“感恩”不思回报。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
1.国内外环境的影响。随着当今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变革更多的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冲击。这些让年轻、缺乏生活经历的大学生在初步接触社会后极易出现困惑、失落、不知所措等负面的思想,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扭曲。
2.学校对感恩教育无力度。现在高校的教育常常不时地进行各类评估,这些直接影响到学校更多的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上,高校的感恩教育被不同程度的淡化。高校教育在平时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等重要的素质培养,进入社会实际工作后,面对社会与个人的种种问题时,无法用正确的思想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的评价、入党、资助等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只以学生成绩为标准,也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促使不少学生成为不懂“感恩”,不知回报。
3.受资助贫困生自身的原因。贫困生是高校校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可争议,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经济上的困难,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取得相应的优异成绩。然而,这一群体的学生因为经济的原因,更容易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成为“心理贫穷”的学生,这些导致他们更多是把感恩的心深藏,不知什么是感恩,不知什么时候报恩。
三、高校“感恩”教育实现的路径
1.“感恩”教育实现基础途径—内化情感,外化行动。“感恩”教育的实现基础就是要学生感到恩情,用教育的方式感化学生的内心,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学生的内化尽快转变为外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想要实现这一成果,一方面依赖于受恩者自己的道德水准,更重要的一方面,高校作为培养者怎样将“感恩意识”培养到学生的心中。
由于目前高校并没有明确的“感恩机制”为中介加以保障,我们知道“世上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能一味付出不享有权利,这是社会秩序顺利运行的基础。
现在的学校对于贫困生的物质资助大多是无偿的,并且没有任何后期要求。这些情况帮助很多贫困的学子完成了学业,但是相应的也容易使这部分学生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在这些思想下,学生的“感恩”意识更加淡漠。对此,我建议高校可以针对受资助的学生,按照他们受资助的程度不一,逐层分级的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相应的规定学生的感恩作为。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的意识促进学生自己的行动,加上学校的明确感恩行动的规定,加快高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教育的形成和完善。
我们并不是要求受资助的学生要付出,只是想通过高校的人文教育,促使这部分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促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健康和完善。
2.高校具体资助工作中蕴含“感恩教育”。高校在给贫困生进行资助工作的同时,把“感恩教育”蕴含其中,更加有利于学生“感恩教育”的培养。
2.1贫困生认定中倡导感恩教育。每年高校对贫困生都会重新进行认定。在认定工作前期,学校就会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进行相应的宣传和引导,在这个工作进行时,可以在相应政策上制定出感恩导向,贫困生申请者在提出资助申请时,几乎每项申请都是以填写表格为开端。 感恩教育要抓住填写表格的机会,提交资助申请的教育契机,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知恩,在申请理由中加入是否有感恩的意愿,同时把它作为是否给予资助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使学生在申请之初就建立独立自强的信念,表达获得资助后感恩社会的意识,并明确在未来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要达到的目标。
2.2学生的“感恩”成果作为评定贫困生的相应标准。在资助的评审中,贫困生的确定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在各项资助的确定中,高校把具有感恩意识,实行感恩行动作为确定各项资助获得者的一项标准,这样就在将感恩教育作为评审导向。在评审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只有感恩的人才能获得资助,这是贫困生感恩教育得以开展的基础。
2.3确定结果后巩固和强化“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要把感恩教育融入德育体系中,在学校内树立感恩的典型,让学生置身于感恩氛围中,从感恩环境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在资助結果落实后进一步广泛宣传感恩的意义。促使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好所获得的资助,如何将这份爱传递下去,避免出现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想法。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仅因为它是高校学生内心素质的一项健康标准,更多的是社会综合素质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方面,“少年强则国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感恩教育 高校贫困生 资助
目前,随着前几年高校的招生扩招,致使现在全国高校的贫困生人数逐年递增。现在的高校通过“奖、助、贷、特殊困难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校内助学体系,校外通过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同形式的资助不断伸出援助之手。以大家之合力资助考上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绝不让一个贫困的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辍学”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一项庄严承诺。在这么大力度的资助下,在高校受资助的贫困生中现在逐步出现了不感恩的现象,现在甚至出现逐步严重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资助环境。给高校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回应。这些情况应该引起高校教育者们的关注与重视。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
高校的教育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培养和形成。这样对于目前受到资助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懂得“感恩”才算达到学校资助的真正目的。可通过我们在平时工作的观察和高校出现的一些实例,表明但在现在大学生中间却出现了许多感恩意识淡薄、缺乏等不懂“感恩”的不和谐音符,具体表现为:
1.对“感恩”无感知。现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接受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资助时,有部分学生认为资助是自己应得的,不需回报,这是缺乏对“感恩”的认知。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贫困就应该得到资助,有的自认为考上大学,成绩好,拿资助是应该的,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资助他们的对方是为了出名,自己领取资助是在帮他们打广告,两者之间是互利,不存在“感恩”;这些表现都是对“感恩”意识缺乏的表现,直接体现了高校人文教育方面不到位,对“感恩”教育的缺失。
2.对“感恩”不思回报。在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多方面的资助完成了学业,在他们步入社会后,有了自己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对过去的资助绝口不提,自觉性选择遗忘,有的学生甚至把此作为耻辱,相应的也从未想过要报答。对大学时代受的资助认为是理所应当,在平时工作中,容易出现“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的生活还差一大截,还需要继续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没有想过为国家和社会付出一份力量”的思想,对“感恩”不思回报。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
1.国内外环境的影响。随着当今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变革更多的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冲击。这些让年轻、缺乏生活经历的大学生在初步接触社会后极易出现困惑、失落、不知所措等负面的思想,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扭曲。
2.学校对感恩教育无力度。现在高校的教育常常不时地进行各类评估,这些直接影响到学校更多的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上,高校的感恩教育被不同程度的淡化。高校教育在平时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等重要的素质培养,进入社会实际工作后,面对社会与个人的种种问题时,无法用正确的思想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的评价、入党、资助等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只以学生成绩为标准,也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促使不少学生成为不懂“感恩”,不知回报。
3.受资助贫困生自身的原因。贫困生是高校校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可争议,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经济上的困难,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取得相应的优异成绩。然而,这一群体的学生因为经济的原因,更容易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成为“心理贫穷”的学生,这些导致他们更多是把感恩的心深藏,不知什么是感恩,不知什么时候报恩。
三、高校“感恩”教育实现的路径
1.“感恩”教育实现基础途径—内化情感,外化行动。“感恩”教育的实现基础就是要学生感到恩情,用教育的方式感化学生的内心,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学生的内化尽快转变为外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想要实现这一成果,一方面依赖于受恩者自己的道德水准,更重要的一方面,高校作为培养者怎样将“感恩意识”培养到学生的心中。
由于目前高校并没有明确的“感恩机制”为中介加以保障,我们知道“世上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能一味付出不享有权利,这是社会秩序顺利运行的基础。
现在的学校对于贫困生的物质资助大多是无偿的,并且没有任何后期要求。这些情况帮助很多贫困的学子完成了学业,但是相应的也容易使这部分学生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在这些思想下,学生的“感恩”意识更加淡漠。对此,我建议高校可以针对受资助的学生,按照他们受资助的程度不一,逐层分级的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相应的规定学生的感恩作为。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的意识促进学生自己的行动,加上学校的明确感恩行动的规定,加快高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教育的形成和完善。
我们并不是要求受资助的学生要付出,只是想通过高校的人文教育,促使这部分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促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健康和完善。
2.高校具体资助工作中蕴含“感恩教育”。高校在给贫困生进行资助工作的同时,把“感恩教育”蕴含其中,更加有利于学生“感恩教育”的培养。
2.1贫困生认定中倡导感恩教育。每年高校对贫困生都会重新进行认定。在认定工作前期,学校就会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进行相应的宣传和引导,在这个工作进行时,可以在相应政策上制定出感恩导向,贫困生申请者在提出资助申请时,几乎每项申请都是以填写表格为开端。 感恩教育要抓住填写表格的机会,提交资助申请的教育契机,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知恩,在申请理由中加入是否有感恩的意愿,同时把它作为是否给予资助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使学生在申请之初就建立独立自强的信念,表达获得资助后感恩社会的意识,并明确在未来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要达到的目标。
2.2学生的“感恩”成果作为评定贫困生的相应标准。在资助的评审中,贫困生的确定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在各项资助的确定中,高校把具有感恩意识,实行感恩行动作为确定各项资助获得者的一项标准,这样就在将感恩教育作为评审导向。在评审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只有感恩的人才能获得资助,这是贫困生感恩教育得以开展的基础。
2.3确定结果后巩固和强化“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要把感恩教育融入德育体系中,在学校内树立感恩的典型,让学生置身于感恩氛围中,从感恩环境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在资助結果落实后进一步广泛宣传感恩的意义。促使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好所获得的资助,如何将这份爱传递下去,避免出现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想法。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仅因为它是高校学生内心素质的一项健康标准,更多的是社会综合素质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方面,“少年强则国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