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世紀中,为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保证在发展过程中,教育能够按照正常轨道前进,安徽省对于普通高中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现状,综合考虑了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并探索了一定的解决对策和解决方案,试图对于安徽省普通高中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现状;问题;对策
迄今为止,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亲身体会,简要分析此次普通高中改革的现状,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以求有助于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现状
安徽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笔者发现,总体目标比较明确,改革方式也较为切实。综观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整个课程改革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1.教学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是培养出基础知识相对扎实,而基本能力却相对匮乏的应试产物。培训成果只能应付考试,在卷面成绩上,可能得到高分,然而涉及到具体实际,则一筹莫展,不知所措。新课程改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改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方向,改变只知道教死书、教书死的教学模式和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学习方法。
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笔者幸运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正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改变,以求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已经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而教师起到辅助作用。这种方式的改变,体现出了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准则,即做到了“以人为本”。
2.培养目标与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所培养出的只是能够参加考试的应试学生。这种模式忽视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希图通过十数年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拥有牢固基础知识的同一类型的学生。坦白来说,这种模式的培养目标就是希望学生能够考上大学。因此,一切教学目的就是升学,升学可以代替其他一切人的正常的发育和发展。所以,传统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升入大学或就业之后,仍然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甚至在现代化飞速变化的社会中不知所措,最终无法适应。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之后,笔者欣喜的发现,高中教学不再完全以高考指挥棒为核心,而是希望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和培训,学生能够基本发展个人的综合素质,初步建立起自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起自我价值目标以及寻求实现自我目标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通过高中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3.评价学生的体制有所变动
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评价方式基本上只有一种,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决定一切,至于其他方面,如学生综合素质、德育、体育、美育等等,基本上没有或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方式。即使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的评价,也只是看最终的一次考试——高考。高考成绩决定了几乎所有学生的命运,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一考定终身”。学生疲于应付考试,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学生“发育不良”。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所出现的问题
在安徽省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由于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综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无法衔接,产生断层
初中参与课程改革的学生,以前小学时所接受的是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而普通高中参与课程改革的学生,上初中读小学时,接受的仍然是旧有的知识体系,相互之间并没有衔接上,造成学生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亲身体会到这一点。学生无法完成高一级别的教育和培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识体系无法正常连结,产生知识断层。
2.普通高中教育配备和教育资源严重匮乏
就目前来说,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富裕,尤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更何况有些政府机关,采取种种手段,克扣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权益。种种情况,导致普通高中教育配备和教育资源严重匮乏。
3.教师再教育结构严重失实,教师素质提高迫在眉睫
教师的各种培训、继续教育、合作交流等往往流于形式。只要交了一定的费用,最后参加所谓的测试,都能够得到继续教育学时。至于学习的效果如何,教师是否得到提高,是否获得进步,无法得到实质性的体现。另外,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机会十分有限,因为普通高中教师一般课程任务都比较繁重,日常事务也比较繁多,业余学习的时间很少。以上各个方面,导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十分困难。
4.没有真正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制和方法
目前大多数普通高中所采取的评价体制,仍然按照传统的评价模式和手段,说白一句,仍然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究其原因,还是要归咎于整个高考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动,另外,目前无论社会、学校、家庭,也总是习惯于以高考升学率来衡量学校的优劣。综合起来,导致对于普通高中学生而言,根本没有真正合理的综合评价手段。
以上几个方面,是笔者根据教学经历和教学体验的亲身所感悟,也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较为明显的问题。那么,应该采取何种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以促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呢?
解决对策与方案
分析以上所列举出的问题,可以发现,问题出现原因有几个方面,因此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案,就可根据具体原因逐一解决。
1.政府加大投资与管理力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决定一个国家在现代化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下,是否可以立足的关键。教育的迅速发展,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然而,教育是一项需求极为巨大且必须长期投资才可以逐步显现的产业。因此,各级政府机关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加强保障,并大力保护教师的正当权益。
2.建立系统性的课程改革体系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难度加大的一个因素是没有按照学生的正常发展而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初中课程改革以及小学课程改革没有实施有效合理的衔接,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体系形成断裂,出现断层。因此,建立系统性的课程改革体系事关重大,不容忽视。这样,也符合学生的正常的发展和成长,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
3.加强教学配套设施,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根据以上分析,目前大多数学校,无法完整配备足够的教学设施与教学设备,尤其是在农村中学,设备简陋、设施陈旧、仪器缺少,教学条件相当艰苦,更为严重的是,教师待遇和教师权益很难得到合理的保障。同时,课程资源相当匮乏,基本上除了教科书之外,缺乏其他配套的辅助教材和设施,导致课程改革的目标无法得到实现,完不成正常的教学工作,更不可能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政府机关,以及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于教学配套设施的投资,以确保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正常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安徽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也显现出了不少问题,影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行。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进行,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和竞争体制的合格高中毕业生,为了发展和开发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所出现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合理、有效、迅速地加以解决,才可以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现状;问题;对策
迄今为止,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亲身体会,简要分析此次普通高中改革的现状,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以求有助于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现状
安徽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笔者发现,总体目标比较明确,改革方式也较为切实。综观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整个课程改革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1.教学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是培养出基础知识相对扎实,而基本能力却相对匮乏的应试产物。培训成果只能应付考试,在卷面成绩上,可能得到高分,然而涉及到具体实际,则一筹莫展,不知所措。新课程改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改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方向,改变只知道教死书、教书死的教学模式和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学习方法。
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笔者幸运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正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改变,以求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已经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而教师起到辅助作用。这种方式的改变,体现出了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准则,即做到了“以人为本”。
2.培养目标与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所培养出的只是能够参加考试的应试学生。这种模式忽视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希图通过十数年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拥有牢固基础知识的同一类型的学生。坦白来说,这种模式的培养目标就是希望学生能够考上大学。因此,一切教学目的就是升学,升学可以代替其他一切人的正常的发育和发展。所以,传统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升入大学或就业之后,仍然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甚至在现代化飞速变化的社会中不知所措,最终无法适应。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之后,笔者欣喜的发现,高中教学不再完全以高考指挥棒为核心,而是希望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和培训,学生能够基本发展个人的综合素质,初步建立起自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起自我价值目标以及寻求实现自我目标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通过高中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3.评价学生的体制有所变动
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评价方式基本上只有一种,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决定一切,至于其他方面,如学生综合素质、德育、体育、美育等等,基本上没有或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方式。即使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的评价,也只是看最终的一次考试——高考。高考成绩决定了几乎所有学生的命运,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一考定终身”。学生疲于应付考试,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学生“发育不良”。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所出现的问题
在安徽省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由于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综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无法衔接,产生断层
初中参与课程改革的学生,以前小学时所接受的是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而普通高中参与课程改革的学生,上初中读小学时,接受的仍然是旧有的知识体系,相互之间并没有衔接上,造成学生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亲身体会到这一点。学生无法完成高一级别的教育和培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识体系无法正常连结,产生知识断层。
2.普通高中教育配备和教育资源严重匮乏
就目前来说,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富裕,尤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更何况有些政府机关,采取种种手段,克扣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权益。种种情况,导致普通高中教育配备和教育资源严重匮乏。
3.教师再教育结构严重失实,教师素质提高迫在眉睫
教师的各种培训、继续教育、合作交流等往往流于形式。只要交了一定的费用,最后参加所谓的测试,都能够得到继续教育学时。至于学习的效果如何,教师是否得到提高,是否获得进步,无法得到实质性的体现。另外,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机会十分有限,因为普通高中教师一般课程任务都比较繁重,日常事务也比较繁多,业余学习的时间很少。以上各个方面,导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十分困难。
4.没有真正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制和方法
目前大多数普通高中所采取的评价体制,仍然按照传统的评价模式和手段,说白一句,仍然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究其原因,还是要归咎于整个高考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动,另外,目前无论社会、学校、家庭,也总是习惯于以高考升学率来衡量学校的优劣。综合起来,导致对于普通高中学生而言,根本没有真正合理的综合评价手段。
以上几个方面,是笔者根据教学经历和教学体验的亲身所感悟,也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较为明显的问题。那么,应该采取何种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以促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呢?
解决对策与方案
分析以上所列举出的问题,可以发现,问题出现原因有几个方面,因此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案,就可根据具体原因逐一解决。
1.政府加大投资与管理力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决定一个国家在现代化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下,是否可以立足的关键。教育的迅速发展,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然而,教育是一项需求极为巨大且必须长期投资才可以逐步显现的产业。因此,各级政府机关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加强保障,并大力保护教师的正当权益。
2.建立系统性的课程改革体系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难度加大的一个因素是没有按照学生的正常发展而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初中课程改革以及小学课程改革没有实施有效合理的衔接,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体系形成断裂,出现断层。因此,建立系统性的课程改革体系事关重大,不容忽视。这样,也符合学生的正常的发展和成长,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
3.加强教学配套设施,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根据以上分析,目前大多数学校,无法完整配备足够的教学设施与教学设备,尤其是在农村中学,设备简陋、设施陈旧、仪器缺少,教学条件相当艰苦,更为严重的是,教师待遇和教师权益很难得到合理的保障。同时,课程资源相当匮乏,基本上除了教科书之外,缺乏其他配套的辅助教材和设施,导致课程改革的目标无法得到实现,完不成正常的教学工作,更不可能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政府机关,以及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于教学配套设施的投资,以确保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正常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安徽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也显现出了不少问题,影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行。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进行,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和竞争体制的合格高中毕业生,为了发展和开发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所出现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合理、有效、迅速地加以解决,才可以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